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中空间电荷积聚对试样厚度的依赖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吕泽鹏 吴锴 +3 位作者 王霞 成永红 刘通 李锐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55-2765,共11页
低密度聚乙烯(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厚度从μm级到cm级不等,差异极大。为此,研究了LDPE纳米复合材料中空间电荷的积聚对其厚度的依赖性。基于已有的LDPE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电声脉冲(PEA)法测量了不同厚度的无掺杂LDPE及掺杂有纳米填料的L... 低密度聚乙烯(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厚度从μm级到cm级不等,差异极大。为此,研究了LDPE纳米复合材料中空间电荷的积聚对其厚度的依赖性。基于已有的LDPE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电声脉冲(PEA)法测量了不同厚度的无掺杂LDPE及掺杂有纳米填料的LDPE纳米复合材料在50kV/mm电场强度下的电荷积聚特性。发现无掺杂LDPE中电荷积聚不随试样厚度发生明显变化;而LDPE纳米复合材料中电荷积聚对试样厚度有明显的依赖性:试样厚度越厚,异极性电荷的抑制效果越好。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以双极子模型为基础、结合陷阱势能理论进行仿真,探讨了无掺杂LDPE中异极性电荷的形成机理,指出纳米填料不仅作为陷阱中心而且作为复合中心直接影响着试样中空间电荷的积聚特性,2种材料不同的厚度依赖性是由于复合作用的强度不同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HVDC)电缆 低密度聚乙烯(LDPE) 纳米复合材料 空间电荷 试样厚度 陷阱 复合作用 双极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结构氧化铝/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思蛟 查俊伟 +2 位作者 王颖 王俊甫 党智敏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5,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和多层热压的方法制备了4种三明治结构的氧化铝/低密度聚乙烯(Al2O3/LDPE)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电声脉冲法测试了复合材料短路时的空间电荷消散曲线,通过电流测试平台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常温不同直流电场下的电导率变化。结果表... 采用熔融共混和多层热压的方法制备了4种三明治结构的氧化铝/低密度聚乙烯(Al2O3/LDPE)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电声脉冲法测试了复合材料短路时的空间电荷消散曲线,通过电流测试平台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常温不同直流电场下的电导率变化。结果表明:三明治结构Al2O3/LDPE复合材料的电荷消散速度明显高于纯LDPE,且在高电场下其电导率小于纯LDPE。这是由于通过三明治结构较大程度地将深陷阱引入到LDPE复合材料表面,有效抑制了电荷的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三明治结构 纳米复合材料 空间电荷 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聚苯乙烯/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石素宇 王利珂 +2 位作者 张笑源 董昕辰 李桐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以再生聚苯乙烯(PS)为主要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PS/LLDPE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分析其结构及性能。加入LL... 以再生聚苯乙烯(PS)为主要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PS/LLDPE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分析其结构及性能。加入LLDPE显著提升了PS/LLDPE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添加质量分数13%的LLDPE时,PS/LLDPE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约为PS的10倍,达到GB/T 29645—2013增韧级聚苯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的优等品技术要求;与PS相比,PS/LLDPE拉伸断面较为粗糙,为塑性变形;PS/LLDPE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均提升,损耗峰向高温方向发生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再生聚苯乙烯 复合材料 热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树枝生长特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章华中 李剑 +3 位作者 梁勇 杨丽君 廖瑞金 赵玉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37-142,共6页
绝缘材料的电树枝生长特性分析是评估其绝缘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熔融插层复合法制备了一种低密度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设计制作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树枝生长试样及实验系统,在实验中观测了恒定电压下试样中电树枝生长过程及... 绝缘材料的电树枝生长特性分析是评估其绝缘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熔融插层复合法制备了一种低密度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设计制作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树枝生长试样及实验系统,在实验中观测了恒定电压下试样中电树枝生长过程及电树枝形态,测量了试样中电树枝的生长速度与扩散系数,分析了电树枝的局部放电统计特性。通过分析低密度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说明了纳米蒙脱土对该纳米复合材料中电树枝的抑制机制。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纳米蒙脱土粒子有效提高了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晶度并减小了晶粒尺寸。同时,纳米蒙脱土粒子有利于降低纳米复合材料电树枝局部放电量与放电重复率,延缓了电树枝的引发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电树枝 局部放电 高电压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化硅/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分布特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湶 伍科 +3 位作者 廖瑞金 李剑 徐智 马小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69-2674,共6页
空间电荷的积聚会引起局部电场的畸变,从而引起局部放电(PD)和电树枝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导致聚合物绝缘性能降低的重要因素。针对此问题,采用电声脉冲(pulsed electro-acoustic,PEA)法研究了利用不同偶联剂(包括KH-560偶联剂和A-171偶联... 空间电荷的积聚会引起局部电场的畸变,从而引起局部放电(PD)和电树枝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导致聚合物绝缘性能降低的重要因素。针对此问题,采用电声脉冲(pulsed electro-acoustic,PEA)法研究了利用不同偶联剂(包括KH-560偶联剂和A-171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后的纳米SiC添加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所制备得到的SiC/LDPE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C粒子与LDPE本体之间的界面是陷阱的主要来源,添加纳米粒子对同极性电荷的注入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偶联剂对陷阱的性质和能级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分布是不同的,KH-560SiC/LDPE复合材料中存在大量正极性亲和性的深陷阱,而A-171SiC/LDPE复合材料中则分布大量正极性亲和性的浅陷阱,从而影响载流子迁移,改变原有LDPE的介电性能。分析认为此现象源于不同偶联剂的分子结构差异,含有不对称侧链和端基的KH-560偶联剂更容易产生深陷阱,而含有烯烃结构的A-171偶联剂则容易产生浅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LDPE) 纳米碳化硅 偶联剂 电声脉冲(PEA)法 陷阱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纳米氢氧化镁/交联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永 柯昌美 +3 位作者 王全全 周黎琴 张金龙 陈红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0-434,共5页
用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纳米M g(OH)2,并制备了纳米M g(OH)2/交联低密度聚乙烯(XLDPE)复合材料。用FTIR,TEM,SEM等手段对纳米M g(OH)2表面性质和纳米M g(OH)2在XLDPE中的分散程度进行了表征,并对纳米M g(OH)2/XL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和... 用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纳米M g(OH)2,并制备了纳米M g(OH)2/交联低密度聚乙烯(XLDPE)复合材料。用FTIR,TEM,SEM等手段对纳米M g(OH)2表面性质和纳米M g(OH)2在XLDPE中的分散程度进行了表征,并对纳米M g(OH)2/XL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的纳米M g(OH)2表面吸附了一层聚丙烯酸酯;改性纳米M g(OH)2在XLDPE基体中分散均匀;添加改性纳米M g(OH)2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和阻燃性能明显优于添加未改性纳米M g(OH)2的复合材料;当m(改性M g(OH)2)∶m(低密度聚乙烯)=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23.7M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改性 纳米聚丙烯酸酯 纳米氢氧化镁 聚乙烯 复合材料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对无机纳米、微米氧化硅/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慢极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彪 李喆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6期47-49,52,共4页
通过双溶液共混法制备纳米氧化硅(Nano_SiOx)/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微米二氧化硅(Micro_SiO2)/LDPE复合介质,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分散状态。采用时域法对复合介质的界面极化特性进行测量分析。利用电流计KEITHLEY6517A采... 通过双溶液共混法制备纳米氧化硅(Nano_SiOx)/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微米二氧化硅(Micro_SiO2)/LDPE复合介质,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分散状态。采用时域法对复合介质的界面极化特性进行测量分析。利用电流计KEITHLEY6517A采集试样在2×106~2×107V/m的直流场强预压后的放电曲线,将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数据进行傅立叶变化从而可以得到ε′_ε∞和ε″在低频部分的值。研究复合介质的损耗发现,随着电场的升高,介质的极化强度增大,介质极化机理会发生改变,并且极化峰值所在的位置比复合材料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氧化硅 复合材料 慢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氧化镁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气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清江 董志聪 +4 位作者 李红发 吴毅江 高松 聂文翔 罗应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为提高交联聚乙烯(PE-XL)绝缘性能,以聚乙烯(PE)为基体,以改性后的MgO(MgO-NH_(2))为填料进行复配交联制备了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热老化前后的电绝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未改性的MgO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PE-XL/MgO)进行了... 为提高交联聚乙烯(PE-XL)绝缘性能,以聚乙烯(PE)为基体,以改性后的MgO(MgO-NH_(2))为填料进行复配交联制备了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热老化前后的电绝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未改性的MgO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PE-XL/MgO)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直流击穿强度、空间电荷和直流电导率来研究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与未老化PE-XL/MgO相比,未老化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提高了20%,异质空间电荷积累可以忽略不计。热老化后,PE-XL/MgO和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分别较热老化前降低了38%和20%。此外,将MgO表面改性后制备的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比PE-XL/MgO具有更低的直流电导率。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在未老化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性能,且对热老化可能引起的劣化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氧化镁 聚乙烯 复合材料 电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S_(2)纳米片和聚乙烯咔唑纳米复合材料的忆阻器的阻变行为
9
作者 邹鹏飞 曹青 +2 位作者 阳芳 熊礼苗 袁旭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0-1635,共6页
文章介绍基于单层WS_(2)纳米片和聚乙烯咔唑(PVK)纳米材料的Ag/WS_(2)-PVK/Cu忆阻器,并研究PVK质量分数对忆阻器I-V特性的影响。Ag/WS_(2)-PVK/Cu忆阻器表现为一次写入多次读取(write-once read-many-times, WORM)的阻变行为,随着PVK质... 文章介绍基于单层WS_(2)纳米片和聚乙烯咔唑(PVK)纳米材料的Ag/WS_(2)-PVK/Cu忆阻器,并研究PVK质量分数对忆阻器I-V特性的影响。Ag/WS_(2)-PVK/Cu忆阻器表现为一次写入多次读取(write-once read-many-times, WORM)的阻变行为,随着PVK质量分数的增加,VSET逐渐增加,开关比略有增加然后减小。I-V双对数曲线证实了器件的开关机制是陷阱控制的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机制,并用能带图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为过渡金属硫化物忆阻器开关性能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WS_(2)纳米 阻变行为 聚乙烯咔唑(PVK)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木质素/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明松 孙章建 +2 位作者 黄锦浩 杨东杰 邱学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43,共5页
采用球磨、气流粉碎和喷雾干燥等物理方法对麦草碱木质素分别进行预处理,制备不同结构特征的木质素颗粒。结果表明,气流粉碎木质素的平均粒径最小,为3.01μm,其次为球磨木质素和喷雾干燥木质素,平均粒径分别为16.02μm和27.23μm。气流... 采用球磨、气流粉碎和喷雾干燥等物理方法对麦草碱木质素分别进行预处理,制备不同结构特征的木质素颗粒。结果表明,气流粉碎木质素的平均粒径最小,为3.01μm,其次为球磨木质素和喷雾干燥木质素,平均粒径分别为16.02μm和27.23μm。气流粉碎木质素的比表面积最大,达到21.87 m2/g,球磨和喷雾干燥木质素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61 m2/g和1.90m2/g。将3种预处理方法制备的木质素颗粒分别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融共混制备木质素/LDP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木质素质量分数相同时,采用喷雾干燥木质素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气流粉碎木质素大0.4MPa,比球磨木质素大1.5MPa。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喷雾干燥木质素在LDPE中分散最均匀,与LDPE相之间的结合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气流粉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纤维增强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立成 马亚明 +2 位作者 王俊勃 杨敏鸽 王亚亮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6-59,共4页
以苎麻原麻、纱线和麻布作增强体,与低密度聚乙烯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增强体的热性能。结果表明:苎麻原麻的增强效果最好,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最大,达到91.494 MPa;纱线次之,麻布增强效果最差;经碱处理后复合材料的... 以苎麻原麻、纱线和麻布作增强体,与低密度聚乙烯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增强体的热性能。结果表明:苎麻原麻的增强效果最好,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最大,达到91.494 MPa;纱线次之,麻布增强效果最差;经碱处理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改善,纱线和麻布增强的复合材料强度、弹性模量明显提高,纤维热稳定性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碱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纤维和低密度聚乙烯填充聚甲醛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方伟 向定汉 +1 位作者 李文娟 农海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1,共3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剑麻纤维(SF)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同填充的聚甲醛复合材料,在HT-500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其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磨损表面形貌,分析磨损机制。结... 通过双螺杆挤出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剑麻纤维(SF)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同填充的聚甲醛复合材料,在HT-500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其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磨损表面形貌,分析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LDPE能显著降低POM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当LDPE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下降21.7%,磨损率降低10%;随SF质量分数的增加,POM/5%LDPE/SF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当SF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优异,在转速为1 120 r/m in,恒定载荷为8 N的实验条件下,其稳定摩擦因数为0.16,磨损率为1.61×10-6mm3/(N.m)。纯POM磨损方式以黏着磨损为主,POM/5%LDPE/SF复合材料以疲劳磨损为主,伴随有转移膜的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甲醛 剑麻纤维 低密度聚乙烯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纤维增强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占英 刘素明 +2 位作者 赵雄燕 马劲松 赵宗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35,共4页
以芦苇纤维作增强剂,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PE-LD)/芦苇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芦苇纤维、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PE-LD-g-MAH)及硅灰石的含量对PE-LD/芦苇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入增容剂PE-LD-g-MAH时,随芦苇纤维含... 以芦苇纤维作增强剂,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PE-LD)/芦苇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芦苇纤维、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PE-LD-g-MAH)及硅灰石的含量对PE-LD/芦苇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入增容剂PE-LD-g-MAH时,随芦苇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先略有增加而后降低,冲击强度则呈下降趋势;PE-LD-g-MAH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当PE-LD-g-MAH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硅灰石及芦苇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20%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纤维 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膨胀阻燃体系的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明 胡源 鲁红典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6-351,共6页
使用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相容剂的高密度聚乙烯/蒙脱土(HDPE/OMT)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基体,制备了含不同成炭剂的聚磷酸铵(APP)膨胀阻燃体系,对其阻燃性能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并分析了蒙脱土与膨胀阻燃剂协效作用的机理。热重分析(T... 使用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相容剂的高密度聚乙烯/蒙脱土(HDPE/OMT)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基体,制备了含不同成炭剂的聚磷酸铵(APP)膨胀阻燃体系,对其阻燃性能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并分析了蒙脱土与膨胀阻燃剂协效作用的机理。热重分析(TGA)、垂直燃烧(UL-94)、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计结果表明:APP/季戊四醇(PER)体系熔融过程较短可形成蒙脱土增强炭层;PER/PA/OMT体系中较高的有机物含量有利于蒙脱土迁移和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膨胀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粉填充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俊龙 何亮 +1 位作者 刘克勇 左勇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57,92,共3页
研究了不同偶联剂及用量对废纸粉填充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废纸和聚乙烯复合材料发泡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可以较好地改善纸粉与聚乙烯基体的相容性,用量为纸粉质量的1.0%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达到... 研究了不同偶联剂及用量对废纸粉填充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废纸和聚乙烯复合材料发泡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可以较好地改善纸粉与聚乙烯基体的相容性,用量为纸粉质量的1.0%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当AC发泡剂为4份,DCP交联剂用量为0.6份时,发泡复合材料密度从发泡前0.956 g/cm3降到0.113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粉 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发泡剂 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正温度系数特性的导电低密度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光能 李健 +1 位作者 谢友柏 虞烈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3-66,共4页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以低密度聚乙烯为基体的含碳黑的导电复合材料 ,考察了导电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正温度系数特性 ,同时探讨了导电复合材料的摩擦熔融现象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低密度聚乙烯基导电复合材料与 GCr15...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以低密度聚乙烯为基体的含碳黑的导电复合材料 ,考察了导电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正温度系数特性 ,同时探讨了导电复合材料的摩擦熔融现象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低密度聚乙烯基导电复合材料与 GCr15钢配副时 ,在较高 pv值下 ,摩擦系数呈现周期性降低现象 ;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而聚四氟乙烯及聚苯酯等辅助导电剂对其 PTC特性无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正温度系数 摩擦磨损性能 电接触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聚乙烯/聚二苯胺磷腈新型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冬华 崔燕军 唐小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5-128,共4页
采用先开环聚合后取代的方法合成了聚二苯胺磷腈 (PDAP) ,将 PDAP与低密度聚乙烯 (L DPE)熔融共混制得复合材料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 IR)、广角 X射线衍射 (WAXD)、热重 (TGA)、差示扫描量热 (DSC)、动态热机械分析 (DMTA)等方... 采用先开环聚合后取代的方法合成了聚二苯胺磷腈 (PDAP) ,将 PDAP与低密度聚乙烯 (L DPE)熔融共混制得复合材料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 IR)、广角 X射线衍射 (WAXD)、热重 (TGA)、差示扫描量热 (DSC)、动态热机械分析 (DMTA)等方法 ,对 PDAP/ LDPE共混物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L DPE/ PDAP共混物具有比 L DPE更高的热稳定性 ;LDPE/ PDAP共混物出现了两个玻璃化转变 ,相对于纯组分而言发生了偏移 ;广角 X射线衍射表明 LDPE/ PDAP共混物结晶度相对于 LDPE有所降低 ,同时发现有新的晶型出现 ,动态热机械分析表明 L DPE/ PDAP出现了 α、β、γ三个明显的转变 ,并且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聚二苯胺磷腈 复合材料 性能 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时雨 齐暑华 安群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
用模压方式制备了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碳纤维(CF)复合材料,研究了CF表面偶联剂处理、分散方式及含量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偶联剂处理过的CF填充PE-LLD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用超声分散法制备的试样的热导率优于... 用模压方式制备了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碳纤维(CF)复合材料,研究了CF表面偶联剂处理、分散方式及含量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偶联剂处理过的CF填充PE-LLD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用超声分散法制备的试样的热导率优于球磨混合法和熔融混炼法制备的试样。随着CF含量的增加,PE-LLD/CF复合材料热导率提高,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当CF含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用超声分散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热导率达1.4W/(m.K),是纯PE-LLD的6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热导率 超声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透性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培耀 宋国君 +2 位作者 殷兰兰 王立 亓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优选一种有机蒙脱土(OMMT),在不加任何相容剂的情况下,利用熔融挤出法直接复合制备出了高密度聚乙烯/有机蒙脱土(PE-HD/O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制备出了剥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分析了蒙脱土片层的气体阻... 优选一种有机蒙脱土(OMMT),在不加任何相容剂的情况下,利用熔融挤出法直接复合制备出了高密度聚乙烯/有机蒙脱土(PE-HD/O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制备出了剥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分析了蒙脱土片层的气体阻透性机理;对复合材料制备的复合薄膜透气性测试结果表明,氧气渗透率降低了37%。通过真空测试发现由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保鲜袋的真空保留期由纯聚乙烯的1d延长到18d,显示了纳米蒙脱土片层的超强阻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聚乙烯 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阻透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聚乙烯与麦秸粉填充聚甲醛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文娟 向定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1,77,共4页
通过模压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麦秸粉共同填充的聚甲醛(POM)复合材料,在往复式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其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机往复频率为1.0Hz。结果表明:含质量分数5%LDPE和5%麦秸粉的POM复合材料在具有... 通过模压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麦秸粉共同填充的聚甲醛(POM)复合材料,在往复式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其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机往复频率为1.0Hz。结果表明:含质量分数5%LDPE和5%麦秸粉的POM复合材料在具有最低的稳定摩擦因数和较低的比磨损率,其稳定摩擦因数为0.139,比磨损率为1.14×10-6mm3/(N.m)。SEM观测表明POM/LDPE/麦秸粉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疲劳磨损和转移膜的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复合材料 低密度聚乙烯 麦秸粉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