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致密油藏早期合理产能的微观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顺康 阿迪莱·库尔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351-13358,共8页
矿场实践表明,低渗致密油藏微观渗流规律对油井早期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江苏油田花瓦、永联区带近10个致密油区块近60块岩心微观渗流实验结果及生产动静态参数,分析评价了目标区块储层特征,构建了相应的渗流模型及两相流动产能方程... 矿场实践表明,低渗致密油藏微观渗流规律对油井早期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江苏油田花瓦、永联区带近10个致密油区块近60块岩心微观渗流实验结果及生产动静态参数,分析评价了目标区块储层特征,构建了相应的渗流模型及两相流动产能方程。进一步通过开展单因素和多因素叠加对产能影响程度的分析,明确了影响目标区块早期合理产能的主控因素及其对产能影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考虑单因素影响时,启动压力梯度和产水率对致密油开采影响显著;当考虑多因素叠加效应时,典型井产能下降最高达89.25%。研究结果可以为改善低渗致密油藏渗流模式、合理配产提供合理依据,有助于有效开发低渗致密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油藏 合理产能 微观因素 产能方程 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致密油藏压裂驱油剂渗吸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2
作者 罗向荣 陈贝尔 +4 位作者 李建山 杨立安 任晓娟 刘卫丽 潘谦宏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69-2575,2581,共8页
水力压裂辅助驱油技术是实现低渗致密油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手段,渗吸效率是评价低渗致密油藏压裂驱油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压裂驱油剂渗吸效率的因素较多。为理清影响低渗致密油藏压裂驱油剂渗吸效率的主要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 水力压裂辅助驱油技术是实现低渗致密油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手段,渗吸效率是评价低渗致密油藏压裂驱油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压裂驱油剂渗吸效率的因素较多。为理清影响低渗致密油藏压裂驱油剂渗吸效率的主要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各因素对渗吸效果的影响程度。首先,通过室内测试,对压裂驱油剂的性能进行评价,包括润湿性、界面张力、乳化性、静态吸附等,并开展渗吸驱油实验研究,得到了相应的渗吸效率及渗吸效率增加值。然后,建立了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了所选取因素与渗吸效率之间的关联度。最后,通过理论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润湿性和乳化性是影响压裂驱油剂渗吸的主要因素,其关联度较高。而静态吸附量和界面张力与渗吸的关联度较低,对渗吸的影响较小。研究的结果对于深入理解低渗致密油藏压裂驱油剂渗吸机理及压裂驱油剂的优选具有重要意义,为低渗致密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其它类型的油藏渗吸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油藏 压裂驱油剂 吸效率 灰色关联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致密油藏水平井缝网压裂裂缝参数优化 被引量:19
3
作者 徐创朝 陈存慧 +2 位作者 王波 吴亚红 彭长江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6期823-827,共5页
水平井缝网压裂在提高低渗致密油藏水平井产能、延长稳产时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对低渗致密油藏缝网压裂裂缝参数优化的研究还很少,且普遍没有考虑储层的低渗特点。为此,文中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和井筒摩阻的影响,采用Eclipse... 水平井缝网压裂在提高低渗致密油藏水平井产能、延长稳产时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对低渗致密油藏缝网压裂裂缝参数优化的研究还很少,且普遍没有考虑储层的低渗特点。为此,文中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和井筒摩阻的影响,采用Eclipse数值模拟工具,建立了缝网压裂的模型;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思路,以黄陵长6浅层低渗透致密储层为基础,开展了水平井缝网压裂裂缝参数优化研究;分析了缝网特征对缝网压裂改造效果的影响,为缝网压裂裂缝参数优化提供了一套完整思路。黄陵地区现场应用了11口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低渗致密油藏水平井缝网压裂设计提供了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油藏 缝网压裂 裂缝参数 设计优化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低渗致密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4
作者 牛栓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5,共12页
胜利油田低渗致密油藏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以砂砾岩、浊积岩和滩坝砂油藏为主,油藏特征复杂,工程提速提效难度大,急需建立地质工程一体化规模效益建产模式。胜利油田通过工作理念、运行机制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聚焦各专业的技术瓶颈及... 胜利油田低渗致密油藏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以砂砾岩、浊积岩和滩坝砂油藏为主,油藏特征复杂,工程提速提效难度大,急需建立地质工程一体化规模效益建产模式。胜利油田通过工作理念、运行机制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聚焦各专业的技术瓶颈及交叉融合点,开展地震—地质—油藏—工程一体化的多专业协同攻关,夯实地质综合研究基础,强化多专业的融合,打造一体化协同决策支持平台,通过钻前预测、钻中监测、钻后评价,形成贯穿方案优化设计及实施全过程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观念、责任、流程、运行、技术和平台6个方面的一体化整合,达到提高精度、提高时效、提高产能、降低桶油成本的目的。胜利油田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实现了不同油藏类型未动储量的有效动用。高精度一体化油藏模型的动态更新和多专业协同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是地质工程一体化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低渗致密油藏 非常规油藏 协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致密油藏适度温和注水技术研究与矿场实践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香增 高涛 +1 位作者 梁全胜 党海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70,共9页
为解决低渗致密油藏注水过程中,水相沿着裂缝水窜水淹、基质原油难采出、水驱采收率低等技术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_(6)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驱替速度对水驱采收率影响的驱替实验并进行核磁测试分析,建立考虑毛管力的非稳态油水两... 为解决低渗致密油藏注水过程中,水相沿着裂缝水窜水淹、基质原油难采出、水驱采收率低等技术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_(6)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驱替速度对水驱采收率影响的驱替实验并进行核磁测试分析,建立考虑毛管力的非稳态油水两相水驱前缘推进数学模型,形成适度温和注水强度优化图版。结果表明,水驱油过程存在最佳驱替速度使得水驱采收率最大,实验中最佳驱替速度为0.06∼0.08 mL/min。以延长油田ZC区块为例,调整注水强度为0.85∼1.20 m^(3)/(d·m),采油泵沉没度控制在100∼150 m,技术应用后水驱采收率从20%提高到24%。适度温和注水技术对低渗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研究成果为类似油藏高效注水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温和注水 吸驱替双重作用 水驱前缘模型 低渗致密油藏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CTAB复配驱油剂体系提高低渗致密砂岩油藏采收率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白佳佳 司双虎 +5 位作者 陶磊 王国庆 王龙龙 史文洋 张娜 朱庆杰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7,共9页
针对低渗致密油藏注水困难、采收率低等问题,利用尿素基深共晶溶剂(DES)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的驱油剂体系,对驱油剂在低渗致密油藏中的降压增注和提高采收率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驱油剂体系可以将油水界面张力... 针对低渗致密油藏注水困难、采收率低等问题,利用尿素基深共晶溶剂(DES)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的驱油剂体系,对驱油剂在低渗致密油藏中的降压增注和提高采收率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驱油剂体系可以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3)mN/m以下,大大提高了洗油效率;②驱油剂体系可有效抑制黏土矿物水化,避免了低渗致密砂岩中黏土矿物水化膨胀带来的流体敏感性损害;③驱油剂体系可对砂岩表面进行界面修饰,驱油剂溶液浸泡后样品的油相接触角由25.8°增加至61.4°,亲水性增强,亲油性减弱,有助于吸附在岩石孔隙壁面的油膜脱落;④超前注入驱油剂的注入压力降低率平均为79.64%,采收率平均为50.96%,远大于常规水驱(一次注水→注驱油剂驱→二次注水)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藏 尿素基深共晶溶剂(DES)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水驱 黏土矿物水化膨胀 表面活性剂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油田致密低渗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永春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1-715,共5页
泾河油田致密低渗油藏受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以及注水驱替系统难以建立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水平井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重复压裂面临工艺优选、新缝开启与老缝延伸、储层保护等难点。文中研究了初次改造不充分的水平井油藏压力和剩... 泾河油田致密低渗油藏受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以及注水驱替系统难以建立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水平井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重复压裂面临工艺优选、新缝开启与老缝延伸、储层保护等难点。文中研究了初次改造不充分的水平井油藏压力和剩余油分布特征,利用重复压裂与补充地层能量相结合的水平井储能压裂技术,优化重复压裂施工参数,优选压裂液体系和配套压裂管柱,形成增大储层改造体积、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水置换效率的一体化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在泾河油田致密低渗油藏X井开展重复压裂,优化重复压裂6段16簇,水平段加砂强度和进液强度分别为1.3,15.4 m^(3)/m,是初次压裂的4.2倍和9.1倍,有效改造体积为1.76×10^(6) m^(3)。此项技术可为同类致密低渗油藏重复压裂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水平井 重复压裂 储能压裂 吸置换 泾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体系的渗吸采油效果
8
作者 杨昌华 王辰 +3 位作者 曲世元 范春林 张永伟 阿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5-1630,共6页
优选纳米SiO_(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利用SEM、粒径分析、接触角测量、界面张力测试等方法对该复配体系进行评价,并开展了岩心渗吸实验,考察了SiO_(2)/SDS复配体系的润湿性及渗透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并评价了界面张力性能。实... 优选纳米SiO_(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利用SEM、粒径分析、接触角测量、界面张力测试等方法对该复配体系进行评价,并开展了岩心渗吸实验,考察了SiO_(2)/SDS复配体系的润湿性及渗透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并评价了界面张力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iO_(2)/SDS能够改变岩石壁面润湿性,润湿角改变程度可达52.2%;纳米SiO_(2)含量为1000 mg/L时可有效降低界面张力;对于低渗岩心具有提高渗吸采收率效果,最高渗吸采收率可达35%,矿化度会降低渗吸效果;提高温度或纳米SiO_(2)含量,渗吸采收率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油藏 纳米SiO_(2)复配体系 润湿性 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渗吸驱油剂的性能评价
9
作者 杨昌华 张永伟 +4 位作者 魏军红 王绘鹏 王辰 梁拓 阿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77-2283,共7页
低渗致密油藏储层基质渗透率低、孔喉小,常规提高采收率方法难以有效驱替出低渗透储层中的原油。选用表面活性剂与纳米Al_(2)O_(3)颗粒合成一种纳米渗吸驱油剂,通过对其进行稳定性优化、界面张力和润湿性静态评价,开展岩心渗吸和驱替实... 低渗致密油藏储层基质渗透率低、孔喉小,常规提高采收率方法难以有效驱替出低渗透储层中的原油。选用表面活性剂与纳米Al_(2)O_(3)颗粒合成一种纳米渗吸驱油剂,通过对其进行稳定性优化、界面张力和润湿性静态评价,开展岩心渗吸和驱替实验,研究纳米驱油剂在低渗透岩心中渗吸和驱油效果。结果显示,纳米Al_(2)O_(3)渗吸驱油剂能够改变岩石壁面润湿性,润湿角改变程度可达57.5%;有效降低界面张力,使其下降至70%;对于低渗透岩心具有较好的渗吸采收效果,60℃条件下渗吸采收效果可达37%;驱替实验中,纳米驱油剂提高采收率可达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油藏 纳米Al_(2)O_(3)复配体系 润湿性 吸效果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姬塬油田宽带压裂参数优化数值模拟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晓峰 王振军 +3 位作者 黄卓 史经民 陆天瑜 赵新礼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1,共5页
低渗致密油藏由于孔隙度与渗透率极低,孔喉相对细小,注水开发时难以建立有效驱替系统。鉴于此,实施宽带压裂是开发此类油藏的必要手段。文章基于特定油藏剩余油的分布模式,开展了侧向宽带压裂数值模拟研究,优化宽带压裂参数。研究结果表... 低渗致密油藏由于孔隙度与渗透率极低,孔喉相对细小,注水开发时难以建立有效驱替系统。鉴于此,实施宽带压裂是开发此类油藏的必要手段。文章基于特定油藏剩余油的分布模式,开展了侧向宽带压裂数值模拟研究,优化宽带压裂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致密储层微裂缝发育越强,受储层改造影响越大;致密储层微裂缝发育越弱,受储层改造影响越小。当储层改造宽度一定时,储层裂缝发育程度越高,累产油越低;储层基质渗透率越低,增大储层改造宽度能发挥的增产作用越明显。室内物模实验表明,利用暂堵转向实施宽带压裂,可大幅度提高水力裂缝侧向延伸范围。根据优化的宽带压裂参数进行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研究成果可为低渗致密油藏宽带压裂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油藏 宽带压裂 剩余油 井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