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泵-低温再生转轮除湿联合干燥对白萝卜片干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韩伟南 闫俊海 +4 位作者 吴飞骏 刘寅 李少庆 李书明 高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6-264,共9页
为探索新型转轮除湿干燥技术在白萝卜片干制领域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35、40、45℃)、不同风速(1、2、3 m/s)和不同切片厚度(3、5、7 mm)下白萝卜片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白萝卜片在切片厚度为5 mm和干燥风速为1 m/s的工况下... 为探索新型转轮除湿干燥技术在白萝卜片干制领域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35、40、45℃)、不同风速(1、2、3 m/s)和不同切片厚度(3、5、7 mm)下白萝卜片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白萝卜片在切片厚度为5 mm和干燥风速为1 m/s的工况下,干燥温度为35℃时其干燥时间为5.5 h,随着干燥温度升高干燥时间显著缩短,45℃对应的干燥时间为4.0 h。另外随着切片厚度的减小干燥时间明显缩短,7、5、3 mm切片厚度下的干燥时间分别为6.5、4.0、2.5 h。同时提高干燥风速也可以提高萝卜片的干燥速率,风速为3 m/s的干燥速率与1 m/s的干燥速率相比可提高14%。热泵-低温再生转轮除湿联合干燥与单热泵干燥相比干燥时间缩短1.0 h,复水能力提高了6%,具有更高的干燥速率及干燥品质。另外该文通过对干燥数学模型分析得出Page模型能较好描述白萝卜片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轮除湿 热泵 低温再生 白萝卜片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型低温再生转轮除湿新风机组除湿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宗天晴 傅允准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7,共8页
为了解决转轮除湿系统再生能耗较高的问题,利用热泵系统高效集热和热量转移的优势,将热泵系统的冷凝热用于转轮再生,搭建了热泵型低温再生转轮除湿新风机组测试平台,采用试验的方法测试机组的运行状态和除湿性能。结果表明:在除湿量满... 为了解决转轮除湿系统再生能耗较高的问题,利用热泵系统高效集热和热量转移的优势,将热泵系统的冷凝热用于转轮再生,搭建了热泵型低温再生转轮除湿新风机组测试平台,采用试验的方法测试机组的运行状态和除湿性能。结果表明:在除湿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处理风量/再生风量值为1:1最为合适,此时,机组平均总除湿量达到10.4 g/kg,平均总除湿率达到0.62,转轮出口含湿量平均值为6.3 g/kg,除湿转轮的DCOP平均值为1.3,除湿转轮的能量利用率最高,而且除湿转轮承担了机组约58%的湿负荷,而蒸发器则承担约42%的湿负荷,除湿转轮的除湿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研究结果对该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及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轮除湿新风机组 热泵 低温再生 除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EG空间位阻非水体系碳捕集性能及机理研究
3
作者 范永胜 龚海艇 +5 位作者 李偲 陈臻 高晓艺 李目一 李小姗 张立麒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2,共8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中非水吸收剂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且适配现有吸收法混胺反应器,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但存在CO_(2)饱和溶液黏度大、循环负荷低等问题。对此,以仲胺MCA为吸收组分,EG为有机溶剂,...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中非水吸收剂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且适配现有吸收法混胺反应器,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但存在CO_(2)饱和溶液黏度大、循环负荷低等问题。对此,以仲胺MCA为吸收组分,EG为有机溶剂,构建了低黏度、低温再生非水吸收体系,并考察了MCA/EG的吸收、再生性能。结果表明:3mol/L MCA/EG吸收剂的吸收负荷可达2.14 mol/L,黏度仅为44.19 m Pa·s;在40℃吸收30 min、80℃再生25 min条件下,循环负荷高达0.98 mol/L,为质量分数为30%的MEA/H2O溶液在105.5℃再生条件下循环负荷的1.46倍。通过C80微量热仪测试得到吸收剂的反应热为–82.85 k J/mol,低于MEA/H2O溶液。结合13C NMR与量子化学计算,探究了吸收剂捕集CO_(2)的反应机理,发现MCA的空间位阻效应降低了反应产物的稳定性,使氨基甲酸酯与EG进一步反应转化为烷基碳酸酯,降低了再生难度,实现了低温再生。该吸收体系可实现非水吸收剂的稳定运行,并扩大吸收剂再生中的余热利用范围,具有较大的降能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非水吸收剂 空间位阻胺 低温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化保存扶芳藤茎尖再生苗夏季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贞 高健洲 刘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0-154,共5页
The shoot-tips of Euonymus fortunei cv.‘Yuanban’excised from healthy in vitro plants were successfully cryopreserved with the vitrification technique. After the shoot tips formed roots and were successfully transfer... The shoot-tips of Euonymus fortunei cv.‘Yuanban’excised from healthy in vitro plants were successfully cryopreserved with the vitrification technique. After the shoot tips formed roots and wer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soil of outside with the control plant. To study the adaptability to summer high temperatures of the regenerated plantlets, they were tested for vegetative growth (plant height, branch number, branch length, leaf number), an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photosynthetic pigment content, praline and electrolyte leakage) at interv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between the regenerated plantlets and the control. The changes in vegetative growth of the regenerated plantlets were quite similar to the control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amount about branch number, branch length, leaf number. However, data of the plant height revealed that the plant height of the contro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generated ones. The reason for that was not clear and more researches were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低温再生 生长性状 生理指标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钙基吸收剂低温循环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赖晓玲 周微 +3 位作者 臧甲忠 董子超 胡明亮 孙绍宸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3,共8页
钙循环法被认为是捕集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其通过利用氧化钙基吸收剂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可逆反应来实现吸收剂循环使用。近年来,氧化钙基吸收剂因其成本低、二氧化碳吸收率高、原料来源广等优点备受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制氢、水泥行业中的... 钙循环法被认为是捕集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其通过利用氧化钙基吸收剂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可逆反应来实现吸收剂循环使用。近年来,氧化钙基吸收剂因其成本低、二氧化碳吸收率高、原料来源广等优点备受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制氢、水泥行业中的二氧化碳捕集。但是,该吸收剂存在再生温度高、氧化钙活性组分易烧结、吸收二氧化碳性能迅速下降等问题阻碍了其工业化应用。基于此,综述了近年来高性能氧化钙基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分析了该类型吸收剂在各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氧化钙基吸收剂低温循环利用的技术路线,为实现大规模工业碳捕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循环法 钙基吸收剂 吸收剂制备 低温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钠复合纳米纤维膜吸湿材料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艺臻 姚晔 蒋峰景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本文通过纳米纺丝法制备了一类新型聚乙烯醇(PVA)与聚丙烯酸钠(PAAS)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吸湿材料(NFMs),并对该类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吸附模型验证,与通过溶液蒸发法制备的普通膜(SCMs)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25℃、相对湿度为80%下,PAA... 本文通过纳米纺丝法制备了一类新型聚乙烯醇(PVA)与聚丙烯酸钠(PAAS)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吸湿材料(NFMs),并对该类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吸附模型验证,与通过溶液蒸发法制备的普通膜(SCMs)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25℃、相对湿度为80%下,PAAS质量分数为20%的PVA-PAAS复合纳米纤维膜最大吸附量为0.3 kg/kg,相比纯PVA纳米纤维膜吸附剂提高78%。在复合纳米纤维膜中,约90%的水蒸气吸附在5 min内完成,仅需15 min就能达到最大平衡吸附量。PVA-PAAS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快的脱附速率,在15 min内达到最大脱附量平衡点,是PVA-PAAS普通膜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的1/200。当再生空气状态为45℃、4 MPa和50℃、6 MPa时,吸附的水蒸气量脱除比率均高于80%。由此可见,PVA-PAAS纳米纤维膜能够在低温条件下较好地实现再生,可以利用太阳能等低品位能源。10次循环后,纳米纤维膜的吸附与脱附量、吸附与脱附速率均未发生变化,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湿 吸附剂 纳米纤维膜 低温再生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