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贺春伟 彭洁 沈琳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9-534,共6页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IPUS)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具有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反应和改善心肌缺血等多重生物效应,且其安全性良好。本文综述近年来LIPU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其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极化和吞脂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绩 杨传熙 +3 位作者 徐天华 孙伟 孔祥清 盛燕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9-495,共7页
目的:探究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巨噬细胞极化与吞脂能力的潜在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胫骨骨髓灌注法提取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分别用不同强度(4.825、19.300、43.425 mW/cm^(2))的... 目的:探究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巨噬细胞极化与吞脂能力的潜在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胫骨骨髓灌注法提取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分别用不同强度(4.825、19.300、43.425 mW/cm^(2))的LIPUS对巨噬细胞进行辐照处理,再给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水平;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活性;热电偶测温技术检测LIPUS热效应;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采用荧光染料DiI标记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巨噬细胞共同孵育6 h,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巨噬细胞的脂滴吞噬效率。结果:流式细胞术和CCK-8结果表明,不同强度LIPUS辐照处理均未对巨噬细胞的凋亡和细胞活性产生影响;热电偶测温技术表明,温度变化稳定,未产生明显热效应。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能显著上调巨噬细胞M1表型基因的mRNA水平,而LIPUS辐照处理可下调LPS诱导的M1表型基因mRN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脂滴吞噬染色结果显示,LPS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脂作用,而LIPUS辐照处理能减弱LPS对巨噬细胞吞脂能力的促进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IPUS能够下调LPS诱导的NF-κB/MAPK通路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IPUS可能通过抑制LPS活化的NF-κB/MAPK通路阻止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以及减弱巨噬细胞的吞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 巨噬细胞 M1表型 吞脂能力 NF-κB/MA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畅 张金鹏 +4 位作者 彭洁 曹爱红 陈晓明 张晨 沈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4期44-49,共6页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应用SAS 9.4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超声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LIPUS治疗共计20次。比较治疗前后疗效、HRV指标及焦虑、抑郁、睡眠状态。结果 超声组和对照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组治疗前后比较,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5个维度及总分均提高,且提高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心绞痛稳定状态得分以及总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治疗后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to-normal intervals,SD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 of NN intervals for period of interest,r MSSD)、相邻NN间期差异≥50ms的心搏百分数(percentage of adjacent NN intervals that differ from each other by larger than 50ms,PNN50)、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 power,LF)和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 power,HF)水平均升高,前述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PNN50及HF均较前升高,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SD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 of NN intervals for period of interest,r MSSD)和LF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得分均显著减少,其中HAMA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PUS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HRV指标及焦虑状态,是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一项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 心率变异性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低强度脉冲式超声联合微泡空化治疗促进小鼠缺血骨骼肌微循环灌注效果的初步评价
4
作者 刘奕佳 汤晓轶 +1 位作者 李尚泽 赵佳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6-343,共8页
目的评价连续低强度脉冲式超声(LIPUS)联合微泡(MB)的空化治疗(以下简称超声空化治疗)促进小鼠缺血后肢微循环灌注的效果,初步探讨该治疗方式对肢体动脉缺血性损伤的无创治疗潜力。方法构建小鼠左后肢缺血模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小鼠... 目的评价连续低强度脉冲式超声(LIPUS)联合微泡(MB)的空化治疗(以下简称超声空化治疗)促进小鼠缺血后肢微循环灌注的效果,初步探讨该治疗方式对肢体动脉缺血性损伤的无创治疗潜力。方法构建小鼠左后肢缺血模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模型组、MB组、LIPUS组和超声空化治疗组(LIPUS+MB组)。模型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0.1 mL生理盐水,MB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0.1 mL MB,LIPUS组小鼠在经尾静脉注射0.1 mL生理盐水的同时采用LIPUS对缺血后肢进行治疗,LIPUS+MB组小鼠在经尾静脉注射0.1 mL MB的同时采用LIPUS对缺血后肢进行治疗;各组均每天注射1次,共7 d。在治疗的第1、4、7天,通过超声造影评价小鼠缺血后肢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并结合小鼠后肢腓肠肌组织H-E染色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不同治疗对小鼠缺血后肢微循环灌注的促进效果。结果小鼠左后肢缺血模型构建成功,所有的模型小鼠均表现出明显的缺血微循环灌注障碍,模型稳定性良好。治疗第7天结束后,LIPUS+MB组小鼠缺血后肢微循环灌注水平升高,其缺血侧与非缺血侧微血管流量比值高于LIPUS组[(94.33±4.51)%vs(70.33±2.09)%,P<0.05];H-E染色结果显示,LIPUS+MB组腓肠肌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肌肉结构修复优于LIPUS组,而模型组和MB组则表现为肌细胞坏死、肌束排列紊乱及毛细血管稀疏;CD3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进一步证实,超声空化治疗在促进缺血骨骼肌微循环灌注、微血管新生和组织修复方面显著优于单纯LIPUS治疗(CD31相对表达水平5.03±0.33 vs 3.57±0.21,P<0.01)。结论与单纯LIPUS治疗相比,连续超声空化治疗在促进小鼠缺血后肢的微循环灌注方面表现出更加显著的效果,为外周动脉缺血性疾病所致肢体骨骼肌微循环灌注障碍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空化治疗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 超声造影 微循环灌注 外周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早中期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外基质及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明霞 程凯 +6 位作者 林强 王大新 于俊龙 林爱翠 安恒远 陈安亮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3-599,共7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早中期兔膝骨性关节炎(OA)软骨细胞外基质(ECM)、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LIPUS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和延缓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6组,早期对照组(EC组...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早中期兔膝骨性关节炎(OA)软骨细胞外基质(ECM)、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LIPUS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和延缓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6组,早期对照组(EC组)、早期OA组(EO组)、早期治疗组(ET组)、中期对照组(MC组)、中期OA组(MO组)和中期治疗组(MT组),6只/组。EO、ET、MO及MT组均接受左后肢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CLT),对照组仅接受左侧膝关节囊切开术。ET组和MT组分别于术后第3天和第5周起接受LIPUS治疗。超声频率3MHz,强度40mW/cm2,作用时间20min,1次/d,6d/周,持续6周。EO与MO组的LIPUS方案与治疗组相同,但无超声输出。LIDUS6周后,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进行关节软骨的组织学观察,并进行Mankin评分。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多糖、Ⅱ型胶原、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p38(p-p38)的变化。结果:③组织学观察及Mankin评分:EO组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甲苯胺蓝染色变浅、软骨细胞减少,与EC组相比,Mankin评分显著升高(P<0.01);MO组关节软骨损伤明显,Mankin评分较MC组显著升高(P<0.01)。与EO组相比,ET组病理学改变程度轻,Mankin评分显著降低(P<0.01);但MT组Mankin评分较MO组无显著降低(P>0.05)。③Ⅱ型胶原、蛋白多糖检测:与EC组比较,EO组和ET组均下降,但EO组较ET组明显下降(P<0.05);与MC组相比,MO和MT组均显著降低(P<0.05),MO组与MT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p-ERK1/2、p-p38检测:与EC组相比,EO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但与EO组相比,ET组显著降低(P<0.05);与MC组相比,MO组和MT组表达显著升高(P<0.05),MT组与MO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IPUS可以减轻关节软骨ECM的损伤程度,其作用与LIPUS治疗后关节软骨中p38、ERK1/2表达下调有关,这种作用与OA的病变阶段密切相关,即在OA早期进行LIPUS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 骨性关节炎模型 细胞外基质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