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佳玉 张野 黄长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0-444,共5页
传统认为中性粒细胞具有半衰期短、有特定细胞核形态、颗粒含量明确的特点,但近年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具有不均一性和可塑性,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中性粒细胞具有表型异质性和功能多样性。其中,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s)是中性粒细胞的重... 传统认为中性粒细胞具有半衰期短、有特定细胞核形态、颗粒含量明确的特点,但近年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具有不均一性和可塑性,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中性粒细胞具有表型异质性和功能多样性。其中,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s)是中性粒细胞的重要亚群,由活化的成熟中性粒细胞和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混合群体组成,具有促炎和免疫抑制功能,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文重点对这个独特且重要的中性粒细胞亚群——LDN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癌症中的表型和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 表型 功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的生成途径及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饶钰婷 李俊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是中性粒细胞的一个独特亚群,其密度、形态、功能等与正常中性粒细胞存在一定差异,在许多疾病状态下显著上调,且其比例与多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转归相关,因此LDN可能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LDN主要由两条途径生成...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是中性粒细胞的一个独特亚群,其密度、形态、功能等与正常中性粒细胞存在一定差异,在许多疾病状态下显著上调,且其比例与多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转归相关,因此LDN可能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LDN主要由两条途径生成:一是从骨髓中释放的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二是由成熟中性粒细胞活化形成的脱颗粒中性粒细胞。然而,这两条途径均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疾病条件下的LDN生成机制,中性粒细胞的基因组损伤或水摄入也被发现可导致其发育异常或密度改变从而生成L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 形成机制 中性粒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与感染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佳玉 张野 +1 位作者 王临旭 黄长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1-375,共5页
中性粒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能在疾病早期清除病原体,也会在疾病进展中对机体周围组织产生损害.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是中性粒细胞的一个重要且独特的亚群,它是由活化脱颗粒的正常成熟中性粒细胞和大量从骨髓中过早释... 中性粒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能在疾病早期清除病原体,也会在疾病进展中对机体周围组织产生损害.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是中性粒细胞的一个重要且独特的亚群,它是由活化脱颗粒的正常成熟中性粒细胞和大量从骨髓中过早释放的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共同组成的混合物,LDN可能通过改变吞噬作用、产生活性氧(ROS)、增强生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能力和免疫抑制等多种方式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我们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艾滋病、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中LDN的作用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 感染性疾病 免疫保护 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的免疫抑制亚群及功能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汤成婕 疏龙强 +4 位作者 吴缘开 赵良娟 张亦凡 侯亚菲 路丽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3-842,共10页
中性粒细胞是健康成人外周血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免疫抑制性作用的中性粒细胞亚群包括如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这些中性粒细胞亚群通过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1(PD-1/PD-L1)、... 中性粒细胞是健康成人外周血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免疫抑制性作用的中性粒细胞亚群包括如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这些中性粒细胞亚群通过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1(PD-1/PD-L1)、抗原提呈、活性氧(ROS)、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途径,调节T细胞免疫功能、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治疗靶点和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 免疫抑制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代丽 谢卓贝 +5 位作者 谢长好 汤迎凯 时浚翔 周雨诗 陈琳洁 王元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6-670,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主要特征是免疫系统失调,自身免疫耐受的丧失及自身抗体的持续产生。目前发现中性粒细胞在SLE发病机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和中性粒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主要特征是免疫系统失调,自身免疫耐受的丧失及自身抗体的持续产生。目前发现中性粒细胞在SLE发病机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凋零(NETosis)在参与及促进体内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及热点。中性粒细胞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事件后释放出NET,而NET是由DNA或核小体蛋白与数百种胞质蛋白共同构成的,其中部分NET相关蛋白经过蛋白后修饰后参与SLE的发病机制。体内NET的平衡被打破,导致NET的清除延迟,刺激自身免疫性B细胞产生自身抗原,以及刺激其他免疫细胞促进SLE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中性粒细胞 低密度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凋零(NETosis)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林笑颖 周明倩 李海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6-890,共5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产生的网状物,由DNA骨架、组蛋白、颗粒蛋白和胞浆蛋白组成。NETs可从多方面直接及间接地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LE患者体内NETs生成过多或(和)清除障碍,而...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产生的网状物,由DNA骨架、组蛋白、颗粒蛋白和胞浆蛋白组成。NETs可从多方面直接及间接地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LE患者体内NETs生成过多或(和)清除障碍,而异常数量的NETs是SLE自身抗原和自身抗体的重要来源之一,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NETs不仅参与自身免疫病的病理过程,且与免疫调节有关,NETs可通过激活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炎性小体、刺激低密度粒细胞(LDG)、促进浆样树突状细胞(pDC)合成高水平α-干扰素(IFN-α)等间接作用共同参与SLE的发病。对NETs的调节可能是SLE的潜在治疗途径之一。本文作者对NETs的形成及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方向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系统性红斑狼疮 NOD样受体家族3 低密度粒细胞 浆样树突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抑制自噬减少中性粒细胞胞外核酸网形成 被引量:4
7
作者 候月辉 朱哲 +1 位作者 李覃 赵季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7-534,共8页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 TMZ)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体外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核酸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的影响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小鼠骨...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 TMZ)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体外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核酸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的影响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ox-LDL体外干预建立NETs诱导模型;采用TMZ、LY294002、Rapamycin干预ox-LDL对NETs的诱导;免疫荧光法观察NETs标志物MPO-DNA的释放;PicoGreen试剂盒定量检测cfDNA/net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的表达。结果ox-LDL以浓度-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MPO-DNA复合物,使上清cfDNA/nets含量明显增高;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Beclin-1及MPO的蛋白水平亦随ox-LDL浓度增加上调;TMZ预处理能抑制NETs释放,降低LC3b、Beclin-1及MPO的蛋白表达,该结果可被PI3K通路阻断剂LY294002模拟,而用mTOR抑制剂Rapamycin预处理则结果相反。结论ox-LDL以浓度-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NETs;TMZ可下调中性粒细胞自噬水平抑制ox-LDL对NETs的诱导作用,减少NETs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中性粒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NETS 自噬 M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se1L3分泌减少和相关抗体诱发散发性SLE患者NET降解障碍
8
作者 黄建军 毛桐俊 +2 位作者 张军 李志 武其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 探讨DNA酶1(DNase1)和DNA酶1样分子3(DNase1L3)活性改变与散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人群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降解受损相关性及发生机制。方法 募集46例散发性SLE患者和30名正常个体,采用ELISA检测DNase1、 DNase1L3... 目的 探讨DNA酶1(DNase1)和DNA酶1样分子3(DNase1L3)活性改变与散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人群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降解受损相关性及发生机制。方法 募集46例散发性SLE患者和30名正常个体,采用ELISA检测DNase1、 DNase1L3及相应自身抗体,免疫沉淀法分离样本DNase1和DNase1L3,改进的免疫荧光法检测NET和酶降解活性,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 Western blot法和反转录PCR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DNase1L3能力。结果H3-dsDNA和Ela-dsDNA两种复合物在SLE人群中的水平显著升高;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G)在SLE人群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LDG与H3-dsDNA和Ela-dsDNA两种NET复合物具有显著正相关性。SLE患者血浆体外降解NET的能力显著低于正常人群;DNase1和DNase1L3不同比例的综合降解实验显示DNase1L3降低是影响NET残留升高的关键;SLE患者人群DNase1L3自身抗体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SLE患者PBMC分泌DNase1L3的能力相对正常人群减退。结论 DNase1L3分泌减少和相关自身抗体的存在是SLE人群NET降解能力减退的主要因素,为SLE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se1L3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源性脑脓肿伴出血1例
9
作者 聂莹雪 任艳 汪连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S1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脑脓肿 血源性 脑出血 破入双侧侧脑室 支气管扩张症 神经内科 中性粒细胞聚集 血肿清除术 低密度 中国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与脓毒症的免疫紊乱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尧尧 张永 李言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1-486,共6页
脓毒症(sepsis)在1991年初次被定义为感染所致的机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016年脓毒症国际共识更新至Sepsis 3.0,即由感染所致宿主免疫反应失调引起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在脓毒症免疫抑制阶段,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 脓毒症(sepsis)在1991年初次被定义为感染所致的机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016年脓毒症国际共识更新至Sepsis 3.0,即由感染所致宿主免疫反应失调引起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在脓毒症免疫抑制阶段,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相结合能够抑制部分免疫细胞活化增殖从而达到负性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本综述主要围绕脓毒症中PD-1/PD-L1在T细胞、树突状细胞(DCs)、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发挥免疫功能中的作用,以及对抗PD-1/PD-L1抗体疗法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免疫抑制 T淋巴细胞耗竭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