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室低氧血症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君 李武兰 +1 位作者 郑业英 郭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建立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室低氧血症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492例,男271例,女221例,年龄≥65岁,BMI 18.0~29.9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344)和验证... 目的建立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室低氧血症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492例,男271例,女221例,年龄≥65岁,BMI 18.0~29.9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344)和验证集(n=148)。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前指标及手术相关指标。恢复室低氧血症的定义为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30 min呼吸空气时PaO_(2)<60 mmHg或SpO_(2)<90%。LASSO回归筛选变量后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训练集中共有139例(40.4%)患者出现恢复室低氧血症,验证集中共有61例(41.2%)患者出现恢复室低氧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ASA分级、吸烟史、手术类型、术后使用镇痛泵、进入恢复室时体温为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室低氧血症影响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建立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室低氧血症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显示,在训练集中,该预测模型预测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室低氧血症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9(95%CI 0.686~0.792),验证集中AUC为0.733(95%CI 0.679~0.788)。校准曲线显示,训练集与验证集的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结论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室低氧血症的影响因素包括BMI、ASA分级、吸烟史、手术类型、术后使用镇痛泵、进入恢复室时体温,基于以上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室低氧血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全身麻醉 低氧血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氏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白耀邦 吴振华 +2 位作者 齐玉娟 白云鹏 陈庆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3,共5页
目的 分析孙氏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术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科的214例行孙氏手术治疗的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柏... 目的 分析孙氏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术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科的214例行孙氏手术治疗的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柏林标准,结合血气分析结果,将其分为严重低氧血症组与非严重低氧血症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孙氏术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判断危险因素对AD患者孙氏术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214例患者中,发生严重低氧血症68例,发生率为31.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D-二聚体水平、术前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D-二聚体水平,术前血清肌酐水平为孙氏术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对AD患者孙氏术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预测准确性为72.3%(95%CI:0.65~0.79)。结论 BMI、D-二聚体水平,术前血清肌酐水平为AD患者孙氏术后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超重、术前肌酐水平高,D-二聚体>20μg/ml的患者术后容易发生严重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氏手术 严重低氧血 主动脉夹层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预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郭迎春 张雪亚 李晓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构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2347例,按3∶1随机分为训练集(1760例)和验证集(587例)。基于训练集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Sta... 目的:构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2347例,按3∶1随机分为训练集(1760例)和验证集(587例)。基于训练集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和临床价值。结果:训练集发生低氧血症914例,验证集305例。预测模型最终纳入吸烟史、心包积液、使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年龄≥50岁、BMI≥25 kg/m^(2)、体外循环时间≥195 min共6个因素,OR(95%CI)分别为5.421(3.445~8.531)、1.973(1.598~2.435)、4.174(2.900~6.007)、2.730(2.082~3.581)、5.063(3.118~8.221)和7.298(4.244~12.550)。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该模型预测的AUC(95%CI)分别为0.737(0.715~0.759)和0.716(0.676~0.756);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均有较高的一致性,DCA提示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构建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 主动脉夹层术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凶险型颈深部脓肿伴低氧血症患者手术麻醉管理一例
4
作者 陈潮金 魏靖茹 +2 位作者 纪嘉铭 黑子清 蔡珺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06,共2页
患者,男,59岁,177 cm,72 kg,因“左侧颈部肿胀伴疼痛20余天,加重5 d”急诊入院。急诊室鼻导管吸氧,维持SpO 285%左右。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史,无面颈部受伤史,无过敏史。吸烟40余年,约40支/天,不... 患者,男,59岁,177 cm,72 kg,因“左侧颈部肿胀伴疼痛20余天,加重5 d”急诊入院。急诊室鼻导管吸氧,维持SpO 285%左右。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史,无面颈部受伤史,无过敏史。吸烟40余年,约40支/天,不酗酒。平日体健,未服用任何药物。有打鼾史,无憋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肿胀 低氧血 慢性病史 面颈部 受伤史 手术麻醉 打鼾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复苏期患者低氧血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盛丽乐 兰星 +6 位作者 陈庆红 钟圆红 谢婉丽 王宇 付达安 陈向东 赵征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索麻醉复苏期患者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构建低氧血症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2-10月2810例麻醉复苏期的患者为建模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绘制列线... 目的探索麻醉复苏期患者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构建低氧血症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2-10月2810例麻醉复苏期的患者为建模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选取2022年11-12月705例麻醉复苏期患者作为验证组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建模组中365例(12.99%)发生麻醉复苏期低氧血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手术级别、手术时长、吸烟、糖尿病为麻醉复苏期患者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95%CI:0.752,0.915),约登指数为0.536,灵敏度为0.819,特异度为0.717。模型验证准确率为85.95%。结论麻醉复苏期低氧血症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麻醉复苏室医护人员早期识别麻醉复苏期低氧血症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麻醉复苏期 低氧血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疾病引起的低氧血症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肾脏损害的关联
6
作者 房欣萌 李晓琳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99-402,共4页
低氧血症是多种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等)常见的并发症,且对神经系统和肾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低氧状态可引起神经功能损伤,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下降、嗜睡等,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脑血管事件。同时,低氧血... 低氧血症是多种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等)常见的并发症,且对神经系统和肾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低氧状态可引起神经功能损伤,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下降、嗜睡等,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脑血管事件。同时,低氧血症还会影响肾脏的血流灌注,导致急性肾损伤(AKI)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本文综述了低氧血症对神经和肾脏的影响机制,探讨了肺部疾病患者低氧血症引发的神经系统和肾脏并发症,并提出了改善氧合、优化治疗方案及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本文为肺-神经-肾系统的多重损害提供了全面的治疗策略及管理建议,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低氧血 神经系统 肾脏 多学科协作 临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镇静下无痛胃镜检查病人低氧血症预测模型的构建
7
作者 薛婷婷 陈慧娟 +1 位作者 王焕 张爱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筛选环泊酚镇静下无痛胃镜检查病人低氧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3年9月—11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内镜中心在环泊酚镇静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423例病人作为建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低氧血症... 目的:筛选环泊酚镇静下无痛胃镜检查病人低氧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3年9月—11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内镜中心在环泊酚镇静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423例病人作为建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低氧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在环泊酚镇静下无痛胃镜检查病人低氧血症发生率为7.9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BMI)、打鼾、屏气时间短、基础血氧饱和度低是无痛胃镜检查病人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校正曲线接近理想曲线。且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预测模型净获益良好。结论:基于年龄、BMI、打鼾、屏气时间、基础血氧饱和度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无痛胃镜检查病人低氧血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 环泊酚 无痛胃镜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指脉氧监测在病毒性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氧疗中的指导价值
8
作者 王诗绮 陈幼花 +4 位作者 徐小俊 宋玮 李莉 赵新云 孙培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4,共12页
目的:分析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即指脉氧监测对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氧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共纳入病毒性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101例,持续指脉氧监测组56例,常规指脉氧监测组45例。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动脉... 目的:分析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即指脉氧监测对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氧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共纳入病毒性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101例,持续指脉氧监测组56例,常规指脉氧监测组45例。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动脉血气次数、氧疗过程,以及两组治疗第(7±1)天的氧合指数和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差异。根据入院48 h内是否发生氧疗升级事件,将持续指脉氧监测组分成升级组和未升级组并分析两亚组监测数据。分析SpO_(2)及脉率相关参数与炎症和免疫因子的相关性。并分析升级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氧疗后48 h内再发生氧疗升级事件的SpO_(2)监测数据。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SpO_(2)监测参数对诊断早期氧疗升级事件的价值。结果:(1)持续指脉氧监测组的动脉血气次数、氧疗启动升级日和到达最高参数日少于常规指脉氧监测组(P<0.05)。与常规指脉氧监测组相比,持续指脉氧监测组入院第(7±1)天的PaO_(2)/FiO_(2)更高,IL-6和CRP的水平更低(P均<0.05)。(2)持续指脉氧监测组监测参数中最低SpO_(2)(SpO_(2L)),平均SpO_(2)(m SpO_(2)),每日SpO_(2)低于86%、88%、90%、92%、94%的时间百分比(T_(86)、T_(88)、T_(90)、T_(92)、T_(94)),24 h内SpO_(2)的标准偏差在升级组和无升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6、CRP和免疫球蛋白G与SpO_(2)参数相关。(3)持续指脉氧监测组BiPAP日有突发的SpO_(2)失饱和,并伴有脉率上升的现象,这类低氧事件发现与脱机有关,且SpO_(2)失饱和的下降面积(descending area,DA)在升级组和未升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A诊断BiPAP呼吸支持下早期氧疗升级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P<0.05),提示DA可作为预测氧疗升级事件的指标。结论:持续指脉氧监测参数T92可早期识别进行性加重的低氧事件风险,有助于及时调整氧疗方案。BiPAP日脱机下的SpO_(2)失饱和的DA可作为预测氧疗升级事件的指标。持续指脉氧监测有助于指导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氧疗方案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低氧血 脉搏血氧仪 氧疗 指脉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对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嘉骏 张宇聪 +2 位作者 王靖 周永智 胡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86,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患者术前低氧血症与术后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的相关性,为ATAAD术后GIB的预测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123例ATAAD患...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患者术前低氧血症与术后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的相关性,为ATAAD术后GIB的预测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123例ATAAD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前低氧血症与术后出现GIB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围手术期指标建立了预测ATAAD患者术后出现GIB的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纳入的ATAAD患者中,术前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6.0%(32/123),术后GIB发生率为8.1%(10/12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TAAD术前低氧血症(P=0.004)、C反应蛋白水平(P=0.021)、白细胞介素-6水平(P=0.020)及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01)与术后发生GIB的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低氧血症(P=0.024)和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10)是ATAAD患者术后出现GIB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术前是否合并低氧血症、夹层是否累及肠系膜动脉及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术后GIB的发生风险(AUC=0.913)。结论本研究发现ATAAD患者术前合并低氧血症与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是术后GIB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消化道出血 低氧血 危险因素 临床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在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剑英 任寿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99-1707,共9页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病率逐年升高,但目前OSA普遍使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的诊断标准对疾病的诊断、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并发症的预测中逐渐暴露出弊端,本研究提出评估OSA的参数除了AHI外,还...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病率逐年升高,但目前OSA普遍使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的诊断标准对疾病的诊断、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并发症的预测中逐渐暴露出弊端,本研究提出评估OSA的参数除了AHI外,还需纳入更多关于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的信息。目的探讨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在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睡眠监测室疑诊为OSA的患者29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前,受试者均接受了身高、体质量、颈围等方面的体格检查,并详细询问了其睡眠史以及高血压及糖尿病史等信息。根据AHI将受试者分为3组:5次/h≤AHI<15次/h为轻度OSA组(56例),15次/h≤AHI<30次/h为中度OSA组(62例),AHI≥30次/h为重度OSA组(178例)。比较3组血氧指标[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_(2))、基线血氧饱和度(BSpO_(2))、氧减指数(ODI)及血氧饱和度(SpO_(2))<90%的时间占整夜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和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参数[平均呼吸暂停持续时间(MTAD)、平均呼吸低通气持续时间(MHD)、平均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MAD)、总呼吸暂停时间最长值(LTAD)、最长低通气时间(LHD)、最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LAD)、总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TAD)、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AHT%)]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参数与血氧指标的相关性。根据TAD和AHT%的中位数(分别为69.78 min和14.33%),将OSA患者分为短事件组(短TAD亚组、短AHT%亚组,各74例)和长事件组(长TAD亚组、长AHT%亚组,各222例),并进一步分析各组TAD、AHT%和AHI与血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度OSA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颈围、日间嗜睡、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组患者ODI、T90均高于轻、中度OSA组,LSpO_(2)、MSpO_(2)低于轻、中度OSA组(P<0.05);中度OSA组LSpO_(2)低于轻度OSA组,ODI、T90高于轻度OSA组(P<0.05)。重度OSA组MTAD、LTAD、TAD、AHT%均高于轻、中度OSA组,MHD低于轻、中度OSA组(P<0.05);重度OSA组LHD低于中度OSA组,LAD高于轻度OSA组;中度OSA组MTAD、LTAD、TAD、AHT%高于低度OSA组(P<0.05)。散点图及loess拟合曲线结果显示,MTAD、MHD、MAD、LTAD、LHD、LAD数值均随着AHI先增大,后减小;TAD、AHT%随着AHI的增大而延长。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SA患者AHI、MTAD、LTAD、TAD、AHT%与LSpO_(2)、MSpO_(2)呈负相关,与ODI、T90呈正相关(P<0.05);MHD、LHD与LSpO_(2)、MSpO_(2)呈正相关,与ODI、T90呈负相关(P<0.05);MAD与ODI呈负相关(P<0.05);LAD与LSpO_(2)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分组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短TAD亚组、短AHT%亚组、长TAD亚组、长AHT%亚组中TAD、AHT%、AHI与LSpO_(2)均呈负相关,与ODI均呈正相关(P<0.05),与BSpO_(2)无相关性(P>0.05);长事件组中TAD、AHT%、AHI与MSpO_(2)均呈负相关,与T90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在评价OSA患者的夜间低氧血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现有诊断及评价指标AHI的补充,并且TAD、AHT%等指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AHI更具有代表性。AHI、LSpO_(2)联合呼吸事件持续时间能更客观地评估OS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低氧血 呼吸事件持续时间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次数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时靖 王强 +3 位作者 刘思晗 刘剑峰 刘嘉琦 李佳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选取我院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42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和麻醉信息系统获取病人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选取我院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42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和麻醉信息系统获取病人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428例病人中,309例(72.20%)病人发生1次低氧血症,119例(27.80%)病人发生2次及以上低氧血症。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体质指数、手术时间、低氧血症发生时间是肿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次数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肿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次数的因素包括体质指数、手术时间、低氧血症发生时间,需针对此类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全身麻醉 苏醒期 低氧血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肺通气时预防低氧血症及肺内分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武华 高婉菱 +2 位作者 关健强 罗刚健 黎尚荣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单肺通气时,不同潮气量对病人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及预防的措施。[方法]择期行肺癌手术病人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4组。A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a)=6mL·kg^(-1);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单肺通气时,不同潮气量对病人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及预防的措施。[方法]择期行肺癌手术病人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4组。A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a)=6mL·kg^(-1);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b)=8mL·kg^(-1);C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c)=10mL·kg^(-1);D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_(T,d)=6mL·kg^(-1)+非通气侧持续气道正压(p_(CPA)=0.2kPa),每组10例。并在仰卧双肺通气20min,仰卧单肺通气20min,侧卧单肺通气20min,40 min和关胸即时,分别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分流率(Q_s/Q_t)。[结果]在单肺通气后20 min,40min时;B,C和D组氧合明显高于A组,分流率(Q_s/Q_t)明显低于A组(P<0.05),气道压力A和D组明显低于B和C两组(P<0.05)。[结论]肺癌手术行单肺通气期间,潮气量应维持在8~10mL·kg^(-1),如 V_T=6 mL·kg^(-1)。建议非通气侧给予持续CPAP,有助于提高氧合,减少肺内分流,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低氧血 肺通气 低氧血 分流率 肺癌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苏醒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莹 黄荣杏 温济金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4期910-911,共2页
关键词 严重低氧血 全身麻醉 麻醉苏醒期 脉搏血氧饱和度 呼吸心跳骤停 术后低氧血 麻醉恢复室 围麻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呼吸训练器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兰蕴平 吴娅秋 +3 位作者 黎嘉嘉 刘蓉安 罗小秀 黄晓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观察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呼吸训练器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8)。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 目的观察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呼吸训练器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8)。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结果拔管后3 d,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实测值)和FEV_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t>3.590,P<0.01),氧分压(P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824,P<0.001);两组FEV_1(实测值)、FEV_1(实测值/预计值)和FEV_1/FVC均较术前降低(F>1.044,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138,P=0.037)。两组术后1 d PaO_2水平均较术前及拔管后3 d高(P<0.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呼吸训练器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肺功能,进而改善氧合状态,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手术 低氧血 呼吸训练器 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NC与NPPV对于心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杨毅 刘楠 +3 位作者 候晓彤 孙立忠 王红 金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4-671,共8页
目的比较研究新型无创通气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传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2种呼吸治疗方式在心外术后低氧血症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1日至... 目的比较研究新型无创通气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传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2种呼吸治疗方式在心外术后低氧血症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入住心外危重症中心,术后拔除气管插管之后24 h内发生低氧血症(hypoxima),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应用HFNC或NPPV进行呼吸治疗[患者年龄(52.9±7.8)岁vs(53.8±8.9)岁,P〉0.05;男性性别比65%vs 70%,P〉0.05;术后基础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II)评分(9.4±2.2)分vs(9.3±2.2)分,P〉0.05]。起始参数设置:HFNC:流量45 L/min,温度37℃,吸氧浓度(Fi O2)60%~80%;NPPV:吸气压(inspiratory pressure,IPAP)10~12 cm H_2O(1cm H_2O=0.098 k Pa),呼气压(expiratory pressure,EPAP)4~6 cm H_2O,FiO_2 60%~80%,吸呼比(radio of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I∶E)为1∶1.5~2.0,根据临床疗效和患者耐受程度等逐渐调节。对比研究2种方法治疗方法在不同时间点(治疗后2 h、8 h、24 h、结束时)的呼吸、循环等方面情况,以及并发症、再次插管率、气切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分别接受HFNC与NPPV 2种方法治疗,发现HFNC在改善氧合指数(PaO_2/FiO_2)、降低PaCO_2均较NPPV组效果明显(P〈0.05);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在HFNC组均较NPPV组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时HFNC组较NPPV组胃肠胀气(0vs 20%,P〈0.05)、不耐受(0 vs 25%,P〈0.05)等主要合并症发生率为低;HFNC治疗时间明显较NPPV组为短(P〈0.05);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耐受性良好、合并症少,在改善氧合、降低PaCO_2方面最终都体现了很好的疗效,且降低呼吸功、对循环的改善也有良好作用;但是2组的再次气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低氧血 心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肥胖患者的逐步肺复张治疗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九红 刘英 +2 位作者 谢霞 周艳红 张素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4期10-12,共3页
目的评价逐步肺复张术改善肥胖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深低温停循环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66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行肺复张治疗,采用压力控制模式,逐步增加压力支持和呼... 目的评价逐步肺复张术改善肥胖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深低温停循环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66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行肺复张治疗,采用压力控制模式,逐步增加压力支持和呼气末正压再逐步下调;对照组行常规肺复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呼吸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SpO_2)、循环指标的变化和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结果观察组肺复张30min后氧分压、氧合指数、Sp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肺复张期间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滞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肺复张治疗可有效改善肥胖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合状态,采用逐渐递增后逐渐递减压力支持和呼气末正压的方案能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肥胖 低氧血 肺复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围术期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杭燕南 徐萍 +3 位作者 张小先 孙大金 夏颖 陈治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为了观察老年病人围术期低氧血症发生情况,应用脉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连续动态监测术前至术后24h SpO_2,结果表明:44%患者出现一次或多次低氧状态,轻度低氧32%,中度18%,重度4%,低氧血症可见于麻醉期间、术中苏醒、转送、术后早期、晚期... 为了观察老年病人围术期低氧血症发生情况,应用脉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连续动态监测术前至术后24h SpO_2,结果表明:44%患者出现一次或多次低氧状态,轻度低氧32%,中度18%,重度4%,低氧血症可见于麻醉期间、术中苏醒、转送、术后早期、晚期各个阶段。提示在上述各阶段应采取措施,防治低氧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 老年人 围手术期 临床研究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无创通气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管插管时的低氧血症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农凌波 杨淳 +3 位作者 张容 梁微波 余裕恒 陈荣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261-2263,2268,共4页
目的评估无创通气(NI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气管插管中预防低氧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气管插管的ARDS患者。比较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对照组)和NIV辅助纤支镜经鼻... 目的评估无创通气(NI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气管插管中预防低氧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气管插管的ARDS患者。比较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对照组)和NIV辅助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NIV组)的差异,探讨NIV在ARDS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17例、NIV组16例ARDS患者被纳入亚组分析。对照组和NIV组的基础SpO2相似[(87.7±9.1)%vs.(87.8±8.7)%,P=0.973]。预氧合后NIV组的SpO2高于对照组[(96.8±4.0)%vs.(90.4±9.2)%,P=0.015]。气管插管时,NIV组最低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90.3±9.0)%vs.(74.4±12.9)%,P<0.001]。结论与常规的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相比,持续NIV能够有效预防ARDS患者气管插管时的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管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低氧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腭裂修复手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晓明 唐耿志 +3 位作者 李嵘 胥琨琳 薛富善 安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与方法:用脉搏氧饱和度仪对比观察123例腭裂修复手术后小儿(腭裂组),90例非腭裂修复手术小儿(对照组)的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和血氧饱和度值(SpO2)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目的与方法:用脉搏氧饱和度仪对比观察123例腭裂修复手术后小儿(腭裂组),90例非腭裂修复手术小儿(对照组)的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和血氧饱和度值(SpO2)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6%和13.1%(P<0.01),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则分别为16.7%和4.4%(P<0.05)。低氧血症主要发生在30min以内,腭裂组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术后SpO2值的下降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速度也相对较慢。结论:小儿腭裂手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宜加强上呼吸道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 腭裂 修复术 麻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OP量表用于筛查门诊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莉 杨建平 +3 位作者 嵇富海 葛圣金 方琰 薛张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6-707,共2页
无痛胃镜是在检查时应用镇静药,使患者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安静舒适、无痛苦、无记忆,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由气道梗阻、呼吸抑制所导致的低氧血症是无痛胃镜检查中最常见的心肺并发症。STOP量表是Chung等[2... 无痛胃镜是在检查时应用镇静药,使患者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安静舒适、无痛苦、无记忆,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由气道梗阻、呼吸抑制所导致的低氧血症是无痛胃镜检查中最常见的心肺并发症。STOP量表是Chung等[2]在2008年提出的用于术前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风险的筛查量表(表1)。OSAS患者睡眠时易出现低氧血症,而无痛胃镜检查中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体型特征与0SAS患者颇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检查 低氧血 筛查量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风险 OSAS患者 浅睡眠状态 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