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阴性/不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何鑫 陶绘丞 +4 位作者 王淑珍 朱志清 王跃 刁小莉 曲久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5-211,共7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性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性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患者的随访结果,探讨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科门诊,HR-HPV阴性、宫颈液基细胞学为ASCUS和LSIL的356例患者的病理资料,对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经阴道镜及宫颈活检排除高级别病变的306例患者定期进行HR-HPV随访。 HR-HPV检测采用杂交检测法2代(hybird capture-Ⅱ,HC-Ⅱ)。结果 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分别为7.9%和9.1%。 HR-HPV阳性/ASCUS和LSIL患者CIN -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分别是22.9%和17.9%。 HR-HPV阳性的ASCUS和LSIL患者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HR-HPV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HR-HPV阳性对ASCUS及LSIL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3%和84.42%。 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是14.3%。不同年龄段的HR-HPV阴性/ASCUS和LSIL的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的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生率最高(18.2%)。结论 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发生CIN-Ⅲ及以上病变分别是7.9%和9.1%,CIN-Ⅱ及以上病变达14.3%,30~39岁的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发生率达18%,建议对于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应行阴道镜检查可疑病变部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不典型细胞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对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赵红霞 董艳双 +1 位作者 蔡友治 朱颖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的不同阶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独感染或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特定组合的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检测了102例女性宫颈标本,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未见上皮病变或恶... 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的不同阶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独感染或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特定组合的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检测了102例女性宫颈标本,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未见上皮病变或恶性病变组(LSIL/NILM组)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浸润性宫颈癌组(ICC/HSIL组)。通过对样本进行PCR检测,鉴定HPV分型;然后进一步分析HPV多重感染的情况。通过计算ICC/HSIL或LSIL/NILM之间的优势比(OR),来检验特定HPV组合感染与宫颈癌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标本中,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与单一感染相比,HPV68和HPV16共同感染使患ICC/HSIL的风险增加。结论:高危型HPV病毒共同感染时,其ICC/HSIL发生的风险较单一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 浸润性宫颈癌 高度上皮内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47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HPV型别分布状况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彩英 刁雯静 +1 位作者 汪清 隋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7-452,共6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475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的高危型(high-risk,HR)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型别分布状况。方法对47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进行HR-HPV分型检测。结果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 目的探讨上海市475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的高危型(high-risk,HR)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型别分布状况。方法对47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进行HR-HPV分型检测。结果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中HR-HPV感染率为82.6%,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中HR-HPV感染率为93.6%,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47,P<0.001);宫颈LSIL和宫颈HSIL两组患者的HPV感染率在单或多重HPV感染模式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771,P=0.026);在宫颈LSIL患者中,HR-HPV型别占比由高到低前六位分别为HPV58、16、52、33、31和53型。在宫颈HSIL患者中,HR-HPV型别占比由高到低前六位分别为HPV16、58、33、52、18和31型。两组患者间的HR-HPV型别构成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4.666,P<0.001)。结论 HR-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密切相关,宫颈LSIL和宫颈HSIL两组患者在HRHPV感染率、HR-HPV多重感染模式以及型别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度上皮内病变 HPV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的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姜俊 陈宜刚 +2 位作者 王华 叶军 冯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评价支链DNA技术(bDNA)对HPV-E6/E7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67例宫颈癌筛查妇女宫颈脱落细胞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同时采用bDNA技术检测HPV-E6/E7 mRNA。另从中随机选择43例患者[11例非典型磷状上皮... 目的:评价支链DNA技术(bDNA)对HPV-E6/E7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67例宫颈癌筛查妇女宫颈脱落细胞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同时采用bDNA技术检测HPV-E6/E7 mRNA。另从中随机选择43例患者[11例非典型磷状上皮细胞(ASCUS)、17例低度磷状上皮内病变(LSIL)、15例高度磷状上皮内病变(HSIL)]检测HPV-E6/E7DNA。结果:①HPV-E6/E7 mRNA与HPV-E6/E7 DNA相关性分析显示:HPV-E6/E7 mRNA与HPV-E6/E7 DNA检测结果呈现显著正相关(r=0.465,P=0.002);②总体人群HPV-E6/E7 mRNA检出阳性率为43.1%,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HPV-E6/E7mRNA阳性率(χ2=41.396,P<0.001)和copies量(H=39.350,P<0.001)均呈现趋势性升高;③HPV-E6/E7 mRNA对LSIL+诊断的灵敏度为67.1%(95%CI:56.1%-78.1%)、特异性为74.2%(95%CI:65.5%-82.9%)、准确性为71.3%(95%CI:64.4%-78.1%)、阳性预测值为65.3%(95%CI:54.3%-76.3%)、阴性预测值为75.8%(95%CI:67.2%-84.4%)。结论:HPV-E6/E7 mRNA与宫颈细胞学类型相关,其对LSIL+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效率,可能更为适用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非典型上皮细胞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度上皮内病变 E6 E7信使RNA E6 E7 DNA bDNA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LSIL/CINⅠ转归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家建 周胤健 +3 位作者 胡庆伟 王朋飞 张晓兴 杜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LSIL/CINⅠ)转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初次就诊的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LSIL且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并经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 目的:探讨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LSIL/CINⅠ)转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初次就诊的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LSIL且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并经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LSIL/CINⅠ患者298例,对所有病例每6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24个月。根据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表达结果的不同分组: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194例,阴性表达组10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的转归,并评估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预测LSIL/CINⅠ转归中的临床意义。结果:(1)对所有LSIL/CINⅠ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病变消退率分别为21.8%(65/298)、49.3%(147/298)、56.4%(168/298)和61.7%(184/298),其中79.9%(147/184)的消退病例发生在12个月内;病变进展率分别为4.4%(13/298)、9.7%(29/298)、13.1%(39/298)和14.1%(42/298),无子宫颈浸润癌发生,其中69.0%(29/42)的进展病例发生在12个月内。(2)随访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时,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病变消退率(分别为26.3%、59.8%、68.0%和73.7%)明显高于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组(分别为13.5%、29.8%、34.6%和39.4%)(P<0.05)。(3)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时,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组进展率(分别为9.6%和16.3%)明显高于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分别为1.5%和6.2%)(P<0.05);而随访第18个月、24个月时,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组进展率略高于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预测LSIL/CINⅠ转归具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分流初次就诊的TCT≤LSIL且HR-HPV阳性的LSIL/CINⅠ患者。对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的LSIL/CINⅠ患者需进行重点随访,警惕病变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L1蛋白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