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影响开发措施(LID)对天津市暴雨径流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婉亭 孙冬梅 冯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针对天津市暴雨洪水的特性,通过建立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的SWMM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率定验证,计算了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下的降雨径流,对比了城市实际排水管网能力。结果表明,城市现状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大部分... 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针对天津市暴雨洪水的特性,通过建立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的SWMM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率定验证,计算了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下的降雨径流,对比了城市实际排水管网能力。结果表明,城市现状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大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时形成的径流过程超出了控制泵站的排水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设计利用低影响开发措施(LID)中的生物滞留区与透水铺装措施来控制洪峰及径流总量。结果表明,LID控制措施能有效削减洪峰及径流总量达40%,但随着所遭遇设计暴雨重现期的增大,削减效果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型) 天津市 防洪排水 影响开发控制(l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民治河流域低影响开发措施水文效应评估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国如 李碧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低影响开发措施为一类较为有效的城市雨洪管理方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为评估其水文效应,以深圳民治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SWMM城市雨洪模型,设计3种LID措施方案,分别计算不同重现期降雨情形下3种LID措施实施前后的径流过... 低影响开发措施为一类较为有效的城市雨洪管理方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为评估其水文效应,以深圳民治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SWMM城市雨洪模型,设计3种LID措施方案,分别计算不同重现期降雨情形下3种LID措施实施前后的径流过程。结果表明:透水铺装和下凹式绿地等LID措施均对峰现时间有一定的延迟作用,对洪峰流量和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效果,且洪峰流量和径流量的削减率均随着降雨重现期增大而减少,透水铺装和下凹式绿地两者的组合实施可以更好地发挥控制径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影响开发措施 水文效应 透水铺装 下凹式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低影响开发面源污染治理措施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定强 刘嘉华 +3 位作者 袁再健 梁晨 聂小东 马东方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10-2118,共9页
城市面源污染是指通过降水淋洗大气和冲刷地表而形成携带多种污染物的地表径流,以地表污染物溶解、扩散的形式污染城市受纳水体。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源污染逐渐成为中国城市水体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城市水环境治理... 城市面源污染是指通过降水淋洗大气和冲刷地表而形成携带多种污染物的地表径流,以地表污染物溶解、扩散的形式污染城市受纳水体。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源污染逐渐成为中国城市水体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城市水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优化并推广城市低影响开发(LID)面源污染治理措施是当前缓解城市面源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文本综述了城市LID治理措施相关研究进展。在高流量城市区域,机动车排放等人类活动和大气沉降是氮磷污染物、有机物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等几种城市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城市主要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治理城市面源污染,而工程措施分别从源头、迁移与终端3个过程控制面源污染,以生物滞留系统、绿色覆盖、透水铺装以及人工湿地系统4主要的LID工程治理措施为例。文章综述了这4种LID工程治理措施的基础结构、对几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采用改进方式后去污效果。治理措施的治理效果常因填料基质堵塞、温度变化、植物腐烂与设施材料耐受性下降等问题而受到影响,因此文章同时讨论了这些工程措施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针对治理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展望,如选择吸收能力稳定的植物与搭配方式、采用简易的辅助性措施缓解填料基质堵塞以及探索新的促渗能力与耐受性强的材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面源污染 影响开发 治理措施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水管理方法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潇涵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8期167-167,共1页
针对目前我国在雨水管理措施设计及利用上的欠缺,通过综述雨水管理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对现有的雨水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系统化。
关键词 雨水利用 城市雨水管理 影响开发(l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LID)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志华 《现代园艺》 2019年第3期140-141,共2页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创新、绿色、环保的新型观念融入其中,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一线城市的土地资源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对于整个城市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在不破坏原有地上设施的基础之上...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创新、绿色、环保的新型观念融入其中,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一线城市的土地资源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对于整个城市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在不破坏原有地上设施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化技术有机地将绿地景观融入到整个城市的市政建设工程之中,其中最为主要的方式是通过LID,也就是低影响开发来完成,低影响开发(LID)就是通过创新思维模式,将绿地景观融入进整个城市的道路建设之中。目前,我国通过低影响开发(LID)来进行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最好的案例是深圳市所设计规划的景观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 城市道路 绿地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管理模式推广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许萍 张丽 +1 位作者 张雅君 车伍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65-169,共5页
通过总结国内传统雨水排放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低影响开发(LID)城市雨水管理模式的内涵及其优越性,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情况,就LID雨水管理模式的中国化,如创新式推广、本土化表达、多元化应用、数字模拟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为该模式... 通过总结国内传统雨水排放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低影响开发(LID)城市雨水管理模式的内涵及其优越性,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情况,就LID雨水管理模式的中国化,如创新式推广、本土化表达、多元化应用、数字模拟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为该模式在中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出参考和建议:改变传统的"以点带面"的推广方式,因地制宜的选择工程技术措施,将LID理念和技术多元化应用于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流域水环境治理,应用数字化模拟技术增强LID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 雨水管理 推广策略 源头控制 本土化 数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单项设施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亚娇 徐毓江 李家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135-141,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及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低影响开发(LID)作为目前国际上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雨洪管理新策略,在削减城市雨洪和滞留污染物等方面效果显著。为更好的模拟LID措施对环境带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及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低影响开发(LID)作为目前国际上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雨洪管理新策略,在削减城市雨洪和滞留污染物等方面效果显著。为更好的模拟LID措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同尺度低影响开发模拟模型应运而生。本文总结了SWC、HYDRUS、DRAINMOD、RECARGA等典型小尺度单项设施模拟模型的特点、结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分析了现有典型单项设施模拟模型的不足之处,指出模型参数选择、模型适应性检验以及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研发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 单项设施模型 SWC模型 HYDRUS模型 DRAINMOD模型 RECARG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内涝改造及经济性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倩倩 许明华 +1 位作者 李阿婷 张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91,85,共4页
受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内涝频发,在传统管网应对城市内涝问题出现瓶颈的背景下,低影响开发理念应运而生。基于城市暴雨管理模型(SWMM)及其低影响开发(LID)控制模块,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排水系统和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模拟和... 受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内涝频发,在传统管网应对城市内涝问题出现瓶颈的背景下,低影响开发理念应运而生。基于城市暴雨管理模型(SWMM)及其低影响开发(LID)控制模块,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排水系统和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模拟和评估。采用生物滞留网格、雨水花园、透水铺装和植草沟四种LID措施,依据5、10年设计标准分别对H市A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引入费用效率法分析其工程性与经济性。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布设透水铺装设施对减少内涝影响最为经济,其次为植草沟、生物滞留网格和雨水花园。研究成果可为LID措施的比选和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城市内涝 影响开发(lid) 费用效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景观化途径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颂 陈长虹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2期10-16,共7页
作为一种改变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的生态化、景观化的雨水管理方法,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景观方法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文中首先阐述实施海绵城市转变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点,最后从微... 作为一种改变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的生态化、景观化的雨水管理方法,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景观方法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文中首先阐述实施海绵城市转变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点,最后从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面着重提出海绵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和方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影响开发(lid) 城市雨洪管理 景观设施 景观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LID措施对城市降雨径流过程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盈盈 佘敦先 +2 位作者 夏军 张印 周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3-842,共10页
为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措施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影响,以深圳市光明区某居民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区域SWMM模型,分析不同LID措施及其组合对城市雨洪过程的影响。利用研究区几场典型的降雨径流数据... 为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措施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影响,以深圳市光明区某居民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区域SWMM模型,分析不同LID措施及其组合对城市雨洪过程的影响。利用研究区几场典型的降雨径流数据对模型校核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SWMM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研究区降雨径流过程,纳什效率系数为0.868,峰值流量相对误差0.186,模型模拟效果较好;LID对径流峰值和总量都有削减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峰现时间,且LID布设面积越大,LID对径流的削减效果越明显;组合布设方案对径流的调控效果优于单独布设方案,单独布设方案中径流量削减效果最好的是透水铺装,峰值流量调控效果最好的是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的径流调控效果在三者中最差。因此,LID布设结构以及布设面积均对城市降雨径流产生影响,合理布设LI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 海绵城市 影响开发(lid) SWMM模型 径流控制 城市内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设施布设对区域雨洪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士官 吕谋 +1 位作者 刘春娜 焦春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76,共4页
以青岛市城区某小区为例,研究了低影响开发(LID)布设下区域雨洪控制效果。基于SWMM和GIS构建区域概化模型,对比分析了现状模式及布设生物滞留网格、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和3种LID设施组合布设方案下,研究区不同重现期水文与水质变化情况,... 以青岛市城区某小区为例,研究了低影响开发(LID)布设下区域雨洪控制效果。基于SWMM和GIS构建区域概化模型,对比分析了现状模式及布设生物滞留网格、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和3种LID设施组合布设方案下,研究区不同重现期水文与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同降雨重现期下,LID设施单独布设时,绿色屋顶对洪峰流量削减效果最好,透水铺装对径流系数削减效果最佳、降雨控制率最高;LID设施组合布设方案优于单独布设方案,且降雨重现期越小,LID设施控制效果越好;LID设施单独布设和3种LID设施组合布设方案下污染物削减能力由强到弱为LID设施组合>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生物滞留网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控制率 影响开发 SWMM模型 lid设施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区低影响开发评价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晓云 姜雨 +1 位作者 丁晓辉 张硕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6-274,共9页
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增加,为了找到居住区应对未来极端降雨天气的最佳适应性方案,以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花园B区为例,根据研究区原有管网资料、气象资料等建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在2、5、10 a和50 a不同降... 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增加,为了找到居住区应对未来极端降雨天气的最佳适应性方案,以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花园B区为例,根据研究区原有管网资料、气象资料等建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在2、5、10 a和50 a不同降雨重现期情景下的径流过程,评价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和雨水罐4种低影响开发设施的不同组合对雨洪的控制效果,并根据研究区本地特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2、5、10 a和50 a重现期降雨条件下,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雨水罐均有显著的径流控制效果,植草沟削减峰值能力尚可,但削减径流量效果欠佳;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和雨水罐的组合方案性能全面、稳定,组合LID措施明显比单独LID措施雨洪控制效果更显著,多重组合措施调控效果优于双重组合措施。因此,应采用组合LID措施并举的方式,依据研究区的实际需求对布设规模做出适应性调整,科学合理地实现渗透、滞留目标,提升居住区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 径流控制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模式下住宅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宇 孙仕军 +2 位作者 张书函 张勤 宋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3-278,共6页
选取北京市海淀区某雨水利用小区为研究对象,构建SWMM模型。对透水铺装和蓄水池2种低影响开发措施运行模式下的水量控制进行评价。首先,通过研究区实测降雨产流数据进行模型的率定和验证,得到可用的SWMM模型;分别对1年一遇、3年一遇、5... 选取北京市海淀区某雨水利用小区为研究对象,构建SWMM模型。对透水铺装和蓄水池2种低影响开发措施运行模式下的水量控制进行评价。首先,通过研究区实测降雨产流数据进行模型的率定和验证,得到可用的SWMM模型;分别对1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24 h降雨雨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区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并计算研究区开发前的控制率。通过改变研究区现状硬化路面透水铺装率和调蓄容积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研究区两项措施规模的配比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以透水铺装和蓄水池两种组合方式改造的居住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大大提高,小区改造后比改造前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提高了42%;对不同规模硬化路面透水铺装和蓄水池进行计算可知,透水铺装和蓄水容积对控制率均有影响。当硬化路面透水铺装率达到70%,蓄水池容积改变率达到30%时,研究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5%的要求。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缺少实测数据的城市集雨区域,可对不同LID组合方式的径流减控效果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利用 SWMM模型 影响开发措施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人工湿地景观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露 周建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5期93-97,共5页
低影响开发主要是采用从源头控制雨水的方法实现雨水的有效利用,解决水资源旱涝分布不均问题。文章主要探讨低影响开发理念指导下的人工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设计要点,并以重庆市南川区龙口湖人工湿地为例,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及... 低影响开发主要是采用从源头控制雨水的方法实现雨水的有效利用,解决水资源旱涝分布不均问题。文章主要探讨低影响开发理念指导下的人工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设计要点,并以重庆市南川区龙口湖人工湿地为例,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及人工湿地建造技术措施对其生态湿地进行系统规划、景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 人工湿地 景观设计 技术措施 龙口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城市雨洪控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雷 杨凤阁 +6 位作者 王诚杰 崔建军 徐艳 赵国良 霍树义 金坎辉 路维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6,共4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研究选取华北地区某区域,利用暴雨管理软件SWMM构建了该区域降雨径流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设计下的排水管网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模拟了雨水桶、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4种...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研究选取华北地区某区域,利用暴雨管理软件SWMM构建了该区域降雨径流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设计下的排水管网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模拟了雨水桶、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4种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单独布设以及组合布设这5种方案的径流控制效果。研究发现,在该研究区域内,采用LID措施的五种方案都可以减少径流总量并削减洪峰,在径流总量削减效果上,组合布设LID>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桶>绿色屋顶;在洪峰流量削减效果上,组合布设LID>雨水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 LID设施在低重现期下径流削减效果显著,随着暴雨设计重现期的增大,LID设施的径流削减效果降低,但仍可以起到径流迟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 SWMM模型 lid措施 溢流 径流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水等级分异方法的低影响开发小区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率的评估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生愿 陈江海 陈小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92-1499,共8页
为定量评估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对雨水径流污染负荷的削减率,选取嘉兴市柳岸禾丰小区作为LID小区,与其临近且下垫面类型相似的浅水湾小区作为传统小区,同步监测小区的外排水量和TP浓度,根据降水等级分异计算2个小区同等降水情景下单位... 为定量评估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对雨水径流污染负荷的削减率,选取嘉兴市柳岸禾丰小区作为LID小区,与其临近且下垫面类型相似的浅水湾小区作为传统小区,同步监测小区的外排水量和TP浓度,根据降水等级分异计算2个小区同等降水情景下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量,再以传统小区的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量为基准核算LID小区的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率。结果表明:小雨时,LID设施可消纳其服务范围内的所有径流及所携带的污染物,污染负荷削减率达100%;当降水量增至超过LID设施功能阈值时,污染物削减率开始降低,中雨时降至67%,大雨时降至46%,年均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率约为66%。整体来看,LID设施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率表现出明显的降水等级差异。采用降水等级分异的方法能够减少降水等级所造成的误差,确保评估结果的精准程度,为小区LID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小区 传统小区 降水等级分异 雨水径流 负荷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有成 唐双成 +3 位作者 单正清 许青 赵文宇 陈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6,117,共8页
为研究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采用MATLAB编程,研究稳定入渗模型、Green-Ampt入渗模型和Horton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模拟的差别和各自的适用条件。研究表明:LID措施汇流面积比为10∶1、表层蓄水深为10 cm时,对入渗率模拟... 为研究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采用MATLAB编程,研究稳定入渗模型、Green-Ampt入渗模型和Horton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模拟的差别和各自的适用条件。研究表明:LID措施汇流面积比为10∶1、表层蓄水深为10 cm时,对入渗率模拟,Green-Ampt模型的计算精度高于Horton模型;对溢流发生时间模拟,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雨强的增大以及土壤前期含水率的升高,不同入渗模型对溢流发生时间计算的差别逐渐缩小;对滞蓄总量模拟,Green-Ampt模型与干燥条件下拟合的Horton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差值在5.4%之内,但使用湿润条件下拟合的Horton模型与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值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增大。Green-Ampt模型对入渗率计算的精度略高,但其涉及参数较多,Horton模型应用较为便捷,但其拟合计算受土壤含水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 稳定入渗 GREEN-AMPT模型 Hort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降雨径流控制 LID BMPs 规划方法及案例 被引量:44
18
作者 贾海峰 姚海蓉 +1 位作者 唐颖 YU Shawlei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借鉴国外城市降雨径流控制的理念和实践,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降雨径流低影响开发型最佳管理措施(LID BMPs)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城市降雨径流控制LID BMPs规划方法体系。选择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佛山校区为研究区域,以SUSTAIN系统作为... 借鉴国外城市降雨径流控制的理念和实践,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降雨径流低影响开发型最佳管理措施(LID BMPs)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城市降雨径流控制LID BMPs规划方法体系。选择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佛山校区为研究区域,以SUSTAIN系统作为规划支持工具,在适用LID BMPs措施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了LID BMPs措施的选址、布局研究。设计了开发前情景、开发基础情景、经济适用型BMPs情景(情景1)和功效最大化BMPs情景(情景2)4种不同的情景方案,进行降雨径流量(总径流量和峰值流量)和径流水质(SS、COD、TN、TP)的模拟,得到了情景1和情景2的径流量和水质的控制效益。以年径流量削减比作为优化目标,对情景1和情景2两种情景方案进行了优化,给出了最具成本-效益的规划情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 影响开发 最佳管理措施 模拟与分析集成系统 灵敏度分析 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内涝区改造措施的降雨径流模拟和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倩倩 曾经 +1 位作者 许苗苗 许明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5,47,共4页
鉴于气候影响和城市化引起的内涝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加剧,研究、模拟和评估城市内涝区的改造对策刻不容缓。以R市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QGIS和暴雨雨洪模型SWMM,构建和模拟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和三种典型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合理确定改造... 鉴于气候影响和城市化引起的内涝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加剧,研究、模拟和评估城市内涝区的改造对策刻不容缓。以R市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QGIS和暴雨雨洪模型SWMM,构建和模拟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和三种典型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合理确定改造标准,结合措施的建设成本核算,综合评估措施的工程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排水管网的改造相比LID措施,对内涝抵抗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尤其10年一遇管网改造在工程性和经济性上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GIS SWMM 排水管网 影响开发(l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与泵排联合调控的城市排水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丽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2-58,64,共8页
城市内涝不仅与区域径流量有关,还与排水系统排泄能力有关,因此研究排水能力对于城市防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平原地区的上海中心城区田林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布... 城市内涝不仅与区域径流量有关,还与排水系统排泄能力有关,因此研究排水能力对于城市防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平原地区的上海中心城区田林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布设的可行性,确定LID空间布局方案,基于SWMM模型模拟分析LID与泵排模式联合调控对区域积水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低方案(绿色屋顶+雨水桶)仅通过改造绿色屋顶,增设雨水桶,不改造地面,能使区域1 a一遇降雨不积水;中方案(绿色屋顶+雨水桶+下凹式绿地+渗透塘)在低方案基础上,地面改造16.7%,能使区域排水标准提升到3 a一遇;高方案(绿色屋顶+雨水桶+下凹式绿地+渗透塘+植草沟+透水铺装)在低方案基础上,地面改造30%能使区域排水标准提升到4 a一遇。LID方案联合泵排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排水能力,雨水泵开启水位降至1.0 m时,中方案能将区域排水标准提升至4 a一遇;雨水泵开启水位分别降至2.0,1.0,0 m时,高方案分别能将区域排水标准提升至5 a一遇、6 a一遇、7 a一遇;LID与泵排联合调控能够有效提升区域排水标准。研究成果可为老城区排水系统可持续改造、减缓城市积水提供技术参考,对于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系统 排水能力 影响开发(lid) 泵排模式 提标改造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