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于凡 李娜 +5 位作者 郭莹莹 代心悦 朱文嘉 姚琳 江艳华 王联珠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92-402,共11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代谢调控机制。方法:以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F1)为受试物,构建铅诱导及F1干预的体外HepG2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代谢调控机制。方法:以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F1)为受试物,构建铅诱导及F1干预的体外HepG2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力,采用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选取保护作用最优的高浓度组F1对铅诱导HepG2细胞进行干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检测细胞内源性代谢物水平,筛选潜在差异代谢物并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铅模型组相比,F1干预处理能够显著缓解铅诱导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显著抑制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升高(P<0.05),恢复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P<0.05),同时减少细胞凋亡(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F1能显著回调谷氨酸、谷胱甘肽、硒代-L-蛋氨酸等17种潜在差异代谢物(P<0.01);对F1调控的关键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表明,F1主要影响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硒化合物代谢和精氨酸生物合成等多个涉及氧化还原等功能的代谢通路。结论: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对铅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和谷胱甘肽合成等代谢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HEPG2 细胞 氧化应激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降解岩藻聚糖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岩藻寡糖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海迪 马冬月 +3 位作者 汲晨锋 辛国松 李文兰 郭守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5-395,共11页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糖的降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降解岩藻聚糖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和生物降解法。化学降解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工业化推广应用等独特的优势。当前,化学降解方法主要包括酸降解法和自由基降解法。酸降解法使用的试剂主要有盐酸、硫酸和三氟乙酸,而自由基降解法则主要利用过氧化氢产生的自由基对岩藻聚糖进行降解。本文主要针对化学降解岩藻聚糖的机制和条件进行综述,为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寡糖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 酸降解 自由基降解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 岩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芳 李八方 +2 位作者 董诗竹 王景峰 赵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以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多糖为原料,采用Cu2+-H2O2自由基氧化体系结合超滤技术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通过比较粗糖质量和H2O2浓度对产物的分子量和化学组成的影响,确定制备高硫酸根高岩藻糖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最佳条件是... 以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多糖为原料,采用Cu2+-H2O2自由基氧化体系结合超滤技术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通过比较粗糖质量和H2O2浓度对产物的分子量和化学组成的影响,确定制备高硫酸根高岩藻糖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最佳条件是:4.5%H2O2与0.026 7mol/L Cu2+降解4.5g岩藻聚糖硫酸酯,得到Fa3(Mw 7.68kDa)和Fb3(Mw 3.89kDa)2个组分,其硫酸根含量较高,为30.32%和32.48%。Fa3组分主要由岩藻糖(64.25%)和半乳糖(30.74%)组成,而Fb3的硫酸根和半乳糖含量高于Fa3,但岩藻糖含量下降。比较发现,H2O2浓度由4.5%上升为9%时,制备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子量、岩藻糖含量和硫酸根含量都下降。研究发现Fa3和Fb3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Fa3组分活性较高。说明分子量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影响要大于硫酸根含量,而且Fa3组分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活性也可能与其单糖组成较均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自由基氧化降解 神经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