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硅烷化改性显著促进乙烯在Pt/SBA-15上的低温催化氧化
1
作者 范雅轩 赵谦 郑寿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98-3805,共8页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Pt基催化剂,通过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催化剂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疏水性.表征结果表明甲基硅烷化显著促进了催化剂的表面疏水性.乙烯的低温催化氧化结果显示,随着TMCS接枝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反...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Pt基催化剂,通过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催化剂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疏水性.表征结果表明甲基硅烷化显著促进了催化剂的表面疏水性.乙烯的低温催化氧化结果显示,随着TMCS接枝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呈现火山型变化规律.Pt/SBA-15-TMCS(1:6)的催化活性最高,能够保持约1 h对痕量乙烯100%的催化氧化效果,3 h后仍有29%的乙烯转化率,相比于Pt/SBA-15有显著提升.适量TMCS的改性带来的催化剂疏水性的改善能够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水分子吸附对催化剂的不利影响,而过量TMCS的修饰则易团聚形成大颗粒堵塞介孔孔道,减少乙烯分子与活性位点的接触,降低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催化氧化 乙烯 Pt/SBA-15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技术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蒋生健 唐晓东 +2 位作者 张洋勇 李晶晶 崔盈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0-133,157-158,共4页
稠油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采油技术是集热采、N2驱、表面活性剂驱及稠油井下改质技术于一体的稠油开采新技术,该技术成本低廉,可促进稠油改质和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分析了该技术的原油及油藏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普通稠油... 稠油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采油技术是集热采、N2驱、表面活性剂驱及稠油井下改质技术于一体的稠油开采新技术,该技术成本低廉,可促进稠油改质和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分析了该技术的原油及油藏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普通稠油、特稠油、超稠油及海上稠油样均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氧化性能,可应用于注蒸汽热采后的稠油老区、海上及难动用稠油油藏。该技术在辽河油田的现场试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注空气 低温催化氧化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负载OMS-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叶青 闫立娜 +3 位作者 罗才武 霍飞飞 程水源 康天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9-616,共8页
通过前掺杂法(QI),浸渍法(IM)和沉积-沉淀法(DP)3种方法制备了Au负载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Au/OMS-2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氧化CO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 通过前掺杂法(QI),浸渍法(IM)和沉积-沉淀法(DP)3种方法制备了Au负载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Au/OMS-2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氧化CO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OMS-2-DP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前掺杂法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这与Au/OMS-2-DP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和负载Au颗粒较小有关.制备条件(沉淀剂种类、制备溶液pH、Au负载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明显影响Au/OMS-2-DP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对于各种不同的沉淀剂,以KOH为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这可能与其无钝化作用,而且形成的Au颗粒较小有关;制备溶液的为最佳,当pH值过高或过低容易导致Au颗粒的聚集和Au沉淀量较少;XRD结果表明,当Au负载量为5wt%催化剂和催化剂焙烧为300℃时,所制备的催化剂颗粒最小,所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最佳条件制备的Au/OMS-2-DP催化剂活性较好,CO完全转化(100%)的温度为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OMS-2 低温催化氧化 制备方法 制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负载Au和M-Au(M=Pt,Pd)催化剂及其低温催化氧化CO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叶青 赵建生 +3 位作者 李冬辉 赵俊 程水源 康天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9-176,共8页
以SnO2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DP)、共沉淀法(CP)和浸渍法(IM)制备了金负载Au/SnO2催化剂,同时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M-Au/SnO2(M=Pd,Pt)双金属负载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测定、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 以SnO2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DP)、共沉淀法(CP)和浸渍法(IM)制备了金负载Au/SnO2催化剂,同时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M-Au/SnO2(M=Pd,Pt)双金属负载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测定、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并测定其对C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CP法和IM法相比,DP法制备的Au/SnO2-DP催化剂,Au颗粒(<5nm)较小,分布均匀;Au/SnO2-DP中的Au是以金属态Au0存在,而Au/SnO2-CP和Au/SnO2-IM中,金以Au0和Au3+的混合价态存在,在Au/SnO2-DP和M-Au/SnO2中的Au、Pt、Pd和SnO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Au/SnO2-DP催化性能明显优于Au/SnO2-CP和Au/SnO2-IM.Au与Pt和Pd的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提高.不同方法制备Au/SnO2催化活性的差别主要是由于Au颗粒大小和Au氧化态的不同而产生.而M-Au/SnO2活性提高,可能是由于Au与Pt和Pd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nO2 低温催化氧化CO 制备方法 Au二元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膨胀石墨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NO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访 贾丽娟 +2 位作者 王博涛 刘天成 唐晓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6-269,共4页
膨胀石墨(EG)具有四级孔结构,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EG催化剂,用于低温催化氧化NO,考察了金属负载量、进口NO质量浓度及O2体积分数对NO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浸渍法制备得到的Mn/EG催化... 膨胀石墨(EG)具有四级孔结构,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EG催化剂,用于低温催化氧化NO,考察了金属负载量、进口NO质量浓度及O2体积分数对NO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浸渍法制备得到的Mn/EG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活性较好,且催化剂表面的3价Mn对反应活性有重要影响。进口气体中O2体积分数对反应活性有明显的影响,低温时高体积分数的氧能促进NO的转化。150℃时,在NO体积分数为0.05%、O2体积分数为3%、空速为47 770 h-1的条件下,该催化剂的NO催化氧化效率可达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NO 低温催化氧化 膨胀石墨(EG) Mn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催化氧化NO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盼 唐晓龙 +4 位作者 易红宏 李凯 王建根 向瑛 徐先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8-333,共6页
选用醋酸锰作为成壳的前驱物质、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核材料,分别采用浸渍法、浸渍沉积法和层层自组装法制备SiO2/MnOx核壳结构催化剂,并探索所制核壳结构催化剂NO低温催化氧化活性,对3种方法所制催化剂进行TEM表征。此外,分别研究核壳结... 选用醋酸锰作为成壳的前驱物质、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核材料,分别采用浸渍法、浸渍沉积法和层层自组装法制备SiO2/MnOx核壳结构催化剂,并探索所制核壳结构催化剂NO低温催化氧化活性,对3种方法所制催化剂进行TEM表征。此外,分别研究核壳结构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核材料SiO2焙烧温度、SiO2负载锰物质后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锰负载量(质量分数)4个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层层自组装法可制备出核壳结构催化剂,SiO2球形颗粒表面形成了厚度均一、包裹完整、界面清晰的晶状物壳层,壳层厚度为6-15 nm;能量色散谱仪(EDS)结果显示壳层上包覆物质主要为MnOx晶粒。在SiO2焙烧温度为400℃,SiO2负载锰物质后的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4 h,锰负载量为15%条件下制得的SiO2/MnOx核壳结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50℃时,NO转化率可达38.3%(进口配气为0.05%NO和3%O2(体积分数),空速为30 000-35 000 h-1),已达到现阶段较成熟的负载型锰基催化剂在此温度区间的NO转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催化 层层自组装法 低温催化氧化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低温催化氧化动力学研究 Ⅰ本征动力学 被引量:6
7
作者 彭家喜 王树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256,共5页
Formaldehyde as an indoor pollutant is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even with a very low content in the atmosphere.It can be removed through catalytic oxidation,and Pt/TiO2 proved to be a potential catalyst and can be oper... Formaldehyde as an indoor pollutant is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even with a very low content in the atmosphere.It can be removed through catalytic oxidation,and Pt/TiO2 proved to be a potential catalyst and can be operated at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space velocity.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catalytic oxidation of formaldehyde over Pt/TiO2,the intrinsic kinetics of reac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a fixed-bed plug flow differential reactor at atmospheric pressure.A power law rate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as r=1.87×107 exp(-47.50×103/(R×T))×c1.27HCHO,which gave a good correlation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低温催化氧化 微分反应器 本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oMn/SBA-15低温催化氧化甲苯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隋美君 柳志刚 +3 位作者 杨晨 王栋 兰铭鑫 孙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96-3403,共8页
采用水热-浸渍法制备了CoMn/SBA-15复合催化剂,探究钴锰活性组分及与载体SBA-15的协同作用对甲苯低温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TEM、N_(2)吸附-脱附、FTIR、XPS和H_(2)-TPR等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Co为4:1时,Co_(... 采用水热-浸渍法制备了CoMn/SBA-15复合催化剂,探究钴锰活性组分及与载体SBA-15的协同作用对甲苯低温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TEM、N_(2)吸附-脱附、FTIR、XPS和H_(2)-TPR等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Co为4:1时,Co_(1)Mn_(4)/SBA-15催化剂具有最佳低温催化活性,其T_(50)和T_(90)均比Mn/SBA-15和Co/SBA-15降低40℃.表征结果表明双组分Co和Mn氧化物协同产生Co-O-Mn固溶体,且部分Mn进入骨架取代Si生成Si-O-Mn结构,形成更多缺陷,促进生成更多Co^(3+)、Mn^(3+)与表面吸附氧,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此外,Co_(1)Mn_(4)/SBA-15催化剂还表现出高CO_(2)选择性、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积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n/SBA-15 协同作用 低温催化氧化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NO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光垒 李瑞 +4 位作者 何人广 李秋瑾 贾丽娟 李一帆 刘天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2-567,共6页
为低温(≤200℃)下高效催化氧化工业烟气中的NO,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Fe^(3+)负载量不同的Fe/Cu-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最后考察了催化剂在低温下的NO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Fe^(3+)、Cu^(2+)同时负载于SBA-15会... 为低温(≤200℃)下高效催化氧化工业烟气中的NO,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Fe^(3+)负载量不同的Fe/Cu-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最后考察了催化剂在低温下的NO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Fe^(3+)、Cu^(2+)同时负载于SBA-15会产生相互影响,但不会改变SBA-15的介孔结构,而是分散于载体表面。Fe^(3+)负载量为20%(质量分数)时,活性组分CuO含量高,以无定形态高度分散于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膨大松散,使催化剂起始还原温度降低。200℃下Fe^(3+)负载量为20%的Fe/Cu-SBA-15催化氧化NO活性最高,NO转化率可达93.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SBA-15 介孔分子筛催化 低温催化氧化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催化氧化氯苯类有机物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彦丽 王慧 +1 位作者 吴少华 郝艳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246,共4页
低温催化氧化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氯苯类挥发性有机物降解技术之一,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具有良好的低温氧化活性和抗氯中毒能力而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低温氧化氯苯类有机物催化剂最新的研究进展,从催化剂活性、产物选择性、催化剂稳定... 低温催化氧化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氯苯类挥发性有机物降解技术之一,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具有良好的低温氧化活性和抗氯中毒能力而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低温氧化氯苯类有机物催化剂最新的研究进展,从催化剂活性、产物选择性、催化剂稳定性这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组分、助剂、载体等因素的影响,以期明晰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发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类有机物 低温催化氧化 过渡金属氧化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焦低温催化氧化NO脱除性能评价及热再生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婷 潘冠福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175-181,共7页
活性焦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炭基催化脱硝材料,为研究其在低温无氨条件下的脱硝性能及热再生情况,采用固定床试验装置,进行低温脱除NO性能评价及原位热再生试验;并对2种试验用活性焦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表面官能团等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 活性焦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炭基催化脱硝材料,为研究其在低温无氨条件下的脱硝性能及热再生情况,采用固定床试验装置,进行低温脱除NO性能评价及原位热再生试验;并对2种试验用活性焦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表面官能团等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面特性对去除NO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活性焦对NO的低温脱除及热再生机理。结果表明:在进口NO体积浓度100×10^-6、O2体积浓度6%、反应温度70℃、空速1000 h^-1的NO脱除试验条件下,出口NO浓度随时间增加逐渐上升,脱硝率则直线下降。结合红外表征,定性说明活性焦脱除NO过程中存在催化氧化及吸附,可能的机理是活性焦中活性官能团将NO氧化为NO 2,并以吸附态NO 2形式赋存于活性焦孔隙表面,部分化学吸附态NO2又在活性焦表面发生歧化反应,形成吸附态NO3。O2体积浓度6%、再生温度70~400℃、升温速率2℃/min的热再生试验条件下,NO浓度先快速上升,100~150℃达到平台,210℃左右达到脱附量峰值,此时NO脱附折算浓度约85 mg/m^3,之后NO浓度逐渐下降至0;模拟烟气在250℃以上时,CO开始析出,CO生成量与再生温度成正比。脱硝后的活性焦在原位热再生过程中,吸附态NO2又分解为NO释放出来。2种试验用活性焦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较为相似,活性焦样AC1和AC2的等温曲线都属于Ⅳ型等温曲线,迟滞回线属H4型,这说明2种样品的微观结构多为狭缝状孔道;AC2在吸附脱附曲线低P/P0区拐点处的吸附量、孔容、BET比表面积比AC1略大,说明前者样品中的微孔相对更多;活性焦样AC1和AC2的最可几孔径分别为1.76和1.57 nm。XPS和脱硝性能评价发现含有更多含氧/氮官能团的活性焦样品,脱硝活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焦 低温催化氧化脱硝 NO脱除 热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O_x的制备及低温催化氧化NO_x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鑫 段开娇 +4 位作者 吴博 高冀芸 贾丽娟 常玉 刘天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5-528,532,共5页
采用有机溶剂法制备MnFeO_x催化剂。考察了是否添加铁离子、PEG含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XRD和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的添加能有效提高MnFeO_x的低温脱硝活性,当添加Fe时,催化剂比表面积大,活... 采用有机溶剂法制备MnFeO_x催化剂。考察了是否添加铁离子、PEG含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XRD和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的添加能有效提高MnFeO_x的低温脱硝活性,当添加Fe时,催化剂比表面积大,活性组分的分散度高,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佳。PEG含量对MnFeO_x催化剂的催化氧化NO_x效率影响小。焙烧温度影响非负载氧化物的价态和晶体的分散度,焙烧温度350℃时,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最优且孔隙结构较好,是催化氧化NO_x的良好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添加 低温催化氧化 NOx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O_x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NO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瑞 段开娇 +3 位作者 贾丽娟 吴博 常玉 刘天成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14-2823,共10页
采用有机溶剂法制备非负载型MnFeOx催化剂,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氧化NO。研究了催化剂前驱体、Mn^7+∶Mn^2+摩尔比、制备方法等对低温催化氧化NO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n(CH 3 COO)2作为催化剂前驱体较其它三种物质更有利于提高NO的转化率... 采用有机溶剂法制备非负载型MnFeOx催化剂,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氧化NO。研究了催化剂前驱体、Mn^7+∶Mn^2+摩尔比、制备方法等对低温催化氧化NO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n(CH 3 COO)2作为催化剂前驱体较其它三种物质更有利于提高NO的转化率;Mn^7+∶Mn^2+=2∶1时低温脱硝性能较优;与共沉淀法比较,有机溶剂法制备的MnFeOx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活性较好,NO的转化率达到83%。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定仪(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H 2程序升温还原(H 2-TPR)表征手段分析,Mn和Fe元素在Mn(CH 3 COO)2作为前驱体的催化剂表面上分散均匀,催化剂脱硝性能提高;随着Mn^7+∶Mn^2+摩尔比增加,催化剂内部发生团聚,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逐渐减小,不利于低温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同时,NO的催化活性受结晶度的影响,有机溶剂法制备的MnFeOx催化剂结晶度低,具有较多氧空穴,有利于低温脱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FeOx 低温催化氧化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乙烯氧化催化剂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赵佳荣 王晨 +1 位作者 翟燕萍 康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1-271,共11页
低浓度外源乙烯是造成采后果蔬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效去除外源乙烯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目前,低温催化氧化技术是去除果蔬保鲜场景下低浓度外源乙烯最为安全、高效和经济的方法。本文重点关注了低温乙烯氧化催化剂在果蔬... 低浓度外源乙烯是造成采后果蔬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效去除外源乙烯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目前,低温催化氧化技术是去除果蔬保鲜场景下低浓度外源乙烯最为安全、高效和经济的方法。本文重点关注了低温乙烯氧化催化剂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低温条件下乙烯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归纳了各贵金属体系催化剂(Au、Ag和Pt基催化剂)的发展情况及趋势;结合催化剂失活问题,汇总了低温乙烯氧化催化剂条件下的失活原因并总结了相应解决策略。最后对低温乙烯催化剂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开发稳定高效的低温乙烯氧化催化剂提供帮助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保鲜 外源乙烯 低温催化氧化技术 催化反应及失活机理 贵金属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相结构二氧化锰催化完全氧化乙醇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洁 张江浩 +1 位作者 张长斌 贺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3-359,共7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α-MnO_2、β-MnO_2、γ-MnO_2和δ-MnO_2催化剂,运用N_2吸脱附实验、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催化完全氧化乙醇反应中,考察了不...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α-MnO_2、β-MnO_2、γ-MnO_2和δ-MnO_2催化剂,运用N_2吸脱附实验、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催化完全氧化乙醇反应中,考察了不同晶型MnO_2催化剂催化氧化乙醇活性的差异,探讨了催化剂晶型结构与催化氧化活性的关联.结果表明,不同晶型的MnO_2催化剂催化氧化乙醇活性差异显著,活性顺序为α-MnO_2>δ-MnO_2>γ-MnO_2>β-MnO_2.系列表征结果显示,晶体结晶度和比表面积不是影响不同晶型MnO_2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原因,α-MnO_2催化剂具有的较高晶格氧浓度和较高的可还原性是其具有良好催化氧化乙醇活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催化 低温催化氧化 乙醇完全氧化 挥发性有机物 晶格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锐钛矿TiO2及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玉红 周婷 +5 位作者 何璇 曹会勤 郭杰 高秋菊 赵春霞 马小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5-28,共4页
通过简单的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TiO2,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其粒径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小粒径锐钛矿TiO2的有利条件为:倒加法;Ti(OBu)4与C2H5OH、H2O与C2H5OH和Ti(OBu)4与H2O的体积比分别为1/3、1/4和1/1;pH=7和400℃焙烧。沉积-沉... 通过简单的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TiO2,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其粒径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小粒径锐钛矿TiO2的有利条件为:倒加法;Ti(OBu)4与C2H5OH、H2O与C2H5OH和Ti(OBu)4与H2O的体积比分别为1/3、1/4和1/1;pH=7和400℃焙烧。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TiO2催化剂催化CO氧化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受焙烧温度影响很大,200℃焙烧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锐钛矿TIO2 Au/TiO2催化低温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