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香芹酚和亚硝酸钠释放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活性包装膜对猪肉护色保质作用研究
1
作者 张春燕 卢立新 潘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5,共8页
为改善真空包装猪肉的颜色,延长产品货架期,该文以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为抗菌、抗氧化剂,以亚硝酸钠为护色保质剂,利用挤出吹塑结合黏结复合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low-density polyethyl... 为改善真空包装猪肉的颜色,延长产品货架期,该文以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为抗菌、抗氧化剂,以亚硝酸钠为护色保质剂,利用挤出吹塑结合黏结复合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low-density polyethylene,PET/LDPE)活性包装膜,测定分析添加物及配比对活性膜结构、厚度、含水量、力学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结合真空包装研究活性膜对猪里脊肉护色、保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硅藻土对香芹酚负载率达34.97%,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可降低活性膜中香芹酚的释放速率;活性物质对膜的厚度影响不显著,添加亚硝酸钠后,活性膜含水量增加,力学、气体阻隔性均有所降低,但硅藻土、香芹酚可增加活性膜的断裂伸长率,当复合物添加量<1%(质量分数)时可改善活性膜的气体阻隔性;与只添加亚硝酸钠活性膜比较,添加硅藻土-香芹酚与亚硝酸钠的活性膜可显著提高真空包装猪肉的红度、抑制含氮物质的生成和微生物生长,添加1%及以上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活性膜将猪肉货架期延长至20 d以上。研究表明,该活性膜在食品包装材料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硅藻土 香芹酚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活性膜 真空包装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膜工艺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雾度的影响
2
作者 邢新雯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25年第1期22-25,共4页
雾度是评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光学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吹膜工艺条件的选择对LLDPE薄膜雾度有显著的影响。文章对LLDPE薄膜的吹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吹胀比为2.3~2.5、冷却线高度为15.2~16.8 cm、加工温度为185℃的条... 雾度是评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光学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吹膜工艺条件的选择对LLDPE薄膜雾度有显著的影响。文章对LLDPE薄膜的吹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吹胀比为2.3~2.5、冷却线高度为15.2~16.8 cm、加工温度为185℃的条件下,所制备的薄膜表现出最佳的稳定性,薄膜表面光亮、平整,膜厚均匀,雾度测试结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吹膜工艺 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聚乙烯熔喷工艺及其非织造布性能
3
作者 刘文龙 李好义 +5 位作者 何东洋 李长金 张杨 马秀清 李满意 杨卫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38,共8页
为探究高效制备工艺,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超细聚乙烯非织造材料,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熔喷非织造布。研究了热风温度、热风流量、模头温度、接收距离和熔体流量等熔喷工艺参数对LDPE纤维平均直径的影响规律,并... 为探究高效制备工艺,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超细聚乙烯非织造材料,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熔喷非织造布。研究了热风温度、热风流量、模头温度、接收距离和熔体流量等熔喷工艺参数对LDPE纤维平均直径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考察了熔喷非织造布的过滤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提高热风温度、热风流量和模头温度等均有助于降低纤维的平均直径,所制备纤维最小平均直径可达5.3μm,熔喷非织造布的最大拉伸强力为6.12 N,抗拉强度为2.16 MPa;经过热压工艺处理后,面密度为120 g/m^(2)的LDPE非织造布在32 L/min流量下的过滤效率可达75%以上,平均过滤阻力为80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熔喷技术 超细纤维 非织造布 医用防护材料 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接枝共聚物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性能
4
作者 吴敏 汪钟凯 +1 位作者 蒋峰 周亮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木质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多种功能性,经常被应用于合成或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改性领域。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极性的木质素与非极性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不相容,直接利用木质素改性低密度聚乙烯会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到负面影响... 木质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多种功能性,经常被应用于合成或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改性领域。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极性的木质素与非极性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不相容,直接利用木质素改性低密度聚乙烯会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到负面影响。通过ARGET ATRP法将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接枝到木质素上,制备全生物质木质素接枝聚甲基丙烯酸月桂酯(OL-g-PLMA)共聚物,将LDPE和OL-g-PLMA按不同比例熔融共混制备LDPE/OL-g-PLMA材料。结果表明,木质素接枝PLMA后可以有效提高与低密度聚乙烯间的相容性,与添加未改性木质素(3.4%)相比,LDPE添加OL-g-PLMA共聚物(3.2%)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能提高了1倍以上。SEM观察结果表明,木质素接枝PLMA后有助于提高其在LDPE基质中的分散性,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相容性。DMA测试也发现了OL-g-PLMA共聚物分子链与LDPE分子链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会限制LDPE分子链运动。在保证可见光高透过率条件下,添加OL-g-PLMA可以赋予LDPE薄膜阻挡紫外线的功能,并且使LDPE的氧气透过率下降40%。因此,LDPE/OL-g-PLMA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紫外性能和阻隔氧气性能,在食品、医药包装行业有着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低密度聚乙烯 OL-g-PLMA 相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pol气相反应器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粉料与块料的结构对比
5
作者 杜文博 刘振宇 +2 位作者 蒋文军 林华国 殷杰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256-258,共3页
对Unipol气相聚合工艺生产的2种牌号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2720和7042的粉料及其块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结块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牌号LLDPE的粉料与块料相比,熔点和结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晶温度、相对分子质量... 对Unipol气相聚合工艺生产的2种牌号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2720和7042的粉料及其块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结块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牌号LLDPE的粉料与块料相比,熔点和结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晶温度、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熔体流动速率基本一致;2种牌号LLDPE粉料均具有较强的颗粒感观,而块料是细小颗粒熔融黏成块的结果,块料内部有气泡结构。块料形成主要是由扩散段的颗粒静电吸附和丁烯插入降低聚乙烯熔融温度的双重作用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气相聚合 粉料 块料 结晶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聚乙烯(LDPE)对沥青粘弹性能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春蕾 杨旗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6-329,共4页
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作为沥青改性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了动态流变试验和布氏粘度试验对改性沥青的流变性及粘弹剪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不同的LDPE掺量对两种沥青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LDPE的掺量的增多复数模量呈... 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作为沥青改性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了动态流变试验和布氏粘度试验对改性沥青的流变性及粘弹剪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不同的LDPE掺量对两种沥青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LDPE的掺量的增多复数模量呈现降低趋势、相位角为增长趋势,同时抗车辙因子增大,表明LDPE的加入提高了沥青的弹性性能和高温抗变形能力;同时随着LDPE用量的增加,沥青的粘度也逐渐增加,沥青的剪切指数逐渐减小,沥青的非牛顿体特征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低密度聚乙烯(ldpe) 流变性能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膨胀阻燃低密度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小建 朱新生 +2 位作者 周正华 蒋雪璋 张榕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66-71,共6页
本工作研究各种不同添加剂对低密度聚乙烯膨胀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法(TG)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VA可提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且能促进体系成炭;SiO2改善了体系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 本工作研究各种不同添加剂对低密度聚乙烯膨胀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法(TG)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VA可提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且能促进体系成炭;SiO2改善了体系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及阻燃性能;氧化剂(NH4)2SO4则取得了较好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ldpe)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膨胀阻燃剂 硫酸铵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中铜向食品模拟物迁移量的测定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芳 胡长鹰 +3 位作者 石玉杰 钟怀宁 黄金宇 陈汝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9-203,共5页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GFAAS)对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GFAAS)对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中铜向食品模拟物迁移量的检测方法。将纳米铜和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KH550)处理的纳米铜分别添加到LDPE母粒中制备成纳米铜/LDPE复合膜。在40℃下,将纳米铜/LDPE复合膜在3%乙酸和10%乙醇2种食品模拟物中浸泡10 d,以ICP-OES测定3%乙酸中铜的含量,以GFAAS测定10%乙醇中铜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模拟物中,铜分别在0.02~0.5μg/m L和2.5~25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大于0.999,回收率分别在81.42%~100.22%和81.71%~96.05%,RSD分别为1.02%~8.87%和1.66%~8.24%(n=6),检出限为0.90μg/L和0.20μg/L,定量限为3.10μg/L和0.68μg/L,表明这2种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 低密度聚乙烯(ldpe) 复合膜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 食品模拟物 迁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低密度聚乙烯复合食品包装薄膜的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艾茜 胡长鹰 +2 位作者 林勤保 王志伟 李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94-298,共5页
将纳米银(Ag)或助剂(光稳定剂783、抗氧剂B900)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添加到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基材中,再通过挤出机造粒,吹膜机吹塑成薄膜,即制得纳米Ag/LDPE复合食品包装薄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 将纳米银(Ag)或助剂(光稳定剂783、抗氧剂B900)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添加到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基材中,再通过挤出机造粒,吹膜机吹塑成薄膜,即制得纳米Ag/LDPE复合食品包装薄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了薄膜中纳米银的粒径分布情况;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对薄膜的力学拉伸性能、透湿性能、透光性、颜色做了相关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纳米银或光稳定剂783、抗氧剂B900会增加LDPE膜的粗糙度,降低LDPE膜的透光性;添加纳米银降低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增加LDPE膜的粗糙度,且使材料颜色偏暗偏黄;所添加的助剂对材料的颜色无影响,但会增加膜的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塑料助剂 低密度聚乙烯(ldpe) 表征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琛阳 李育英 +2 位作者 王进 何嘉松 张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研究了茂金属催化乙烯 丁烯 1共聚物mPE和LDPE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测定了一系列共混物的稳态剪切粘度和动态粘弹性 ,用改进Cross模型拟合实验数据 .mPE的零切粘度 η0 较小 ,从牛顿型转变为非牛顿型所需的剪切速率较大 ,转变应力较高 ... 研究了茂金属催化乙烯 丁烯 1共聚物mPE和LDPE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测定了一系列共混物的稳态剪切粘度和动态粘弹性 ,用改进Cross模型拟合实验数据 .mPE的零切粘度 η0 较小 ,从牛顿型转变为非牛顿型所需的剪切速率较大 ,转变应力较高 ,在挤出加工剪切速率范围内熔体粘度高 ,对剪切敏感性差 ,这是由于它有较低的重均分子量、窄的分子量分布 (Mw/Mn=2 1)所致 .对于对数加和规律 ,共混物 η0 在mPE/LDPE为 5 0 / 5 0和 2 5 / 75时有强烈的正偏差 ,这是由于共混物自由体积减小所致 .共混物的转变应力τ 和非牛顿指数n随LDPE加入量增大而降低 ,表明共混物对剪切的敏感性提高 ,加工性得到改善 .G’和G”的一致性说明mPE和LDPE共混是相容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流变行为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结构-流变性能-加工行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良诗 华晔 +1 位作者 羡宏杨 吕立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32,共10页
考察了几种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传统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结构(诸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短支链和长支链)和熔体流变性能间的关系(包括动态粘度、储能与耗能模量、松驰谱与松驰谱分布宽度指数、零切粘度、粘流活化能、以及表观剪切粘... 考察了几种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传统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结构(诸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短支链和长支链)和熔体流变性能间的关系(包括动态粘度、储能与耗能模量、松驰谱与松驰谱分布宽度指数、零切粘度、粘流活化能、以及表观剪切粘度、临界剪切速率、熔体强度等)。研究了这些性能对吹塑薄膜加工行为的影响。聚合物主链上存在长支链改变流变特性。在加工性能差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加入1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能显著改善其加工性能,而薄膜物理机械性能降低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流变性 加工性能 低密度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醛/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金耀 曹亚 +1 位作者 李惠林 王朝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聚甲醛(POM)共混制备POM/LDPE共混物,其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提高。研究表明,当LDPE含量为10%时,POM/LDPE共混物的摩擦系数从纯POM的0.30降低到共混物的0.13,磨痕宽度从POM的4.44mm下降为3.94mm。POM及POM/LDPE共混... 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聚甲醛(POM)共混制备POM/LDPE共混物,其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提高。研究表明,当LDPE含量为10%时,POM/LDPE共混物的摩擦系数从纯POM的0.30降低到共混物的0.13,磨痕宽度从POM的4.44mm下降为3.94mm。POM及POM/LDPE共混物磨擦表面的SEM、FT-IR分析表明,在摩擦过程中共混物中的LDPE向钢环转移形成磨屑,有效地隔离了两摩擦面的接触,起到了减摩耐磨剂的作用,明显降低了POM树脂摩擦系数,提高了POM的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透光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曾芳勇 赵建青 +1 位作者 杨平身 徐志达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70-773,共4页
Unipol气相流化床工艺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晶度高,薄膜透光性比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透光性差,影响了LLDPE薄膜的应用与推广。分析认为,降低LLDPE薄膜中的灰分含量、调整LLDPE薄膜的结晶性能,有助于降低LLDPE薄... Unipol气相流化床工艺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晶度高,薄膜透光性比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透光性差,影响了LLDPE薄膜的应用与推广。分析认为,降低LLDPE薄膜中的灰分含量、调整LLDPE薄膜的结晶性能,有助于降低LLDPE薄膜的雾度,提高LLDPE薄膜的透光性。实际生产经验表明,乙烯分压从0.85MPa降至0.60MPa时,LLDPE薄膜的雾度下降了3%~5%;使用高活性催化剂和优质添加剂,可使LLDPE薄膜中灰分的质量分数从4×10^-4降至1×10^-4;成核剂的使用及吹膜工艺参数的调整,可改善LLDPE薄膜晶核的形态及尺寸,达到了改善LLDPE薄膜透光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气相流化床 透光性 薄膜 UNIPOL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双峰聚乙烯/高压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俊刚 于茂赏 杨丽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研究了线性双峰聚乙烯(LBPE)、高压聚乙烯(LDPE)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对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结果说明,共混物熔体为假塑性流体,LBPE含量为70%时熔体... 研究了线性双峰聚乙烯(LBPE)、高压聚乙烯(LDPE)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对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结果说明,共混物熔体为假塑性流体,LBPE含量为70%时熔体粘度最大,含量高于60%时挤出胀大变小,含量高于40%时力学强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双峰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 流变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低密度聚乙烯沥青改性剂改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军 张玉霞 张玉贞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20,共5页
分别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低密度聚乙烯(GMA-g-LDPE)对中海36-1基质沥青进行改性,研究了软化点、低温延度以及高温储存稳定性随着改性剂含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和弯曲梁流变试验(... 分别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低密度聚乙烯(GMA-g-LDPE)对中海36-1基质沥青进行改性,研究了软化点、低温延度以及高温储存稳定性随着改性剂含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和弯曲梁流变试验(BBR)测试表明,GMA-g-LDPE改性中海36-l基质沥青的高温、低温性能分别优于LDPE改性中海36-l基质沥青。通过荧光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两种改性沥青的相态区别较大。两种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FTIR比较显示,不同吸收峰有一定的变化,GMA-g-LDPE改性中海36-l基质沥青的FTIR验证了GMA-g-LDPE中的环氧基团与沥青体系中官能基团发生了反应。研究推断,GMA-g-LDPE与中海36-l基质沥青之间形成的网络结构导致了GMA-g-LDPE改性中海36-1基质沥青的性能优于LDPE改性中海36-l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改性剂 低密度聚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低密度聚乙烯(GMA—g—ldpe) 改性沥青性能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蒙脱土/膨胀型阻燃剂协同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孟圆圆 公维光 +1 位作者 郑柏存 孟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以膨胀型阻燃剂(IFR)和自制的有机蒙脱土(OMMT)协同阻燃剂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和协同阻燃剂对LLDPE燃烧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极限氧指数(LOI)和热重分析(TGA)表征了LLDPE的阻燃性能,通过扫描电子... 以膨胀型阻燃剂(IFR)和自制的有机蒙脱土(OMMT)协同阻燃剂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和协同阻燃剂对LLDPE燃烧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极限氧指数(LOI)和热重分析(TGA)表征了LLDPE的阻燃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燃烧残余物的炭层形貌。结果表明,OMMT的加入增强了LLDPE/IFR体系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系燃烧时的熔滴和浓烟现象;当IFR用量为30份,有机蒙脱土用量为2%时,体系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5.2%,燃烧残余物形成致密的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膨胀型阻燃剂 有机蒙脱土 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木质素/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明松 孙章建 +2 位作者 黄锦浩 杨东杰 邱学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43,共5页
采用球磨、气流粉碎和喷雾干燥等物理方法对麦草碱木质素分别进行预处理,制备不同结构特征的木质素颗粒。结果表明,气流粉碎木质素的平均粒径最小,为3.01μm,其次为球磨木质素和喷雾干燥木质素,平均粒径分别为16.02μm和27.23μm。气流... 采用球磨、气流粉碎和喷雾干燥等物理方法对麦草碱木质素分别进行预处理,制备不同结构特征的木质素颗粒。结果表明,气流粉碎木质素的平均粒径最小,为3.01μm,其次为球磨木质素和喷雾干燥木质素,平均粒径分别为16.02μm和27.23μm。气流粉碎木质素的比表面积最大,达到21.87 m2/g,球磨和喷雾干燥木质素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61 m2/g和1.90m2/g。将3种预处理方法制备的木质素颗粒分别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融共混制备木质素/LDP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木质素质量分数相同时,采用喷雾干燥木质素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气流粉碎木质素大0.4MPa,比球磨木质素大1.5MPa。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喷雾干燥木质素在LDPE中分散最均匀,与LDPE相之间的结合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气流粉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无卤协同阻燃及抑烟性能表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辉 郝建薇 +2 位作者 李茁实 邹红飞 杜建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59,共4页
在研究了氢氧化铝(ATH)与氢氧化镁(MH)复配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微胶囊红磷(MRP)、MRP和硼酸锌(ZB)复合在LLDPE/ATH/MH中的协同阻燃及抑烟作用。燃烧性能研究表明,MRP在LLDPE/ATH/MH复配体系中有良好的协同阻... 在研究了氢氧化铝(ATH)与氢氧化镁(MH)复配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微胶囊红磷(MRP)、MRP和硼酸锌(ZB)复合在LLDPE/ATH/MH中的协同阻燃及抑烟作用。燃烧性能研究表明,MRP在LLDPE/ATH/MH复配体系中有良好的协同阻燃效果;MRP与ZB复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协同阻燃作用,复配阻燃剂添加量为93phr时,LLDPE/ATH/MH/MRP/ZB体系的LOI值高达38.1%,最大烟密度(Dm)为53。热失重分析和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协同阻燃抑烟作用以凝聚相交联成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无卤阻燃 抑烟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氢氧化镁复合阻燃材料的改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朕 周晨刚 +3 位作者 周到 陈必风 杨琥 程镕时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4-320,共7页
以一种商业化的Mg(OH)2为阻燃剂,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高分子基材,采用两步法制备了LLDPE-Mg(OH)2复合阻燃材料(简称复合阻燃材料),考察了5种硅烷偶联剂对复合阻燃材料的改性效果,并从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出发讨论了硅烷偶联剂... 以一种商业化的Mg(OH)2为阻燃剂,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高分子基材,采用两步法制备了LLDPE-Mg(OH)2复合阻燃材料(简称复合阻燃材料),考察了5种硅烷偶联剂对复合阻燃材料的改性效果,并从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出发讨论了硅烷偶联剂对复合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OH)2粒子经5种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粒径及其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和变宽;经KH-560(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复合阻燃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好,因为KH-560分子中长有机疏水链上的活性环氧基团有效改善了Mg(OH)2粒子与LLDPE间的相容性;SEM表征结果进一步证实,经KH-560偶联剂改性的复合阻燃材料中Mg(OH)2与LLDPE的相容性及Mg(OH)2粒子在LLDPE基体中的分散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氢氧化镁 复合阻燃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穿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5
20
作者 蔡传伦 张晓红 +3 位作者 赖金梅 高建明 王亚 宋志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6-570,共5页
采用γ射线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辐照得到辐照LLDPE(xPE)。用xPE和茂金属LLDPE(mPE)分别与LLDPE共混改性制得抗穿刺LLDPE/xPE和LLDPE/mPE薄膜。利用DSC,GPC,SEM等方法分析了上述3种薄膜的抗穿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LLDPE/... 采用γ射线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辐照得到辐照LLDPE(xPE)。用xPE和茂金属LLDPE(mPE)分别与LLDPE共混改性制得抗穿刺LLDPE/xPE和LLDPE/mPE薄膜。利用DSC,GPC,SEM等方法分析了上述3种薄膜的抗穿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LLDPE/xPE薄膜,随xPE用量的增大,抗穿刺性能增强,当m(LLDPE)∶m(xPE)=80∶20时,抗穿刺力为14.4 N,较LLDPE薄膜提高了15.2%;抗穿刺能为268.0 mJ,较LLDPE薄膜提高了24.9%。对于LLDPE/mPE薄膜,当m(LLDPE)∶m(mPE)=90∶10时,抗穿刺力为14.5 N,较LLDPE薄膜提高约16.0%;抗穿刺能为288.7 mJ,较LLDPE薄膜提高了34.5%。xPE和mPE中含有的少量长支链有利于增强分子链间的缠结,提高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从而改善LLDPE薄膜的抗穿刺性能,延长薄膜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穿刺性能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改性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