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利类及沙坦类药物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彩云 林媚 +3 位作者 张永杰 张华锐 区景运 梁美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4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普利类及沙坦类药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普利类及沙坦类药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分为普利类组(20例,使用普利类药物治疗)、沙坦类组(20例,使用沙坦类药物治疗)、联合组(30例,使用普利类联合沙坦类药物治疗)。比较四组治疗后的血生化指标,并记录rHuERO使用剂量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指数(ER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四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普利类组和沙坦类组(P<0.05)。联合组rHuERO使用剂量和E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普利类组和沙坦类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普利类联合沙坦类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Hb、HCT等血生化指标,减少rHuERO的使用剂量,降低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利类药物 沙坦类药物 维持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地黄丸对肾性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586-589,共4页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RA)患者促红素低反应性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促红素低反应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各28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治疗前后肾功能、计算内生肌酐清除...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RA)患者促红素低反应性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促红素低反应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各28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治疗前后肾功能、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RA的疗效、统计两组患者8周疗程人均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总用量及每周使用量,描绘r Hu EPO使用曲线图;计算促红素抵抗指数(ERI)并描绘ERI变化曲线图。结果:完成研究50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治疗组RBC、Hb、HCT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Cr、BUN、CCr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 31%,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人均使用r Hu EPO总量少于对照组(P <0. 01);r Hu EPO使用曲线图显示,治疗组r Hu EPO用量在前3周时呈上升趋势,3周后逐渐下降;在治疗的4~5周,治疗组ERI低于同期对照组(P <0. 05),在治疗的6~8 w,治疗组较对照组同期ERI明显下降(P <0. 01)。结论:中药黑地黄丸治疗促红素低反应性疗效确切,可改善贫血水平和肾功能,减少rh EPO用量,降低ERI,从而减轻促红素低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地黄丸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娟 田茂露 查艳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10期949-953,共5页
补充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是肾性贫血的重要治疗策略,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表现出耐药性,即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或抵抗,微炎症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为肾性贫血... 补充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是肾性贫血的重要治疗策略,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表现出耐药性,即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或抵抗,微炎症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为肾性贫血管理带来新的机会,其他药物,如新型口服铁剂、铁调素拮抗剂及促炎细胞因子抑制药物等正处于临床各阶段研究,今后有望为慢性肾衰竭并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带来新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贫血 贫血 缺铁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 微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齐素霞 袁莹 +2 位作者 刘莹 王莹 陈洪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伴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52例CHF伴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讨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伴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52例CHF伴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EPO反应性将患者分为低反应组(n=68)与非低反应组(n=184),分析影响EPO反应性的相关因素,评估SF、TSAT、Hcy预测EPO低反应性的价值。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SF、TSAT、Hcy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EPO低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F,TSAT,Hcy预测EPO低反应性的价值。结果2组患者NYHA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反应组SF、TSAT低于非低反应组,Hcy高于非低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TSAT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负相关(r=-0.742、-0.751;P<0.001);Hcy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800;P<0.001)。NYHA分级Ⅳ级、血红蛋白、SF、TSAT及Hcy均是EPO低反应性的影响因素(P<0.05);SF、TSAT联合Hcy预测EPO低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大于单独的SF、TSAT及Hcy(0.733,0.752,0.724),其预测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71.74%。结论SF、TSAT、Hcy与CHF伴贫血患者EPO低反应性及心功能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EPO反应性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铁蛋白 转铁蛋白饱和度 同型半胱氨酸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低反应性乙肝患者HBeAg表达与HBV基因型、DNA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新建 石贵福 王合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8期3339-3342,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低反应性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DNA载量关系,分析其对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HBsAg低反应性...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低反应性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DNA载量关系,分析其对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HBsAg低反应性(HBsAg定量<1000 IU·L^(-1))乙肝患者,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HBV基因分型、DNA载量,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eAg、HBsAg,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检测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分析HBV基因型与HBeAg表达、DNA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结果B基因型乙肝患者HBeAg转阴率较C基因型乙肝患者高(P<0.05);治疗3个月后B基因型HBsAg较C基因型低,HBeAg表达较C基因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的HBsAg与HBeAg表达呈负相关(r=-0.486,P<0.05),HBsAg与DNA载量无相关性(P>0.05);C基因型的HBsAg与HBeAg表达呈负相关(r=-0.419,P<0.05),HBsAg与DNA载量无关(P>0.05)。结论HBsAg低反应性乙肝患者B基因型、C基因型HBsAg与HBeAg表达均呈负相关,与DNA载量相关性不明显,明确HBsAg与HBeAg表达的关系并监测,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低反应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在高龄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症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梅德华 《北方药学》 2018年第3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促排卵在高龄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高龄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不孕症患者64例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 目的:探讨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促排卵在高龄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高龄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不孕症患者64例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观察bFSH、bE2、AMH、bPSV、AFC水平,观察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FSH、bE2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AMH、bPSV、AFC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在高龄POR中的应用效果较好,bFSH、bE2、AMH、bPSV、AFC改善较好,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较高,临床妊娠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 克罗米芬 高龄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症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排卵低反应性为预测早绝经的指标
7
作者 马艳华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4年第3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诱导排卵 低反应性 绝经 指标 辅助生殖技术 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应性低共熔溶剂的ZIF-67可控界面合成和应用
8
作者 郭琦 王艳佳 +2 位作者 李怡雯 李戎 邢彦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9,共8页
以2-甲基咪唑和1,6-己二醇(或甘油)制备的反应性低共熔溶剂MI-H(或MI-G)为咪唑源相,采用界面合成法得到不同尺寸的ZIF-67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等对合成得到的ZIF-67的结构和... 以2-甲基咪唑和1,6-己二醇(或甘油)制备的反应性低共熔溶剂MI-H(或MI-G)为咪唑源相,采用界面合成法得到不同尺寸的ZIF-67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等对合成得到的ZIF-67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MI-H或MI-G为咪唑源相时,合成的ZIF-67-H和ZIF-67-G的尺寸分别为250和2000 nm;比表面积分别为1751和1756 m2/g,均高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ZIF-67的比表面积。ZIF-67-H和ZIF-67-G对甲基橙(MO)染料的吸附结果表明,ZIF-67-H对MO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300.36 mg/g,高于ZIF-67-G的190.50 mg/g。ZIF-67-H和ZIF-67-G对MO的等温吸附过程为Langmuir吸附,吸附动力学为准二级动力学吸附。该研究为控制合成不同尺寸的高比表面积MOF材料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67 反应共熔溶剂 可控界面合成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低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蒲蕾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3期153-156,共4页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使用明显改善了CKD患者贫血状态,但仍有5%~10%的患者尽管使用了较大剂量EPO,血红蛋白水平仍不能达标,临床考虑存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使用明显改善了CKD患者贫血状态,但仍有5%~10%的患者尽管使用了较大剂量EPO,血红蛋白水平仍不能达标,临床考虑存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 stimulatory agent,ESA)低反应性。目前认识的导致ESA低反应性常见的原因有铁缺乏、炎症或感染、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充分透析、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临床应按诊断流程明确导致ESA低反应性的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 贫血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低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发作的缺血性卒中
10
作者 徐曼曼 徐运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部分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表现为低反应性或无反应,接受抗血小板规范治疗后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本例患者为63岁女性,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多次出现肢体乏力,行头颅磁共振扫描均提示急性脑梗死。后经血小板聚集试验、闭合试验及基... 部分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表现为低反应性或无反应,接受抗血小板规范治疗后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本例患者为63岁女性,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多次出现肢体乏力,行头颅磁共振扫描均提示急性脑梗死。后经血小板聚集试验、闭合试验及基因检测证实,该患者存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改服西洛他唑,随访1年余,未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 阿司匹林低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新产品
11
作者 梁源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3年第2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淀粉 新产品 大米原料 微粒子形态 热稳定 预凝胶化米粉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里根据血栓弹力图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抗栓治疗的实际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程艳 李静 +1 位作者 杨士伟 刘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根据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搜集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因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P... 目的探讨临床根据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搜集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因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PCI)且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responsiveness,CLR)的患者360例,根据患者实际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分为氯吡格雷组(n=240)和替格瑞洛组(n=120)。其中入组患者通过TEG检测氯吡格雷反应性。随访24月,观察两组患者全因死亡、主要不良心脑血管缺血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24个月的临床随访中,两组共有18例患者死亡、115例患者发生了MACCE事件。与替格瑞洛组患者相比,氯吡格雷组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率(5.8%比4.6%,P=0.608)无显著差异,而MACCE事件发生率(23.3%比36.3%,P<0.05)明显升高,并且MACCE事件中支架内血栓形成(5.0%比11.7%,P=0.041)及再次血运重建(5.8%比12.9%,P=0.039)的发生率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入院尿酸升高(HR=1.004,95%CI 1.001~1.007,P=0.013)、糖化血红蛋白升高(HR=1.246,95%CI 1.048~1.480,P=0.013)是24个月内发生MACCE事件的危险因素,而调整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替格瑞洛)(HR=0.452,95%CI 0.241~0.849,P=0.014)则能降低24个月内MACCE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在TEG指导下,调整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将有助于降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出血事件发生率相似,可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 血栓弹力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对CVA儿童诱导痰炎症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阮旦青 陈旭央 王晓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期39-40,共2页
近年研究发现,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通过类似激素样的抗炎机制,而减轻哮喘的症状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气道黏液分泌等非抗菌作用,从而有效地减少哮喘的发作,但其机制不甚清楚。作者... 近年研究发现,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通过类似激素样的抗炎机制,而减轻哮喘的症状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气道黏液分泌等非抗菌作用,从而有效地减少哮喘的发作,但其机制不甚清楚。作者通过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llt asthma,CVA)患儿克拉霉素治疗前后诱导痰炎症指标嗜酸性粒细胞、IL-5、IL-13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克拉霉素治疗CVA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炎症指标 CVA 诱导痰 咳嗽变异哮喘 气道高反应 肺功能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对CHD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丹初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7期960-962,共3页
目的分析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3个月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咄格雷低反应性(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已接受过支架植入术治疗的CHD患者82例患者,并通过光... 目的分析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3个月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咄格雷低反应性(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已接受过支架植入术治疗的CHD患者82例患者,并通过光学血小板聚集仪筛选全部为CLR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41例)和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41例)。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为100mg阿司匹林+150mg氯吡格雷,连续治疗3个月,后调整为100mg阿司匹林+75mg氯吡格雷,治疗9个月;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为100mg阿司匹林+75mg氯吡格雷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随访3个月时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另随访1年记录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结果住院期间两组所测二磷酸腺昔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随访显示两组PLADP均较住院时显著降低(P<0.05),且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PLADP明显低于同期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及3个月随访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均完成1年随访,无失访者,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与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主、次要不良事件及安全性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不良事件中心源性再入院比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R患者给予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治疗3个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并减少其心源性再入院率,且未明显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 血小板聚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和肺
15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1年第11期104-104,共1页
0141177 24小时肺的保存:猪模型中简单化的和常规威斯康星大学溶液的比较/Wright N C//Transplantation.-2000,69(7).-1261~1265 医科情0141178 稳定的肺移植受者中受损的呈现抗原的细胞功能有助于 T 细胞的低反应性/Knoop C//Transpla... 0141177 24小时肺的保存:猪模型中简单化的和常规威斯康星大学溶液的比较/Wright N C//Transplantation.-2000,69(7).-1261~1265 医科情0141178 稳定的肺移植受者中受损的呈现抗原的细胞功能有助于 T 细胞的低反应性/Knoop C//Transplantation.-2000,69(7).-1332~1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威斯康星大学 医科 猪模型 一氧化氮 低反应性 细胞功能 闭塞细支气管炎 简单化 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及胆疾病
1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4期46-47,共2页
9912353 刀豆素 A 诱发的小鼠肝脏损伤中需要 IL-4和 NK1^+T 细胞参与/Toyabe S//J Immunol.-1997,159(3).-1537~1542 四军大9912354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阻塞黄疽 肝硬变 肝脏损伤 低反应性 大鼠 刀豆素 内毒素 肝星形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17
作者 林芊 鲍一笑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34期5-5,共1页
药物的降级治疗抗变态反应性炎症的治疗应越早越好,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包括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构、避免触发因素。
关键词 药物治疗 儿童支气管哮喘 变态反应炎症 气道高反应 治疗原则 快速缓解 气道重构 触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药物治疗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下)
18
作者 殷凯生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46期10-10,共1页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SIT)应用中的误区 本疗法通过皮下给予常见吸入变应原提取液(如尘螨、猫毛、豚草等)来减轻哮喘症状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适用于变应原明确但难以避免的哮喘患者。但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变应...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SIT)应用中的误区 本疗法通过皮下给予常见吸入变应原提取液(如尘螨、猫毛、豚草等)来减轻哮喘症状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适用于变应原明确但难以避免的哮喘患者。但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变应原制各的标准化工作也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症状 药物治疗 特异免疫疗法 吸入变应原 气道高反应 哮喘患者 远期疗效 提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popolysaccharide induced hyper- and hypo-responsiveness in macrophage cell lines
19
作者 刘辉 孙为民 徐仁宝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Objective: To build a cell model of LPS-induced hyper- and hypo-responsiveness in macrophage cells . Methods: Macrophage cell line RAW264. 7 was pre-cultured with or without 10 ng/ml LPS for 18 h, then challenged with... Objective: To build a cell model of LPS-induced hyper- and hypo-responsiveness in macrophage cells . Methods: Macrophage cell line RAW264. 7 was pre-cultured with or without 10 ng/ml LPS for 18 h, then challenged with lipopolysaccharide(LPS) , or MDP, Zymosan, PAF, FMLP, PMA for 24 h. The levels of TNF-α , IL-1 , IL-6, IL-10 , NO and O2-, were measured. Results: LI'S pretreatment markedly inhibited TNF-a NO and IL-6 production, but increased IL-1, IL-10 and O2- release to LPS challenge. LPS pretreatment also altered macrophage responsiveness to the other stimuli. Conclusion: LPS can induce hyper- and hypo-responsiveness simultaneously in the macrophage cell lines. Changes in macrophage responsiveness depend on stimuli and effectors which are mea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polysaccaride(LPS) MACROPHAGE hypo-responsiveness hype-responsive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Polymethacrylates Used as Multifunctional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s
20
作者 Liu Yinong Fan Lichuang Duan Qinghua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期69-75,共7页
In this paper, four kinds of polymethacrylates(PMAs) used as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quaternary C1—C14 methacrylate, among which sample 4 exhibited relatively better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 In this paper, four kinds of polymethacrylates(PMAs) used as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quaternary C1—C14 methacrylate, among which sample 4 exhibited relatively better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methacrylate ratio of sample 4,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of PMA were explor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s comprising 4 factors and 3 levels, and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covered an initiator dosage of 0.8 %, a molecular weight regulator dosage of 0.4%, a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95 ℃ and a reaction time of 8.5 h. When the optimized PMA samples were used to formulate the 75W/90 automotive gear base oil, they exhibited improved shear stability and good low temperature property. In comparison with foreign commercial polymethacrylate GP, the optimized PMA samples exhibited better thickening ability, similar shear stability and slightly weak low temperature property, with their performance being the same as GP's on the whole. The slight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optimized PMA and GP was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ce of chain length of copolym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betwee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THACRYLATE thickening ability shear stability low temperature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