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 1
-
-
作者
孟庆涛
孙建华
乔枫雪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612,共17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Q03-3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GYHY200906004
-
文摘
使用1990~2005年全国730站日降水资料和NCEP格点分析资料对1990~2005年东北地区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类研究,探讨21世纪前后夏季东北暴雨的主要特征。按照东北地区日降雨量大于50 mm的站点数不少于5个的标准,统计出1990~2005年东北地区的69个暴雨个例(共90天)。在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造成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研究。考虑阻塞高压、热带、副热带系统和西风带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大致分为6类:(1)台风与西风带系统(西风槽、东北低涡)的远距离相互作用(20个,28.9%);(2)登陆台风(或南来低涡)北上与西风带系统(西风槽、东北低涡)相互作用(16个,23.2%);(3)台风直接暴雨(1个,1.5%);(4)低槽冷锋暴雨(16个,23.2%);(5)低空切变型暴雨(2个,2.9%);(6)东北低涡暴雨(14个,20.3%)。在所有个例中与台风有关的共有37个,超过一半,占总数53.6%。台风的远距离水汽输送或登陆台风北上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是东北地区产生大暴雨或持续性大暴雨的重要环流条件。此外,东北低涡和西风槽前系统造成暴雨个例也比较多,也是东北地区大范围暴雨的重要影响系统,低槽冷锋暴雨和东北低涡暴雨也各分为4小类。低空切变暴雨的切变线一般在低层较为明显。上述分析表明,夏季东北地区暴雨过程种类繁多,情况较为复杂,且进入新世纪以来该区降雨过程较为活跃,值得深入研究。
-
关键词
东北暴雨
东北低涡
台风
西风槽
低槽冷锋暴雨
切变
-
Keywords
heavy rainfall in Northeast China
vortex in Northeast China
typhoon
westerlies trough
heavy rainfall ahead of westerlies trough
shear line
-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