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功耗一氧化碳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海波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78,共7页
低功耗一氧化碳传感器是煤炭安全开采的重要保障和分布式无线传感技术的关键基础。阐述了低功耗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电化学和半导体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展望了低功耗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发... 低功耗一氧化碳传感器是煤炭安全开采的重要保障和分布式无线传感技术的关键基础。阐述了低功耗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电化学和半导体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展望了低功耗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和前景。①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主要由电极和电解质构成,有两电极和三电极结构,两电极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没有参比电极,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制造,成本较低,适用于低浓度一氧化碳的监测;三电极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引入参比电极,具有较宽的量程和较高的精度,但成本高。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响应时间较短,具有分布式无线传感应用前景,其研究重点在于铂-碳复合电极的制备,但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仍然使用了水溶剂,存在漏液风险,且难以微型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要避免采用液体溶剂,研究全固态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并控制其孔隙率,缩短响应与恢复时间,另一方面要寻找廉价高效的电极材料,降低传感器成本;此外,制造微型化的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也是未来重要的工作内容。②半导体一氧化碳传感器可分为非微加热板型和微加热板型。非微加热板型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的是陶瓷管基底或者氧化铝平板基底,由于加热器尺寸较大,且热传导严重,功耗较高,通常在100 mW以上,难以用于分布式无线传感场合。微加热板型一氧化碳传感器热质量低,可以大大降低加热器运行功耗,还可与集成电路工艺兼容,可得到片上系统型一氧化碳传感器,降低外围电路功耗,适合物联网应用。微加热板型一氧化碳传感器体积比固体电解液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更小,且具有成本低廉、灵敏度高、易于片上集成等优点,但易受湿度影响,基线易漂移;未来研究方向是对敏感材料进行修饰改进,优化封装工艺,并采用智能算法对基线进行自校准;可以使用沸石修饰敏感材料减少湿度对传感器的影响,或者在封装工艺上采用聚四氟乙烯等的憎水膜;智能算法可以采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算法或人工智能算法,未来希望可以实现高效率的边缘计算,以提高效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无线传感 一氧化碳传感器 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 半导体一氧化碳传感器 微机械电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高频低功耗便携式无线振动传感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韶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3,共4页
高频信号的低功耗无线传输在煤矿工作面一直存在技术难题。针对工作面的具体环境状况,结合多类无线总线通讯的特点,研制了一种基于蓝牙的无线振动传感器和具有安卓和嵌入式双内核的基于蓝牙和Lora的诊断分析系统。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总... 高频信号的低功耗无线传输在煤矿工作面一直存在技术难题。针对工作面的具体环境状况,结合多类无线总线通讯的特点,研制了一种基于蓝牙的无线振动传感器和具有安卓和嵌入式双内核的基于蓝牙和Lora的诊断分析系统。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与实现,利用该系统可实现对工作面多种不同类转子设备的振动诊断分析,保障工作面关键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无线传输 无线振动传感器 低功耗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率自适应的树状采集型MHWSN跨层MAC协议
3
作者 申建芳 程良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6期34-38,共5页
中高速传感器节点能量严重受限,节能是中高速传感器网络(Medium and High Rate Sensor Networks,MHWSN)中MAC协议设计的首要问题。针对SMAC协议固定占空比不能适应中高速网络中多种速率混合业务传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应于数据采集型... 中高速传感器节点能量严重受限,节能是中高速传感器网络(Medium and High Rate Sensor Networks,MHWSN)中MAC协议设计的首要问题。针对SMAC协议固定占空比不能适应中高速网络中多种速率混合业务传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应于数据采集型应用的速率自适应的MAC协议(AMAC)。AMAC协议在SMAC基础上,采用了基于跨层的速率自适应机制和交错唤醒机制,根据节点速率动态调整占空比,上层节点较下层节点延迟一段时间后激活。仿真结果表明,在数据采集树中该算法节点速率较小时,可有效降低空闲节点的占空比、减少能量消耗,节点速率较大时,调整占空比大小,减少碰撞和阻塞发生的概率,尤其在多种速率任务突发的中高速传感器网络中,能有效提高节点的数据吞吐量并降低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自适应 带周期性睡眠监听机制的低功耗传感器MAC协议(SMAC) 中高速传感器网络 占空比 交错唤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可收集微弱环境能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一民 刘振坚 +3 位作者 刘冰 邱锦波 庄德玉 张阳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3,共5页
能量收集是将外部环境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过程,在实现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的自供电方面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目前能量收集技术在采煤机上的应用探索缺乏对能量收集系统适应性的研究,不能实现可靠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根据采煤机的工况环境特点,... 能量收集是将外部环境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过程,在实现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的自供电方面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目前能量收集技术在采煤机上的应用探索缺乏对能量收集系统适应性的研究,不能实现可靠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根据采煤机的工况环境特点,分析了采煤机上可收集的微弱环境能量及将其转换为电能的可行性,指出光照能量、温差能量、振动能量作为采煤机的3种典型环境能量,由于能量特点不同,其适应性也各不相同。光照能量适应性差,不适合作为能量收集技术中的环境能量来源。温差能量来源稳定,温差发电片安装便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温差发电片需安装在采煤机的主要产热部位,安装位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振动能量总量大,压电发电片结构简单,受工况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能量收集 适应性分析 光照能量 温差能量 振动能量 无线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