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场强磁共振FLAIR序列在急性期脑干梗塞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丽雅 周旭峰 +4 位作者 卢超 张国庆 张薇 刘晓萍 张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低场强磁共振 FLAIR序列 急性期脑干梗塞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梗死患者的低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广金凤 倪国汉 刘应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11-511,共1页
关键词 低场强磁共振成像 脑干梗死 诊断分 后颅窝病变 MRI诊断 结构显示 脑干病变 参数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被引量:9
3
作者 吕文涛 王芝文 +5 位作者 赵宝钰 李创周 朱兆兴 宋宪仁 靳仓正 段凤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研究低场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8例临床可疑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MR扫描,其结果和关节镜检查进行对照研究。根据半月板MR信号特征将半月板损伤分为0-III度。结果:在38例76个半月板中,61个(80.3%)半... 目的:研究低场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8例临床可疑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MR扫描,其结果和关节镜检查进行对照研究。根据半月板MR信号特征将半月板损伤分为0-III度。结果:在38例76个半月板中,61个(80.3%)半月板呈0-III度表现,15个(19.7%)损伤的半月板不能进行0-III度分型。结论:如能认真准备,优化MR成像参数及对图像进行后处理,低磁场MR I同样能准确地诊断半月板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半月板 软骨、关节创伤和损伤 低场强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TMR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李文艳 李文杰 +2 位作者 胡必富 徐长富 章万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910-911,共2页
目的 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技术对 10 8例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扫描 ,在腹部扫描时要求屏气 (小于 13s)。结果 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中 ,胆总管及左右肝管显示率分别为 10 0 %、99... 目的 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技术对 10 8例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扫描 ,在腹部扫描时要求屏气 (小于 13s)。结果 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中 ,胆总管及左右肝管显示率分别为 10 0 %、99% ,胰管显示率为 60 % ,泌尿系显示率为 93 %。结论 低场强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发展迅速 ,效果理想 ,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低场强磁共振水成像 磁共振成像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技术 头部扫描 泌尿系扫描 脊髓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4T全开放式和1.5T MR引导下乳腺病灶徒手穿刺定位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庆 庄治国 +3 位作者 许建荣 华佳 张丹丹 李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4-339,共6页
目的评估EMT-100辅助下0.4T全开放式MR引导与1.5T MR引导乳腺病灶两种徒手穿刺定位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2例EMT-100辅助下0.4T全开放式MR引导以及43例1.5T MR引导乳腺病灶两种徒手穿刺定位法的定位准确性及手术耗时。结果 ... 目的评估EMT-100辅助下0.4T全开放式MR引导与1.5T MR引导乳腺病灶两种徒手穿刺定位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2例EMT-100辅助下0.4T全开放式MR引导以及43例1.5T MR引导乳腺病灶两种徒手穿刺定位法的定位准确性及手术耗时。结果 322例采用0.4T MR引导下穿刺定位法患者中294例(91.3%)定位成功,26例(8.1%)定位失败,手术耗时16~52 min(平均(28.20±6.11)min;43例采用1.5T MR引导下穿刺定位法患者中40例(93%)定位成功,1例(2.3%)定位失败,手术耗时8~46 min,平均(17.19±6.64)min;两者定位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179);1.5T MR引导手术耗时明显短于0.4T MR引导(P<0.01)。结论两种MR引导下乳腺病灶徒手穿刺定位法定位准确性均高,手术时间短,并可定位靠近腋尾区、乳晕区及胸壁的特殊区域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 徒手穿刺 场强全开放磁共振 乳腺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放射学实践杂志主题词索引
6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116-1127,共12页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胡道予 病变 夏黎明 灌注成像 病理对照 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综合征 综合病症 放射学实践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采收玉米籽粒中水分状态对淀粉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勇 许秀颖 +3 位作者 赵城彬 张浩 闫美茹 刘景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9-84,共6页
以2种中国东北地区玉米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场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分析新玉米采后60 d内籽粒水分迁移和分布变化,及其对淀粉热特性影响。结果... 以2种中国东北地区玉米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场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分析新玉米采后60 d内籽粒水分迁移和分布变化,及其对淀粉热特性影响。结果表明,东北新采收玉米采后水分T_2弛豫时间和水分分布呈显著变化(P<0.05),2种玉米淀粉凝胶焓值在40 d达到最高分别为18.54 J/g和15.06 J/g,结合水弛豫时间T_(21)与籽粒水分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合水相对面积A_(21)与籽粒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A_(21)与凝胶吸热焓值(?H)呈显著相关(P<0.05),表明水分迁移和分布是影响淀粉分子晶体结构变化原因之一,利用LF-NMR技术可以有效分析采后籽粒内部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对淀粉功能特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水分状态 场强磁共振 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