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渗砂砾岩油藏注CO_(2)+化学剂驱油机理
被引量:
1
1
作者
汤勇
程民茂
+2 位作者
秦佳正
袁晨刚
洪迎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低渗砂砾岩油藏具有强非均质性,注水开发困难、水驱采收率不高,单一气驱易引发气体窜流等问题,亟须研究适用于低渗砂砾岩油藏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以X油藏为例,明确了注CO_(2)+化学剂驱油机理。首先开展了注CO_(2)界面张力实验,随后开展...
低渗砂砾岩油藏具有强非均质性,注水开发困难、水驱采收率不高,单一气驱易引发气体窜流等问题,亟须研究适用于低渗砂砾岩油藏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以X油藏为例,明确了注CO_(2)+化学剂驱油机理。首先开展了注CO_(2)界面张力实验,随后开展了注化学剂界面张力实验,最后开展了注CO_(2)+化学剂提高采收率长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地层压力越大,CO_(2)-原油界面张力越小且随混相程度的提升而降低;化学剂可使相界面润湿接触角减小,并通过改变储层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注0.4 HCPV化学剂段塞+CO_(2)驱油效率最高,合理的化学剂段塞有利于抑制气窜,并扩大波及范围从而提高驱油效率。该研究为低渗砂砾岩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CO_(2)+化学剂驱提采技术在同类油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砂砾岩油藏
CO_(2)+化学剂驱
驱油机理
提高采收率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WS17-2低渗砂砾岩油藏注水/注气长岩心驱替效果评价及方案优选
被引量:
10
2
作者
孙雷
魏瑾
+2 位作者
李浩
雷昊
罗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6期26-33,共8页
岩心实验分析证实WS17-2低渗砂砾岩油藏储层具有微观非均质性强和水敏性强等特点,实施注水开发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是开发方式选择的重要问题。分别采用短岩心拼接组合而成的组合长岩心、岩屑充填压实填砂管长岩心、组合全直径长岩心三种...
岩心实验分析证实WS17-2低渗砂砾岩油藏储层具有微观非均质性强和水敏性强等特点,实施注水开发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是开发方式选择的重要问题。分别采用短岩心拼接组合而成的组合长岩心、岩屑充填压实填砂管长岩心、组合全直径长岩心三种形式长岩心模型,开展了WS17-2油田流三段低渗砂砾岩油藏地层高温高压条件下注海水、注伴生气开发效果物理模拟及评价。结果表明,三种长岩心模型在水驱时均表现出较强的水敏伤害,导致注水压力过大;短岩心拼接模型和组合全直径模型注海水时均表现出突破较快,突破后驱油能力弱,提压效果差,最终采出程度低等特征,且驱油效果低于填砂管长岩心模型;相同长岩心模型下,注海水与注伴生气最终采出程度接近,但相同的注入量下注海水效果更好;海水驱后转注气驱可有效利用注入气的增溶膨胀、抽提、降黏、低张力作用,使原油采出程度在水驱基础上增加8~16个百分点;转注伴生气效果好于干气。实验结果可为此类海上低渗砂砾岩油藏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砂砾岩油藏
长岩心驱替
注水/注气
水驱后转气驱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渗砂砾岩油藏注CO_(2)+化学剂驱油机理
被引量:
1
1
作者
汤勇
程民茂
秦佳正
袁晨刚
洪迎河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4268)。
文摘
低渗砂砾岩油藏具有强非均质性,注水开发困难、水驱采收率不高,单一气驱易引发气体窜流等问题,亟须研究适用于低渗砂砾岩油藏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以X油藏为例,明确了注CO_(2)+化学剂驱油机理。首先开展了注CO_(2)界面张力实验,随后开展了注化学剂界面张力实验,最后开展了注CO_(2)+化学剂提高采收率长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地层压力越大,CO_(2)-原油界面张力越小且随混相程度的提升而降低;化学剂可使相界面润湿接触角减小,并通过改变储层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注0.4 HCPV化学剂段塞+CO_(2)驱油效率最高,合理的化学剂段塞有利于抑制气窜,并扩大波及范围从而提高驱油效率。该研究为低渗砂砾岩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CO_(2)+化学剂驱提采技术在同类油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低渗砂砾岩油藏
CO_(2)+化学剂驱
驱油机理
提高采收率
界面张力
Keywords
low-permeability glutenite reservoirs
CO_(2)and chemical agent flooding
oil displacement mechanism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terfacial tension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S17-2低渗砂砾岩油藏注水/注气长岩心驱替效果评价及方案优选
被引量:
10
2
作者
孙雷
魏瑾
李浩
雷昊
罗军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6期26-33,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乌石凹陷低渗敏感性储层渗流机理及改善水驱动效果评价研究"(2016ZX05024006-005)
文摘
岩心实验分析证实WS17-2低渗砂砾岩油藏储层具有微观非均质性强和水敏性强等特点,实施注水开发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是开发方式选择的重要问题。分别采用短岩心拼接组合而成的组合长岩心、岩屑充填压实填砂管长岩心、组合全直径长岩心三种形式长岩心模型,开展了WS17-2油田流三段低渗砂砾岩油藏地层高温高压条件下注海水、注伴生气开发效果物理模拟及评价。结果表明,三种长岩心模型在水驱时均表现出较强的水敏伤害,导致注水压力过大;短岩心拼接模型和组合全直径模型注海水时均表现出突破较快,突破后驱油能力弱,提压效果差,最终采出程度低等特征,且驱油效果低于填砂管长岩心模型;相同长岩心模型下,注海水与注伴生气最终采出程度接近,但相同的注入量下注海水效果更好;海水驱后转注气驱可有效利用注入气的增溶膨胀、抽提、降黏、低张力作用,使原油采出程度在水驱基础上增加8~16个百分点;转注伴生气效果好于干气。实验结果可为此类海上低渗砂砾岩油藏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低渗砂砾岩油藏
长岩心驱替
注水/注气
水驱后转气驱
开发效果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glutenite reservoir, long core displacement, water flooding and gas flooding, sea water flooding andthen gas flooding, development effect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渗砂砾岩油藏注CO_(2)+化学剂驱油机理
汤勇
程民茂
秦佳正
袁晨刚
洪迎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WS17-2低渗砂砾岩油藏注水/注气长岩心驱替效果评价及方案优选
孙雷
魏瑾
李浩
雷昊
罗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