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吸附在过渡金属铂表面的微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贾红英 王泽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建立了处理双原子分子-表面相互作用的推广的LEPS势.借助推广的LEPS势,系统研究了一氧化碳分子在铂低指数表面吸附的动力学特性,重现了低指数表面的分子吸附热、吸附几何及本征振动等实验数据;鉴定了某些不合理的文献信息,预测了实验尚... 建立了处理双原子分子-表面相互作用的推广的LEPS势.借助推广的LEPS势,系统研究了一氧化碳分子在铂低指数表面吸附的动力学特性,重现了低指数表面的分子吸附热、吸附几何及本征振动等实验数据;鉴定了某些不合理的文献信息,预测了实验尚未探测到的重要信息:预测到Pt(100)表面四重洞位的C-O伸缩振动频率为1962.60cm-1;预测到Pt(110)表面吸附态的C-O及C-Pt键长分别为115.1、147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分子 过渡金属 低指数表面 吸附性质 微观动力学 催化剂 推广LEPS势 半经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碘分子在Cu_2O表面的吸附: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研究(英文)
2
作者 李奎 赵耀林 +3 位作者 邓佳 贺朝会 丁书江 石伟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64-2270,共7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和周期性平板模型系统研究了放射性碘分子在Cu_2O三个低指数表面的吸附行为。通过计算若干平衡吸附构型的结构参数和吸附能评估了不同特征吸附位的作用。构型优化计算表明所选晶面存在适度的结构弛豫。...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和周期性平板模型系统研究了放射性碘分子在Cu_2O三个低指数表面的吸附行为。通过计算若干平衡吸附构型的结构参数和吸附能评估了不同特征吸附位的作用。构型优化计算表明所选晶面存在适度的结构弛豫。计算结果表明,与Cu_2O(110)表面相比,Cu_2O(100)和(111)晶面表现出更高的碘分子吸附反应活性。其中,表面氧原子位(O_S)和配位未饱和铜原子位(Cu_(CUS))分别为Cu_2O(100)和(111)晶面的能量最优吸附位点。此外,针对几种典型吸附结构计算分析了其电子结构信息,以进一步阐明吸附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分子 CU2O 表面吸附 低指数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钝化Si(100)表面的电子特性
3
作者 危书义 汪建广 马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9-492,共4页
用TB -LMTO方法研究单层的Au原子在理想的Si(10 0 )表面的化学吸附。计算了Au原子在不同位置的吸附能 ,吸附体系与清洁Si(10 0 )表面的层投影态密度 ,以及电子转移情况。结果表明 ,Au原子在吸附面上方的A位 (顶位 )吸附最稳定 ,Au钝化Si... 用TB -LMTO方法研究单层的Au原子在理想的Si(10 0 )表面的化学吸附。计算了Au原子在不同位置的吸附能 ,吸附体系与清洁Si(10 0 )表面的层投影态密度 ,以及电子转移情况。结果表明 ,Au原子在吸附面上方的A位 (顶位 )吸附最稳定 ,Au钝化Si(10 0 )表面可以取得明显的钝化效果 ,这一结论与实验事实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附 超级原胞 钝化 维密勒指数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钝化Si(100)表面的电子特性
4
作者 危书义 汪建广 马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磁性薄膜 半导体衬底 钝化效果 化学吸附 超级原胞 维密勒指数表面 电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