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稳态MAB的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异构用户接入方法
1
作者 林敏 孙昊 +2 位作者 赵柏 郭焱 杨绿溪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0,共9页
针对吞吐量敏感用户和时延敏感用户同时接入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稳态多臂赌博机(MAB)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接入方法,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异构用户的接入灵活性。首先,在构建联合效用函数以同时考虑时延敏感... 针对吞吐量敏感用户和时延敏感用户同时接入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稳态多臂赌博机(MAB)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接入方法,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异构用户的接入灵活性。首先,在构建联合效用函数以同时考虑时延敏感用户信息年龄(AoI)和吞吐量敏感用户传输速率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以联合效用函数最大化为目标,以速率门限和数据包缓存时间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由于传统的凸优化方法无法进行求解,在采用波束成形抑制组间干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稳态MAB的动态接入方案,实现异构用户的智能配对与调度,以及可靠接入。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优越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折扣因子和数据包缓存门限值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卫星系统 非正交多址接入 信息年龄 非稳态多臂赌博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地球固定足印模式覆盖域切换方法
2
作者 齐晓鑫 宋宝军 李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0,共11页
在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中,当采用地球固定足印模式时,波束在覆盖域之间的切换会影响对地覆盖的仰角,进而影响通信质量。针对地球固定足印模式下的覆盖域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覆盖域切换方法。首先,设计了覆盖域划分机制,使覆盖域拓扑保持... 在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中,当采用地球固定足印模式时,波束在覆盖域之间的切换会影响对地覆盖的仰角,进而影响通信质量。针对地球固定足印模式下的覆盖域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覆盖域切换方法。首先,设计了覆盖域划分机制,使覆盖域拓扑保持规则性;然后,以最大限度地增大波束对地面的最小仰角为目标,设计了切换时刻选择机制和目标覆盖域选择机制。所提方法考虑了极轨星座和倾斜轨星座的差异,同时支持2种星座。以OneWeb和Telesat星座为仿真场景,验证了所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增大波束对地面覆盖的最小仰角,从而有助于提升链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卫星星座 地球固定足印 覆盖域 波束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地球轨道卫星边缘计算场景中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联合优化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夏玮玮 胡静 宋铁成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60,共13页
针对低地球轨道(LEO)卫星边缘计算场景中地面用户计算任务的卸载需求,提出联合卸载与资源分配优化(JORAO)算法。考虑到LEO卫星的有限覆盖时间,以最小化所有地面用户的平均服务时延为目标,联合优化卸载策略、LEO卫星的通信和计算资源分... 针对低地球轨道(LEO)卫星边缘计算场景中地面用户计算任务的卸载需求,提出联合卸载与资源分配优化(JORAO)算法。考虑到LEO卫星的有限覆盖时间,以最小化所有地面用户的平均服务时延为目标,联合优化卸载策略、LEO卫星的通信和计算资源分配。将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分解为卸载决策和资源分配子问题,使用交替优化方法,获得原始优化问题的次优解。对于任务卸载决策子问题,将其建模为联盟博弈模型,当博弈达到纳什均衡时,获得最小化平均服务时延的地面用户卸载策略;对于资源分配子问题,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获得最优的通信和计算资源分配结果。此外,还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显著降低地面用户的平均服务时延和提高任务卸载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卫星 边缘计算 卸载 资源分配 联盟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低地球轨道卫星网络的星间链路连接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燕锋 聂浩俭 +1 位作者 夏玮玮 沈连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9,共10页
针对大规模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网络,提出了2类新型星间链路(ISL)连接策略:Grid-V和Grid+,并对传统的Grid连接策略进行改进。所提策略充分利用了次邻轨和跨邻轨星间链路,Grid-V连接策略舍弃了Grid连接策略的轨内链路,利用次邻轨和跨邻... 针对大规模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网络,提出了2类新型星间链路(ISL)连接策略:Grid-V和Grid+,并对传统的Grid连接策略进行改进。所提策略充分利用了次邻轨和跨邻轨星间链路,Grid-V连接策略舍弃了Grid连接策略的轨内链路,利用次邻轨和跨邻轨的星间链路形成网络拓扑;Grid+连接策略在保留Grid连接策略中的星间链路基础上,允许卫星与同轨道或者次邻轨道卫星建立跨星连接。针对Walker-Delta星座构型的大规模LEO卫星网络,设计了基于所提星间链路连接策略的最短距离路由算法,并分别从几何拓扑和数据包层面对路由进行了系统级仿真,以评估各连接策略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几何拓扑层面,所提策略可以有效减少平均路由跳数与路径切换次数;在数据包层面,所提策略在往返时延及抖动、路径占用率、平均吞吐量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卫星网络 星间链路 连接策略 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广义正交匹配追踪的低地球轨道卫星MIMO-OTFS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5
作者 雷芳 牛永才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14-2520,共7页
针对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正交时频空间(OTFS)调制的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的复杂性带来的信道估计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OMP)的信道估计方法。根据单输入单输出(SISO)-OTFS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和低地球轨道... 针对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正交时频空间(OTFS)调制的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的复杂性带来的信道估计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OMP)的信道估计方法。根据单输入单输出(SISO)-OTFS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和低地球轨道卫星信道的传播特性,建立一种基于MIMO-OTFS的低地球轨道卫星信道模型,并将系统的信道估计问题转化为稀疏信号的恢复问题。考虑到传统的GOMP算法存在对稀疏度的过度依赖和对稀疏信号的重构精度差等问题,所提方法结合了分段弱正交匹配追踪(SWOMP)的弱选择思想和广义Jaccard系数的相似性准则,以快速准确地重建稀疏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当天线数为16且导频开销比为0.5时,与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降低了约2.5 dB,误码率(BER)降低了约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间 地球轨道卫星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估计 广义正交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终端流量预测的低地球轨道卫星互联网资源分配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斐 吕承丞 +1 位作者 张嘉璇 阮小婷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36,共16页
针对地面网络存在覆盖盲区和卫星网络通信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终端流量预测的低地球轨道(LEO)卫星互联网资源分配策略。该策略利用真实数据集提出改进LSTM-ARIMA算法,准确预测地面区域未来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数据流量,通过Stack... 针对地面网络存在覆盖盲区和卫星网络通信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终端流量预测的低地球轨道(LEO)卫星互联网资源分配策略。该策略利用真实数据集提出改进LSTM-ARIMA算法,准确预测地面区域未来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数据流量,通过Stackelberg博弈构建差分化数据传输和任务卸载2种通信模型。综合考虑数据处理时延和能耗,通过求解纳什均衡,得到用户通过LEO卫星互联网传输数据或卸载任务的最优比率,以及卫星提供网络服务的最优定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数据传输服务中收益能提高约40%,在任务卸载服务中收益能提高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卫星互联网 数据流量预测 资源分配 数据传输 任务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地面网络多QoS保障的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汝言 叶显熠 +3 位作者 何鹏 崔亚平 吴大鹏 Alexander Fedotov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77,共17页
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LSC)能够为非地面网络(NTN)提供无缝和快速连接,但无法为用户提供足够的服务质量保障,严重影响了NTN系统性能。综合考虑多个QoS指标,建立了LSC的容量与下行链路预算模型,进而,将星间链路的建立制定为QoS保障的链路... 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LSC)能够为非地面网络(NTN)提供无缝和快速连接,但无法为用户提供足够的服务质量保障,严重影响了NTN系统性能。综合考虑多个QoS指标,建立了LSC的容量与下行链路预算模型,进而,将星间链路的建立制定为QoS保障的链路预算问题。提出了带有改进交叉和变异算子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NSGA-II)优化LSC的配置,实现多重覆盖率和系统容量的最大化以及星座成本的最小化。数值结果表明,与Telesat和Kepler相比,所设计的LSC具有相当甚至更高的性能,且其星座规模仅为Kepler系统的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地面网络 地球轨道卫星星座设计 QOS保障 多目标优化 星间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基并置轨道配置对地球自转参数解算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子超 李星星 +3 位作者 张柯柯 张伟 黄适 袁勇强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2,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卫星激光测距(SLR)低轨卫星(LEO)星基并置对于地球自转参数(ERP)解算的贡献,综合评估星基并置轨道配置和空间连接误差对地球自转参数解算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联合地面全球定位系统(GPS)、低轨...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卫星激光测距(SLR)低轨卫星(LEO)星基并置对于地球自转参数(ERP)解算的贡献,综合评估星基并置轨道配置和空间连接误差对地球自转参数解算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联合地面全球定位系统(GPS)、低轨卫星星载GPS,以及低轨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数据,分析低轨卫星轨道配置、空间连接误差对地球自转参数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RP的估计精度受低轨星基并置站的轨道高度和倾角影响较为明显;相比于低轨道、低倾角卫星,高轨道、高倾角卫星对于极移参数的解算精度提升效果更为显著,这主要是得益于该轨道配置可提供更多的SLR观测数据;此外,空间连接误差分析结果表明,ERP对于低轨卫星SLR棱镜质心改正的误差更加敏感,特别是在Z向,2 cm的Z向SLR棱镜质心改正误差可使得极移X分量和Y分量的估计精度分别下降24%和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卫星(LEO) 星基并置站 地球自转参数(ERP) 轨道配置 空间连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地球轨道环境原子氧对航天器表面材料聚酰亚胺作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劭伦 周定 +1 位作者 蔡国飙 庄逢甘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3,共9页
在建立数学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对低地球轨道环境和地面实验环境下,有无保护层的聚酰亚胺所受原子氧冲蚀作用进行了成功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数值计算结果,并讨论了数学物理模型中各参数对基蚀曲线形状的影响。从数值... 在建立数学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对低地球轨道环境和地面实验环境下,有无保护层的聚酰亚胺所受原子氧冲蚀作用进行了成功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数值计算结果,并讨论了数学物理模型中各参数对基蚀曲线形状的影响。从数值模拟结果和美国太空实验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本文数值模拟的结果是正确的。该项工作对航天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环境 原子氧 聚酰亚胺 航天器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低地球轨道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勉军 陈焘 +3 位作者 雷军刚 王佐磊 魏晋鹏 邵航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0-685,共6页
在介绍国外的相类似设备系统基础上,概述了我国大型低地球轨道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建设背景与应用;简述了我国该模拟实验系统组成和主要配置;论述了系统的等离子体环境、空间尺度等设计依据、方法及其具体参数;并详细阐述了真... 在介绍国外的相类似设备系统基础上,概述了我国大型低地球轨道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建设背景与应用;简述了我国该模拟实验系统组成和主要配置;论述了系统的等离子体环境、空间尺度等设计依据、方法及其具体参数;并详细阐述了真空系统、离子源系统、磁场产生装置、电场产生装置、太阳模拟器等主要分系统与装置的设计原则、方案以及性能指标。该系统可为卫星平台空间环境探测有效载荷及传感器的试验、验证、性能测试与评估提供有力的设备和技术支撑,也可为低密度冷等离子体与磁场、电场及定向粒子流相互耦合效应等观测、实验与理论研究提供环境和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 等离子体 模拟 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地球轨道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湛永钟 张国定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23,共6页
综述了原子氧、空间辐射、热循环、高真空、微流星和空间碎片等低地球轨道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从地面模拟实验、材料研制与防护涂层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空间站。
关键词 地球轨道环境 防护涂层 空间材料 原子氧 热循环 适应性 耐久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地球轨道环境中原子氧对空间材料的侵蚀及防护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九立 张秋禹 +1 位作者 刘金华 侯永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1-635,共5页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低地球轨道(LEO)环境中的原子氧(AO)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AO对空间材料的侵蚀情况和目前地面模拟AO侵蚀的方法,同时详细阐述了对AO侵蚀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地球轨道(LEO) 原子氧(AO) 地面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箭多星”发射低地球轨道卫星的构型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延风 裴胜伟 +2 位作者 李东泽 刘敏 李修峰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9,共8页
针对"一箭多星"发射的低地球轨道(LEO)卫星,提出一种考虑多星-单星耦合作用的卫星构型优化设计方法,从单星系统配置和运载火箭对构型的约束分析、"一箭多星"发射构型设计、单星和多星分配器构型设计3个层次逐级开... 针对"一箭多星"发射的低地球轨道(LEO)卫星,提出一种考虑多星-单星耦合作用的卫星构型优化设计方法,从单星系统配置和运载火箭对构型的约束分析、"一箭多星"发射构型设计、单星和多星分配器构型设计3个层次逐级开展卫星构型设计。通过设计实例验证了卫星构型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此方法能够在满足构型约束条件的同时,实现运载火箭潜力的最大化利用及单星发射成本的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卫星 “一箭多星”发射 卫星构型 多星-单星耦合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道人造卫星(CHAMP、GRACE、GOCE)与高精度地球重力场——卫星重力大地测量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地球科学的重大影响 被引量:69
14
作者 孙文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1期92-100,共9页
评述了卫星重力大地测量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地球科学的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物理构造与海洋动力学 ,以及大陆、冰川和海洋的相互作用 ,改善现有地球重力场模型 (包括精度和空间解析度 )是非常重要的。IU GG等国际组织对此已... 评述了卫星重力大地测量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地球科学的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物理构造与海洋动力学 ,以及大陆、冰川和海洋的相互作用 ,改善现有地球重力场模型 (包括精度和空间解析度 )是非常重要的。IU GG等国际组织对此已经强调了很多年。最近 ,由德国的 GFZ(Geo Forschungs Zentrum) ,美国的 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tration)以及欧洲宇航局 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开发研制了最先进的地球监测技术—— SST(Satellite- to- Sateilite Tracking)。其主要特点是利用现有的 GPS连续追踪新发射低轨道卫星 ,并由低轨道卫星对地球重力场作精密观测。已经发射和即将发射的卫星有 3颗 :CHAMP(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 for Geophys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已经于 2 0 0 0年发射 ;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Climate Experim ent)定于 2 0 0 2年发射 ;GOCE(Gravity Field and Steady- state Ocean Circulation Explorer)计划2 0 0 4年发射。它们可以统称为重力卫星。载有 SST技术的人造卫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具有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空间解析度的全球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模型 ,加强人们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理解并为海洋和气象研究提供更好的参考。上述 3个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人造卫星 卫星重力大地测量 全球重力场 监测技术 地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证实Telesat公司的低地球轨道星座具有优势
15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133,共1页
据抛物线网站2018年11月29日报道,由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领导的一项独立技术研究表明,与一网公司和Space X公司相比,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公司全球低地球轨道星座的设计效率更高。研究评估了三个全球LEO系统在向美国联邦通信... 据抛物线网站2018年11月29日报道,由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领导的一项独立技术研究表明,与一网公司和Space X公司相比,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公司全球低地球轨道星座的设计效率更高。研究评估了三个全球LEO系统在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交的申请文件中描述的技术内容,研究发现,公司的星座系统的特征之一是采用了高容量的卫星设计,使用星间链路和数字处理器,就每颗卫星的平均交换带宽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 星座系统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麻省理工学院 电信卫星 LEO系统 数字处理器 航空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传输差异的低轨道地球卫星资源分配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发堂 黄淼 金宇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5-133,共9页
低轨道地球卫星(LEO)上行链路通信场景下,针对不同用户对于高容量传输(HCT)和高可靠性传输(HRT)需求的差异性,对2种不同需求的用户进行频谱共享,建立HRT用户需求受限下的HCT用户总和容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模型,并联合用户功率和信道资源... 低轨道地球卫星(LEO)上行链路通信场景下,针对不同用户对于高容量传输(HCT)和高可靠性传输(HRT)需求的差异性,对2种不同需求的用户进行频谱共享,建立HRT用户需求受限下的HCT用户总和容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模型,并联合用户功率和信道资源进行优化。基于信道衰减统计特性进行功率分配,以应对信道衰减的随机性带来的不确定性挑战,在功率分配的基础上,应用匈牙利算法对用户进行两两配对,共用同一信道。为了提升HCT用户的公平性,将最小遍历容量的最大化纳入优化目标,并在已有算法基础上引入一个平衡矩阵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几种算法,所提算法在相同HRT用户中断概率下,HCT用户的总和容量最高,改进后算法在提升HCT用户公平性和鲁棒性上也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地球卫星 资源分配 频谱共享 匈牙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低轨道空间站往返月球的转移轨道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永飞 王兆魁 张育林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9-277,共9页
围绕地球低轨道空间站约束下的地月往返转移任务,基于圆锥曲线拼接模型和兰伯特问题提出了该约束下的地月/月地转移轨道解析设计方法,并利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对初始轨道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对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往返于月球的转移轨... 围绕地球低轨道空间站约束下的地月往返转移任务,基于圆锥曲线拼接模型和兰伯特问题提出了该约束下的地月/月地转移轨道解析设计方法,并利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对初始轨道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对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往返于月球的转移轨道进行了特征分析,包括轨道转移窗口、速度增量、转移时间以及月固坐标系下的可达月球低轨道和出发月球低轨道。结果表明:中国空间站或国际空间站与月球低轨道之间的往返轨道转移窗口每月至少存在3个;空间站轨道倾角不影响速度增量与转移时间,且不影响可达月球低轨道或出发月球低轨道在月固坐标系下的轨道倾角-升交点经度分布;利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可有效针对轨道面约束下的初始轨道设计结果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空间站 地月转移 月地转移 高精度动力学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地球轨道空间带电粒子辐射环境及其对航天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国珍 林国成 《航天器工程》 1993年第1期30-36,共7页
本文简述了低地球轨道(LEO)空间环境中对航天器的正常工作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之一——带电粒子辐射环境,并着重介绍了该环境因素作用在航天器上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地球轨道 带电粒子辐射 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双基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舒 马仑 廖桂生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0-415,共6页
地球同步轨道发射、低地球轨道接收体制的天基雷达系统具有观测范围广、抗摧毁和抗干扰能力强、组网灵活等优点。分析发现,该系统中回波的包络不仅与地表场景的斜距有关,还与其方位位置有关,传统的单基SAR成像方法不再适用。本文分析了... 地球同步轨道发射、低地球轨道接收体制的天基雷达系统具有观测范围广、抗摧毁和抗干扰能力强、组网灵活等优点。分析发现,该系统中回波的包络不仅与地表场景的斜距有关,还与其方位位置有关,传统的单基SAR成像方法不再适用。本文分析了回波包络的历程,给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SAR成像方法。该方法根据多普勒参数以及目标像的几何形变量随接收卫星与发射卫星几何位置关系的变化特征对数据沿方位以及距离向进行分块,并重新构造距离徙动校正和方位匹配函数对回波信号聚焦,最后进行几何形变校正。仿真数据的成像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球同步轨道 地球轨道 几何形变 多普勒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地球轨道小卫星用的推进系统
20
作者 Dov Hasan S.Adler +1 位作者 N.Miller 张康华 《控制工程(北京)》 1996年第3期57-62,共6页
RAFAEL公司同以色列空间局和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签订了为地平线卫星提供肼推进系统(HPS)的合同,RAFAEL对该系统成功地进行了开发、装配和鉴定。HPS是为低轨道(LEO)科学任务卫星所设计的,但也能用于某些公司研制的通信卫星以及其它LEO卫... RAFAEL公司同以色列空间局和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签订了为地平线卫星提供肼推进系统(HPS)的合同,RAFAEL对该系统成功地进行了开发、装配和鉴定。HPS是为低轨道(LEO)科学任务卫星所设计的,但也能用于某些公司研制的通信卫星以及其它LEO卫星。HPS为卫星提供消旋、最终轨道指向、位置保持、角动量轮卸载等所需要的脉冲。HPS由肼推力器、推进剂贮箱、自锁阀、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和加注阀组成。另外还包括一个调节整个系统温度的热控分系统。肼推进剂贮箱为正排出贮箱,装有与肼相容的三元乙丙合成橡胶(EPDM)膜,该膜还起抑制通常影响卫星稳定的液体晃动的作用。推进系统以模块的形式装入卫星,它兼有适应大范围要求的灵活性和结构重量轻、价格低等优点。文章描述了HPS的设计、鉴定、结构和试验,为保证与设计目标一致特别强调了实际重量控制、材料相容性和测试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 人造卫星 推进系统 小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