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玉米小区收获机低损摘穗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成英
尚书旗
+5 位作者
王东伟
李国莹
王家胜
孙钦华
何晓宁
郭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针对玉米小区收获机在育种收获摘穗过程中存在的籽粒损失率高、破碎率高的问题,创新设计了一种“拉-压-摘”组合式的低损摘穗装置。通过对各关键部件的理论分析,确定了装置主要结构的整体参数,压茎轮直径62mm、长度400mm。田间试验结果...
针对玉米小区收获机在育种收获摘穗过程中存在的籽粒损失率高、破碎率高的问题,创新设计了一种“拉-压-摘”组合式的低损摘穗装置。通过对各关键部件的理论分析,确定了装置主要结构的整体参数,压茎轮直径62mm、长度400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摘穗装置的籽粒损失率为0.72%,籽粒破碎率为0.33%,有效保证了玉米小区收获机的低损摘穗作业,可为玉米小区收获机低损摘穗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
低损摘穗
育种
小区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走式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9
2
作者
赵一鸣
戴飞
+4 位作者
史瑞杰
陈俊志
辛尚龙
赵武云
张锋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34,共14页
大田玉米收获机收获制种玉米时容易产生伤穗落籽、杂物堵塞等现象,本文针对适收期制种玉米生物特性,设计了一种大型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小行距对行柔性板式摘穗割台和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确保低损摘穗、输送、剥皮作业,降低籽粒...
大田玉米收获机收获制种玉米时容易产生伤穗落籽、杂物堵塞等现象,本文针对适收期制种玉米生物特性,设计了一种大型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小行距对行柔性板式摘穗割台和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确保低损摘穗、输送、剥皮作业,降低籽粒损失与损伤;其中割台上方配备钢质覆胶弧形摘穗板,“橡胶+钢质”夹持输送链和六棱低速拉茎辊,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采用柔性破皮+揉搓+降速组合形式。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影响机具指标的主要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机具前进速度、拉茎辊转速和剥皮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总损失率与含杂率为性能指标,通过田间试验对机具进行检验,优化得出机具最佳作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4.87 km/h、拉茎辊转速为877.27 r/min、剥皮辊转速为442.52 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1%,含杂率为0.5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收获机前进速度为4.9 km/h、拉茎辊转速为880 r/min、剥皮辊转速为450 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4%,含杂率为0.57%,满足制种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的作业要求,可为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联合收获机
自走式
低
损
柔性
摘
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YZT-2型自走式鲜食玉米对行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13
3
作者
张喜瑞
吴鹏
+3 位作者
王克恒
李粤
尚书旗
张秀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9,共9页
为解决国内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低,玉米种植户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文设计了适应中国鲜食玉米小地块种植规模的收获机。由于鲜食玉米特殊的采摘条件,该机摒弃了传统摘穗模式,通过斜辊掰穗,完成鲜食玉米自上而下的掰穗过程,以降低对玉...
为解决国内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低,玉米种植户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文设计了适应中国鲜食玉米小地块种植规模的收获机。由于鲜食玉米特殊的采摘条件,该机摒弃了传统摘穗模式,通过斜辊掰穗,完成鲜食玉米自上而下的掰穗过程,以降低对玉米果穗作用力,使果穗从茎秆上分离下来,实现了对脆嫩玉米的收获要求。为验证机器性能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了田间试验,以摘穗台高度40~55 cm、拉茎带转速450~600 r/min、掰穗辊间隙25~34 mm作为试验因素对喂入姿态成功率和果穗损伤率进行三因素四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各因素的影响显著性进行判断,得出各因素对喂入姿态成功率和果穗损伤率的影响显著性顺序分别为:夹持拉茎带转速>摘穗台高度>掰穗辊间隙和夹持拉茎带转速>掰穗辊间隙>摘穗台高度。各试验因素最优化参数组合为摘穗台高度47.5 cm,夹持拉茎带转速525 r/min,掰穗辊间隙29.5 mm,在该组合下茎秆喂入成功率为81%,果穗损伤率为5.4%。将对应参数进行试验验证,得到优化后最佳工作参数下:茎秆喂入成功率为83%,果穗损伤率为4.7%,优化预测模型可靠。该研究可为玉米收获机械化提供技术路线,其摘穗方式可为其他类型的玉米收获机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收获机
设计
鲜食玉米
低损摘穗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小区收获机低损摘穗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成英
尚书旗
王东伟
李国莹
王家胜
孙钦华
何晓宁
郭鹏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青岛普兰泰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701200)。
文摘
针对玉米小区收获机在育种收获摘穗过程中存在的籽粒损失率高、破碎率高的问题,创新设计了一种“拉-压-摘”组合式的低损摘穗装置。通过对各关键部件的理论分析,确定了装置主要结构的整体参数,压茎轮直径62mm、长度400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摘穗装置的籽粒损失率为0.72%,籽粒破碎率为0.33%,有效保证了玉米小区收获机的低损摘穗作业,可为玉米小区收获机低损摘穗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收获机
低损摘穗
育种
小区
玉米
Keywords
harvester
low loss ear picking
breeding
plot
corn
分类号
S225.5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S220.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走式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9
2
作者
赵一鸣
戴飞
史瑞杰
陈俊志
辛尚龙
赵武云
张锋伟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34,共14页
基金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农机装备补短板项目(njyf2022-02、njyf2023-02)
甘肃省重大专项(21ZD10NF003-4-01)
+2 种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3ZYQF305-1)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4-1-28)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3ZDNA008)。
文摘
大田玉米收获机收获制种玉米时容易产生伤穗落籽、杂物堵塞等现象,本文针对适收期制种玉米生物特性,设计了一种大型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小行距对行柔性板式摘穗割台和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确保低损摘穗、输送、剥皮作业,降低籽粒损失与损伤;其中割台上方配备钢质覆胶弧形摘穗板,“橡胶+钢质”夹持输送链和六棱低速拉茎辊,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采用柔性破皮+揉搓+降速组合形式。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影响机具指标的主要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机具前进速度、拉茎辊转速和剥皮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总损失率与含杂率为性能指标,通过田间试验对机具进行检验,优化得出机具最佳作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4.87 km/h、拉茎辊转速为877.27 r/min、剥皮辊转速为442.52 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1%,含杂率为0.5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收获机前进速度为4.9 km/h、拉茎辊转速为880 r/min、剥皮辊转速为450 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4%,含杂率为0.57%,满足制种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的作业要求,可为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种玉米
联合收获机
自走式
低
损
柔性
摘
穗
Keywords
seed corn
combine harvester
self-propelled
low-loss flexible picking
分类号
S225.5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YZT-2型自走式鲜食玉米对行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13
3
作者
张喜瑞
吴鹏
王克恒
李粤
尚书旗
张秀梅
机构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701203-03)
文摘
为解决国内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低,玉米种植户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文设计了适应中国鲜食玉米小地块种植规模的收获机。由于鲜食玉米特殊的采摘条件,该机摒弃了传统摘穗模式,通过斜辊掰穗,完成鲜食玉米自上而下的掰穗过程,以降低对玉米果穗作用力,使果穗从茎秆上分离下来,实现了对脆嫩玉米的收获要求。为验证机器性能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了田间试验,以摘穗台高度40~55 cm、拉茎带转速450~600 r/min、掰穗辊间隙25~34 mm作为试验因素对喂入姿态成功率和果穗损伤率进行三因素四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各因素的影响显著性进行判断,得出各因素对喂入姿态成功率和果穗损伤率的影响显著性顺序分别为:夹持拉茎带转速>摘穗台高度>掰穗辊间隙和夹持拉茎带转速>掰穗辊间隙>摘穗台高度。各试验因素最优化参数组合为摘穗台高度47.5 cm,夹持拉茎带转速525 r/min,掰穗辊间隙29.5 mm,在该组合下茎秆喂入成功率为81%,果穗损伤率为5.4%。将对应参数进行试验验证,得到优化后最佳工作参数下:茎秆喂入成功率为83%,果穗损伤率为4.7%,优化预测模型可靠。该研究可为玉米收获机械化提供技术路线,其摘穗方式可为其他类型的玉米收获机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收获机
设计
鲜食玉米
低损摘穗
田间试验
Key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harvester
design
fresh corn
low-loss picking
field trial
分类号
S223.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玉米小区收获机低损摘穗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陈成英
尚书旗
王东伟
李国莹
王家胜
孙钦华
何晓宁
郭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走式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赵一鸣
戴飞
史瑞杰
陈俊志
辛尚龙
赵武云
张锋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4YZT-2型自走式鲜食玉米对行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张喜瑞
吴鹏
王克恒
李粤
尚书旗
张秀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