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低损收获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李娜 邸志峰 +3 位作者 姜伟 崔中凯 周进 张华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鲜食马铃薯采用机械收获时容易产生表皮或内部损伤,直接影响了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及种植户的收益,因此开展马铃薯损伤机理研究,分析马铃薯损伤的原因,突破低损收获技术研究尤为重要。对国内外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装备及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阐... 鲜食马铃薯采用机械收获时容易产生表皮或内部损伤,直接影响了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及种植户的收益,因此开展马铃薯损伤机理研究,分析马铃薯损伤的原因,突破低损收获技术研究尤为重要。对国内外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装备及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鲜食马铃薯机械损伤产生的原因,马铃薯低损收获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现有马铃薯低损收获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开展抗碰撞品种筛选,完善损伤机理研究方法,突破减损挖掘调控技术、低损薯土分离和除杂清选技术、高效低损联合收获智能控制技术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机械 机械化收获 伤机理 低损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粮减损背景下国内鲜食玉米低损收获现状及路径探究
2
作者 李志博 叶彤 +3 位作者 聂美玲 兰海涛 赵伟 张鑫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7期93-96,共4页
减少鲜食玉米收获机收获作业时果穗的损失是推动鲜食玉米收获机械优化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结合当前国内机收鲜食玉米低损收获现状,针对鲜食玉米收获机田间收获作业果穗损失较大的问题,阐述了鲜食玉米果穗的多种损失形式及产生原因... 减少鲜食玉米收获机收获作业时果穗的损失是推动鲜食玉米收获机械优化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结合当前国内机收鲜食玉米低损收获现状,针对鲜食玉米收获机田间收获作业果穗损失较大的问题,阐述了鲜食玉米果穗的多种损失形式及产生原因,并结合多种果穗损失形式提出了一系列鲜食玉米低损机收的实现路径,为推动鲜食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鲜食玉米产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收获机械 低损收获 果穗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低损收获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晋 黄赟 +1 位作者 柳国光 徐锦大 《农业工程》 2023年第8期14-17,共4页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在其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收获是促进高效生产的关键环节。目前,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中会造成薯块损伤,进而容易引起薯块腐烂,影响整体品质和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马铃薯机械化...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在其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收获是促进高效生产的关键环节。目前,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中会造成薯块损伤,进而容易引起薯块腐烂,影响整体品质和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应用。阐述了国内外马铃薯收获装备研究状况,探讨分析了防缠绕、挖掘、薯土分离和集薯等收获技术及其过程中存在的马铃薯机械损伤情况,以期提高马铃薯机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低损收获技术 机械化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茎类作物低阻低损收获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博喧 田斌 +5 位作者 孙伟 张华 刘小龙 李辉 王虎存 鞠远瑾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11期49-52,63,共5页
根茎类作物在其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存在挖掘阻力大、收获损伤严重等问题。研究根茎类作物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减小挖掘阻力、降低收获损伤的方法,能够改善收获效果,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促进全国根茎类作物产业的均衡发展。阐... 根茎类作物在其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存在挖掘阻力大、收获损伤严重等问题。研究根茎类作物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减小挖掘阻力、降低收获损伤的方法,能够改善收获效果,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促进全国根茎类作物产业的均衡发展。阐述了国内外低阻低损收获技术研究现状,对现有低阻低损收获机具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探寻根茎类作物低阻低损收获方法,并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做出展望。以上研究能够从理论上拓宽根茎类作物机械低阻低损收获机理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茎类作物 阻挖掘 低损收获 仿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宽窄行玉米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董文学 吴英思 +3 位作者 胡恒通 赵军 刘飞 闫建国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4,F0003,共6页
针对中国宽窄行玉米种植区存在机械化收获水平低和人工收获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一款自走式宽窄行玉米收获机。简述工作原理,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和受力分析,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机具性能。以玉米植株喂入速度、摘穗高度、拉茎辊转... 针对中国宽窄行玉米种植区存在机械化收获水平低和人工收获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一款自走式宽窄行玉米收获机。简述工作原理,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和受力分析,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机具性能。以玉米植株喂入速度、摘穗高度、拉茎辊转速为试验因素,对籽粒损失率和籽粒破损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根据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籽粒损失率和籽粒破损率影响显著性顺序从大到小为:喂入速度、拉茎辊转速、摘穗高度和拉茎辊转速、喂入速度、摘穗高度。最佳工作参数组合:喂入速度为0.6 m/s、摘穗高度为35 mm、拉茎辊转速为850 r/min,此时籽粒损失率为1.15%,籽粒破损率为0.24%。该机设计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能够满足宽窄行玉米种植区收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走式收获 宽窄行种植 正交试验 高效低损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马铃薯低损联合收获机优化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宁 孟庆山 +4 位作者 李学强 彭强吉 张宁宁 李爱国 解臣硕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12期7-11,共5页
为解决丘陵山区人工或挖掘式收获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大中型联合收获机适用性有限、损伤大等问题,提出一种“低速缓震分离+人工捡拾分离”协同作业模式的轻简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基于土壤破碎机理和离散元分析,研发仿形减阻挖... 为解决丘陵山区人工或挖掘式收获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大中型联合收获机适用性有限、损伤大等问题,提出一种“低速缓震分离+人工捡拾分离”协同作业模式的轻简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基于土壤破碎机理和离散元分析,研发仿形减阻挖掘铲,具有土壤破碎应力集中、水平方向牵引阻力小、铲片脱土能力强的特点,实现粘重土壤条件下挖掘铲作业低耗高效的目标。机器由人工将马铃薯从秧蔓及土块杂质中捡拾至输送通道,缩短了传统联合收获机分离输送距离,减小薯块碰撞和跌落次数,大大降低了收获损伤,实现了丘陵山区马铃薯低损联合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收获 丘陵山区 低损收获 减阻挖掘 薯土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浪织梦 穗满仓盈——高效农机装备绘就麦收新景
7
作者 刘树云 王洛彩 +1 位作者 马文明 冯均喜 《农业知识》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5月30日,山东省“十百千万”农机推广大行动——小麦低损收获机械化演示活动在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马洼村成功举办。金浪滚滚、麦香扑鼻,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往返穿梭在金色的麦浪中,农机手熟练地操作机械作业,齿轮转动之间,麦粒、秸秆有序... 5月30日,山东省“十百千万”农机推广大行动——小麦低损收获机械化演示活动在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马洼村成功举办。金浪滚滚、麦香扑鼻,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往返穿梭在金色的麦浪中,农机手熟练地操作机械作业,齿轮转动之间,麦粒、秸秆有序分离,为夏季麦收按下了“快进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农机推广大行动 低损收获 演示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蒜类蔬菜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挑战
8
作者 李玉华 戚换军 +2 位作者 侯瑞 程进 辛丽 《蔬菜》 2025年第9期105-116,共12页
葱蒜类蔬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其种植规模与产量均居全球首位。然而,当前劳动力资源短缺与人工成本持续攀升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严重影响了生产的稳定性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是突破产业发... 葱蒜类蔬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其种植规模与产量均居全球首位。然而,当前劳动力资源短缺与人工成本持续攀升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严重影响了生产的稳定性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是突破产业发展困境、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路径。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葱蒜类蔬菜种植、收获等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应用现状及关键技术瓶颈,并结合国内主要种植模式与机械化生产特征,深入剖析了全程机械化面临的农机农艺协同性不足、智能化技术水平滞后、规模化条件欠缺等挑战。在此基础上,从标准体系构建、技术研发、装备创新、农艺农机融合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发展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葱蒜类蔬菜产业向智能化、规模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大葱 定向播种 低损收获 全程机械化 鳞芽定向控制技术 机艺融合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