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林纳循环在中低温余热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江峰 王家全 戴义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8-210,共3页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中低温余热直接排放大气,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卡林纳循环采用氨水混合物作为工质,具有气化温度低和非等温吸热的特点,因此,在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中低温余热回收,采用遗传算法对卡林...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中低温余热直接排放大气,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卡林纳循环采用氨水混合物作为工质,具有气化温度低和非等温吸热的特点,因此,在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中低温余热回收,采用遗传算法对卡林纳循环和常规朗肯循环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在相同的余热条件下,比较了卡林纳循环和常规朗肯循环的净输出功率。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余热类型,卡林纳循环和朗肯循环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各有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余热利用 卡林纳循环 优化 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的热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原则 被引量:39
2
作者 黄圣伟 徐钢 +3 位作者 杨勇平 刘超 刘文毅 杨志平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0,共6页
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加热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可排挤部分抽汽返回汽轮机内继续膨胀做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效率,有利于电厂的节能降耗。在典型百万千瓦机组选定工况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约束条件限制,开展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加热凝... 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加热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可排挤部分抽汽返回汽轮机内继续膨胀做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效率,有利于电厂的节能降耗。在典型百万千瓦机组选定工况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约束条件限制,开展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加热凝结水的多种典型集成方案设计;并运用"等效焓降法"和"常规热平衡法"对其进行热力学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可作为工程计算的相互验证;低温省煤器回收的热量在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排挤更高级的抽汽可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同时,合理利用串并联方式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热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节能 低温余热利用 热力学分析 常规热平衡法 等效焓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应用的热电冷联产系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国珍 李洪强 +2 位作者 康书硕 曾蓉 张国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1-57,共7页
为深度利用热电冷联产(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低温烟气余热;并缓解因夏季建筑冷负荷波动所导致的CCHP系统变工况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低温烟气热回收与蓄冷一体化装置与CCHP系统相集成的新型CCHP一体化系统。... 为深度利用热电冷联产(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低温烟气余热;并缓解因夏季建筑冷负荷波动所导致的CCHP系统变工况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低温烟气热回收与蓄冷一体化装置与CCHP系统相集成的新型CCHP一体化系统。为了进一步阐释新型CCHP一体化系统性能,运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和理论分析,对一案例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集成方式可将系统排烟温降至50.5℃,系统总能利用效率增加8.1%;并实现夏季系统单位时间最大蓄冷量900 k W。根据新型一体化CCHP系统集成特征,对低温烟气热回收与蓄冷一体化装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装置设计长度与管内流动工质(烟气、生活热水、载冷介质)流速的变化对系统热力性能及系统蓄/释冷能力的影响特性。新型一体化CCHP系统的集成方式可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实现新一代的建筑能源供应系统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低温烟气余热利用 蓄冷/热回收一体化装置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耦合甲醇多效精馏节能新工艺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东亮 孟文亮 +2 位作者 杨勇 董鹏 李春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50-3555,共6页
粗甲醇精馏的能耗是影响甲醇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五塔多效精馏可以降低精馏过程能耗,但仍存在相当的低品位余热未利用,为进一步降低五塔多效精馏工艺的能耗,本研究引入机械蒸汽再压缩式(MVR)热泵,在常压塔提馏段增设辅助再沸器... 粗甲醇精馏的能耗是影响甲醇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五塔多效精馏可以降低精馏过程能耗,但仍存在相当的低品位余热未利用,为进一步降低五塔多效精馏工艺的能耗,本研究引入机械蒸汽再压缩式(MVR)热泵,在常压塔提馏段增设辅助再沸器,形成热泵耦合多效甲醇精馏新工艺。基于新工艺的全流程模拟数据,文章利用夹点技术对热泵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采用能耗、效能系数(COP)和年总成本(TAC)等指标对新工艺过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热泵耦合多效甲醇精馏新工艺中热泵设置合理,冷负荷为24.7MW,再沸器总热负荷为22.25MW,COP为22.5,相比五塔多效精馏工艺,冷负荷、热负荷以及TAC分别降低33.76%、32.64%和26.97%。热泵耦合多效甲醇精馏新工艺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精馏 五塔多效工艺 热泵辅助精馏 低温余热利用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