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影响开发措施(LID)对天津市暴雨径流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婉亭 孙冬梅 冯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针对天津市暴雨洪水的特性,通过建立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的SWMM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率定验证,计算了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下的降雨径流,对比了城市实际排水管网能力。结果表明,城市现状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大部分... 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针对天津市暴雨洪水的特性,通过建立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的SWMM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率定验证,计算了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下的降雨径流,对比了城市实际排水管网能力。结果表明,城市现状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大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时形成的径流过程超出了控制泵站的排水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设计利用低影响开发措施(LID)中的生物滞留区与透水铺装措施来控制洪峰及径流总量。结果表明,LID控制措施能有效削减洪峰及径流总量达40%,但随着所遭遇设计暴雨重现期的增大,削减效果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型) 天津市 防洪排水 影响开发控制(l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水等级分异方法的低影响开发小区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率的评估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生愿 陈江海 陈小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92-1499,共8页
为定量评估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对雨水径流污染负荷的削减率,选取嘉兴市柳岸禾丰小区作为LID小区,与其临近且下垫面类型相似的浅水湾小区作为传统小区,同步监测小区的外排水量和TP浓度,根据降水等级分异计算2个小区同等降水情景下单位... 为定量评估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对雨水径流污染负荷的削减率,选取嘉兴市柳岸禾丰小区作为LID小区,与其临近且下垫面类型相似的浅水湾小区作为传统小区,同步监测小区的外排水量和TP浓度,根据降水等级分异计算2个小区同等降水情景下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量,再以传统小区的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量为基准核算LID小区的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率。结果表明:小雨时,LID设施可消纳其服务范围内的所有径流及所携带的污染物,污染负荷削减率达100%;当降水量增至超过LID设施功能阈值时,污染物削减率开始降低,中雨时降至67%,大雨时降至46%,年均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率约为66%。整体来看,LID设施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率表现出明显的降水等级差异。采用降水等级分异的方法能够减少降水等级所造成的误差,确保评估结果的精准程度,为小区LID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小区 传统小区 降水等级分异 雨水径流 负荷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水管理方法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潇涵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8期167-167,共1页
针对目前我国在雨水管理措施设计及利用上的欠缺,通过综述雨水管理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对现有的雨水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系统化。
关键词 雨水利用 城市雨水管理 影响开发(l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LID)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志华 《现代园艺》 2019年第3期140-141,共2页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创新、绿色、环保的新型观念融入其中,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一线城市的土地资源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对于整个城市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在不破坏原有地上设施的基础之上...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创新、绿色、环保的新型观念融入其中,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一线城市的土地资源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对于整个城市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在不破坏原有地上设施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化技术有机地将绿地景观融入到整个城市的市政建设工程之中,其中最为主要的方式是通过LID,也就是低影响开发来完成,低影响开发(LID)就是通过创新思维模式,将绿地景观融入进整个城市的道路建设之中。目前,我国通过低影响开发(LID)来进行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最好的案例是深圳市所设计规划的景观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 城市道路 绿地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管理模式推广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许萍 张丽 +1 位作者 张雅君 车伍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65-169,共5页
通过总结国内传统雨水排放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低影响开发(LID)城市雨水管理模式的内涵及其优越性,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情况,就LID雨水管理模式的中国化,如创新式推广、本土化表达、多元化应用、数字模拟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为该模式... 通过总结国内传统雨水排放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低影响开发(LID)城市雨水管理模式的内涵及其优越性,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情况,就LID雨水管理模式的中国化,如创新式推广、本土化表达、多元化应用、数字模拟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为该模式在中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出参考和建议:改变传统的"以点带面"的推广方式,因地制宜的选择工程技术措施,将LID理念和技术多元化应用于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流域水环境治理,应用数字化模拟技术增强LID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 雨水管理 推广策略 源头控制 本土化 数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单项设施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亚娇 徐毓江 李家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135-141,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及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低影响开发(LID)作为目前国际上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雨洪管理新策略,在削减城市雨洪和滞留污染物等方面效果显著。为更好的模拟LID措施对环境带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及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低影响开发(LID)作为目前国际上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雨洪管理新策略,在削减城市雨洪和滞留污染物等方面效果显著。为更好的模拟LID措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同尺度低影响开发模拟模型应运而生。本文总结了SWC、HYDRUS、DRAINMOD、RECARGA等典型小尺度单项设施模拟模型的特点、结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分析了现有典型单项设施模拟模型的不足之处,指出模型参数选择、模型适应性检验以及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研发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 单项设施模型 SWC模型 HYDRUS模型 DRAINMOD模型 RECARG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内涝改造及经济性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倩倩 许明华 +1 位作者 李阿婷 张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91,85,共4页
受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内涝频发,在传统管网应对城市内涝问题出现瓶颈的背景下,低影响开发理念应运而生。基于城市暴雨管理模型(SWMM)及其低影响开发(LID)控制模块,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排水系统和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模拟和... 受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内涝频发,在传统管网应对城市内涝问题出现瓶颈的背景下,低影响开发理念应运而生。基于城市暴雨管理模型(SWMM)及其低影响开发(LID)控制模块,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排水系统和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模拟和评估。采用生物滞留网格、雨水花园、透水铺装和植草沟四种LID措施,依据5、10年设计标准分别对H市A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引入费用效率法分析其工程性与经济性。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布设透水铺装设施对减少内涝影响最为经济,其次为植草沟、生物滞留网格和雨水花园。研究成果可为LID措施的比选和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城市内涝 影响开发(lid) 费用效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景观化途径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颂 陈长虹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2期10-16,共7页
作为一种改变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的生态化、景观化的雨水管理方法,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景观方法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文中首先阐述实施海绵城市转变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点,最后从微... 作为一种改变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的生态化、景观化的雨水管理方法,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景观方法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文中首先阐述实施海绵城市转变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点,最后从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面着重提出海绵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和方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影响开发(lid) 城市雨洪管理 景观设施 景观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设施布设对区域雨洪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士官 吕谋 +1 位作者 刘春娜 焦春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76,共4页
以青岛市城区某小区为例,研究了低影响开发(LID)布设下区域雨洪控制效果。基于SWMM和GIS构建区域概化模型,对比分析了现状模式及布设生物滞留网格、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和3种LID设施组合布设方案下,研究区不同重现期水文与水质变化情况,... 以青岛市城区某小区为例,研究了低影响开发(LID)布设下区域雨洪控制效果。基于SWMM和GIS构建区域概化模型,对比分析了现状模式及布设生物滞留网格、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和3种LID设施组合布设方案下,研究区不同重现期水文与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同降雨重现期下,LID设施单独布设时,绿色屋顶对洪峰流量削减效果最好,透水铺装对径流系数削减效果最佳、降雨控制率最高;LID设施组合布设方案优于单独布设方案,且降雨重现期越小,LID设施控制效果越好;LID设施单独布设和3种LID设施组合布设方案下污染物削减能力由强到弱为LID设施组合>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生物滞留网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控制率 影响开发 SWMM模型 lid设施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区低影响开发评价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晓云 姜雨 +1 位作者 丁晓辉 张硕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6-274,共9页
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增加,为了找到居住区应对未来极端降雨天气的最佳适应性方案,以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花园B区为例,根据研究区原有管网资料、气象资料等建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在2、5、10 a和50 a不同降... 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增加,为了找到居住区应对未来极端降雨天气的最佳适应性方案,以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花园B区为例,根据研究区原有管网资料、气象资料等建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在2、5、10 a和50 a不同降雨重现期情景下的径流过程,评价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和雨水罐4种低影响开发设施的不同组合对雨洪的控制效果,并根据研究区本地特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2、5、10 a和50 a重现期降雨条件下,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雨水罐均有显著的径流控制效果,植草沟削减峰值能力尚可,但削减径流量效果欠佳;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和雨水罐的组合方案性能全面、稳定,组合LID措施明显比单独LID措施雨洪控制效果更显著,多重组合措施调控效果优于双重组合措施。因此,应采用组合LID措施并举的方式,依据研究区的实际需求对布设规模做出适应性调整,科学合理地实现渗透、滞留目标,提升居住区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 径流控制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城市雨洪控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雷 杨凤阁 +6 位作者 王诚杰 崔建军 徐艳 赵国良 霍树义 金坎辉 路维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6,共4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研究选取华北地区某区域,利用暴雨管理软件SWMM构建了该区域降雨径流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设计下的排水管网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模拟了雨水桶、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4种...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研究选取华北地区某区域,利用暴雨管理软件SWMM构建了该区域降雨径流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设计下的排水管网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模拟了雨水桶、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4种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单独布设以及组合布设这5种方案的径流控制效果。研究发现,在该研究区域内,采用LID措施的五种方案都可以减少径流总量并削减洪峰,在径流总量削减效果上,组合布设LID>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桶>绿色屋顶;在洪峰流量削减效果上,组合布设LID>雨水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 LID设施在低重现期下径流削减效果显著,随着暴雨设计重现期的增大,LID设施的径流削减效果降低,但仍可以起到径流迟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 SWMM模型 lid措施 溢流 径流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LID措施对城市降雨径流过程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吴盈盈 佘敦先 +2 位作者 夏军 张印 周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3-842,共10页
为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措施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影响,以深圳市光明区某居民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区域SWMM模型,分析不同LID措施及其组合对城市雨洪过程的影响。利用研究区几场典型的降雨径流数据... 为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措施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影响,以深圳市光明区某居民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区域SWMM模型,分析不同LID措施及其组合对城市雨洪过程的影响。利用研究区几场典型的降雨径流数据对模型校核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SWMM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研究区降雨径流过程,纳什效率系数为0.868,峰值流量相对误差0.186,模型模拟效果较好;LID对径流峰值和总量都有削减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峰现时间,且LID布设面积越大,LID对径流的削减效果越明显;组合布设方案对径流的调控效果优于单独布设方案,单独布设方案中径流量削减效果最好的是透水铺装,峰值流量调控效果最好的是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的径流调控效果在三者中最差。因此,LID布设结构以及布设面积均对城市降雨径流产生影响,合理布设LI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 海绵城市 影响开发(lid) SWMM模型 径流控制 城市内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有成 唐双成 +3 位作者 单正清 许青 赵文宇 陈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6,117,共8页
为研究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采用MATLAB编程,研究稳定入渗模型、Green-Ampt入渗模型和Horton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模拟的差别和各自的适用条件。研究表明:LID措施汇流面积比为10∶1、表层蓄水深为10 cm时,对入渗率模拟... 为研究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采用MATLAB编程,研究稳定入渗模型、Green-Ampt入渗模型和Horton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模拟的差别和各自的适用条件。研究表明:LID措施汇流面积比为10∶1、表层蓄水深为10 cm时,对入渗率模拟,Green-Ampt模型的计算精度高于Horton模型;对溢流发生时间模拟,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雨强的增大以及土壤前期含水率的升高,不同入渗模型对溢流发生时间计算的差别逐渐缩小;对滞蓄总量模拟,Green-Ampt模型与干燥条件下拟合的Horton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差值在5.4%之内,但使用湿润条件下拟合的Horton模型与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值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增大。Green-Ampt模型对入渗率计算的精度略高,但其涉及参数较多,Horton模型应用较为便捷,但其拟合计算受土壤含水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lid) 稳定入渗 GREEN-AMPT模型 Hort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法的LID设施面积比例优选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情情 戎贵文 +1 位作者 刘波 贺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4,10,共5页
为研究单项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的综合效益最优面积比例,因地制宜设计最优LID设施组合方案,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评价综合效益,构建低影响开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为研究单项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的综合效益最优面积比例,因地制宜设计最优LID设施组合方案,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评价综合效益,构建低影响开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将该低影响开发综合评价体系应用于淮南市某老旧小区。结果表明,绿色屋顶占屋顶面积55%、透水铺装占不渗透面积60%或下沉式绿地占绿地面积60%,是单项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最优面积比例;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根据单项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综合效益最优面积比例所设计的组合方案对研究区径流量、洪峰流量、径流系数和SS、COD、TN、TP污染物量削减效果明显;在不同情景下,对比未布设低影响开发设施情况,所设计的组合方案对研究区的径流总量控制率提高了45.59%~47.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 AHP-TOPSIS 面积比例优选 海绵城市 老旧小区改造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与泵排联合调控的城市排水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丽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2-58,64,共8页
城市内涝不仅与区域径流量有关,还与排水系统排泄能力有关,因此研究排水能力对于城市防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平原地区的上海中心城区田林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布... 城市内涝不仅与区域径流量有关,还与排水系统排泄能力有关,因此研究排水能力对于城市防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平原地区的上海中心城区田林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布设的可行性,确定LID空间布局方案,基于SWMM模型模拟分析LID与泵排模式联合调控对区域积水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低方案(绿色屋顶+雨水桶)仅通过改造绿色屋顶,增设雨水桶,不改造地面,能使区域1 a一遇降雨不积水;中方案(绿色屋顶+雨水桶+下凹式绿地+渗透塘)在低方案基础上,地面改造16.7%,能使区域排水标准提升到3 a一遇;高方案(绿色屋顶+雨水桶+下凹式绿地+渗透塘+植草沟+透水铺装)在低方案基础上,地面改造30%能使区域排水标准提升到4 a一遇。LID方案联合泵排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排水能力,雨水泵开启水位降至1.0 m时,中方案能将区域排水标准提升至4 a一遇;雨水泵开启水位分别降至2.0,1.0,0 m时,高方案分别能将区域排水标准提升至5 a一遇、6 a一遇、7 a一遇;LID与泵排联合调控能够有效提升区域排水标准。研究成果可为老城区排水系统可持续改造、减缓城市积水提供技术参考,对于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系统 排水能力 影响开发(lid) 泵排模式 提标改造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小区削峰减洪效率对降雨特征的响应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向晨瑶 刘家宏 +3 位作者 邵薇薇 梅超 夏霖 王浩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2,共6页
海绵城市建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下垫面的种类,使得城市降雨径流的非线性关系更加复杂。以分析降雨特征对海绵小区的径流控制能力的影响为研究目标,以厦门市典型海绵小区为例,通过SWMM模型模拟计算,分析了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和降雨... 海绵城市建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下垫面的种类,使得城市降雨径流的非线性关系更加复杂。以分析降雨特征对海绵小区的径流控制能力的影响为研究目标,以厦门市典型海绵小区为例,通过SWMM模型模拟计算,分析了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和降雨峰现系数对海绵小区削峰减洪能力的影响,计算了不同设计降雨条件下普通开发小区、海绵小区的洪量削减率和洪峰削减率。结果表明:随着降水重现期由2年增加至100年,总洪量削减率由63.8%降至50.9%,洪峰削减率由66.0%降至37.4%;随着降雨历时从1 h延长至6 h,总洪量削减率由58.3%增至61.8%,洪峰削减率由63.7%降至56.3%;随着峰现系数从0.1增大到0.9,总洪量削减率由58.3%增至61.8%,洪峰削减率由63.7%降至56.3%;海绵小区削减洪峰的能力对降雨过程更为敏感,降雨量越大、峰值越靠后,越不利于洪峰流量的削减;而降雨量越大、历时越短,越不利于总径流量的削减。海绵小区整体在不同雨强下的效用比单一低影响开发措施更为稳定,证明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多种工程相结合、注重竖向设计的做法比大量建设某一种设施更为有效。研究成果为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小区 SWMM 削峰减洪 影响开发措施 降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银川市金凤区雨洪模拟及LID效果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明慧 侯精明 +6 位作者 王添 栾广学 银雅伦 杨露 李欣怡 樊超 沈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4,共7页
针对城市内涝及非点源污染问题,从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以银川市金凤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SWMM建立雨洪模型,选取设计雨峰系数为0.4的5种降雨重现期和降雨重现期为0.5 a的4种雨峰系数共9场降雨,评估研究区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 针对城市内涝及非点源污染问题,从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以银川市金凤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SWMM建立雨洪模型,选取设计雨峰系数为0.4的5种降雨重现期和降雨重现期为0.5 a的4种雨峰系数共9场降雨,评估研究区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组合透水铺装及雨水花园组合透水铺装5种LID方案下对径流及4种污染物的控制效果。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的增大,5种方案的径流控制率及污染物负荷削减率均有所减小;下凹式绿地组合透水铺装方案的削减效果最为显著,重现期为0.5~5 a时,该方案径流控制率均大于65%,污染物负荷削减率均大于45%;重现期为10 a时,径流控制率及TSS、COD、TP与TN负荷削减率分别为61.38%、42.86%、58.23%、44.03%和55.95%;重现期为0.5 a时,随着雨峰系数的增大,5种LID方案的径流控制率及污染物负荷削减率的变化均不明显。LID方案对中小重现期降雨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因组合方案各措施间受到相互作用及不透水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并未达到“1+1>2”的叠加效应,最优方案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影响开发(lid) SWMM 雨水径流控制 污染物削减 银川市金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居住小区海绵化改造建设研究——以西宁市安泰华庭小区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一非 王沛永 +2 位作者 田园 迟守冰 王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106,共16页
【目的】受既有建筑、管网、高差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城市建成区的海绵化改造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尤其是高寒地区居住区海绵建设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技术困难。本文以西宁市安泰华庭小区海绵化改造为例,详细介绍其海绵化改造具体方案,并... 【目的】受既有建筑、管网、高差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城市建成区的海绵化改造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尤其是高寒地区居住区海绵建设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技术困难。本文以西宁市安泰华庭小区海绵化改造为例,详细介绍其海绵化改造具体方案,并验证实施方案的有效性,为此类地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案例依据。【方法】通过对现状场地条件分析、LID设施的选择与布置,运用SWMM建立不同重现期(2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2 h降雨下海绵化改造前后的两种模型,并进行对比,同时在改造后模型中使用实测降雨数据模拟,并与排放口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结果】(1)依据场地现状可使用下凹绿地、植草沟渠、高强度透水铺装、屋顶花园、雨水调蓄池5种LID设施组合的海绵设施系统。(2)在10、20及50年重现期降雨条件下,C1排水口的流量峰值分别降低了83.45%、79.31%和57.39%,峰现时间延迟了82、40和30 min,C3排水口的流量峰值分别降低了65.96%、34.04%和22.34%,峰现时间延迟了65、50和62 min,达到了很好的削峰延时效果;改造后50年重现期下排水口的流量均低于改造前2年重现期排放口的流量,小区的防洪排涝能力由2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3)通过与3次实际降雨值和产流数据对比,发现模拟数据与实际监控数据能够很好地匹配,说明设计模型的参数率定合理,模拟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结论】使用多种LID设施组合的海绵系统改造后的区域相对于未改造区域的产流峰值、出流量均大幅度降低,充分说明了在高寒地区海绵化改造的实施有效地削减了外排量,实现了削峰、延时、去污等综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开发 居住小区改造 高寒地区 SWMM模型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海绵小区雨水利用的效益分析——以固原市海绵小区建设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文靖 李怀恩 +3 位作者 刘祺超 贾斌凯 张泽文 党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0-175,183,共7页
[目的]对城市海绵小区雨水利用措施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进行识别计算并与其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为海绵小区建设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以第二批试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南新区6个海绵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水量平衡法、替代工程法、影子... [目的]对城市海绵小区雨水利用措施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进行识别计算并与其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为海绵小区建设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以第二批试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南新区6个海绵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水量平衡法、替代工程法、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碳税法、造林成本法等,对海绵小区产生的雨水资源利用、固碳释氧、降噪、调蓄径流、文化教育等3大类共10项效益进行定量计算并采用效益费用比进行静态和动态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固原市西南新区6个海绵小区的总效益为2.91×10 5元/a,其中雨水花园的效益为1.03×105元/a,下沉式绿地的效益为7.99×104元/a,植草沟的效益为6.15×104元/a,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比例分别为22.84%,76.89%和0.27%.[结论]海绵小区雨水利用有较好的投资效益,固原市海绵小区的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效益计算 海绵小区 影响开发(lid)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LID模式的深圳市内涝防治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孙波 谢水波 +2 位作者 王志远 吴浩祎 刘慧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2,共6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透水面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内涝问题也日益严重。为有效降低城市雨洪内涝出现频率及其影响破坏,选取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凤凰城新城公园周围区域,通过SWMM模型构建区域降雨径流模型,对比分析了4种单独布置方案与...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透水面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内涝问题也日益严重。为有效降低城市雨洪内涝出现频率及其影响破坏,选取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凤凰城新城公园周围区域,通过SWMM模型构建区域降雨径流模型,对比分析了4种单独布置方案与1种组合布置方案对于区域内径流总量和洪峰总量削减的效果。结果表明:①在削减径流总量方面,LID组合效果最佳,其次是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雨水桶,绿色屋顶最差;②在削减洪峰总量、推迟洪峰时间方面,LID组合效果最佳,其次是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最差的是雨水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防治 径流控制 洪峰流量 影响开发(lid)模式 SWMM模型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