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量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齐力 欧阳吾烨 董绍俊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0-436,共7页
 研究了低分子量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方法及结构、性能。首先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并进一步合成了分子量一万左右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结果表明:反应严格按照反应方程进行,精制产物是非晶的梳状聚合物。...  研究了低分子量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方法及结构、性能。首先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并进一步合成了分子量一万左右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结果表明:反应严格按照反应方程进行,精制产物是非晶的梳状聚合物。本聚合物体系均存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一个在100℃左右,归属为梳状聚合物主链的玻璃化转变,另一个在-20℃以下,归属于侧链玻璃化转变。在室温下侧链可以运动,有利于电活性物质的迁移和扩散。并用超微电极研究了该电解质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聚合物电解质 合成 超微电极 玻璃化转变温度 表征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聚乙二醇单甲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合成聚合物压裂液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管保山 薛小佳 +3 位作者 何治武 郭自新 丁里 刘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8,62,共4页
研发了以低分子量合成聚合物PY-1为稠化剂的交联冻胶压裂液。PY-1含有酰胺基团,增稠能力强,0.35%水溶液的黏度为27mPa·s。以可生成多核羟桥络离子的两性金属盐NT-2为交联剂。实验压裂液的基液为0.35%PY-1+0.3%助交联剂+0... 研发了以低分子量合成聚合物PY-1为稠化剂的交联冻胶压裂液。PY-1含有酰胺基团,增稠能力强,0.35%水溶液的黏度为27mPa·s。以可生成多核羟桥络离子的两性金属盐NT-2为交联剂。实验压裂液的基液为0.35%PY-1+0.3%助交联剂+0.3%防膨剂+0.5%助排剂,交联液为1.5%NT-2+0.15%交联协调剂,聚交比100:8。该压裂液在80℃、170s^-1剪切90分钟仍保持黏度~100mPa·s;在70℃、170s^-1剪切30和60分钟时,n′和K′值变化不很大;70℃滤失系数为8.35×10^-4m/min 1/2;70℃破胶后实测残渣含量仅22.7mg/L;加入0.06%APS后,70℃、1小时破胶液黏度2.65mPa·s:当地温为60-70℃时,APS的加量为0.06%~0.15%;破胶液表面张力25.14mN/m,界面张力2.54mN/m;破胶液对于标准黏土的防膨率为68.3%。简介了用PY-1压裂液在长庆低渗油田井深2000m、地温70℃的2口新井实施压裂的良好结果。图1表4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聚合物压裂液 水基交联冻胶 分子量合成聚合物 配方研究 应用性能 水力压裂 渗透砂岩油藏 长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聚合物压裂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崔会杰 李建平 +2 位作者 杜爱红 贾永良 谢克俊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1,97-98,共3页
为减少瓜胶压裂液对低渗透、碱敏储层的二次伤害,研制出了一种低分子量聚合物压裂液,并解决了该压裂液交联时间不易控制、低温破胶困难的技术难题。通过对主要添加剂进行优选,该压裂液以AM/AANa/NaAMPS的共聚物作稠化剂,其分子量为20万... 为减少瓜胶压裂液对低渗透、碱敏储层的二次伤害,研制出了一种低分子量聚合物压裂液,并解决了该压裂液交联时间不易控制、低温破胶困难的技术难题。通过对主要添加剂进行优选,该压裂液以AM/AANa/NaAMPS的共聚物作稠化剂,其分子量为20万~30万,水溶速度快,现场配液容易,且增稠能力强,在压裂液中的浓度为0.2%~0.6%时即能满足压裂施工要求;用有机锆与醛的复合物作交联剂;针对不同的地层温度,从低温破胶剂DP-2+活化剂、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过硫酸铵中分别选用;最终优选出了低、中、高温低分子量聚合物压裂液系列配方。该压裂液在华北二连的乌里雅斯太油田、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油井与天然气井压裂改造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敏 分子量聚合物 中性交联 无渣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共熔溶剂聚合物电解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英 张政 +3 位作者 高菁 林泽华 严靖园 郭学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2,共8页
以琼脂糖聚合物为基质,1-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由尿素、氯化胆碱合成的低共熔溶剂(DES)作为添加剂制备聚合物电解质用于制备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研究了尿素/氯化胆碱配比、低共熔溶剂添加量对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 以琼脂糖聚合物为基质,1-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由尿素、氯化胆碱合成的低共熔溶剂(DES)作为添加剂制备聚合物电解质用于制备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研究了尿素/氯化胆碱配比、低共熔溶剂添加量对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能及其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尿素/氯化胆碱配比增加,准固态电解质的导电性能增加,尿素、氯化胆碱的配比为2:1时可获得最佳电导率7.24 m S/cm。对不同低共熔溶剂含量电解质进行离子电导率测试研究发现:添加量为20wt%时,电解质获得最佳电导率6.21 m S/cm。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率随低共熔溶剂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低共熔溶剂添加量为20wt%时,获得最佳光电效率η=3.18%,短路电流密度J_(sc)=10.28 m A/cm^2,开路电压V_(oc)=0.59 V,填充因子FF=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共熔溶剂 尿素 氯化胆碱 聚合物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合物对溶剂诱导低分子量聚合物薄膜去润湿动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刘惠 郑以松 石彤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65-1569,共5页
采用偏光显微镜及椭偏仪等研究了单分散低分子量聚苯乙烯(PS)薄膜、单分散高分子量PS薄膜以及将二者按不同质量比共混制备的PS薄膜,在室温下用丙酮溶剂诱导其去润湿的过程.实验发现,按不同质量比共混的PS薄膜的去润湿动力学与单分散的P... 采用偏光显微镜及椭偏仪等研究了单分散低分子量聚苯乙烯(PS)薄膜、单分散高分子量PS薄膜以及将二者按不同质量比共混制备的PS薄膜,在室温下用丙酮溶剂诱导其去润湿的过程.实验发现,按不同质量比共混的PS薄膜的去润湿动力学与单分散的PS薄膜去润湿动力学有较大区别.按不同质量比共混的PS薄膜,低分子量的PS更易于富集在薄膜的表面,其去润湿的速度介于单分散低分子量PS薄膜与单分散高分子量PS薄膜的去润湿速度之间.但共混薄膜的去润湿速率并非随着高分子量PS的加入呈现单调的变化,这是由大量接触分子的形成抑制了去润湿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薄膜 分子量聚苯乙烯 分子量聚苯乙烯 共混 去润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的低分子量聚合物作为赤铁矿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炳泉 董建瓴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44-48,59,共6页
本文研究了在阳离子胺类捕收剂浮选分离赤铁矿和石英时,用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基聚合物作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及其浮选性能,并做了有关的理论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赤铁矿的选择性抑制剂。
关键词 分子量 聚合物 赤铁矿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交联聚合物电解质的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7
7
作者 梁桂杰 钟志成 +5 位作者 许杰 张增常 陈美华 李在房 和平 候秋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52-2860,共9页
采用柠檬酸(CA)交联聚乙二醇(oligo-PEG,平均分子量Mw=200,400,1000,2000),合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柠檬酸-乙二醇(PCE)交联聚酯,并以此为基体材料制备得到准固态的三维交联型PCE/LiI/I2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 采用柠檬酸(CA)交联聚乙二醇(oligo-PEG,平均分子量Mw=200,400,1000,2000),合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柠檬酸-乙二醇(PCE)交联聚酯,并以此为基体材料制备得到准固态的三维交联型PCE/LiI/I2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扫描电镜(SEM)和Raman光谱分别对PCE基体的分子结构、聚合物电解质的微观形貌以及导电离子对的存在形式进行表征;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扩散系数、电导率以及电池的输出电流-电压(I-V)性能.结果表明,PEG的分子量影响PCE基体膜的微观形貌及其吸液性能,从而影响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能及电池的光电性能:随着PEG分子量Mˉw从200,400,1000增大到2000,PCE基体膜的结构变得疏松,吸液率增加,吸液溶胀后的基体中I-3的跃迁活化能降低,导致电解质的电导率和电池的短路光电流密度随之增加;在60mW·cm-2的入射光强下,四种电解质对应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依次为3.26%、3.34%、4.26%和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聚乙二醇分子量 交联 吸液性能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低分子量胺类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丽波 徐能斌 +1 位作者 应红梅 张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4-46,共3页
选用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电解质 ,使水体中的胺类进入气相 ,顶空进样至气相色谱分析。同时选用 HP- 1大口径毛细管柱及 NPD检测器分析 ,既保证了各低分子量胺类物质的分离 ,又保证定量分析的高灵敏度。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 选用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电解质 ,使水体中的胺类进入气相 ,顶空进样至气相色谱分析。同时选用 HP- 1大口径毛细管柱及 NPD检测器分析 ,既保证了各低分子量胺类物质的分离 ,又保证定量分析的高灵敏度。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范围广 ,对水中各胺类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 :甲胺 0 .4μg/ L、二甲胺 0 .4μg/ L、三甲胺 0 .4μg/ L、乙胺 0 .5μ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 电解质 顶空进样 气相色谱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聚氨酯/低聚醚硫酸盐电解质的导电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兵 何茵 +1 位作者 王雷 唐小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5,共4页
以聚二氧戊环为增塑剂 ,通过低聚醚硫酸盐与聚醚聚氨酯的混合 ,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聚醚聚氨酯 /低聚醚硫酸盐 ( PU /SPEO)电解质 .讨论了温度、氧钠摩尔比、低聚醚硫酸盐的结构、增塑剂等因素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该体系... 以聚二氧戊环为增塑剂 ,通过低聚醚硫酸盐与聚醚聚氨酯的混合 ,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聚醚聚氨酯 /低聚醚硫酸盐 ( PU /SPEO)电解质 .讨论了温度、氧钠摩尔比、低聚醚硫酸盐的结构、增塑剂等因素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该体系的离子电导率在中等温度 ( 60℃ )下达到 1 0 - 5 S/cm.离子电导率的温度依赖关系不符合 Arrhenius公式 .在所研究的 SPEO浓度范围内 ,低聚醚硫酸盐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离子电导率的提高 .在相同氧钠摩尔比的情况下 ,PU/SPEO60 0的电导率高于 PU/SPEO4 0 0 .此外 ,增塑剂的加入及其加入量的不同 ,对离子电导率有较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聚醚聚氨酯 聚醚硫酸盐 聚二氧戊环 离子电导率 导电性能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混凝土抑泥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磊 张光华 +3 位作者 孟刚 张凯峰 刘行宇 姚源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9-713,720,共6页
针对混凝土原材料中黏土对混凝土带来不利影响,该文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机理,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制备了2种低分子量水溶性聚合物混凝土抑泥剂——聚丙烯酸钠(PAAS)和聚丙烯酸钠-丙烯... 针对混凝土原材料中黏土对混凝土带来不利影响,该文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机理,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制备了2种低分子量水溶性聚合物混凝土抑泥剂——聚丙烯酸钠(PAAS)和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P(AA-AM)〕。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以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水泥净浆流动度、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种聚合物抑泥剂均具有一定的抑泥性能,在高含泥量混凝土的应用中,能够显著降低水泥净浆流动度、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的损失,掺入聚合物P(AA-AM)后,混凝土1 h后的坍落度从180 mm提高到210 mm,扩展度从310 mm提高到43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分子量 聚合物 抑泥剂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低分子量聚乙烯基苯磺酸钠为模板的聚3,4-二氧乙烯噻吩水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宝坤 李坚 +1 位作者 任强 汪称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09-2317,共9页
通过RAFT聚合,制备了低分子量的聚乙烯基苯磺酸钠(PSS);其次以低分子量的聚乙烯基苯磺酸钠为模板制备了聚3,4-二氧乙烯噻吩(PEDOT):聚乙烯基苯磺酸钠(PSS)水分散体,研究了作为模板的聚乙烯基苯磺酸钠的不同分子量对PEDOT:PSS水分散体结... 通过RAFT聚合,制备了低分子量的聚乙烯基苯磺酸钠(PSS);其次以低分子量的聚乙烯基苯磺酸钠为模板制备了聚3,4-二氧乙烯噻吩(PEDOT):聚乙烯基苯磺酸钠(PSS)水分散体,研究了作为模板的聚乙烯基苯磺酸钠的不同分子量对PEDOT:PSS水分散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核磁氢谱(1H NMR)表征,证明成功制备了分子量为3900,4900,9600和18300的聚乙烯基苯磺酸钠。用荧光探针法发现低分子量PSS在水中能形成胶束,临界胶束浓度在10^(-6) g·ml^(-1)左右。用四探针表面电阻测试发现,低分子量PSS为模板可明显提高PEDOT薄膜的导电性,最大提高了近3倍。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研究发现,以低分子量PSS为模板使PEDOT的透明性有一定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RAFT试剂部分和PEDOT:PSS的相分离造成的。热稳定性的测试表明,低分子量PSS为模板对PEDOT的热稳定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二氧乙烯噻吩 聚乙烯基苯磺酸钠 分子量 导电性 RAFT 聚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低密度聚乙烯共混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KOTIBA Hamad MOSAB Kaseem +1 位作者 FAWAZ Deri 范卿萌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72-76,共5页
聚乳酸(PLA)是一种来源于玉米及甜菜根的脂肪类聚合物,可被降解为无毒的化合物。目前,常用的PLA合成方法为直接由乳酸或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得PLA。首先用乳酸合成低分子量的PLA,随后使其解聚成丙交酯(不稳定的二聚物),最后经催化... 聚乳酸(PLA)是一种来源于玉米及甜菜根的脂肪类聚合物,可被降解为无毒的化合物。目前,常用的PLA合成方法为直接由乳酸或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得PLA。首先用乳酸合成低分子量的PLA,随后使其解聚成丙交酯(不稳定的二聚物),最后经催化剂开环聚合成可控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制备过程免溶剂处理。该方法能够以低成本生产高分子量的PLA,故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聚合物 聚乳酸 密度聚乙烯 制备 表征 共混 合成方法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银胶菊天然胶乳可作为环氧化天然胶的原料
13
作者 张慧坚 周建南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4年第9期13-13,共1页
低分子量银胶菊天然胶乳可作为环氧化天然胶的原料银胶菊橡胶的低分子量片断经修饰可产生一种低粘度环氧化天然橡胶类似物。在美国,将乙烷或环己烷橡胶溶液于23℃~63℃下,用过氧化氢和甲酸形成的高酸进行处理。环氧化聚合物提高... 低分子量银胶菊天然胶乳可作为环氧化天然胶的原料银胶菊橡胶的低分子量片断经修饰可产生一种低粘度环氧化天然橡胶类似物。在美国,将乙烷或环己烷橡胶溶液于23℃~63℃下,用过氧化氢和甲酸形成的高酸进行处理。环氧化聚合物提高硫化橡胶组分的物理性能,特别是耐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胶乳 环氧化天然橡胶 银胶菊 分子量 氧化聚合物 物理性能 硫化橡胶 橡胶溶液 环己烷 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ST耐温抗盐聚合物冻胶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正良 周玲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4-226,共3页
所报道的JST聚合物冻胶体系 ,由分子量 1.2× 10 7~ 1.4× 10 7、单体质量比 7∶3的AM /AMPS二元共聚物、含有低分子量呋喃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及有机硅的交联稳定剂JL及潜在有机酸催化剂JC组成。由 90℃下的实验结果得... 所报道的JST聚合物冻胶体系 ,由分子量 1.2× 10 7~ 1.4× 10 7、单体质量比 7∶3的AM /AMPS二元共聚物、含有低分子量呋喃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及有机硅的交联稳定剂JL及潜在有机酸催化剂JC组成。由 90℃下的实验结果得到适宜配方如下 :0 .1%~ 0 .6 %共聚物 +0 .5 %~ 1.0 %交联稳定剂 +0 .0 2 %~ 0 .0 6 %催化剂 ,用淡水配制的胶液粘度 (室温 ,6 .6s-1)为 30~ 78mPa·s,成胶时间 4 8~ 12 0h ,冻胶粘度 4 .8~ 5 5Pa·s。实验配方胶液在 80~ 130℃下的成胶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96~ 6h) ,冻胶粘度则基本不变 (4 7.8~ 5 1.6Pa·s) ,耐温达 130℃(90d) ,抗盐 (NaCl)达 2 0 0~ 30 0 g/L ,抗钙达 2~ 3g/L。体系成胶时间可通过改变催化剂加量进行调节。在渗透率0 .15 6~ 2 .5 3μm2 的填砂岩心上 ,在 12 0℃下 ,低浓度 (0 .2 %~ 0 .3% )共聚物冻胶的堵水率为 90 %~ 95 % ,堵塞物的突破压力为 5 .0MPa/m ,高浓度 (0 .6 % )共聚物冻胶的堵水率为 99.99% ,堵塞物的突破压力达 14MPa/m。该冻胶体系可用于深水井调剖和深油井堵水。表 5参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水基冻胶 堵剂 丙烯酰胺共聚物 磺化聚合物 分子量混合树脂 耐温性 抗盐抗钙性 驱油剂 调剖堵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特性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庭 周建平 姚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1-426,共6页
优化阿霉素(DOX)全反式维甲酸(ATRA)修饰低分子量肝素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并系统评价载药胶束的体外特性。用全反式维甲酸修饰低分子量肝素(LMWH)合成LMWH-ATRA聚合物(LHR),采用透析法制备DOX载药胶束(DOX/LHR),并测定其粒径... 优化阿霉素(DOX)全反式维甲酸(ATRA)修饰低分子量肝素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并系统评价载药胶束的体外特性。用全反式维甲酸修饰低分子量肝素(LMWH)合成LMWH-ATRA聚合物(LHR),采用透析法制备DOX载药胶束(DOX/LHR),并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考察DOX/LHR胶束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特性,以及MCF-7细胞对其摄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凋亡法评价DOX/LHR胶束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表明,LHR聚合物胶束能高效包载DOX,载药量最高可达18.7%,包封率为78.8%,粒径为112.1-153.0 nm,荷负电;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显示,在pH 4.5,DOX/LHR胶束具有更快的释药速度;体外细胞实验表明,DOX/LHR胶束易被MCF-7细胞摄取,从而诱导MCF-7细胞凋亡。因此,LHR聚合物是DOX的优良载体,制备的DOX/LHR胶束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抗肿瘤特性,其成功制备将有助于提高DOX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胶束 全反式维甲酸 分子量肝素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研究人员开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新技术
16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137,共1页
据科技部2016年7月8日报道,俄罗斯西伯利亚分院催化研究所最近开发出一种非熔融法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的新技术.目的是应用于北极地区极端条件,聚合物材料要耐受-70--75℃的低温.当聚乙烯分子量超过100万时,会出现高耐冲击性、耐... 据科技部2016年7月8日报道,俄罗斯西伯利亚分院催化研究所最近开发出一种非熔融法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的新技术.目的是应用于北极地区极端条件,聚合物材料要耐受-70--75℃的低温.当聚乙烯分子量超过100万时,会出现高耐冲击性、耐寒性、耐腐蚀、耐磨损和低摩擦系数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新技术 俄罗斯 研究人员 开发 聚乙烯材料 聚合物材料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油田巴38断块保护油层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东民 左凤江 +3 位作者 李长荣 丁光波 闫睿昶 郭志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48-49,52,122,共4页
巴38断块储层物性从中孔特低渗到中孔中渗,非均质性强,属于强水敏、强盐敏地层。针对巴38断块储层特征和现场使用的钾铵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特点,研究出了适用于巴38断块的油层保护剂L-RP-2。该油层保护剂L-RP-2中引入了中-低分子量聚合... 巴38断块储层物性从中孔特低渗到中孔中渗,非均质性强,属于强水敏、强盐敏地层。针对巴38断块储层特征和现场使用的钾铵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特点,研究出了适用于巴38断块的油层保护剂L-RP-2。该油层保护剂L-RP-2中引入了中-低分子量聚合物,利用聚合物分子链可以将不同形状和不同粒度的惰性颗粒,包括原井浆中的固相颗粒链接起来共同对储层进行有效封堵。室内评价结果表明,油层保护剂L-RP-2对岩心的封堵效率大于85%,封堵深度小于10mm,满足了油层封堵技术的要求。加有油层保护剂L-RP-2的保护油层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40口井,在进行测试的15口井中,12口井共计13层表皮系数均小于零,为完善井,3口井表皮系数小于1,为轻微损害井,可见油层保护剂L-RP-2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深护油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油层 钻井液技术 断块 二连油田 油层保护剂 钻井液体系 表皮系数 聚合物 储层物性 非均质性 现场使用 分子量 惰性颗粒 固相颗粒 评价结果 封堵效率 封堵技术 现场应用 钾铵基 特征和 分子 中孔 水敏 盐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堵水用高强度PEI冻胶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赛 葛际江 +1 位作者 朱杰 张洪海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4-439,共6页
实验采用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叔丁酯的共聚物(PAtBA)与聚乙烯亚胺(PEI)制备成胶液,从冻胶高强度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了聚合物用量、交联剂用量与分子量、温度、盐含量以及pH值对成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交联剂含量的增加... 实验采用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叔丁酯的共聚物(PAtBA)与聚乙烯亚胺(PEI)制备成胶液,从冻胶高强度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了聚合物用量、交联剂用量与分子量、温度、盐含量以及pH值对成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交联剂含量的增加,冻胶强度增加。在pH值为6~9时,随着pH值的增大,冻胶成胶时间延长;pH值为9~12时,pH值越大,成胶时间越短。当成胶液中盐含量增加时冻胶成胶时间延长,冻胶强度先增高后降低。成胶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反应所需活化能为48.36 kJ/mol。5%PAtBA+1.5%PEI的冻胶体系在110℃下所形成冻胶的储能模量可以达到2689.2 Pa。该冻胶体系的耐温良好,在170℃环境中保持I级的时间>30 d。此外,与铬冻胶和酚醛类冻胶相比,PEI冻胶的毒性低,更加适用于海上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聚合物 聚乙烯亚胺 耐温性 高强度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