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热加工技术在低或无致敏婴幼儿配方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迪 丛艳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95-402,共8页
牛乳营养丰富,对婴幼儿来说,是母乳较好的替代品,绝大多数婴幼儿配方粉都是基于牛乳制备的,非热加工技术在降低牛乳过敏原致敏性,减少营养成分损失等方面表现出较多优势。本文介绍了牛乳中主要过敏原的结构和B细胞表位,总结了低或无致... 牛乳营养丰富,对婴幼儿来说,是母乳较好的替代品,绝大多数婴幼儿配方粉都是基于牛乳制备的,非热加工技术在降低牛乳过敏原致敏性,减少营养成分损失等方面表现出较多优势。本文介绍了牛乳中主要过敏原的结构和B细胞表位,总结了低或无致敏婴儿配方粉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非热加工技术包括高压、微波、发酵及其与酶解联合处理对乳蛋白致敏性的影响,以及在婴幼儿配方粉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能够为营养充足、适口、低或无致敏性新型婴幼儿配方粉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过 低或无致敏婴幼儿配方粉 酶解 非热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测定低致敏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牛乳过敏原
2
作者 徐道坤 杨洋 +4 位作者 黄浩伦 孙小杰 胡文彦 刘新梅 杨军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44-1251,共8页
本研究以低致敏婴幼儿配方乳粉为研究对象,结合抗原表位特征序列和质谱响应,对先前挖掘的18条表征牛乳过敏蛋白的特征多肽进一步筛选,得到6条定量多肽。随后建立了同时定量测定低致敏婴幼儿配方乳粉中6种牛乳致敏蛋白(α-乳白蛋白、β-... 本研究以低致敏婴幼儿配方乳粉为研究对象,结合抗原表位特征序列和质谱响应,对先前挖掘的18条表征牛乳过敏蛋白的特征多肽进一步筛选,得到6条定量多肽。随后建立了同时定量测定低致敏婴幼儿配方乳粉中6种牛乳致敏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β-酪蛋白及κ-酪蛋白)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分析方法。添加牛乳致敏蛋白标准品的空白低致敏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过蛋白提取、酶解和净化后进行UHPLC-MS/MS分析。根据每种蛋白不同添加浓度和质谱响应建立标准曲线。结果表明:6种牛乳致敏蛋白在0.05~500 mg/kg内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5~5.0 mg/kg,定量限为0.1~10.0 mg/kg,优于文献报道的3种基于质谱和2种基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检测方法。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6种牛乳致敏蛋白的加标回收率为74.8%~93.4%,日内准确度为-25.09%~-6.09%,日间准确度为-24.0%~-5.41%;日内精密度为1.08%~5.05%,日间精密度为1.35%~4.85%。运用该方法对市售低致敏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检测,3种部分水解低致敏婴幼儿配方乳粉(pHF)和2种深度水解低致敏婴幼儿配方乳粉(eHF)检出牛乳过敏蛋白,检出量为0.48~27.36 mg/kg。本方法灵敏度好,通量高,可用于低致敏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牛乳过敏原的定量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多肽 非标定量 致敏婴幼儿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基婴幼儿配方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慧静 周惠明 +2 位作者 朱科学 彭伟 郭晓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7-270,共4页
为促进我国豆基婴幼儿配方粉的生产,从大豆分离蛋白、其他营养物及相关法规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豆基婴幼儿配方粉的发展史及研究现状。并从大豆致敏原的分类及主要致敏原、异黄酮在婴幼儿体内的代谢、吸收以及毒性水平等角度分析了豆基... 为促进我国豆基婴幼儿配方粉的生产,从大豆分离蛋白、其他营养物及相关法规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豆基婴幼儿配方粉的发展史及研究现状。并从大豆致敏原的分类及主要致敏原、异黄酮在婴幼儿体内的代谢、吸收以及毒性水平等角度分析了豆基婴幼儿配方粉的安全问题。同时提出采用合适的脱敏技术可以提高豆基婴幼儿配方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基婴幼儿配方 致敏 异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植酸豆基配方粉的制备及消化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婧婷 赵忠良 +2 位作者 朱宏 王世杰 郭顺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5-282,共8页
为提高婴儿豆基配方粉产品的营养性,本研究从降低植酸和提高消化性角度出发,开展低植酸豆基配方粉制备技术研究。将浸泡大豆进行热烫处理(质量分数3‰ NaHCO3溶液、(85±2)℃、10 min)后打浆除渣、酸沉处理去除乳清获得的蛋白提取物... 为提高婴儿豆基配方粉产品的营养性,本研究从降低植酸和提高消化性角度出发,开展低植酸豆基配方粉制备技术研究。将浸泡大豆进行热烫处理(质量分数3‰ NaHCO3溶液、(85±2)℃、10 min)后打浆除渣、酸沉处理去除乳清获得的蛋白提取物,采用植酸酶酶解(加酶量1%、pH 5.15、温度50 ℃、酶解60 min),使植酸去除率接近90%,采用中性蛋白酶实现了7S特异性酶解(加酶量0.5%、pH 7、温度45 ℃、酶解10 min),由此获得的蛋白基料与脂肪、糖等复配成豆基粉。与豆乳粉、市售乳粉进行体外模拟消化性比较后发现,豆基配方粉在体外模拟的婴儿胃环境内几乎不形成凝块,有利于婴儿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提高婴儿食用后的舒适性;而且在小肠消化30 min后即可实现完全消化,具有良好的消化食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基配方 植酸 致敏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