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余热回收用涡旋膨胀机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广彬 赵远扬 +2 位作者 李连生 卜高选 束鹏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8-91,共4页
采用R123为循环工质,建立了应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系统中涡旋膨胀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吸、排气损失和泄漏、传热对涡旋膨胀机工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涡旋膨胀机实际工作过程与理论过程存在偏差,吸气和排气过程存在压力损失,整个... 采用R123为循环工质,建立了应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系统中涡旋膨胀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吸、排气损失和泄漏、传热对涡旋膨胀机工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涡旋膨胀机实际工作过程与理论过程存在偏差,吸气和排气过程存在压力损失,整个过程中伴随着泄漏与热传递;膨胀腔内工质的质量在吸气结束时低于理论值,膨胀过程中工质的质量先减小再增大;实际输气量和输出功率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量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容积效率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降低径向和轴向间隙可以提高膨胀机的容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余热回收系统 涡旋膨胀机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低温余热回收工艺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斌 赵利杰 +2 位作者 李佩 卢闪 吕俊复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1,共4页
针对电站低温烟气和乏汽余热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低压省煤器与第一类吸收式热泵集成回收低温余热的工艺方案,以某150 MW机组的额定纯凝(THA)和额定抽汽2种工况为基准分别对烟气、乏汽及系统进行余热回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低温余热回收工... 针对电站低温烟气和乏汽余热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低压省煤器与第一类吸收式热泵集成回收低温余热的工艺方案,以某150 MW机组的额定纯凝(THA)和额定抽汽2种工况为基准分别对烟气、乏汽及系统进行余热回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低温余热回收工艺方案后,2种工况下,机组发电功率分别增加了2.37 MW,2.97 MW,循环热效率分别增加了0.51%,0.60%;冷却塔中循环水量减少,热负荷降低,有利于节约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0 MW机组 低压省煤器 吸收式热泵 低温余热回收 热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共沸混合工质在低温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特性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智 杜燕 韩中合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91,共5页
通过模拟非共沸混合工质和纯工质在低温烟气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中的特性,考察了不同质量比下的混合工质的热力学特性和经济特性,并与纯工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合工质在基本ORC系统中的热效率和质量流量介于其组元纯质之间,但在加... 通过模拟非共沸混合工质和纯工质在低温烟气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中的特性,考察了不同质量比下的混合工质的热力学特性和经济特性,并与纯工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合工质在基本ORC系统中的热效率和质量流量介于其组元纯质之间,但在加装回热器后,部分混合工质的系统热效率优于纯工质,且混合工质较纯工质具有更小的膨胀比和单位功量;含有1种相同组元的二元混合工质,其组元之间临界温度差越大,热力学性能变化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沸混合工质 低温余热回收系统 有机朗肯循环 质量比 温度滑移 循环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发电系统低温余热回收的技术经济性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孙瑞强 杨凯旋 +2 位作者 王博 刘明 严俊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0-129,共10页
现有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燃煤发电系统锅炉排烟温度为120℃左右。通过系统优化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有望进一步提高燃煤发电系统效率和烟气除尘效率。为此,本文以1000 MW S-CO2燃煤发电系统为例,通过回热系统、烟气冷却系统和空气预热系... 现有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燃煤发电系统锅炉排烟温度为120℃左右。通过系统优化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有望进一步提高燃煤发电系统效率和烟气除尘效率。为此,本文以1000 MW S-CO2燃煤发电系统为例,通过回热系统、烟气冷却系统和空气预热系统的耦合优化,提出了带有低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改进构型;建立了热力学和技术经济性分析模型,以技术经济性最优对构型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烟道旁路、低温省煤器及主压缩机中间冷却的改进构型4,可将排烟温度降低至约95℃,与基础构型相比,可提高锅炉效率1.5%,提高电厂效率1.45%。通过分析燃料成本和运行时间对度电成本的影响,证明改进构型4的度电成本最低,经济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燃煤发电 低温余热回收 系统改进 热力学模型 经济性优化 平准化度电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优化利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迅 李宇曦 +3 位作者 李想 高建强 冯玉珠 刘文师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
提出利用温差发电技术进行电厂燃煤炉烟气余热回收的优化应用方式.在应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某2×300,MW电厂燃煤锅炉的实际运行参数和煤质分析,利用温差发电技术,针对不同排烟温度和冷却水出口温度,在布片面... 提出利用温差发电技术进行电厂燃煤炉烟气余热回收的优化应用方式.在应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某2×300,MW电厂燃煤锅炉的实际运行参数和煤质分析,利用温差发电技术,针对不同排烟温度和冷却水出口温度,在布片面积、冷却水流量等方面对电厂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进行了优化分析计算.计算表明,若合理降低排烟温度,年可回收约1.4×10~8 kW·h的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余热回收 电厂烟气余热利用 温差发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柴油和烟气余热降低加热炉燃料消耗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宣才 刘立林 +1 位作者 米治宇 尚大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49-352,共4页
加热炉设计时,为考虑露点腐蚀或初投资限制等问题,排烟温度很难达到目前炼油企业节能考核指标,影响加热炉热效率。本文作者对大庆石化炼油厂常减压加热炉进行节能改造,采取同时回收柴油和烟气低温余热措施,降低了露点腐蚀,排烟温度达到... 加热炉设计时,为考虑露点腐蚀或初投资限制等问题,排烟温度很难达到目前炼油企业节能考核指标,影响加热炉热效率。本文作者对大庆石化炼油厂常减压加热炉进行节能改造,采取同时回收柴油和烟气低温余热措施,降低了露点腐蚀,排烟温度达到了节能考核指标,热效率提高5%,节约燃料油气5000吨/年,一年即收回投资。随着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热管传热技术的成熟,国家节能政策的要求,多利用余热提高加热炉效率势在必行。应大力开展加热炉节能改造,特别推荐回收装置低温余热加热冷风和回收烟气余热降低排烟温度的措施,减少排烟损失提高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排烟温度 热效率 低温余热回收 预热器 吹灰器 连锁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烧结冷却机与余热发电工艺研发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斌 张玉柱 +2 位作者 苍大强 路晓雯 张尉然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0,共6页
通过对烧结冷却机余热发电国内现状的调研及中低品位热能高效利用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全面提升热能品位的新型立式烧结矿冷却装置,并对该装置的技术特征及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济钢烧结冷却机余热源参数为基础,对以常规冷却机、发... 通过对烧结冷却机余热发电国内现状的调研及中低品位热能高效利用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全面提升热能品位的新型立式烧结矿冷却装置,并对该装置的技术特征及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济钢烧结冷却机余热源参数为基础,对以常规冷却机、发电型冷却机和立式冷却机为冷却设备的余热发电工艺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研究表明立式冷却机余热发电工艺方案发电功率最大。其结果可为工业余热高效回收工艺设备的研发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余热回收 烧结显热 立式冷却机 发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液化天然气为冷源的超临界CO_2-跨临界CO_2冷电联供系统 被引量:9
8
作者 吴毅 王旭荣 +1 位作者 杨翼 戴义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8-62,146,共6页
为了提高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SCO2循环)的低温余热回收效率,采用跨临界CO2循环(TCO2循环)作为底循环对再压缩式SCO2循环进行余热回收,并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为冷源对工质进行冷凝,建立了以LNG为冷源的再压缩式SCO2-TCO2冷电联供系统,... 为了提高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SCO2循环)的低温余热回收效率,采用跨临界CO2循环(TCO2循环)作为底循环对再压缩式SCO2循环进行余热回收,并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为冷源对工质进行冷凝,建立了以LNG为冷源的再压缩式SCO2-TCO2冷电联供系统,以同时输出电量和制冷量。对系统进行火用分析比较,并研究了关键热力参数对系统净输出功率、制冷量、系统热效率和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LNG作为冷源,降低了TCO2循环的冷凝温度,提高了低温回收热效率,系统的热效率(动力)在给定的条件下达到54.47%;提高LNG的入口温度,可以减小系统火用损;高温回热器换热效率增加,系统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均增加;SCO2透平膨胀比增加,系统热效率降低,但火用效率增加;TCO2透平进口压力升高,系统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均呈现先减小再升高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冷凝温度升高,系统热效率降低,但火用效率先减小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余热回收 超临界CO2循环 跨临界CO2循环 液化天然气 冷电联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