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执行何以有效——一个“决策-执行”共识分析框架
1
作者 周小平 刘博研 谷晓坤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7,80,共12页
研究目的:探索上海市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有效执行的内在逻辑,为其他大城市低效建设用地治理提供启示。研究方法:采用过程追踪方法,基于2014—2023年上海市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相关的访谈、报告、报道等多源数据集,系统分析其“决策... 研究目的:探索上海市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有效执行的内在逻辑,为其他大城市低效建设用地治理提供启示。研究方法:采用过程追踪方法,基于2014—2023年上海市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相关的访谈、报告、报道等多源数据集,系统分析其“决策—执行”共识调适过程。研究结果:(1)上海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的决策和执行主体分别是市政府和区镇政府,双方形成了问题理念、利益、能力共三种类型的共识,均存在共识“达成—失效—再达成”的动态调适过程。(2)三种共识对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执行的作用有差异:能力型共识是底线保障,问题理念型共识和利基型共识分别负责价值引领和利益驱动,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三种共识的同时达成,才能确保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执行的有效性。(3)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决策—执行”共识的动态调适提升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即原共识结构被打破后,市政府主动进行政策迭代并与区镇政府重新达成共识,从而保障了减量化政策的持续更新和长期执行。研究结论:从决策者和执行者双方立场出发,以平等合作的视角,基于能力型共识建设专班、调配任务,基于利基型共识赋予地方土地发展权,基于问题理念型共识提升对减量化政策的认知,并根据执行情景和问题变化调适政策,对其他大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推进具有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 “决策—执行”共识 过程追踪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竞合下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空间重构--以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卢宗亮 王红梅 +4 位作者 刘光盛 梁宇哲 易璐 杨丽英 蔡城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41,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位,量化低效建设用地上的物质与生态空间的竞合关系,用以均衡再开发时地块内部"社会经济功能用地"和"生态功能用地"的结构和格局,从规划用途管制的视角,重构低效建设用地的物质和生态空间。研究方...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位,量化低效建设用地上的物质与生态空间的竞合关系,用以均衡再开发时地块内部"社会经济功能用地"和"生态功能用地"的结构和格局,从规划用途管制的视角,重构低效建设用地的物质和生态空间。研究方法:"绝对面—相对面"辨识体系、生态位测度、线性规划等模型的应用等。研究结果:(1)靠近生态"扩张源"及城市边缘的低效建设用地,应优先再开发为生态功能用地以形成局部生态屏障;(2)均衡后,从中心至边缘,低效建设用地内部用地功能的布局形式,主要呈现从"开发主导"过渡为"生态主导";(3)依据生态—经济竞合的结果实施再开发,可合理拓宽局部的生态空间,并缩减早期物质空间过渡占据的社会经济功能用地。研究结论:通过研究生态—经济的竞合关系,来调整土地资源的流向,有利于实现局部低效建设用地内部物质和生态空间的"重生"与"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经济竞合 生态位 低效建设用地 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的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梦瑶 张正峰 +3 位作者 谷晓坤 刘静 卢照地 邱莎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73,共9页
研究目的:以上海市青浦区、浦东新区和金山区为例,剖析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效果及机理,探索减量化实施对乡村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收集原始资料,经过三级编码过程,提炼总结减... 研究目的:以上海市青浦区、浦东新区和金山区为例,剖析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效果及机理,探索减量化实施对乡村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收集原始资料,经过三级编码过程,提炼总结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资源配置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核心影响,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和文化传承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间接影响。研究结论:注重减量化的规划引导,依托减量化政策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转移和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完善落实减量化配套政策,构建合理的减量化指标使用方和供给方之间的增值收益补偿机制,以及合理保障村民和村集体的基本权益是实现减量化推进乡村转型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 乡村转型 产业发展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及整治路径 被引量:7
4
作者 司润磊 胡业翠 +1 位作者 李军 宋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4-180,共7页
由于我国城市群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国土综合整治需分类有序推进。立足于地域系统理论采用熵值法、关联性分析等方法,从建设用地投入、利用强度、产出水平、利用品质等维度构建了度量城市群国土空间综合利用效率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划... 由于我国城市群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国土综合整治需分类有序推进。立足于地域系统理论采用熵值法、关联性分析等方法,从建设用地投入、利用强度、产出水平、利用品质等维度构建了度量城市群国土空间综合利用效率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划分了国土综合利用效率分区,从国土综合整治角度明确了整治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群综合发展指数区域差异显著,呈现东部沿海高,中西部地区低的区域特征;全国城市群空间利用综合效率可以划分为3个综合指数区和12个整治提升区,不同类型区特点鲜明,城市群分区的差异是资源禀赋、地理区位、政策制度倾向、产业结构等众因素交叉作用的综合体现。通过对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的特征及分异机制的研究,不仅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能为国土空间规划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市群 国土综合整治 低效建设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海郊野单元规划实践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初探 被引量:14
5
作者 钱家潍 金忠民 殷玮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4期87-91,共5页
郊野单元规划是上海探索土地综合整治,实现低效现状建设用地"减量化",提升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规划技术途径之一。郊野单元规划的产生与上海城市转型发展背景、土地利用低效的现状,以及"规土合一"的制度与... 郊野单元规划是上海探索土地综合整治,实现低效现状建设用地"减量化",提升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规划技术途径之一。郊野单元规划的产生与上海城市转型发展背景、土地利用低效的现状,以及"规土合一"的制度与技术基础密不可分;以郊野单元规划统筹引导土地集约利用的做法符合上海实际,富有上海特色。通过当前的实践观察与理论分析,可初步将基于郊野单元规划实践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概括为3方面:一是政府主导低效现状建设用地"减量化",同时发挥基层责任主体的积极性;二是"规土合一"体制提供技术支撑与政策保障;三是利益分配机制作为规划实施的核心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模式 上海郊野单元规划 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