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挖孔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完整性检测的局限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庆清 陈维文 张绍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7,共6页
目前国内外对低应变完整性检测的局限性所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尺寸效应,而对于在自身成桩工艺及周边地层的综合影响下的人工挖孔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完整性检测的局限性少有涉及。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完整性检测原理,结合湖南某电厂工地进行... 目前国内外对低应变完整性检测的局限性所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尺寸效应,而对于在自身成桩工艺及周边地层的综合影响下的人工挖孔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完整性检测的局限性少有涉及。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完整性检测原理,结合湖南某电厂工地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检测,采集测试曲线进行分析,利用钻芯法对若干检测时程曲线异常的基桩进行验证,作出正确判断,并在人工挖孔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完整性检测的局限性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相应结论:桩周地层、桩端持力层的性质及桩长会影响桩端反射,护壁、桩周地层变化、阻抗变化界面处的二次反射都将对低应变检测产生干扰,桩土相互作用下可能会使低应变检测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反射波完整性检测 人工挖孔桩 钻芯法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薄壁管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时瞬态波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汉龙 丁选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419,共6页
现浇薄壁管桩低应变检测时,存在桩头三维效应以及平截面假定的适应性问题。基于笔者所建立的理论公式,计算了桩顶的速度和位移响应,对高频干扰频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桩顶入射波峰大小及到达时间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其沿... 现浇薄壁管桩低应变检测时,存在桩头三维效应以及平截面假定的适应性问题。基于笔者所建立的理论公式,计算了桩顶的速度和位移响应,对高频干扰频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桩顶入射波峰大小及到达时间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其沿环向变化的规律以及半径和脉冲宽度的影响。对平截面假定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比较了不同深度截面各点的速度响应,速度响应曲线第一个峰值之后各点的波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岔"现象,平截面假定难以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低应变完整性检测 动力响应 瞬态波 三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缝管桩低应变测试的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卢志堂 程晓东 +3 位作者 郭扬 柯宅邦 王飞 陶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91-1396,共6页
文章采用弹性动力有限积分法(elastodynamic finite integration technique,EFIT)对含裂缝管桩的低应变完整性检测进行三维数值分析,建立了柱坐标系下的管桩数值模型,根据初始和边界条件,得出含裂缝管桩的桩顶轴向速度响应,并与实测数... 文章采用弹性动力有限积分法(elastodynamic finite integration technique,EFIT)对含裂缝管桩的低应变完整性检测进行三维数值分析,建立了柱坐标系下的管桩数值模型,根据初始和边界条件,得出含裂缝管桩的桩顶轴向速度响应,并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分析了激振脉冲宽度、裂缝产状、裂缝长度及位置对桩顶轴向速度响应的影响;提出一种提高裂缝定位效果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EFIT适用于含裂缝管桩低应变测试的模拟;低应变反射波法不能用于识别轴向裂缝,但可用于识别横向裂缝;激振脉冲越宽,对横向裂缝的识别效果越差;由传统一维理论得出的横向裂缝位置偏浅;提出的修正方法有助于提高裂缝定位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管桩裂缝的低应变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应变完整性检测 三维数值分析 弹性动力有限积分法(EFIT) 管桩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春秋 刘宏毅 安旭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通过对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水平静载现场试验 ,并结合对其桩身的应变测试、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 ,分析了填土较厚区域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承载力性状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研究成果对进一步认识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工作特性 。
关键词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 静载试验 承载力 影响因素 应变测试 低应变完整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