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加速骨缺损部位新血管生成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皓 李谌 郜玉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461,共7页
目的通过突变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α)基因的3个氨基酸位点研究该基因在常氧条件下骨缺损区域对血管新生效应的影响。方法定点突变HIF1α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402、564和803位3个氨基酸后将基因重组... 目的通过突变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α)基因的3个氨基酸位点研究该基因在常氧条件下骨缺损区域对血管新生效应的影响。方法定点突变HIF1α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402、564和803位3个氨基酸后将基因重组入腺病毒pAdEasy-1系统并测定滴度,同理包装未突变组和空病毒组;以3种病毒液连同空白组共分4组进行后续实验(A组:含突变HIF1α基因病毒液,B组:含未突变HIF1α基因病毒液,C组:空病毒液,D组:空白组);将病毒液转染入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内,通过示踪因子人源化绿色荧光蛋白(human renilla reniformis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hrGFP)观察病毒转染效率,检测各组转染细胞中HIF1α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制作兔桡骨缺损动物模型,将含目的基因的病毒液按上述分组转染MSCs后作为种子细胞移植到多孔纳米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patite-wollastonite magnetic bioactive glass-ceramic,A-W MGC)载体中搭建人工组织工程骨架载体并植入体内,于术后8周处死各组动物,取植入区域组织做新血管生成检测。结果 CDS区第402、564和803位氨基酸均定点突变为丙氨酸;3种腺病毒重组体构建成功并鉴定完毕;A、B两组HIF1α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C、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之间及C、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IF1α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D 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转染到动物体内后可见明显成血管效果,其他3组未见缺损区域有血管新生。结论 13点突变后HIF1α基因能够在常氧条件下大量且高效表达;23点突变后HIF1α基因能够在体内局部形成有效的血管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lα 基因突变 重组腺病毒载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生成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取代吲唑类低氧诱导因子l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肝癌活性
2
作者 李善花 黄志宁 +7 位作者 苗方笑 郑满意 梁涵 王宝睿 曲宁 乔红 王海莉 李福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0-419,共10页
低氧诱导因子l(HIF-1)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耐药密切相关,在肿瘤细胞内HIF-1高度表达,因此新型的HIF-1抑制剂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本文合成了9个1,3-取代吲唑衍生物。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及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tim... 低氧诱导因子l(HIF-1)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耐药密切相关,在肿瘤细胞内HIF-1高度表达,因此新型的HIF-1抑制剂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本文合成了9个1,3-取代吲唑衍生物。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及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time-PCR)等方法检测了其对HIF-1及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并以3-(5'-羟甲基-2'-呋喃基)-1-苯甲基吲唑(YC-1)为阳性对照药物初步评价了其体外抗肝癌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实验发现化合物7b可显著抑制HIF-1及其下游靶基因VEGF的表达,且体外抗肝癌增殖生物活性优于YC-1,半抑制浓度(IC_(50))值为10.37μmol/L。研究结果表明,3-(5'-羟甲基-2'-呋喃)-1-(1″-对甲苯磺酰基)吲唑具有靶向抑制HIF及良好的抗肝癌活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唑 HEPG2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l 抗肝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转酮醇酶样基因1下调人宫颈癌细胞HIF-1α表达及糖酵解关键酶活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德太 左曙蓉 +4 位作者 杨文 石伍和 涂启明 梁涛 张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通过siRNA技术沉默宫颈癌细胞转酮醇酶样基因-1(TKTL1)后观察其在缺氧条件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及糖酵解途径中2个关键酶己糖激酶Ⅱ(HK-Ⅱ)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肿瘤细胞TKTL1表达与糖酵解途径... 目的:通过siRNA技术沉默宫颈癌细胞转酮醇酶样基因-1(TKTL1)后观察其在缺氧条件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及糖酵解途径中2个关键酶己糖激酶Ⅱ(HK-Ⅱ)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肿瘤细胞TKTL1表达与糖酵解途径的关系。方法:用构建的靶向TKTL1基因siRNA干扰质粒载体转染HeLa细胞株,RT-PCR检测TKTL1 mRNA表达并结合转酮醇酶(TKT)活性测定判断其干扰效率;以未转染HeLa细胞为对照,进一步观察TKTL1沉默的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HIF-1α和HK-Ⅱ表达水平,以及HK-Ⅱ和LDH活性的变化。结果:siRNA沉默HeLa细胞TKTL1基因后TKTL1 mRNA表达下降,TKT活性显著降低(P<0.01),HIF-1α和HK-Ⅱ表达水平及HK-Ⅱ和LDH活性较对照组细胞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沉默肿瘤细胞TKTL1基因能下调HIF-1α表达并降低糖酵解代谢关键酶活性,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酮醇酶样基因1 低氧诱导因子lα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