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D和小波变换在低可探测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顾有林 叶应流 +2 位作者 曹光华 胡以华 朱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94-3499,共6页
针对雷达、红外等常规目标探测手段难以获取低可探测目标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EMD和小波变换相结合分析激光雷达探测的风场扰动数据从而获取目标的探测方法。基于接收大气反射的激光回波信号,通过风速反演算法获得扫描区域内的风场分布... 针对雷达、红外等常规目标探测手段难以获取低可探测目标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EMD和小波变换相结合分析激光雷达探测的风场扰动数据从而获取目标的探测方法。基于接收大气反射的激光回波信号,通过风速反演算法获得扫描区域内的风场分布,基于EMD和小波变换获取目标可能存在的位置。实验表明:基于该算法获取目标于径向距离1 250 m,方位角6°处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算法切实可行,对空中低可探测目标的探测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EMD 小波变换 检测 低可探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S的三维低可探测性轨迹优化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璟 陈少飞 刘鸿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93,共5页
针对基于雷达散射截面(RCS)规避雷达威胁的飞行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低可探测性三维轨迹优化的求解方法。通过B样条拟合构建连续可微的RCS数据模型,结合三维飞行动力学模型,建立规避雷达威胁下的飞行运动控制模型。将轨迹优化问题描述成... 针对基于雷达散射截面(RCS)规避雷达威胁的飞行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低可探测性三维轨迹优化的求解方法。通过B样条拟合构建连续可微的RCS数据模型,结合三维飞行动力学模型,建立规避雷达威胁下的飞行运动控制模型。将轨迹优化问题描述成为最优控制问题,其中飞行姿态控制、轨迹约束、边界条件作为约束条件,以降低雷达探测概率和减少飞行时间为目标函数。运用高斯伪谱法(GPM)将连续的最优控制问题转换为离散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方法实现了求解单基地雷达和双基地雷达探测环境中低可探测性三维轨迹优化问题,有效降低了飞行过程中的雷达探测概率和暴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 低可探测 雷达散射截面 三维轨迹优化 GAUSS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身飞机突防建模及低可探测性轨迹规划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鸿福 周文宏 陈少飞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40,45,共6页
针对隐身飞机突防飞行规划,分析了隐身飞机对警戒雷达网突防过程问题特性,建立了雷达探测模型与组网警戒雷达信息融合模型;综合考虑隐身飞机的隐身能力、预警时间和燃料消耗将隐身飞机低可探测性轨迹规划问题形式化为一个复杂多目标非... 针对隐身飞机突防飞行规划,分析了隐身飞机对警戒雷达网突防过程问题特性,建立了雷达探测模型与组网警戒雷达信息融合模型;综合考虑隐身飞机的隐身能力、预警时间和燃料消耗将隐身飞机低可探测性轨迹规划问题形式化为一个复杂多目标非线性连续时间最优控制问题;并提出基于伪谱法的低可探测性轨迹规划方法。仿真实验实现了在组网警戒雷达下隐身飞机的低可探测性突防轨迹规划,证明了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戒雷达网 低可探测 信息融合模型 伪谱法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浩 丰志伟 +2 位作者 葛建全 杨涛 许强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3,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突防性能,提出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方法。考虑飞行器180°×360°方向的雷达散射截面,针对原数据尖峰多、收敛难的难题,运用高斯滤波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既不改变原数据趋势又... 为进一步提高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突防性能,提出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方法。考虑飞行器180°×360°方向的雷达散射截面,针对原数据尖峰多、收敛难的难题,运用高斯滤波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既不改变原数据趋势又加以平滑,提高优化问题收敛性能。为使计算所用雷达散射截面数据具备较强的保真性,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调用离散数据计算实时雷达散射截面。完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问题的建模,以探测概率为目标函数,运用hp自适应Radau伪谱法优化求解,采用逐步计算策略进一步提高优化效率和收敛性能。与传统最短飞行时间弹道对比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飞行器被雷达发现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低可探测 滑翔弹道优化 自适应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谱域低可探测的电磁超构表面天线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月军 陈强 +3 位作者 丁亮 肖科 钟赟 张贵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7,共6页
针对低可探测飞行器平台对天线的新需求,提出并设计了微波与红外跨谱域低可探测的电磁超构表面天线。将电磁超构表面设计思想融入天线设计中,在正常辐射下,使其具有电磁超构表面的吸波特性。该设计不用额外加载电磁超构表面,仅利用天线... 针对低可探测飞行器平台对天线的新需求,提出并设计了微波与红外跨谱域低可探测的电磁超构表面天线。将电磁超构表面设计思想融入天线设计中,在正常辐射下,使其具有电磁超构表面的吸波特性。该设计不用额外加载电磁超构表面,仅利用天线自身结构就能减缩其雷达散射截面。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天线红外低可探测,设计了微波频段透波、红外频段低发射率的电磁超构表面,加载到天线上降低了其发射率。实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电磁超构表面天线工作在2.72~2.82 GHz,最大增益达到6.72 dBi;在2.70~2.80 GHz反射幅度均小于-10 dB,最小为-12.49 dB;加载电磁超构表面后天线的发射率为0.212,与加载前的天线相比降低了0.334(61.2%)。新设计的天线在保持正常辐射下,较好地实现了微波与红外低可探测,为低可探测飞行器平台的天线设计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电磁超构表面 微波 红外 低可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可探测双S弯喷管红外辐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孝明 单勇 +1 位作者 宫禹 谭晓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4-61,共8页
以喷管入口完全几何遮挡的二元双S弯喷管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红外辐射特征数值模拟,并与有相同进、出口面积和长度的轴对称喷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完全遮挡的二元双S弯喷管大幅度降低其总体红外辐射强度,喷管出口宽高比W/H和喷管... 以喷管入口完全几何遮挡的二元双S弯喷管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红外辐射特征数值模拟,并与有相同进、出口面积和长度的轴对称喷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完全遮挡的二元双S弯喷管大幅度降低其总体红外辐射强度,喷管出口宽高比W/H和喷管偏距比S/D对喷管红外辐射强度空间分布和数值影响较大,增加出口宽高比和偏距比均能大幅降低喷管正后方红外辐射强度,最大降幅可达50%以上;喷管长径比L/D的改变对喷管红外辐射强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S弯喷管 低可探测 红外辐射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多功能射频系统是21世纪防空电子对抗的新威胁 被引量:5
7
作者 唐臻富 《现代防御技术》 2001年第5期24-27,共4页
美国空军第四代战斗机F 2 2上的低可探测性 (LO)多功能射频系统 (MFRFS)AN/APG 77,以及将要为联合攻击战斗机 (JSF)设计研制的机载多功能射频系统 (MFRFS) ,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先进的有源电扫阵 (AESA)天线。通过对AESA的共享 ,F 2 2的MF... 美国空军第四代战斗机F 2 2上的低可探测性 (LO)多功能射频系统 (MFRFS)AN/APG 77,以及将要为联合攻击战斗机 (JSF)设计研制的机载多功能射频系统 (MFRFS) ,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先进的有源电扫阵 (AESA)天线。通过对AESA的共享 ,F 2 2的MFRFS能同时执行雷达、电子战和通信功能 ,其超视距目标探测、识别与拦截能力 ,丰富多彩的电子对抗招式 ,以及飞机具有的低可探测性能 ,使之成为 2 1世纪夺取空中优势的重要武器系统 ,必将给未来防空电子对抗构成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身飞机 电子对抗 雷达 多功能射频系统 有源电扫阵 低可探测 机载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