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鲳低温冻藏期间品质劣化及水分迁移规律的研究
1
作者 朱剑 许丹 +3 位作者 马新悦 郑斌 邓尚贵 李铁军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19-126,136,共9页
为了研究-18、-25和-45℃低温冻藏温度对银鲳品质及水分的影响,以挥发性盐基氮、巯基、质构、内源性蛋白酶活性、水分含量和冰晶大小等为指标,分析银鲳低温冻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化和水分迁移规律变化。结果表明:采用-18、-25、-45℃冻结... 为了研究-18、-25和-45℃低温冻藏温度对银鲳品质及水分的影响,以挥发性盐基氮、巯基、质构、内源性蛋白酶活性、水分含量和冰晶大小等为指标,分析银鲳低温冻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化和水分迁移规律变化。结果表明:采用-18、-25、-45℃冻结的银鲳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分别为225、85和65 min,与-45℃相比,-18℃和-25℃下的银鲳在整个冻藏期内对冻藏时间的敏感性更高,且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冰晶呈现出较大且不规则的形状。此外,冻藏至250 d时,3组冻结鱼肉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分别为17.77、16.68和15.04 mg·100^(-1)·g^(-1);总巯基含量变化以第75和100天最为显著(P<0.05);银鲳鱼肉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在低温冻藏期间逐渐劣化,冻藏温度越低,其劣变速度越缓慢,劣化程度越低;组织蛋白酶B、L和H的活力均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且组织蛋白酶B的活性要高于组织蛋白酶L和H,在银鲳鱼肉品质劣化中具有更大的作用;低场核磁共振结果显示,结合水在低温冻藏期间变化不大,而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易受冻藏温度影响,冻藏前期(0~60 d),不易流动水含量下降,自由水含量上升;冻藏后期(60~120 d),结果刚好相反。低温有助于减缓银鲳鱼肉的水分迁移变化,减缓不易流动水流失和鱼肉品质劣化。综合以上结果,低温能够更好地保持冻藏过程中银鲳的品质,且温度越低,冻结速率越高,形成冰晶越小,品质劣化越缓慢,水分迁移越慢,越有利于鱼肉品质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冻藏 银鲳 品质劣化 水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冻藏过程中鲐鱼肌肉蛋白质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晓楠 赵金丽 +2 位作者 张宾 苏来金 水珊珊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8-45,共8页
目的探讨低温冻藏过程中鲐鱼肌肉蛋白质的氧化规律。方法以鲐鱼为研究对象,在-18℃条件下分别贮藏10,20,40,60,80,100d,测定鲐鱼的pH值、色泽、肌肉质构特性,提取肌原纤维蛋白,测定羰基含量、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结果随着冻藏时间的... 目的探讨低温冻藏过程中鲐鱼肌肉蛋白质的氧化规律。方法以鲐鱼为研究对象,在-18℃条件下分别贮藏10,20,40,60,80,100d,测定鲐鱼的pH值、色泽、肌肉质构特性,提取肌原纤维蛋白,测定羰基含量、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结果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鲐鱼的pH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色差测定中,鲐鱼的L*值不断降低,a*值也呈下降趋势;鲐鱼的硬度、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均呈下降趋势,且贮藏时间越长,下降程度越明显;鲐鱼的蛋白表面疏水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肌原纤维蛋白羰基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多,巯基含量却出现相反现象,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结论鲐鱼在低温冷冻贮存前期,肌肉蛋白质小幅度降解,品质逐渐发生劣变,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在贮存后期其蛋白质品质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低温冻藏 肌原纤维蛋白 氧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鲐鱼低温冻藏过程中脂肪氧化特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钰 倪继龙 +5 位作者 李敏杰 张思宇 董凯璇 沈春蕾 张宾 水珊珊 《肉类研究》 2021年第6期63-68,共6页
鲐鱼组氨酸含量较高,在低温贮藏中品质易发生劣变,影响其食用安全性。以-18℃冻藏的鲐鱼为研究对象,在贮藏0、10、20、40、60、80、100 d后分别取样,测定鲐鱼风味、过氧化值、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 鲐鱼组氨酸含量较高,在低温贮藏中品质易发生劣变,影响其食用安全性。以-18℃冻藏的鲐鱼为研究对象,在贮藏0、10、20、40、60、80、100 d后分别取样,测定鲐鱼风味、过氧化值、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和脂肪酸成分的变化,研究低温冻藏过程中鲐鱼脂肪氧化规律。结果表明:冻藏初期,鲐鱼中风味物质以氮氧化合物为主,随着冻藏时间的逐渐延长,各挥发性风味物质响应强度逐渐增强;鲐鱼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鲐鱼的TBARs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贮藏时间越长,增加速率越快;鲐鱼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脂肪氧化程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低温冻藏 风味 脂肪酸 脂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低温贮藏香椿嫩芽风味及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程菁菁 王赵改 +5 位作者 史冠莹 张乐 王晓敏 蒋鹏飞 赵丽丽 王旭增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65,共13页
为探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低温贮藏条件下香椿嫩芽挥发性成分及色泽的影响,新鲜香椿分别经烫漂和液氮速冻预处理,然后于-20℃条件下低温贮藏270 d,以直接低温贮藏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香椿嫩芽贮藏30 ... 为探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低温贮藏条件下香椿嫩芽挥发性成分及色泽的影响,新鲜香椿分别经烫漂和液氮速冻预处理,然后于-20℃条件下低温贮藏270 d,以直接低温贮藏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香椿嫩芽贮藏30 d、90 d和270 d时的挥发性成分,对贮藏270 d解冻后香椿嫩芽进行感官评价,并对L、a、b值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直接冷冻和烫漂加热处理方式相比,液氮速冻技术在香椿嫩叶色泽上占明显优势,经过长期低温冻藏其叶绿素含量和L、a、b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挥发性成分保留方面,烫漂加热香椿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在低温贮藏期间均高于其他两组处理,但在贮藏270 d后种类骤然降低,与其他两组无明显差异。低温贮藏期间含硫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使香椿呈现刺激性臭味,影响香椿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液氮速 烫漂 低温冻藏 挥发性成分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果的贮藏技术
5
作者 丰科 《安徽农业》 2003年第10期34-34,共1页
一、品种与耐藏性 柿子品种很多,果实的耐藏性差异较大,一般认为晚熟品种较耐贮藏.优质且耐贮藏的大部分品种为涩柿,需要脱涩后方可食用.
关键词 柿果 品种 气调贮 自然低温冻藏 室内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