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 被引量:4
1
作者 袁雄伟 郑跃杰 +2 位作者 周雅燕 刘灿霞 林书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381-2382,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既能控制哮喘病情又能尽最大可能避免全身副作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的效果。53例年龄4~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中,16例接受丙酸倍氯松(BDP)、丁地去炎松(BUD... 目的:为了探讨既能控制哮喘病情又能尽最大可能避免全身副作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的效果。53例年龄4~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中,16例接受丙酸倍氯松(BDP)、丁地去炎松(BUD)每日500~600μg或氟替卡松(FP)每日250μg(中等剂量)吸入;37例接受BDP、BUD每日400μg或FP每日200μg(低剂量)吸入治疗。所有患儿均未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茶碱类药物。随访3个月,观察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程度,40例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及12周检查肺功能或使用峰流速仪检测峰流速值(PEF),记录PEF与平均预计值的比率(PEFR%)。结果:除1例重度患儿使用BDP600μg有一次轻度发作外,其余52例患儿使用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2周内均无哮喘发作。40例患儿吸入治疗后2~4周绝大部分患儿PEFR%恢复正常,治疗后12周PEFR%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组与中等剂量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儿童中重度哮喘给予“安全剂量”(每日400μgBDP或BUD,200μgFP)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够控制哮喘发作,恢复肺功能。安全剂量能最大程度避免吸入糖皮质激素潜在的全身副作用,消除医务人员及患者对其副作用的担心,提高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比率及病人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糖皮质激素 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治疗 中重度哮喘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PEFR 病人的依从性 控制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鄢毅 曹新添 +3 位作者 张学学 曹译文 朱梦叶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Bellpals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贝尔面瘫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组(S组)和星状神经...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Bellpals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贝尔面瘫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组(S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组(T组),在治疗第1、2、3、4周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估疗效,记录T组病人颜面部红外热成像变化和治疗中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评价治疗3月后两组优秀率、总良好率。结果:T组在治疗第1、2、3、4周H-B分级明显优于S组(P<0.05)。T组所有阻滞病人红外热成像示阻滞侧颜面皮温较对侧明显升高,T组出现2例喉返神经阻滞。3个月后随访,T组优秀率、总良好率为73.33%、93.33%,明显优于S组优秀率、总良好率46.67%、73.33%(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是一种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星状神经节阻滞 低剂量糖皮质激素 贝尔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