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钼对沉积态电弧增材制造低合金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郭莹 柏关顺 +4 位作者 方前 何胤达 王泽凯 汪峰 明珠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6,共8页
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制备了3种不同钼含量的低合金高强钢薄壁墙。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X射线衍射仪(XRD)、万能拉伸试验机和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机研究... 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制备了3种不同钼含量的低合金高强钢薄壁墙。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X射线衍射仪(XRD)、万能拉伸试验机和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机研究了Mo含量对沉积态WAAM低合金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合金高强钢的显微组织由贝氏体、马氏体和多边形铁素体组成。随着Mo含量的增加,组织细化,多边形铁素体逐渐消失,贝氏体马氏体组织由块状逐渐转变为板条状。其次,不同Mo含量的试样均出现BCC结构物相的衍射峰,未观察到其他物相的衍射峰。随着Mo含量的增加,低合金高强钢的强度明显提高,伸长率略微升高后下降,而冲击韧性则整体下降。此外,拉伸和冲击断口的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元素 低合金高强钢 电弧增材制造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钢的疲劳断裂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嘉睿 夏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56,共7页
为研究低合金高强钢的断裂机理,以260LAD、340LAD、420LAD材料为例,在高温、低温、酸性腐蚀条件下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其应力比为0.3、1.0时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高温、低温都会导致试样的应力幅值降低,但在0、600℃下,试样的抗疲劳性能较... 为研究低合金高强钢的断裂机理,以260LAD、340LAD、420LAD材料为例,在高温、低温、酸性腐蚀条件下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其应力比为0.3、1.0时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高温、低温都会导致试样的应力幅值降低,但在0、600℃下,试样的抗疲劳性能较好;酸性腐蚀溶液对试样影响较大,易疲劳断裂;在pH值为7时,试样的应力幅值较高,抗疲劳性能较好,不会发生严重断裂;其中420LAD的抗疲劳性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 高强钢 疲劳断裂 高温环境 酸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钢与Q235碳钢在成都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3
作者 肖盼 李伟光 潘吉林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71,共8页
采用大气暴晒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3种低合金高强钢(Q550钢、40Cr钢、35Cr Mo A钢)和Q235碳钢在成都大气环境中暴晒1 a的腐蚀行为。研究表明:在成都大气环境中,Q550钢、40Cr钢、35Cr Mo A钢和Q235碳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80.07,83.39,80... 采用大气暴晒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3种低合金高强钢(Q550钢、40Cr钢、35Cr Mo A钢)和Q235碳钢在成都大气环境中暴晒1 a的腐蚀行为。研究表明:在成都大气环境中,Q550钢、40Cr钢、35Cr Mo A钢和Q235碳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80.07,83.39,80.66,138.98 g/(m^(2)·a),最大蚀坑深度分别为66.01,40.86,49.30,45.18μm;4种试样表面锈层成分基本相同,主要由γ-Fe OOH、α-Fe OOH、Fe2O3和Fe3O4组成,低合金高强钢表面锈层中α-Fe OOH含量相较于Q235碳钢更高;Q235碳钢表面锈层电阻高于3种低合金高强钢,但由于腐蚀产物疏松且未能完整覆盖金属基体,其腐蚀速率更大,即3种低合金高强钢的耐蚀性均优于Q235碳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大气腐蚀 腐蚀速率 电化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钢焊缝金属针状铁素体的高温回火性能研究
4
作者 胡富昇 吴开明 宋峰雨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2,共6页
采用OM、SEM、EBSD、TEM等表征技术,并结合拉伸、冲击和硬度测试等手段,对低合金高强钢焊缝金属中针状铁素体经640℃高温回火前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借助热力学计算,探讨了针状铁素体回火组织稳定性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 采用OM、SEM、EBSD、TEM等表征技术,并结合拉伸、冲击和硬度测试等手段,对低合金高强钢焊缝金属中针状铁素体经640℃高温回火前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借助热力学计算,探讨了针状铁素体回火组织稳定性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低合金高强度钢焊缝金属经不同时间高温回火后,组织均由体积分数约90%的针状铁素体和少量晶界铁素体构成,无明显的晶粒粗化现象,保持了针状铁素体基体的高位错密度。在回火1 h后,焊缝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其强度和硬度略有下降,但整体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归因于短时回火(不超过2 h)期间,大量碳化物的析出产生了显著的析出强化作用;随着回火时间延长,析出物的类型和数量变化不大,这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焊缝金属 针状铁素体 回火 析出物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钢的大熔深焊接研究
5
作者 赵干 李兴霞 +2 位作者 李代龙 张毅 张建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1-66,75,共7页
为提高结构件的焊接效率,采用大熔深焊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隧道结构用厚30 mm的Q355B低合金高强钢,采用大熔深焊接方法进行焊接试验,测试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大熔深焊缝的微观组织主要由大量的铁素体和少量的... 为提高结构件的焊接效率,采用大熔深焊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隧道结构用厚30 mm的Q355B低合金高强钢,采用大熔深焊接方法进行焊接试验,测试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大熔深焊缝的微观组织主要由大量的铁素体和少量的粒状贝氏体组成;大熔深焊接接头的熔深显著增加,极大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大熔深焊缝的显微硬度与母材接近,整个接头为等强匹配;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焊缝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冲击韧性有所下降;大熔深焊接最佳的电流范围为320~36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熔深焊接 低合金高强钢 力学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钢双面双弧焊热循环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张华军 张广军 +1 位作者 王俊恒 吴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1-84,共4页
针对低合金高强钢厚板焊研究了一种不清根高效焊接的新工艺——双面双弧焊(DSAW),即双面双脉冲TIG焊打底,双面双MAG焊填充。采用钻孔隐藏热电偶的方法对单TIG焊和双TIG焊打底的熔合区附近温度场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单TIG焊的t8/5和t8/... 针对低合金高强钢厚板焊研究了一种不清根高效焊接的新工艺——双面双弧焊(DSAW),即双面双脉冲TIG焊打底,双面双MAG焊填充。采用钻孔隐藏热电偶的方法对单TIG焊和双TIG焊打底的熔合区附近温度场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单TIG焊的t8/5和t8/3比双TIG焊的要小,双TIG焊前电弧对后焊道有预热作用,而后电弧对前焊道有二次热处理作用。单TIG焊缝和粗晶区组织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而双TIG焊缝区组织是马氏体+针状铁素体,粗晶区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比单TIG焊要小,微观硬度曲线分析表明单TIG焊打底的焊缝区和粗晶区的硬度比双TIG焊的硬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双弧焊 温度场 T形接头 低合金高强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钢焊缝针状铁素体形核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军 范红刚 +1 位作者 薛锦 段立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89-93,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向焊缝金属过渡微量的Ti B和稀土元素 ,可以使焊缝获得细小、均匀的针状铁素体组织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 :焊缝中合金元素如果能形成细小、难溶的非金属夹杂物 ,就可以成为针状铁素体的形核核心 ;Ti能形成细小、难...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向焊缝金属过渡微量的Ti B和稀土元素 ,可以使焊缝获得细小、均匀的针状铁素体组织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 :焊缝中合金元素如果能形成细小、难溶的非金属夹杂物 ,就可以成为针状铁素体的形核核心 ;Ti能形成细小、难溶而弥散分布的化合物 (TiO )质点 ,因而对针状铁素体的形核更为有利 ;针状铁素体由许多亚结构组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 针状铁素体 形核 低合金高强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调质高强钢焊接软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喜胜 杨滨 +3 位作者 彭云 彭杏娜 张晓牧 田志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2-36,共5页
低合金调质高强钢在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会出现较严重的软化现象。采用维氏硬度计、光学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分析焊接接头区域的硬度及组织的变化,研究不同热输入和不同预热温度对调质态低合金高强钢焊接软化的影响。结果表... 低合金调质高强钢在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会出现较严重的软化现象。采用维氏硬度计、光学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分析焊接接头区域的硬度及组织的变化,研究不同热输入和不同预热温度对调质态低合金高强钢焊接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输入与不同预热温度下,软化区宽度与热输入或预热温度基本都呈线性关系。软化区域最低硬度值基本相同,其组织为铁素体和淬火马氏体的混合组织;随着热输入和预热温度的增加,铁素体长大,且边界越完整,而马氏体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调质高强钢 软化 热输入 预热温度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输入对800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邓磊 尹孝辉 +1 位作者 袁中涛 文劲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8,41,共4页
在不预热的条件下,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方法对800 MPa低合金高强钢进行焊接,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热输入条件下,焊缝区显微组织都有针状体素体组织,随着热输入增加,焊缝区的贝氏体组织减... 在不预热的条件下,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方法对800 MPa低合金高强钢进行焊接,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热输入条件下,焊缝区显微组织都有针状体素体组织,随着热输入增加,焊缝区的贝氏体组织减少,先共析铁素体和块状铁素体产生,针状铁素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热输入的增大,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逐渐降低,而低温冲击韧性则先升高后下降。当线能量为14.66 k J/cm时,接头获得了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热输入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李斌 谢春乾 +4 位作者 邝霜 韩赟 刘华赛 姜英花 滕华湘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3-225,共3页
通过对不同退火工艺下低合金高强钢力学性能和组织状态,以及退火过程中析出相的状态分析,研究了退火工艺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组织为铁素体基体加少量渗碳体,同时在基体中有200 nm和10 nm左右两种不同尺寸的Ti... 通过对不同退火工艺下低合金高强钢力学性能和组织状态,以及退火过程中析出相的状态分析,研究了退火工艺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组织为铁素体基体加少量渗碳体,同时在基体中有200 nm和10 nm左右两种不同尺寸的Ti Nb(C,N)析出相生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析出相尺寸增加而数量降低;同时,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伸长率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连续退火 析出相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B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镇凡 刘静 +3 位作者 贾涓 程吉浩 徐进桥 郭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3-57,共5页
对两种不同成分的C-Mn-Mo系低合金高强钢(HSLA)进行拉伸和冲击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验钢种的微观组织,分析Mo和B对HSL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钢种的成分和工艺,可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C-M... 对两种不同成分的C-Mn-Mo系低合金高强钢(HSLA)进行拉伸和冲击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验钢种的微观组织,分析Mo和B对HSL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钢种的成分和工艺,可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C-Mn-Mo系HSLA钢,钢种具有贝氏体组织;在C-Mn-Mo系HSLA钢中,适当增加Mo和B的含量,可以明显提高钢种的强度,且不损害其塑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贝氏体 合金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输入对低合金高强钢焊缝组织和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玉喜 刘亮 +2 位作者 张华军 陈华斌 陈善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6-309,314,共5页
针对海上钻井平台桩腿用厚板低合金高强钢Q690E,研究不同焊接热输入对接头焊缝显微组织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输入从1.376 MJ/m提高到2.248 MJ/m时,焊缝区冲击韧性先升高再降低.当焊接热输入为1.56 MJ/m时,焊缝区微观组织以针... 针对海上钻井平台桩腿用厚板低合金高强钢Q690E,研究不同焊接热输入对接头焊缝显微组织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输入从1.376 MJ/m提高到2.248 MJ/m时,焊缝区冲击韧性先升高再降低.当焊接热输入为1.56 MJ/m时,焊缝区微观组织以针状铁素体为主,低温韧性最好;采用小电流低速焊焊缝区组织更加均匀,冲击断口韧窝区所占比例更大,低温韧性更高;在热输入相同的条件下,单丝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焊缝区以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低温韧性优于双丝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焊接热输入 焊缝 显微组织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晶Q420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宝帅 张忠文 +1 位作者 李新梅 彭宪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15-117,122,共4页
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对细晶Q420低合金高强钢进行焊接,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了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试验测试了焊接接头拉伸、弯曲及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细晶Q420钢母材由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选用ER55-G焊丝所得... 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对细晶Q420低合金高强钢进行焊接,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了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试验测试了焊接接头拉伸、弯曲及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细晶Q420钢母材由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选用ER55-G焊丝所得焊接接头焊缝金属具有比母材更高的抗拉强度,焊缝及热影响区均具有良好的冲击性能,断口为典型韧窝状延性断裂形态。在所选焊接工艺参数下,其热影响区表现出比焊缝金属更好的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钢不预热焊接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有为 周细应 +2 位作者 贾涵浩 聂志云 周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3,共3页
低合金高强钢具有超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广泛应用于船舶、航天、桥梁、电力、压力容器等领域。如何改善它的焊接性能和效率越来越成为研究重点。总结概括了近几年来对低合金高强钢的不预热焊接技术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改善低合金高强钢... 低合金高强钢具有超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广泛应用于船舶、航天、桥梁、电力、压力容器等领域。如何改善它的焊接性能和效率越来越成为研究重点。总结概括了近几年来对低合金高强钢的不预热焊接技术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改善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性的方法,展望了未来不预热焊接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不预热焊接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级别低合金高强钢疲劳断裂行为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翟雁 郭晓波 +1 位作者 丁再超 李志强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5-150,共6页
选取5种不同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高强钢材料开展疲劳特性研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施加应力控制的拉-压疲劳载荷,获取了应力比为0.1时,5种材料的疲劳特性应力幅-疲劳寿命(S-N)曲线;并基于试验和经... 选取5种不同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高强钢材料开展疲劳特性研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施加应力控制的拉-压疲劳载荷,获取了应力比为0.1时,5种材料的疲劳特性应力幅-疲劳寿命(S-N)曲线;并基于试验和经验公式,获取了应力比为-1时的S-N曲线,开展了不同强度材料疲劳特性对比了分析;对5种低合金高强钢的疲劳失效进行了分析,选取不同载荷下具有代表性的疲劳断口形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抗拉强度的提升,所研究的低合金高强钢的疲劳极限不断提高;当应力比为-1时,疲劳极限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约为0.5;上述材料的疲劳极限与抗拉强度近似成线性关系;施加循环载荷后,样品表面发生侵入或挤出,进而形成初始的微裂纹,并最终产生宏观裂纹导致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疲劳寿命 应力幅-疲劳寿命曲线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钢焊缝金属中AF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栗卓新 张天理 Kim H J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0-55,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于低合金高强钢(HSLA,High Strength Low Alloy)焊缝金属中针状铁素体(AF,Acicular Ferrite)的最新研究进展得出,要想获得较多的AF,主要从3个方面加以有效控制:①合金元素中含0.05%~0.10%C,且C当量小于0.39,合理控制Mn,N... 综述了国内外对于低合金高强钢(HSLA,High Strength Low Alloy)焊缝金属中针状铁素体(AF,Acicular Ferrite)的最新研究进展得出,要想获得较多的AF,主要从3个方面加以有效控制:①合金元素中含0.05%~0.10%C,且C当量小于0.39,合理控制Mn,Ni,Ti,B之间的相互比例,保持硼氮比(B/N)在0.6~0.8之间,铝氧比(Al/O)在0.43~0.73之间,降低N,S,P含量;②夹杂物尺寸为0.5~0.8μm,表面富10~20 nm TiO薄层且呈球形,促使生成更多的第Ⅲ、Ⅳ类夹杂物;③较低热输入(HI,Heat Input)时合金元素烧损较少,冷却速率较快,焊缝组织得以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针状铁素体 合金元素 夹杂物 热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物合金化对低合金高强钢熔敷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翠欣 薛海涛 +3 位作者 陈翠玲 丁静 韩啸 唐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34,130,共6页
针对新型钢铁材料焊缝熔敷金属的韧化问题,采用直接氧化物合金化这一新型方法,通过焊接材料实现了纳米氧化物颗粒向液态熔池中的过渡,研究了纳米氧化物对低合金高强钢焊缝熔敷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Al2O3,Ti O2和稀土氧化物... 针对新型钢铁材料焊缝熔敷金属的韧化问题,采用直接氧化物合金化这一新型方法,通过焊接材料实现了纳米氧化物颗粒向液态熔池中的过渡,研究了纳米氧化物对低合金高强钢焊缝熔敷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Al2O3,Ti O2和稀土氧化物的添加使焊缝中生成了大量弥散分布、尺寸为0.2-0.8μm的细小球形复合夹杂物,有效提高了针状铁素体的形核能力,形成了大量板条束尺寸约1-2μm、且均匀分布的针状铁素体.纳米氧化物的添加使熔敷金属的冲击韧度显著提高,尤其是添加二氧化钛和稀土氧化物的焊缝,其-20℃冲击韧度达到了150 J/cm2以上,比无氧化物添加的焊缝冲击韧度提高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物 夹杂物 低合金高强钢 针状铁素体 冲击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气体中氧气含量对低合金高强钢熔敷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裘荣鹏 武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2-55,59,共5页
使用不同氧气含量的保护气体对低合金高强钢HSLA-65进行了实心焊丝和药芯焊丝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力学性能检测,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等,研究了保护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对熔敷金属... 使用不同氧气含量的保护气体对低合金高强钢HSLA-65进行了实心焊丝和药芯焊丝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力学性能检测,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等,研究了保护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对熔敷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心焊丝和药芯焊丝的熔敷金属显微组织均由针状铁素体和晶界铁素体组成。在相同保护气体成分下,药芯焊丝熔敷金属中针状铁素体比例大于实心焊丝熔敷金属,药芯焊丝熔敷金属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实心焊丝熔敷金属。随着保护气体中氧气比例的增加,实心焊丝熔敷金属中针状铁素体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药芯焊丝熔敷金属中针状铁素体含量一直在减少。两者熔敷金属的综合力学性能随针状铁素体比例的变化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含量 低合金高强钢 熔敷金属 药芯焊丝 针状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钢KMN焊接接头的低温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克强 胡冰 +2 位作者 任鹤 张思宇 张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4-638,共5页
针对离心压缩机叶轮制造用KMN钢的低温工作条件,研究了KMN钢的焊接工艺和焊后热处理技术.通过拉伸试验、低温冲击试验及显微组织观察等手段表征了焊接参数及焊后热处理技术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处理状态下,当线能量... 针对离心压缩机叶轮制造用KMN钢的低温工作条件,研究了KMN钢的焊接工艺和焊后热处理技术.通过拉伸试验、低温冲击试验及显微组织观察等手段表征了焊接参数及焊后热处理技术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处理状态下,当线能量为14.4 k J/cm时,焊接接头的性能最好.在线能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焊接接头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所下降,而低温冲击功先上升后下降.采用E9018-B3L-Ni焊条焊接的KMN钢可满足-50℃低温工况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低温冲击功 E9018-B3L—Ni焊条 回火温度 KMN钢 力学性能 焊接参数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时效对双相钢和低合金高强钢屈服强度及应变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青松 欧阳页先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1,共4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应变时效对双相钢和低合金高强钢屈服强度及应变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预应变之后,双相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106MPa,低合金高强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28MPa;预应变之后再经历烘烤,双相钢的屈服...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应变时效对双相钢和低合金高强钢屈服强度及应变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预应变之后,双相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106MPa,低合金高强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28MPa;预应变之后再经历烘烤,双相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149MPa,而低合金高强钢的屈服强度只提高了66MPa;预应变或烘烤硬化之后,两种钢的应变硬化率均降低,但双相钢仍然具有很强的应变硬化能力,其应变硬化率接近于低合金高强钢未预应变条件下的;铁素体马氏体组织赋予了双相钢比低合金高强钢更强的应变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 烘烤硬化 双相钢 低合金高强钢 应变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