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面布局的低寄生电感SiC功率模块
1
作者 马浩浩 杨媛 +2 位作者 郭孙毓 Santiago Cobreces 李言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092-5105,共14页
碳化硅(SiC)功率模块的高开关速度导致其对寄生电感更加敏感,大的寄生电感使器件承受更大的电气应力,增加开关损耗。为降低模块寄生电感,该文提出一种双面布局SiC功率模块结构。该结构通过在直接覆铜陶瓷基板(DBC)上对称布置功率器件和... 碳化硅(SiC)功率模块的高开关速度导致其对寄生电感更加敏感,大的寄生电感使器件承受更大的电气应力,增加开关损耗。为降低模块寄生电感,该文提出一种双面布局SiC功率模块结构。该结构通过在直接覆铜陶瓷基板(DBC)上对称布置功率器件和功率端子,并利用穿孔实现三维电流流动,显著减少了空间占用和寄生电感,从而提升了模块的整体性能。此外,通过仿真和实验测试对该模块进行了系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二维键合线封装相比,双面布局结构将寄生电感降低了95%;实验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构在动态特性方面的优势,与商用模块相比,该模块的电压超调减少了37%,开关损耗降低了14%。这些结果表明,双面布局结构在提高电气性能和优化开关特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布局功率模块 功率模块封装设计 低寄生电感封装 碳化硅功率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散热功率模块的低电感多端集成电容 被引量:1
2
作者 余跃 邹铭锐 +2 位作者 曾正 孙鹏 姜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00-2115,共16页
双面散热功率模块能有效提升逆变器的功率密度,成为车用电机控制器的发展趋势。为了匹配双面散热功率模块的超低寄生电感,急需高性能的低电感集成电容。然而,现有集成电容存在构-效机理不明、基础模型缺失和设计方法匮乏等问题,成为限... 双面散热功率模块能有效提升逆变器的功率密度,成为车用电机控制器的发展趋势。为了匹配双面散热功率模块的超低寄生电感,急需高性能的低电感集成电容。然而,现有集成电容存在构-效机理不明、基础模型缺失和设计方法匮乏等问题,成为限制双面散热功率模块性能的关键技术瓶颈。该文结合功率器件的开关工作机制,基于场-路映射分析方法,采用有限元仿真工具,揭示集成电容的磁场分布和电流路径规律,建立集成电容的寄生电感模型,理论模型和仿真结果之间的误差小于16%。为了降低集成电容的寄生电感,衍生了六种集成电容的设计结构,揭示端子布局与寄生电感之间的构-效规律,提出多端集成电容的概念,寄生电感约为32 nH,可以降低47%的寄生电感和21%的电压过冲。对标商业化集成电容产品,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多端集成电容在开关损耗、关断电压、能量密度等性能方面的技术优势。该文的研究,为低电感集成电容提供了新的模型方法,为高功率密度车用电机控制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散热功率模块 低寄生电感 多端集成电容 端子优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封装的低感双向开关SiC功率模块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思媛 梁钰茜 +3 位作者 孙鹏 邹铭锐 龚佳坤 曾正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双向开关在固态断路器、光伏逆变器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低损耗、高开关频率的双向开关SiC功率模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现有双向开关SiC功率模块仍然沿用传统Si功率模块的封装方法,难以适应SiC器件的高速开关优势。针对... 双向开关在固态断路器、光伏逆变器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低损耗、高开关频率的双向开关SiC功率模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现有双向开关SiC功率模块仍然沿用传统Si功率模块的封装方法,难以适应SiC器件的高速开关优势。针对双向开关SiC功率模块的低感封装需求,提出一种芯片堆叠的3D封装集成方法。给出了3D封装的电路拓扑和几何结构,分析3D封装的换流回路和寄生电感规律,设计3D封装的技术工艺,并研制了双向开关SiC功率模块样机。采用双脉冲测试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3D封装双向开关SiC功率模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开关 SiC功率模块 低寄生电感 3D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阶段遗传算法的功率模块自动化布局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郝柏森 梅云辉 +1 位作者 李欣 陆国权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1-607,共7页
模块的布局设计是功率模块设计的关键环节,随着功率模块向着集成化、高频化飞速发展,布局设计对于模块可靠性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目前,功率模块的布局设计主要依赖于设计人员经验而以手工方法完成,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模块的布局设计是功率模块设计的关键环节,随着功率模块向着集成化、高频化飞速发展,布局设计对于模块可靠性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目前,功率模块的布局设计主要依赖于设计人员经验而以手工方法完成,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电子设计自动化作为未来电子领域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已经研究用于功率模块的设计之中.然而,传统遗传算法的应用造成自动化方法无法在可接受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结果.针对该现状,设计开发了结果精度更高、运算速度更快的修正自动化布局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统计学、种群多阶段思想与遗传算法思想减少种群数量与运算复杂度,最终保证算法计算速度和精度的提高.将该算法用于简单的半桥模块实例的布局设计,并采用ANSYSQ3D软件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来的自动化布局设计遗传算法,本文方法缩短了约29%的运行时间,并且布局方案的适应度平均值达到231.14,其标准差仅为0.43,优于原有方法 175.35的适应度平均值和13.96的标准差.所以,本文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这有助于将自动化方法真正用于实际功率模块的布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模块 自动化布局 多阶段遗传算法 寄生参数 低寄生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