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低浓度稀土溶液中富集稀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小洣 刘书祯 +1 位作者 李莉 张魁芳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93,共11页
稀土资源在开发和提取过程中易产生低浓度稀土溶液或极低浓度的稀土废水,从而造成富集困难、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介绍了常见低浓度稀土溶液的来源及特点,综述了近年来低浓度稀土溶液的富集回收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包括沉淀法... 稀土资源在开发和提取过程中易产生低浓度稀土溶液或极低浓度的稀土废水,从而造成富集困难、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介绍了常见低浓度稀土溶液的来源及特点,综述了近年来低浓度稀土溶液的富集回收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包括沉淀法、溶剂萃取法、膜分离法和吸附分离法等,分析了各类富集回收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富集 低浓度稀土溶液 沉淀 萃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源腐殖酸的提取及沉淀低浓度稀土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麻欣宇 李雪蓉 +3 位作者 叶松 王俊峰 陈云嫩 钟常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7-399,共13页
采用焦磷酸钠法和碱溶酸析法分别从剩余污泥中提取污泥源腐殖酸。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2种腐殖酸进行表征分析,并对比了二者对低浓度稀土离子的沉淀效果。结果表明:2种腐殖酸中均含有大量的羧酸类、胺类、羟基类官能... 采用焦磷酸钠法和碱溶酸析法分别从剩余污泥中提取污泥源腐殖酸。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2种腐殖酸进行表征分析,并对比了二者对低浓度稀土离子的沉淀效果。结果表明:2种腐殖酸中均含有大量的羧酸类、胺类、羟基类官能团,但焦磷酸钠法提取的S-HA-1中官能团的种类更多、含量更高;当沉淀稀土离子浓度为103.40 mg/L时,2种腐殖酸对稀土的沉淀率分别达97.30%和91.18%,沉淀物中稀土元素重量百分比总和分别为31.73%和28.64%,S-HA-1沉淀效果较优。采用S-HA-1为沉淀剂,稀土离子浓度为51.70 mg/L时,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较优反应条件:腐殖酸浓度0.25 g/L,反应时间56.53 min,搅拌速率106.27 r/min,反应温度40℃,pH=5.90,在此条件下,稀土沉淀率≥98%。利用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稀土沉淀物发现,沉淀过程中稀土离子与S-HA表面的酚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腐殖酸-稀土絮状体沉淀。研究结果表明,从剩余污泥提取腐殖酸低浓度稀土离子沉淀剂,既能实现沉淀剂再利用,又能回收稀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腐殖酸 低浓度稀土 沉淀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轻稀土离子的选择性萃取分离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江华 张杜超 杨天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5-639,共15页
本文研究了采用1,7-二氮杂15冠5醚(2N15C5)从多离子共存的复杂硫酸盐体系中选择性萃取分离轻稀土离子的过程。结果表明:水相中的高浓度杂质离子主要通过诱导稀土硫酸钠盐沉淀的生成来影响复杂硫酸盐体系的稳定性,从而降低2N15C5对轻稀... 本文研究了采用1,7-二氮杂15冠5醚(2N15C5)从多离子共存的复杂硫酸盐体系中选择性萃取分离轻稀土离子的过程。结果表明:水相中的高浓度杂质离子主要通过诱导稀土硫酸钠盐沉淀的生成来影响复杂硫酸盐体系的稳定性,从而降低2N15C5对轻稀土离子的选择性萃取分配比。在水相pH<2.0、[SO_(4)^(2-)]/Σ[RE^(3+)]<10、相比R_(O/A)=2∶1、混相时间10 min的情况下,轻稀土离子组与重稀土离子组的单级萃取分离系数可达23.0023,经5级逆流萃取处理后,对应的累积萃取分离系数可达36.7016。该分组萃取分离法可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出尾液中选择性萃取分离低浓度轻稀土离子,负载有机相经稀盐酸洗杂、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反萃处理后可得到轻稀土富集液,轻稀土离子的综合收率为8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冠醚 低浓度稀土离子 选择性萃取 分组萃取 原地浸出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