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周口坳陷谭庄凹陷下白垩统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琴
朱筱敏
+2 位作者
刘畅
季汉成
陈祥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4期44-49,共6页
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确定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1%,平均渗透率为10.5 mD,为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除巴1井外,其他各井从上部商水组向下到巴村组,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孔隙度和渗透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下...
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确定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1%,平均渗透率为10.5 mD,为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除巴1井外,其他各井从上部商水组向下到巴村组,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孔隙度和渗透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下白垩统储层质量主要受沉积条件、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影响。较低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强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以及较弱的溶蚀作用是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的根本原因,而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均被矿物充填,对储层物性改善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
孔、
低渗碎屑岩储层
主控因素
成
岩
相
下白垩统
谭庄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低渗透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评价——以莺歌海盆地东方A 1区黄流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关耀
叶青
+2 位作者
张冲
陈建
汤晓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9,I0005-I0007,共18页
为揭示低渗储层的微观孔喉差异,根据岩心、测井、测试和岩心实验分析等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方法,分析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储层量化表征。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受超压保护及沉积—成岩作用影响,...
为揭示低渗储层的微观孔喉差异,根据岩心、测井、测试和岩心实验分析等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方法,分析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储层量化表征。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受超压保护及沉积—成岩作用影响,主水道储层粒度相对较粗,原生粒间孔占比可达60%;泥质质量分数越高,粒间孔越不发育;压力因数越高,粒间孔越发育,压力因数每提高0.1,储层中粒间孔隙占比增加5%~10%。低渗储层分4种类型:Ⅰ类储层,表现为中孔、低渗特征,压汞曲线具有明显的平台段,孔喉或核磁曲线为单峰分布特征,T 2弛豫时间的主峰分布在40 ms附近,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为53.2%;Ⅱ类储层,表现为中孔、低渗特征,孔隙度与Ⅰ类储层的相当,渗透率明显降低,压汞曲线表现一定的平台段,但进汞曲线末段斜率明显增大,孔喉或核磁曲线呈双峰分布特征,右峰T 2弛豫时间在60 ms附近,左峰的在10 ms附近;Ⅲ类和Ⅳ类储层,分别表现为中孔、特低渗和低孔、特低渗特征,压汞曲线无明显平台段,大孔喉与Ⅰ、Ⅱ类储层相比,孔喉形态更加复杂,孔喉和核磁曲线呈单峰分布,孔喉半径和T 2弛豫时间峰值逐渐向左偏移,可动流体饱和度小于20%。优选密度、中子、电阻和自然伽马参数建立基于MLP的储层类型测井识别方法,储层识别正确率达86.7%,与岩心实验分析吻合率达88.9%,产能匹配性较好。该结果可为研究区低渗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碎屑岩储层
孔隙结构特征
分类评价
东方区
黄流组
莺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口坳陷谭庄凹陷下白垩统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琴
朱筱敏
刘畅
季汉成
陈祥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4期44-4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发育机制及其演变定量模拟"(编号:ZX2013015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基本科研业务基金项目"低孔
低渗碎屑储层成因机理研究--以谭庄凹陷下白垩统为例"(编号:KYJJ2012-01-29)联合资助
文摘
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确定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1%,平均渗透率为10.5 mD,为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除巴1井外,其他各井从上部商水组向下到巴村组,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孔隙度和渗透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下白垩统储层质量主要受沉积条件、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影响。较低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强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以及较弱的溶蚀作用是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的根本原因,而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均被矿物充填,对储层物性改善不大。
关键词
低
孔、
低渗碎屑岩储层
主控因素
成
岩
相
下白垩统
谭庄凹陷
Keywords
clastic reservoir with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diagenesis facies
Lower Cretaceous
Tanzhuang Sag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低渗透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评价——以莺歌海盆地东方A 1区黄流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关耀
叶青
张冲
陈建
汤晓宇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9,I0005-I0007,共18页
基金
海南省“南海新星”科技创新人才平台项目(NHXXRCXM202368)
中海油有限公司重大科研项目(KJZH-2023-2102)。
文摘
为揭示低渗储层的微观孔喉差异,根据岩心、测井、测试和岩心实验分析等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方法,分析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储层量化表征。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受超压保护及沉积—成岩作用影响,主水道储层粒度相对较粗,原生粒间孔占比可达60%;泥质质量分数越高,粒间孔越不发育;压力因数越高,粒间孔越发育,压力因数每提高0.1,储层中粒间孔隙占比增加5%~10%。低渗储层分4种类型:Ⅰ类储层,表现为中孔、低渗特征,压汞曲线具有明显的平台段,孔喉或核磁曲线为单峰分布特征,T 2弛豫时间的主峰分布在40 ms附近,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为53.2%;Ⅱ类储层,表现为中孔、低渗特征,孔隙度与Ⅰ类储层的相当,渗透率明显降低,压汞曲线表现一定的平台段,但进汞曲线末段斜率明显增大,孔喉或核磁曲线呈双峰分布特征,右峰T 2弛豫时间在60 ms附近,左峰的在10 ms附近;Ⅲ类和Ⅳ类储层,分别表现为中孔、特低渗和低孔、特低渗特征,压汞曲线无明显平台段,大孔喉与Ⅰ、Ⅱ类储层相比,孔喉形态更加复杂,孔喉和核磁曲线呈单峰分布,孔喉半径和T 2弛豫时间峰值逐渐向左偏移,可动流体饱和度小于20%。优选密度、中子、电阻和自然伽马参数建立基于MLP的储层类型测井识别方法,储层识别正确率达86.7%,与岩心实验分析吻合率达88.9%,产能匹配性较好。该结果可为研究区低渗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低渗碎屑岩储层
孔隙结构特征
分类评价
东方区
黄流组
莺歌海盆地
Keywords
low-permeability clastic reservoir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Dongfang Area
Huangliu Formation
Yinggehai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周口坳陷谭庄凹陷下白垩统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张琴
朱筱敏
刘畅
季汉成
陈祥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压低渗透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评价——以莺歌海盆地东方A 1区黄流组一段为例
关耀
叶青
张冲
陈建
汤晓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