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两井油田下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低渗透储层孔隙成因与储渗单元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田成 陈翠柏 +3 位作者 田崇鲁 曾联波 黎革全 孟令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5-450,共6页
低渗透油藏是现代石油工业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吉林两井油田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低渗透油田。将研究区下白垩系泉头组四段储层砂岩划分成 5种岩石微相。分析了近源沉积物、成岩作用及粘土矿物演化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 ,复杂的成岩作用... 低渗透油藏是现代石油工业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吉林两井油田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低渗透油田。将研究区下白垩系泉头组四段储层砂岩划分成 5种岩石微相。分析了近源沉积物、成岩作用及粘土矿物演化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 ,复杂的成岩作用是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成因。讨论了低渗透储层孔隙的成因、粘土矿物与微孔隙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4种储层 ,最后根据储层特征与裂隙发育程度建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孔隙 成因 次生孔隙 储渗单元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深水深层“富孔隙型”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因与“甜点”预测
2
作者 姜平 张冲 +2 位作者 叶青 周伟 李华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135,共15页
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的宝岛2A气田为中国首个深水深层低渗透大气田,目的层为古近系陵水组三段,储层孔隙发育,表现为“相对高孔”、低—特低渗透特征,已有研究结果揭示,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复杂,储层低渗透成因不明确。为进一步明确此类储层... 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的宝岛2A气田为中国首个深水深层低渗透大气田,目的层为古近系陵水组三段,储层孔隙发育,表现为“相对高孔”、低—特低渗透特征,已有研究结果揭示,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复杂,储层低渗透成因不明确。为进一步明确此类储层成因,指导储层甜点预测,根据岩心和壁心、薄片镜下、扫描电镜、包裹体测温等实验分析测试结果,系统解剖了储层发育特征,并揭示了其微观差异,厘清了此类储层受沉积岩性、热液流体、埋深多重作用的控制的低渗透成因,并开展了储层甜点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岩性粗细影响砂岩储层抵抗压实作用的能力,平均粒径大于0.1 mm的相对粗粒砂岩储层相比细粒砂岩储层粒间孔隙更发育,砂岩储层渗透率在同等埋深情况下相对更高;②溶蚀作用在主体区属于破坏性成岩作用,断裂通道使深部热液对砂岩储层进行了高古地温环境下差异化的成岩改造,虽有利于溶蚀孔隙发育,但易造成钾长石—高岭石—伊利石循环转化,在相同埋深情况下,距热液通道越近,砂岩储层溶蚀强度越高,物性越差,溶蚀作用起到了“增孔—锁喉—减渗”的作用,是砂岩储层孔隙发育但渗透率较低的根本原因;③岩性相对较粗、分选均质、埋深较浅、远离热液断裂的区域是优质砂岩储层有利分布区;建立了岩石粒度相—溶蚀相—压实强度相3相耦合的低渗透砂岩储层甜点预测新方法。结论认为,研究成果对“富孔隙型”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成因机制理论深化认识具有促进作用,对相似地质条件的深水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陵水组 “富孔隙型”渗透砂岩储层 储层成因 溶蚀作用 热液活动 “甜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