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技术在烟雾病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亚男 高培毅 +3 位作者 张东 顾卫彬 马淑杰 薛静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2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技术在烟雾病患者血管和灌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例术前、11例术后的烟雾病患者行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检查,获得四维CT血管成像及全脑CT灌注成像。采用CT平扫分... 目的探讨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技术在烟雾病患者血管和灌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例术前、11例术后的烟雾病患者行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检查,获得四维CT血管成像及全脑CT灌注成像。采用CT平扫分型、颈内动脉分期、侧支循环分类、烟雾状血管丰富程度分期、CT灌注异常分期及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的评估标准.分左右大脑半球综合评价烟雾病的脑实质和脑血管病变。结果术前4例烟雾病患者,8个半球中的5个半球(62.5%)处于颈内动脉分期的Ⅲ期;本组侧支循环主要来源于颅底血管网(46.1%);梗死分期中,8个半球(100%)出现异常,其中7个半球(87.5%)处于梗死前期的Ⅱ期,且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均在10分以上。术后11例(22个半球)患者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其中左侧6例,右侧4例,双侧1例,吻合血管通畅率为100%;梗死分期中19个半球(86.4%)出现异常.其中10个半球(45.5%)处于Ⅱ期、8个半球(36.4%)处于Ⅲ期。结论能谱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可以同时获得四维CT血管成像及全脑CT灌注成像,能对判断烟雾病患者的动脉分期、侧支循环、脑灌注情况、术后血管吻合等影像学信息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70keV单能量图像在后颅窝成像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顾卫彬 高培毅 +3 位作者 武春雪 薛静 马国峰 高京生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70 keV单能量图像在后颅窝成像中提高图像质量及去除硬化伪影的价值。方法①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进行头部宝石能谱CT 70 keV单能量模式平扫...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70 keV单能量图像在后颅窝成像中提高图像质量及去除硬化伪影的价值。方法①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进行头部宝石能谱CT 70 keV单能量模式平扫的87例以及同期头部宝石能谱CT常规混合能量CT平扫40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分别建立数据库。②从上述两个数据库中采用随机序数法分别抽取20例患者资料,测定双侧内听道中点、四脑室最大层面桥脑中心及小脑白质20 mm^2感兴趣区CT值及其标准差,图像质量用噪声水平(CT值标准差)衡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另外,从上述两个数据库中采用随机序数法分别抽取30例患者资料,进行后颅窝伪影评分,比较两组评分差异。结果能谱扫描模式下70 keV单能量图像所测得两组双侧内听道中点、四脑室最大层面桥脑中心及小脑白质的噪声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单位:HU):70 keV单能量图像3.96(3.60,4.24)、3.66(3.40,3.92)、3.37(3.06,3.65),混合能量图像5.52(5.16,5.80)、4.52(4.15,5.36)、4.26(3.95,4.74),与混合能量组比较,70 keV单能量组图像后颅窝脑组织不同位置噪声水平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后颅窝伪影方面,70 keV单能量组图像评分高于混合能量组,两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别为单能量组4(3,4)和混合能量组3(2,3),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能谱扫描模式下70 keV单能量图像经初步研究显示,能够满足后颅窝诊断需要,并且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相比较,能够显著降低后颅窝脑实质图像噪声,提高后颅窝图像质量、抑制后颅窝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能谱扫描 后颅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在神经系统方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薛蕴菁 段青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为影像诊断提供了包括单能量成像、能谱曲线、物质分离成像和有效原子序数等能谱信息。本文旨在综述能谱CT在神经影像学方面的初步应用和研究,并探讨其在临床中... 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为影像诊断提供了包括单能量成像、能谱曲线、物质分离成像和有效原子序数等能谱信息。本文旨在综述能谱CT在神经影像学方面的初步应用和研究,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神经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被引量:3
4
作者 薛蕴菁 段青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与传统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像不同,宝石能谱CT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提供了多种定量分析方法与多参数成像的综合诊断模式,如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物质分离图像和有效原子序数等,它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定量评估和准确... 与传统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像不同,宝石能谱CT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提供了多种定量分析方法与多参数成像的综合诊断模式,如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物质分离图像和有效原子序数等,它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定量评估和准确诊断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工具,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了解和熟悉能谱CT的概念和成像原理,对于影像科医生乃至临床医生都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识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阴性颅内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卫彬 薛静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9岁,主因“头痛3d”于2011年7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d于活动中突然头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呕吐为喷射状,无咖啡样物,不伴肢体麻木、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等。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成像 能谱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酸铋阵列探测器用于中子激发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6
作者 唐世彪 黄环 阴泽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1-504,共4页
中子激发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对探测器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探讨利用传统阵列探测器实现其应用的可行性,利用模拟的方法给出了锗酸铋(BGO)晶体阵列探测器的基本性能。对高能光子在单根BGO晶体中的能谱进行了分析,提出叠加相邻晶体信... 中子激发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对探测器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探讨利用传统阵列探测器实现其应用的可行性,利用模拟的方法给出了锗酸铋(BGO)晶体阵列探测器的基本性能。对高能光子在单根BGO晶体中的能谱进行了分析,提出叠加相邻晶体信号以提高能量分辨率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优化输出能谱,并能够得到较好的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锗酸铋晶体 能谱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与全变分联合正则化的低剂量CT图像重建
7
作者 刘宇 张鹏程 +5 位作者 张丽媛 刘祎 桂志国 张雪怡 朱陈一菲 汤豪威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8-987,共10页
针对全变分(TV)最小化方法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图像重建中易导致的图像过平滑和块状效应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秩与TV联合正则化的LDCT图像重建方法,以提升LDCT重建图像的视觉质量。首先,建立一个基于低秩与TV联合正则化的图... 针对全变分(TV)最小化方法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图像重建中易导致的图像过平滑和块状效应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秩与TV联合正则化的LDCT图像重建方法,以提升LDCT重建图像的视觉质量。首先,建立一个基于低秩与TV联合正则化的图像重建模型,从而从理论上获得更精确和自然的重建结果;其次,通过引入具有非局部自相似特性的低秩先验克服仅使用TV最小化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最后,采用Chambolle-Pock(CP)算法优化求解上述模型,以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并保证模型能有效求解。在3种不同LDCT扫描条件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Mayo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PWLS-LDMM(Penalized Weighted Least-Squares based on Low-Dimensional Manifold)方法、NOWNUNM(NOnlocal Weighted NUclear Norm Minimization)方法和CP方法相比,在25%剂量下,所提方法的视觉信息保真度(VIF)分别提升了28.39%、8.30%和2.93%;在15%剂量下,所提方法的VIF分别提升了29.96%、13.83%和4.53%;在10%剂量下,所提方法的VIF分别提升了30.22%、17.10%和7.66%。可见,所提方法在消除噪声和条纹伪影的同时能保留更多的细节纹理信息,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噪声伪影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Chambolle-Pock算法 低秩 全变分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iCT第4代混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胸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博成 薛杨 +3 位作者 苏潇 梅云婷 吴利忠 赵江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2-706,共5页
目的比较低剂量i CT、常规剂量i CT及64排常规剂量CT胸部扫描图像质量,探讨第4代混合迭代重建(iDOSE^4)技术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排除胸部病变的150名男性健康体检者的胸部螺旋CT扫描图像资料,分为256层iDOSE4低剂量组(iD... 目的比较低剂量i CT、常规剂量i CT及64排常规剂量CT胸部扫描图像质量,探讨第4代混合迭代重建(iDOSE^4)技术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排除胸部病变的150名男性健康体检者的胸部螺旋CT扫描图像资料,分为256层iDOSE4低剂量组(iDOSE^4低剂量组,n=50)、256层iDOSE4常规剂量组(iDOSE4常规剂量组,n=50)、64排常规剂量组(n=50),对CT图像质量(肺纹理、纵隔大血管轮廓、支气管形态、腋窝淋巴结)进行评分和比较分析。结果在iDOSE4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2组间肺纹理、纵隔大血管轮廓、支气管形态等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3,P=0.814,P=0.543),iDOSE4低剂量组腋窝淋巴结评分和4项总分低于常规剂量组(P=0.000,P=0.000);在iDOSE^4低剂量组与64排常规剂量组,2组间肺纹理、纵隔大血管轮廓、支气管形态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6,P=0.820,P=0.377),iDOSE^4低剂量组腋窝淋巴结评分和4项总分低于64排常规剂量组(P=0.000,P=0.000);iDOSE^4常规剂量组与64排常规剂量组的CT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各组辐射剂量值(CTDIvol)从高到低依此为64排常规剂量组(13.6 m Gy)、iDOSE^4常规剂量组(9.7m Gy)和iDOSE^4低剂量组(3.4 m Gy)。结论 256层i CT的iDOSE^4胸部低剂量扫描技术能获取可靠的图像质量,仅腋窝淋巴结显示能力略低于常规剂量,但能够显著减少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低剂量 图像质量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效果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滕姣玥 姚伟元 +4 位作者 李为希 程颖玲 李俊 许慧琳 徐望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背景与目的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已被推荐应用于高危人群的肺癌筛查。我国LDCT筛查研究少,随访时间较短,且高危人群的定义不同。本研究基于上海市闵行区肺癌筛查项目,评估LDCT应用于我... 背景与目的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已被推荐应用于高危人群的肺癌筛查。我国LDCT筛查研究少,随访时间较短,且高危人群的定义不同。本研究基于上海市闵行区肺癌筛查项目,评估LDCT应用于我国人群肺癌筛查的中长期效果。方法上海市闵行区肺癌筛查项目于2013至2017年实施,共纳入26,124名40岁及以上合格参与者,并以同期闵行区全体适龄人群为对照。通过筛查登记系统及与上海市肿瘤登记和死因登记系统链接,获得所有对象至2020年12月31日的肺癌发病及全死因死亡信息。计算筛查人群相比于全人群对照的肺癌标准化发病率比(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io,SIR)及95%CI,比较筛查人群与非筛查人群中肺癌病例的早期率(0-Ⅰ期)、病理类型及5年观察生存率,分析LDCT筛查与肺癌病例全死因死亡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CI。结果筛查人群的肺癌粗发病率为373.3/10万人年(95%CI:343.1-406.1),标化发病率为70.3/10万人年,相比于总人群的SIR为1.8(95%CI:1.6-1.9),且在随访期内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筛查组病例中早期肺癌占比49.4%,显著高于同期非筛查病例中的38.4%(P<0.05);肺腺癌占比40.7%,显著高于非筛查病例中的35.9%(P<0.05);5年观察生存率为53.7%,亦显著高于非筛查病例的41.5%(P<0.05)。与同期非筛查病例相比,筛查组病例的全因死亡风险下降30%(HR=0.7,95%CI:0.6-0.8)。结论本次纳入的筛检人群肺癌发病风险较高;LDCT筛查有利于肺癌的早期检出,提高生存率,在降低人群的肺癌疾病负担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筛查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胜鳌 李琦 +6 位作者 曹春婕 董洪瑜 李杰 张秋奂 王京源 华海琴 王志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减少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52例行氩氦刀手术的肺癌患者,分低剂量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A组(22例)扫描方案为120 k V、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utomatic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减少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52例行氩氦刀手术的肺癌患者,分低剂量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A组(22例)扫描方案为120 k V、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15~60 m A),B组(30例)扫描方案为120 k V、ATCM(50~600 m A);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肺纹理、纵隔结构、肿瘤形态、冰球形态)、辐射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肿瘤CT值、图像噪声SD值。结果辐射剂量指数CTDIvo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较B组的辐射剂量指数下降80.90%;氩氦刀治疗前后两组肿瘤的CT值、图像噪声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肺纹理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B组评分优于A组;其余两组间的各项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应用低剂量扫描不影响术中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术中术后对冷冻效果的评估,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肺癌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氩氦刀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PAN的低剂量能谱CT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史再峰 程明 +3 位作者 欧阳顺馨 孔凡宁 齐俊宇 田颖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92,共9页
能谱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技术具备良好的能量分辨率,能够精确地鉴别人体组织成分,从而为后续诊断提供更准确的检测信息.随着辐射剂量的降低,能谱CT图像中噪声水平显著提高,对成像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进而降低了组织成分的解析精度.... 能谱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技术具备良好的能量分辨率,能够精确地鉴别人体组织成分,从而为后续诊断提供更准确的检测信息.随着辐射剂量的降低,能谱CT图像中噪声水平显著提高,对成像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进而降低了组织成分的解析精度.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去噪模型虽然可以显著降低图像中的噪声含量,但随着卷积层数的增加,深层神经网络通常会丢失高频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实现在低剂量条件下重建出高质量能谱CT图像,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通道注意力机制(CA)和持续自注意力机制(PSA)的密集连接持续注意力网络(DCPAN).两种注意力机制分别建立特征图像在通道和全局维度的联系以提高网络对图像高频分量的敏感程度,进而抑制高频细节信息的丢失.该模型所采用的密集连接结构通过特征复用的方式可以在前馈传播中保留高频信息,使用复合损失函数来监督网络的训练可以使该模型对边缘特征和组织细节信息更加敏感.实验结果表明,经该模型处理的腹部切片CT图像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指数和特征相似性指数分别达到了38.25 dB、0.9937和0.9732以上.相比于目前先进的CT噪声去除方法,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噪声抑制能力,处理得到的重建图像组织结构清晰、噪声含量更低,为后续诊断和其他处理工作提供更精确的检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 低剂量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三维图像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健 宋伟 +2 位作者 李明利 张晓丹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比较常规剂量CT和低剂量CT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方法随机分析了11例行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和9例低剂量胸部CT扫描患者经不同后处理技术重建后图像的质量。结果常规剂量组的平均有效管球剂量、总管球剂量和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1... 目的比较常规剂量CT和低剂量CT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方法随机分析了11例行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和9例低剂量胸部CT扫描患者经不同后处理技术重建后图像的质量。结果常规剂量组的平均有效管球剂量、总管球剂量和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114.55±26.20)mAs、(1578.27±353.09)mAs和(7.76±1.77)mGy,低剂量组分别为20mAs、(566.11±46.23)mAs和(1.46±0.07)mGy,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常规剂量组的图像噪声为(17.67±3.24)HU,明显低于低剂量组的(31.61±9.42)HU(P<0.001)。三维重建图像质量评分常规剂量组中位数为4.52,低剂量组为4.7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92)。结论胸部低剂量CT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放射剂量,其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胸部 低剂量 放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CT图像的自适应广义总变分降噪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琳 张权 +5 位作者 上官宏 张芳 张鹏程 刘祎 孙未雅 桂志国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247,共5页
针对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重建图像时出现明显条形伪影的现象,提出一种自适应广义总变分(ATGV)降噪算法。该算法考虑了传统广义总变分(TGV)算法在降噪时模糊图像边缘信息的缺点,把可以有效区分图像平滑区和细节区的直觉模糊熵应用... 针对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重建图像时出现明显条形伪影的现象,提出一种自适应广义总变分(ATGV)降噪算法。该算法考虑了传统广义总变分(TGV)算法在降噪时模糊图像边缘信息的缺点,把可以有效区分图像平滑区和细节区的直觉模糊熵应用到传统TGV中,对图像的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去噪,从而达到保护图像细节的效果。该算法首先采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得到低剂量CT重建图像;然后利用基于直觉模糊熵的边缘指示函数对传统TGV模型进行改进;最后用改进后的模型对重建图像进行降噪处理。采用Shepp-Logan模型和数字胸腔模型(thorax phantom)仿真低剂量CT重建图像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归一化均方距离(NMSD)和归一化平均绝对距离(NAAD)均比总变分(TV)降噪算法和广义总变分(TGV)降噪算法小,且可分别获得26.90 d B和44.58 d B的峰值信噪比(PSNR)。该算法在去除条形伪影的同时可以较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直觉模糊熵 边缘指示函数 总变分 广义总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琳 张权 +4 位作者 上官宏 张文 张鹏程 刘祎 桂志国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16-2921,共6页
针对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重建图像时出现条形伪影和脉冲噪声的现象,提出一种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LDCT统计迭代重建算法。该算法克服了传统全变分(TV)算法在去除条形伪影的同时引入阶梯效应的缺点,把基于加权方差的加权因子与TV模... 针对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重建图像时出现条形伪影和脉冲噪声的现象,提出一种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LDCT统计迭代重建算法。该算法克服了传统全变分(TV)算法在去除条形伪影的同时引入阶梯效应的缺点,把基于加权方差的加权因子与TV模型相结合提出自适应加权全变分模型,然后再把新模型应用到惩罚加权最小二乘(PWLS)重建算法中,这样就可以对图像的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去噪,从而取得噪声抑制和边缘保持的良好效果。采用Shepp-Logan模型和数字骨盆体模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归一化均方距离和归一化平均绝对距离均比滤波反投影(FBP)、PWLS、惩罚加权最小二乘的中值先验(PWLS-MP)以及惩罚加权最小二乘的全变分(PWLS-TV)算法的值小,且可分别获得40.91 dB和42.25 dB的峰值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重建出的图像在有效去除条形伪影的同时对图像的边缘和细节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统计迭代重建 惩罚加权最小二乘 全变分 加权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改进扩散和双边滤波的低剂量CT重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鹏程 张权 +4 位作者 张芳 陈燕 韩建宁 郝慧艳 桂志国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0-1105,共6页
针对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重建图像时出现明显条形伪影的现象,提出一种结合非局部均值模糊扩散和扩展邻域双边滤波的中值先验(MP)重建算法。首先,使用基于非局部均值模糊扩散方法对中值先验分布的最大后验(MAP)重建算法进行改进,以... 针对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重建图像时出现明显条形伪影的现象,提出一种结合非局部均值模糊扩散和扩展邻域双边滤波的中值先验(MP)重建算法。首先,使用基于非局部均值模糊扩散方法对中值先验分布的最大后验(MAP)重建算法进行改进,以减少重建图像中的噪声;然后,采用基于扩展邻域的双边滤波方法对重建图像进行处理,以保持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进一步提高重建图像的信噪比。采用Shepp-Logan模型和胸腔模型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滤波反投影(FBP)、中值根先验(MRP)、非局部均值模糊扩散的MP重建(NLMMP)算法和非局部均值双边滤波的MP重建(NLMBFMP)算法相比,所提新算法的归一化均方距离和均方绝对误差最小,且信噪比最高,分别为10.20 d B和15.51 d B。该重建算法可以在对重建图像进行降噪的同时保持了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改善了低剂量CT图像质量退化的问题,获得高信噪比和高质量的重建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非局部均值 模糊扩散 扩展邻域 双边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和四阶各向异性扩散的MLEM低剂量CT重建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芳 桂志国 +1 位作者 张权 董婵婵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3期188-192,共5页
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computed tomography)重建算法中,传统的最大似然期望最大MLEM(Maximum Likelihood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会出现棋盘效应而不能有效地抑制噪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收... 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computed tomography)重建算法中,传统的最大似然期望最大MLEM(Maximum Likelihood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会出现棋盘效应而不能有效地抑制噪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收缩和四阶各向异性扩散相结合的MLEM低剂量CT重建算法。该算法结合小波收缩和各向异性扩散的优点,在每次迭代中,对MLEM重建算法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离散平稳小波分解,在小波域的高频部分进行小波收缩,低频部分使用降噪效果优质的四阶各向异性扩散进行消噪,最后残留的脉冲噪声点通过中值滤波器进行处理,从而进一步优化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低剂量CT图像的噪声,且在保持图像边缘和细节信息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从而获得高抗噪性能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四阶 各向异性扩散 图像重建 中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区域处理的低剂量CT重建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霞 赵金龙 +3 位作者 赵荣格 陈燕 桂志国 刘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5-691,共7页
为解决由于过度的量子噪声使低剂量CT重建图像质量产生退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区域处理的联合先验低剂量CT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对重建过程中的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并计算滤波图像的梯度,根据梯度划分出图像的边缘区... 为解决由于过度的量子噪声使低剂量CT重建图像质量产生退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区域处理的联合先验低剂量CT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对重建过程中的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并计算滤波图像的梯度,根据梯度划分出图像的边缘区域和平坦区域,分别利用全变分正则化(TV)和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MRF)正则化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惩罚,将这两种正则项作为联合先验应用到惩罚加权最小二乘重建算法中,使用超松弛迭代算法(SOR)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去噪能力强,能有效保护重建图像的边缘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区域划分 惩罚加权最小二乘法 马尔可夫随机场 全变分 联合先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稳小波域深度残差CNN用于低剂量CT图像估计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净植 刘祎 +2 位作者 白旭 张权 桂志国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84-3590,共7页
针对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重建图像中存在大量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平稳小波的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SWT-CNN)模型,可以从LDCT图像估计标准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NDCT)图像。该模型在训练阶段,将LDCT图像经平稳小波(SWT)三级分解... 针对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重建图像中存在大量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平稳小波的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SWT-CNN)模型,可以从LDCT图像估计标准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NDCT)图像。该模型在训练阶段,将LDCT图像经平稳小波(SWT)三级分解后的高频系数作为输入,将LDCT图像高频系数与NDCT图像高频系数相减得到残差系数作为标签,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学习输入和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测试阶段,利用此映射关系即可从LDCT图像的高频系数中预测NDCT高频系数,最后通过平稳小波反变换(ISWT)重构预测的NDCT图像。实验采用50对大小为512×512的同一体模的常规剂量胸腔及腹腔扫描切片和投影域添加噪声后的重建图像作为数据集,其中45对作为训练集,其余5对作为测试集。将所提模型与效果较好的非局部降噪算法、K-奇异值分解(K-SVD)算法、匹配三维滤波(BM3D)算法及图像域CNN(Image-CNN)模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WT-CNN模型预测的NDCT图像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高,且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其他算法处理结果。该模型对于提高低剂量CT图像质量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平稳小波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GG网络与深层字典的低剂量CT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博超 韩雨男 +2 位作者 桂志国 李郁峰 张权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1-196,205,共7页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能够有效降低X射线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已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针对LDCT图像中存在大量的斑点噪声和条形伪影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改进的VGG网络和深层字典的图像去噪算法,以弥补深层字典去噪能力...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能够有效降低X射线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已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针对LDCT图像中存在大量的斑点噪声和条形伪影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改进的VGG网络和深层字典的图像去噪算法,以弥补深层字典去噪能力的不足。在深层字典学习到第一层字典原子和稀疏矩阵后,通过改进的VGG网络将字典原子区分为信息原子和噪声原子,同时将稀疏矩阵中噪声原子所对应的元素设置为零,降低噪声原子对图像去噪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K-SVD算法、正则化K-SVD算法和深层字典学习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平均提高了1.4 dB和0.03,能够有效抑制LDCT图像噪声和伪影,且保留较多的边缘和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K-奇异值分解算法 VGG网络 深层字典 图像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对抗网络下的低剂量CT图像增强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紫琪 谢凯 +2 位作者 文畅 李美然 贺建飚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0-288,共9页
为去除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图像中的噪声,增强去噪后图像的显示效果,提出一种生成对抗网络(GAN)下的LDCT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将GAN与感知损失、结构损失相结合对LDCT图像进行去噪;然后,对去噪后的图像分别进行动态灰度增强和边... 为去除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图像中的噪声,增强去噪后图像的显示效果,提出一种生成对抗网络(GAN)下的LDCT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将GAN与感知损失、结构损失相结合对LDCT图像进行去噪;然后,对去噪后的图像分别进行动态灰度增强和边缘轮廓增强;最后,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将增强后的图像在频域上分解为具有多方向性的系数子图,并将配对的高低频子图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自适应融合,以重构得到增强后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使用AAPM比赛公开的真实临床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集,进行图像去噪、增强、融合实验,所提方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度(SSIM)和均方根误差(RMSE)上的结果分别为33.015 5 dB、0.918 5和5.99。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保留CT图像的细节信息,提高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有助于医生更加准确地分析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医学图像去噪 生成对抗网络 医学图像增强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