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巴庙大牛地低渗透气田试采动态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梅海燕 吴东平 +2 位作者 张茂林 尹超 郭平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塔巴庙大牛地气田是无边底水定容弹性驱动的低渗透岩性气藏。在完成气藏流体相态拟合之后 ,利用大牛地气田地质研究成果所确定的单井各层物性参数 ,并结合构造形态和研究的目的层位 ,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 ,并完成了储量拟合 ,为了论证合... 塔巴庙大牛地气田是无边底水定容弹性驱动的低渗透岩性气藏。在完成气藏流体相态拟合之后 ,利用大牛地气田地质研究成果所确定的单井各层物性参数 ,并结合构造形态和研究的目的层位 ,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 ,并完成了储量拟合 ,为了论证合理的开发井网和井距 ,并评价大牛地气田开发远景规划的可行性 ,利用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 ,分别对研究的 3个目的层位进行了 3套井网开发的指标预测 ;最后针对该气田试采井网部署 ,预测了该气田未来的试采开发指标 ,所得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该气田试采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田 三维地质模型 储量 试采工艺 孔隙度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外围低渗透气田采气工艺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周丽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4-45,共2页
大庆外围气田属低渗透、低产砂岩气藏。为了不断发展完善适应这类气田开发的采气工艺技术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 ,研究成功了排水采气、压裂、堵水等一整套的气藏开采工艺技术 ,这些技术对气藏的高效、合理地开采提供了保证。通过介绍大庆... 大庆外围气田属低渗透、低产砂岩气藏。为了不断发展完善适应这类气田开发的采气工艺技术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 ,研究成功了排水采气、压裂、堵水等一整套的气藏开采工艺技术 ,这些技术对气藏的高效、合理地开采提供了保证。通过介绍大庆油田外围低渗透气田的各项采气工艺技术现状、应用特点和对采气工艺面临的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下步研究方向 ,为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气、海拉尔盆地CO2 气及黑龙江东部煤层气的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田 渗透 采气工艺 排水 压裂 适应性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低渗透气田气井生产系统
3
作者 程小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3-47,共5页
方法根据陕北低渗透气田气井生产系统的情况,将天然气从气藏到井口的整个流动过程划分为通过地层的流动、完井段的流动和井筒的流动三个部分,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并与实际试采资料进行拟合分析。目的确定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 方法根据陕北低渗透气田气井生产系统的情况,将天然气从气藏到井口的整个流动过程划分为通过地层的流动、完井段的流动和井筒的流动三个部分,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并与实际试采资料进行拟合分析。目的确定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提高陕北气田气井产量的有效措施是进行气层改造;在气井开发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井口集气压力,积极推广负压射孔,减少射孔时气层的伤害。结论该方法计算较简便,对编制气田开发方案和高水平、高效益地开发气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系统 气井 气田 低渗透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田水平井钻井(完井)液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黎金明 杨斌 金祥哲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15-21,7,共7页
针对低渗透气田平井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钻头泥包、及保护储层技术难题,室内研发了用于斜井段的双钾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和用于长水平段配合裸眼完井工艺特点的无粘土低伤害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并在长北气田20余口分支水平井成功应... 针对低渗透气田平井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钻头泥包、及保护储层技术难题,室内研发了用于斜井段的双钾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和用于长水平段配合裸眼完井工艺特点的无粘土低伤害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并在长北气田20余口分支水平井成功应用。结果表明,斜井段易塌层平均井径扩大率低于20%,244mm技术套管均安全顺利下达窗口,这种尺寸套管及其下深在长庆油田尚属首次。水平段安全顺利钻过2245m水平段分支,裸眼完井并直接气举投产,获得无阻流量超过200×104m3/D的单井高产,创造了长庆气田新纪录,保护储层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田 钻井液 井壁稳定 钻头泥包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低渗透气田滚动开发的地面集输工艺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地面集输工艺 地面工艺技术 低渗透气田 滚动开发 苏里格气田 年生产能力 集气工艺 靖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田有效开发的强力支撑——井位优选技术
6
作者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优选技术 定井位 低渗透气田 支撑 强力 开发 检测信息 二维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低渗透气田经济有效开发的有力手段——快速投产技术
7
作者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配套技术 低渗透气田 投产 开发 经济 苏里格气田 分类标准 单井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低渗透气田单井产量的有效措施——分压合采技术
8
作者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技术作业 单井产量 低渗透气田 分压 合采 苏里格气田 分层压裂 适度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田实现低成本开发的关键——快速钻井技术
9
作者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快速钻井技术 低渗透气田 成本 开发 钻井工艺技术 优化技术 PDC钻头 钻井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气田“层内爆炸”增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62
10
作者 丁雁生 陈力 +5 位作者 谢燮 张盛宗 刘先贵 刘小蘋 杨业敏 俞稼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0-96,106,共8页
回顾爆炸法(井内爆炸法、核爆炸法和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油气的历史,提出低渗透油气田“层内爆炸”增产技术的基本思路: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将乳胶状爆燃药压入油层裂缝,并采取不损毁井筒的技术措施点燃该爆燃药,从而在水力压裂主裂缝... 回顾爆炸法(井内爆炸法、核爆炸法和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油气的历史,提出低渗透油气田“层内爆炸”增产技术的基本思路: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将乳胶状爆燃药压入油层裂缝,并采取不损毁井筒的技术措施点燃该爆燃药,从而在水力压裂主裂缝邻域造成碎裂带,达到提高采收率、增产原油的目的。至少已找到一组特种火炸药基本配方,在200mm小尺度模拟实验中实现了“层内爆炸”挤注、点火和爆燃的过程,证实技术原理基本可行。考虑流体内部的热传导、边界的热损失和阻尼,提出了有化学反应的薄层药爆燃一维可压缩流体力学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恒稳推进和不可压缩简化,计算结果的物理图象符合常理,从理论上证实了薄层药爆燃可行。“层内爆炸”油井产出液的后处理,原则上是安全的:残留在岩缝的未爆炸炸药颗粒在生产阶段难以流出地层;进入集输系统的残药颗粒浓度低于1%,原则上能用离心法分离;残留在分离后原油中的的微量炸药在400℃加热炉已完全热分解,热分解不可能导致爆炸。“层内爆炸”增产技术的研究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课题,预期增产效益显著高于水力压裂,有可能形成低渗透油气田开采的新局面,还可能使一些目前不可采的低渗透油气资源成为可采资源。今后工作主要有四方面: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气田 爆炸法 提高采收率 层内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低渗透油气田高效开发钻完井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唐波 唐志军 +1 位作者 耿应春 唐洪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70,共6页
在我国剩余石油储量、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中,低渗透油气资源已成为主要勘探开发对象,高效钻完井成为最大限度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国内经过技术攻关试验,在钻完井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以下技术方法:①低渗透油气藏复... 在我国剩余石油储量、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中,低渗透油气资源已成为主要勘探开发对象,高效钻完井成为最大限度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国内经过技术攻关试验,在钻完井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以下技术方法:①低渗透油气藏复杂结构井适应性评价方法、复杂结构井优化设计及产能评价技术和井身结构与井眼轨迹优化设计技术;②以五级分支井、径向钻孔、鱼骨状分支井等技术为核心的提高泄流面积钻井技术已进入现场应用阶段;③研制的以新型防水锁无黏土钻井液、防漏堵漏钻井液、新型生物完井液等为核心的钻完井液取得明显储层效果。但以提高完善程度为目的的水平井分段完井技术受制于完井装置、产品、工具缺乏,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目前仅形成了"免钻塞筛管顶部注水泥技术、水平井酸洗胀封一体化技术"水平井筛管分段完井核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渗透气田 钻井 完井 优化设计 泄流面积 储层保护 现状 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气田压裂优化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丁云宏 胥云 +1 位作者 翁定为 蒋廷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80,共3页
针对我国许多低渗透油气田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裂缝优化方法:首先对区域地应力进行分析,得到能使微裂缝张开的临界净压力;根据净压力与施工砂液比的关系确定平均砂液比;根据平均砂液比确定裂缝导流能力;最后根据导流... 针对我国许多低渗透油气田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裂缝优化方法:首先对区域地应力进行分析,得到能使微裂缝张开的临界净压力;根据净压力与施工砂液比的关系确定平均砂液比;根据平均砂液比确定裂缝导流能力;最后根据导流能力优化裂缝长度。采用该方法进行裂缝优化时,一是需要结合室内方法和现场测试方法获取准确的最大最小主地应力;二是需要获取准确的支撑剂导流能力数据,建议进行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实验。将该方法应用到我国某低渗透油气田,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气田 压裂 微裂缝 导流能力 砂液比 净压力 施工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8
13
作者 江怀友 李治平 +2 位作者 钟太贤 齐仁理 李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3-17,共5页
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成熟技术有注水、压裂、注气等,储层精细描述和保护油气层是开发关键。多分支井技术、地震裂缝成像和裂缝诊断技术、新型压裂技术、注气提高采收率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日趋成熟。通过对... 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成熟技术有注水、压裂、注气等,储层精细描述和保护油气层是开发关键。多分支井技术、地震裂缝成像和裂缝诊断技术、新型压裂技术、注气提高采收率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日趋成熟。通过对世界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可实现低渗透油气资源优化利用,改善勘探开发效果,为低渗透油气田的高水平、高效益勘探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气田 勘探技术 开发技术 现状分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上低渗油气田开发历程、关键技术及攻关方向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廷恩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9,共15页
中国海上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受海洋特殊作业环境、技术和经济性等限制,经济有效开采难度大,攻克技术瓶颈、推进规模化开发意义重大。历经多年实践,充分吸收陆上油田开发经验,立足少井高产,围绕“四个匹配”攻关形成了具有... 中国海上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受海洋特殊作业环境、技术和经济性等限制,经济有效开采难度大,攻克技术瓶颈、推进规模化开发意义重大。历经多年实践,充分吸收陆上油田开发经验,立足少井高产,围绕“四个匹配”攻关形成了具有海上特色的低渗有效开发技术路径,提出三项开发策略“压裂投产、能量补充、降本增效”和5项关键技术内容,即储层综合评价、有效能量补充、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工艺工具与经济评价,成功突破了20 mD以上低渗透油藏开发瓶颈,并逐渐下探至5 mD近特低渗油藏有效开发,有力地推进了海上低渗油田开发进程。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深层-超深层油气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大型压裂作业技术装备,打造海上低渗“CO_(2)驱油+封存”联合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渗透气田 压裂开发 地质工程一体化 能量补充 降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低渗气田压裂井初期产量动态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蜀知 孙艾茵 +2 位作者 李达 孟凡龙 陈晓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7,共5页
根据压裂气井地层中气体的渗流过程,用严格的渗流力学方法建立气藏中存在一条有限导流能力垂直裂缝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采用离散方法求解可以获得一系列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参数条件下井筒无量纲压力与无量纲时间的关系数据,由此可以预... 根据压裂气井地层中气体的渗流过程,用严格的渗流力学方法建立气藏中存在一条有限导流能力垂直裂缝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采用离散方法求解可以获得一系列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参数条件下井筒无量纲压力与无量纲时间的关系数据,由此可以预测一定气层和裂缝参数条件下压裂气井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应用该方法对苏里格低渗透气田某一区块的压裂井初期动态产量进行预测,并分析裂缝长度、高度和导流能力对气井产量的影响,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田 压裂气井 动态产量预测 裂缝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气区低渗透非均质气藏可动储量评价技术 被引量:36
16
作者 张明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3,共4页
气藏可动储量是指在现有工艺技术和现有井网开采方式不变的条件下,已开发地质储量中投入生产直至天然气产量和波及范围内的地层压力降为零时,可以从气藏中流出的天然气总量。开展气藏可动储量评价,落实开发基础,是气田后期开发调整的重... 气藏可动储量是指在现有工艺技术和现有井网开采方式不变的条件下,已开发地质储量中投入生产直至天然气产量和波及范围内的地层压力降为零时,可以从气藏中流出的天然气总量。开展气藏可动储量评价,落实开发基础,是气田后期开发调整的重要依据。长庆气区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加之气井排水采气、冬季用气高峰期提产等因素,导致利用常规方法评价气井可动储量存在地层压力测试点少、气井工作制度不稳定等难点。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应用气藏生产动态资料,通过重整压力和流量将气井变压力、变流量生产数据转换为等效恒压力或恒流量数据等途径,在常规压降法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了产量不稳定分析法、流动物质平衡法、优化拟合法等气井可动储量评价方法。应用上述方法全面追踪评价了长庆气区靖边、榆林等气田单井可动储量及其变化,为气田加密井部署、工作制度优化、储层二次改造井优选等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提高了气田储量动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区 低渗透气田 储量 气井 生产 动态 产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MTC固井液在低渗透气井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路宁 王文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5-59,共5页
针对陕甘宁盆地低渗透气田天然气井地层漏失等问题,通过室内试验,设计了密度为1.41~1.60g/cm3的二级固井高炉矿渣——MTC水泥浆和APIG级水泥——MTC水泥浆。目的提高固井质量、降低固井成本。结果通过对高炉... 针对陕甘宁盆地低渗透气田天然气井地层漏失等问题,通过室内试验,设计了密度为1.41~1.60g/cm3的二级固井高炉矿渣——MTC水泥浆和APIG级水泥——MTC水泥浆。目的提高固井质量、降低固井成本。结果通过对高炉矿渣的水化机理和两种MTC水泥浆对比分析,认为高炉矿渣——MTC转化法较APIG级水泥——MTC转化法,具有外加剂用量少、抗压强度高、体系简单、固井成本低等特点。结论两种低密度MTC水泥浆配方设计合理,性能优良,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田 固井液 MTC固井液 固井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低渗透油气田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取得突破
18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6,共1页
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了解到,经过5年的持续攻关、现场试验和规模化应用,《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增产改造技术与工业化应用》项目取得重大成果,应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后,平均单井稳定日产量为6.5吨,是周围直井压裂后平均产量的... 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了解到,经过5年的持续攻关、现场试验和规模化应用,《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增产改造技术与工业化应用》项目取得重大成果,应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后,平均单井稳定日产量为6.5吨,是周围直井压裂后平均产量的3.9倍。该成果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低渗透油气藏提高单井产量的利器,并为页岩气开发储备了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技术 水平井 渗透气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分段 渗透油气藏 工业化应用 单井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9
作者 王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4-54,共1页
2018年8月21—23日,由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和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承办的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的目... 2018年8月21—23日,由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和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承办的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总结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推动油气勘探开发实现新发展。本次会议得到了业界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有8位两院院士到会,参会代表逾500人。到会的嘉宾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工程院孙龙德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中国科学院郝芳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中国工程院李根生院士,中国科学院戴金星院士、张国伟院士、贾承造院士、王铁冠院士,中国工程院苏义脑院士,西安石油大学校长李天太教授、中国石油咨询中心吴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斯伦贝谢公司的Phillipe Enkababian先生,DNV GL USA,Inc.的Gerry Koch先生,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的Curtis Lynn先生,美国Welldog公司的James Robert Walker先生等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孙龙德院士做了题为《中国致密油气的阶段和地位》的报告,介绍了致密油气的发展历史、新进展、中美对比和发展方向,进而指出,致密油气是支撑全球油气革命的重要力量。贾承造院士做了题为《我国石油工业上游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报告,他指出:非常规油气的成功开发使得油气资源大幅度增加,对全球能源经济和石油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从资源竞争转向技术竞争、从产能竞争转向成本竞争、从劳动力成本竞争转向劳动生产率竞争;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长期技术需求,将促进勘探开发技术、工程技术装备等的持续创新和发展,下一步要重点加强对低渗—致密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攻关,最后他强调:要加强国内油气生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气田 油气勘探开发 技术创新成果 西安石油大学 国际研讨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学会 石油大学(华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砂岩气田井周解堵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月琦 汪召华 +3 位作者 赵磊 陈元强 刘学凯 郭志杰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4-526,共3页
文23气田开发初期,采取多层射开合采的方式投产。进入开发中后期,层间生产差异逐渐明显,并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气井作业后入井液返排率低,容易形成井周污染。此外,在后期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降低还引发井周结盐,导致产量频繁波动,严重... 文23气田开发初期,采取多层射开合采的方式投产。进入开发中后期,层间生产差异逐渐明显,并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气井作业后入井液返排率低,容易形成井周污染。此外,在后期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降低还引发井周结盐,导致产量频繁波动,严重干扰了气井的正常生产。针对该气田的地层压力状况,结合层间差异、井周堵塞及井筒工况,开展了高能气体压裂、复合射孔、泡沫酸解堵及地层复合防盐等一系列井周解堵技术的试验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有效提高了解堵效果,拓宽了应用范围,形成了低渗砂岩气田井周解堵配套技术系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井周 污染 解堵 渗透砂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