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盐湖低品位固体钾盐溶矿数值模拟研究——以察尔汗盐湖别勒滩矿区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瑞琴 刘成林 +2 位作者 焦鹏程 刘万平 王石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50-2159,共10页
察尔汗盐湖拥有2.96亿t低品位固体钾盐,这些资源相当于一个超大型钾矿。通过溶解转化技术将其转化成与盐层晶间卤水组成相似的富钾卤水,方可利用。本文采用PHREEQC软件对察尔汗盐湖低品位固体钾盐溶解转化过程进行了反向模拟,旨在定量... 察尔汗盐湖拥有2.96亿t低品位固体钾盐,这些资源相当于一个超大型钾矿。通过溶解转化技术将其转化成与盐层晶间卤水组成相似的富钾卤水,方可利用。本文采用PHREEQC软件对察尔汗盐湖低品位固体钾盐溶解转化过程进行了反向模拟,旨在定量研究该溶矿过程。通过模拟计算出了溶矿过程中主要矿物相的转移量,结果表明:溶矿过程中,每1 mmol L溶液中石膏析出量在10.85~12.97 mmol之间,石盐的溶解量在494.2~1616 mmol之间,杂卤石的溶解量在0.63~3.119 mmol之间,光卤石的溶解量在4.732~380.2 mmol之间,钾石盐的溶解量在63.64~387.6 mmol之间,方解石的溶解量在0.141~0.381 mmol之间,NaX与MgX_(2)发生的离子交换量在101.1~918 mmol之间。察尔汗盐湖地层中的主要钾盐矿物为杂卤石、光卤石和钾石盐,溶矿过程中这些矿物的溶解使溶液中K^(+)含量不断增加,不同溶矿区域液相中K^(+)浓度增加量不同,是盐层地质构造差异及钾盐矿物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推测杂卤石的溶解是造成微量石膏析出的主要原因;溶剂含有浓度较高的MgCl_(2),NaCl与MgCl_(2)之间同离子效应及阳离子交换作用共同影响着液相中石盐的溶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尔汗盐湖 低品位固体钾盐 PHREEQC 反向数值模拟 水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別勒滩试验区低品位固体钾盐液化开采的野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瑞琴 刘成林 +3 位作者 赵艳军 刘万平 王石军 江雨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8,共13页
我国是一个钾盐资源贫乏的国家,长期依靠进口。在我国,钾盐找矿难度较大,经过50多年的勘查,盐湖找钾已很难有新的大突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察尔汗盐湖、马海、罗布泊等地有数亿吨低品位固体钾盐,这些资源相当于一个超大型钾矿,对低品... 我国是一个钾盐资源贫乏的国家,长期依靠进口。在我国,钾盐找矿难度较大,经过50多年的勘查,盐湖找钾已很难有新的大突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察尔汗盐湖、马海、罗布泊等地有数亿吨低品位固体钾盐,这些资源相当于一个超大型钾矿,对低品位固体钾盐的开发是缓解我国钾盐短缺重要的、可行的方向。本文在青海別勒滩试验区对3米以浅地层进行了野外溶矿实验,研究低品位固体钾盐固液转化过程中的水动力学和水化学变化等问题。研究发现,溶矿过程中试验区内不同时间、不同单元探坑中水位变化差别较大,表明別勒滩地区在地质结构、构造,特别是孔隙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溶矿过程中试验区内不同时间、不同单元探坑中卤水的KCl含量有差异,溶矿初期,探坑内卤水KCl含量变化与水位埋深呈相反趋势,水位抬升效果最好的区域其卤水品质较差;随着溶剂的不断补充和与固体钾矿反应时间的增加,卤水KCl含量整体趋于平均,但总体上含量较低。经过几个月的溶矿实验,探坑中卤水KCl含量仍较低,溶矿效果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近几年对低品位固体钾盐持续开采,地层中钾盐矿物含量降低导致溶矿后卤水中KCl含量降低。因此,需要对浅部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精准评估,精细化分形溶采管理,以避免盲目补给溶剂,造成无效溶解,使得溶采工程低效率运行,生产成本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別勒滩 低品位固体钾盐 卤水 液化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海盐湖北部矿段低品位固体钾矿中钾盐矿物的赋存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龙鹏宇 赵艳军 +3 位作者 胡宇飞 杜江民 何继辉 王朝旭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8-346,共9页
马海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赛什腾凹陷内,其矿区北部矿段全新统固体钾矿大规模固液转化开采已稳定运行近十年,为钾肥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本文拟查明马海矿区北部矿段现阶段低品位固体钾盐矿物的类型和赋存特征,开展了矿物薄... 马海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赛什腾凹陷内,其矿区北部矿段全新统固体钾矿大规模固液转化开采已稳定运行近十年,为钾肥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本文拟查明马海矿区北部矿段现阶段低品位固体钾盐矿物的类型和赋存特征,开展了矿物薄片鉴定、能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晶衍射等分析测试工作,为水溶开采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依据。研究发现:(1)杂卤石集中分布在70-79勘探线,以原生和后生交代成因赋存,且以前者为主。原生杂卤石呈片状、纤维状、粒状、纤维放射状和花瓣状集合体;后生交代成因的杂卤石呈浸染状和具石膏假象的毛毡状。(2)光卤石多分布在67-70勘探线,呈熔融状、他形粒状、裂纹状,与石盐、杂卤石、钾石盐等矿物共生。(3)钾石盐仅在72勘探线集中分布,呈自形-半自形立方单体,与光卤石、杂卤石、水氯镁石等矿物共生。(4)根据马海盐湖杂卤石赋存特征分析其成因可能为在气候干冷,流域补给水量减少,湖水大面积收缩和浓缩,矿区东南部富K^(+)、Mg^(2+)的硫酸镁亚型卤水与牛郎织女湖富Ca^(2+)的高盐度氯化物型卤水发生混合掺杂作用,形成了含钾镁钙硫酸盐型杂卤石钾盐矿物。高盐度氯化物型卤水在向东南部浓缩中心迁移渗透过程中,受蒸发和浓缩,便在研究区西北部形成了氯化物型光卤石、钾石盐等矿物。(5)需要根据杂卤石的赋存特征,制定相应的固液转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海盐湖 低品位固体钾盐 钾盐矿物 赋存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固体钾矿驱动溶解开采扩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 琚振闯 张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03,共4页
在研究盐湖矿床溶解开采低品位钾矿时,采用配方溶剂和双井管补采技术,选择马海盐湖进行了溶解驱动扩大工程试验。用surfer软件分析水动力场和化学场。结果显示随着补卤的进行水动力场变化趋势与环境变差一致,采卤管K+浓度由1.41%上升达... 在研究盐湖矿床溶解开采低品位钾矿时,采用配方溶剂和双井管补采技术,选择马海盐湖进行了溶解驱动扩大工程试验。用surfer软件分析水动力场和化学场。结果显示随着补卤的进行水动力场变化趋势与环境变差一致,采卤管K+浓度由1.41%上升达到2.3%,有效溶出矿体的K+。Na+的浓度变化是由补卤配方试剂加入3.5%左右的Na+引起,而矿体所含的Na+未参加溶解过程,保证了矿体骨架完整,不出现坍塌现象,这种溶解驱动开采工艺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固体钾盐 补卤工艺 现场扩大试验 水动力场和化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马海盐湖低品位固体钾矿室内溶矿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宇萌 赵艳军 胡宇飞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5-756,共12页
柴达木盆地马海盐湖浅部赋存有储量可观的低品位固体钾盐资源,通过水溶开采即固液转化的方法为企业10万吨/年的钾肥生产提供了资源保障。随着水溶开采工作的持续进行,目前马海钾矿区北部浅部固体钾矿的品位进一步降低,给盐田和选矿工艺... 柴达木盆地马海盐湖浅部赋存有储量可观的低品位固体钾盐资源,通过水溶开采即固液转化的方法为企业10万吨/年的钾肥生产提供了资源保障。随着水溶开采工作的持续进行,目前马海钾矿区北部浅部固体钾矿的品位进一步降低,给盐田和选矿工艺的调整带来极大挑战。为使这部分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本文以马海盐湖钻孔9-13和9-3附近埋深0~3m的固体钾矿样品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室内溶矿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在固体钾矿KCl品位较低时,适当提高溶剂的波美度,有利于K^(+)的溶出,提高溶出液中K^(+)的浓度。(2)溶剂中Na^(+)的浓度太低会溶解盐层骨架,而Na^(+)的浓度太高会导致结盐,生产中应根据钾矿层的实际情况,以满足溶出液K^(+)浓度含量达标为准调整溶剂的波美度。(3)随着马海矿区固体钾矿品位持续降低,当K^(+)的浓度达到盐田生产要求时,钠盐池卤水中Na^(+)的浓度会明显增加,卤水中SO42-相对浓度也相应增加,钠盐池阶段析出的石盐将明显增加,进入成矿池中卤水的组分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可能会对盐田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上述实验结果可为盐田生产时溶剂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固体钾盐 KCl品位 溶剂 溶矿实验 马海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