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孕妇凝血功能及胎儿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袁燕 周小飞 +1 位作者 蔡波 陈德文 《天津药学》 2025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孕妇凝血功能及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4年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FGR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观察组采用小...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孕妇凝血功能及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4年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FGR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胎儿发育情况〔孕妇宫高、胎儿腹围、头围、双顶径〕、胎儿血流参数〔脐动脉动力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比(S/D)〕及不良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72.09%。观察组FIB为(2.82±1.07)g/L,低于对照组的(3.73±1.31)g/L;观察组PT(9.58±1.86)s、TT(11.89±2.56)s均短于对照组的(10.75±1.47)s、(13.89±2.85)s;观察组孕妇宫高(31.52±0.49)cm、胎儿腹围(26.94±0.57)cm、头围(29.14±0.95)cm、双顶径(8.18±0.23)cm,分别大于对照组的(30.41±0.54)cm、(25.73±0.72)cm、(27.58±0.72)cm、(7.69±0.36)cm;观察组胎儿PI(1.15±0.07)、RI(0.71±0.03)、S/D(2.20±0.4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19±0.09)、(0.74±0.03)、(2.73±0.59)。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1.63%,低于对照组的32.5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对FGR疗效显著,能改善孕妇凝血功能,优化胎盘血流参数,加速胎儿生长发育,且可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剂量阿司匹林 分子肝素 凝血功能 胎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
2
作者 张瑜 马丽影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部就诊的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部就诊的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来曲唑治疗,试验组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来曲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3.17%(P<0.05)。试验组患者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 2)较高,黄体生成素(LH)较低(P<0.05)。试验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指标较高,子宫螺旋动脉阻力、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指标较低(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Kisspeptin水平下降幅度较大(P<0.05)。试验组患者妊娠率(26.82%)、排卵率(75.61%)均高于对照组(14.63%、53.65%)(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07%)低于对照组(19.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通过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来曲唑治疗PCOS不孕症有较好疗效,可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患者子宫情况,增加内膜厚度,提高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分子肝素 来曲唑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PCOS不孕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3
作者 刘洋 樊天云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目的 研究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96例肥胖型PCOS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 目的 研究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96例肥胖型PCOS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接受低分子肝素钙+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容受性[搏动指数(PI)、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RI)]、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凝血功能[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促排卵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I、R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LH、FSH较低,E2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D-D、PTA、FIB均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妊娠率(58.33%)高于对照组(37.50%)(P<0.05);观察组排卵率、自然流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95.83%、4.17%、10.42%)与对照组(85.42%、8.33%、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PCOS疗效显著,可调节性激素水平,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高妊娠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多囊卵巢综合征 分子肝素 二甲双胍 子宫内膜容受性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对脓毒症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温亚 白思怡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2期141-143,147,共4页
目的:对比小剂量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脓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例(16.0%),观察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目的:对比小剂量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脓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例(16.0%),观察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2.0%),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凝血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急性生理与健康评分(APACHEⅡ)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相比小剂量肝素钠治疗脓毒症更加可行,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剂量肝素 分子肝素 凝血系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钙和普通肝素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比较
5
作者 杨林欢 《北方药学》 2025年第3期138-139,145,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和普通肝素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术后给予肝素钠注射液治疗)与观察组(43例,...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和普通肝素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术后给予肝素钠注射液治疗)与观察组(43例,术后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生化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5 d,观察组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和普通肝素比较,低分子量肝素钙更利于改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凝血指标,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肝素 分子肝素 气压治疗 全子宫切除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朱娟 杨春芳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8例儿童腹型HSP病例资料,依据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将其分为观察组(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8例儿童腹型HSP病例资料,依据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将其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3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饮食管理、护胃及液体基础治疗,对照组以静脉滴注甲泼尼龙联合口服抗凝剂双嘧达莫或者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以静脉滴注甲泼尼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待消化道症状消失2~3天后改口服抗凝剂序贯治疗4~6周。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住院期间原有消化道症状、皮疹改善情况、住院时长以及出院4周内再入院率、皮疹反复情况。结果 住院期间,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腹痛、便血及皮疹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4周随访中,观察组因消化道症状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腹型HSP在缓解急性腹痛及降低短期再入院率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型过敏性紫癜 分子肝素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川崎病患儿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刘培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9-131,165,共4页
目的:分析英夫利昔单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川崎病患儿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禹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联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将患儿分为研究组... 目的:分析英夫利昔单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川崎病患儿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禹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联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发热、黏膜充血、手足硬肿、全身皮疹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T、APTT、PT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FLB水平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CRP、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川崎病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凝血功能,减轻机体炎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单抗 分子肝素 川崎病 凝血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
8
作者 周菊梅 雷斐 +1 位作者 刘新美 王少丽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5年第3期195-201,共7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孕妇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在三二〇一医院产科建档并首次确诊为PI...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孕妇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在三二〇一医院产科建档并首次确诊为PIH的14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良好组(n=106)和结局不良组(n=41),收集两组的人口学资料以及各项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IH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检验PIH不良妊娠结局预测模型的校准度和区分度,并在验证组中检验该模型的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相较于结局良好组,结局不良组孕妇年龄≥35岁占比、重度PIH占比、入院时24 h尿蛋白定量≥2 g占比、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均显著升高(P值均<0.001),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下降(P值均<0.05)。两组孕前体质量指数、初产妇、流产史、高血压家族史、分娩方式、确诊孕周、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血尿素氮、血肌酐、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重度PIH、入院时24 h尿蛋白定量≥2 g、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血尿酸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D-二聚体升高、白蛋白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是PIH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预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98(95%CI:0.710~0.886,P<0.05),敏感度为80.49%,特异度为83.02%,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提示拟合优度良好(P=0.203);外部验证显示,模型的AUC为0.775(95%CI:0.682~0.867,P<0.001),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提示本模型对不良妊娠结局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962)。根据回归系数计算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的预测评分,截断值为2分,AUC为0.853(95%CI:0.780~0.926,P<0.05),敏感度为87.80%,特异度为84.91%;外部验证显示,模型的AUC为0.832(95%CI:0.755~0.910,P<0.001),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提示本模型对不良妊娠结局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817)。结论年龄≥35岁、重度PIH、入院时24 h尿蛋白定量≥2 g、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血尿酸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D-二聚体升高、白蛋白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是PIH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分子肝素 剂量阿司匹林 不良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9
作者 王建 魏敬超 董建民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10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缺血性脑卒中(IS)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将78例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缺血性脑卒中(IS)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将78例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下肢DVT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FCA和SS-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加快IS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纠正血液高凝状态,提升患者综合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针刺 分子肝素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结合物理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分析
10
作者 张秀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结合物理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90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物理疗法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结合物理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90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物理疗法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DVT发生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的DVT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19.93±1.66)cm/s比对照组的(17.05±1.37)cm/s更快(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T(12.93±1.16)s、APTT(34.12±3.08)s、TT(14.47±1.21)s长于对照组的(11.24±0.99)、(30.67±2.73)、(13.54±1.12)s,FIB(2.59±0.22)g/L低于对照组的(3.36±0.30)g/L(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FBG、2 h PBG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arris评分(76.39±7.30)分比对照组的(65.81±6.25)分更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71.49±6.81)分比对照组的(60.25±5.69)分更高(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结合物理疗法,可以通过改善体内的高凝状态促进下肢深静脉的血液循环,从而有效预防DVT,对于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物理疗法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靳露 刘珊珊 朱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氧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氧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剂量 心功能 不良反应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席富强 常昕 董向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目的 讨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治... 目的 讨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无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分表(Padua)评分]、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注射部位皮肤变化、肝肾功能异常、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7.08±1.29)分低于对照组的(11.24±1.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dua评分(2.28±1.02)分低于对照组的(4.40±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7/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2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以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中取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艳琰 田玉恒 马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6期165-166,共2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情况,其治疗的效果及相关反应等。方法整理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中的... 目的研究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情况,其治疗的效果及相关反应等。方法整理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中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并发症,不良反应较少,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子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过程中可是使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分子肝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佐治肾病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连祖民 李启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剂量 分子肝素 佐治 肾病综合征 临床分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中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早期脑复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宜 李贵才 +4 位作者 郭剑虹 陈汉波 郑树鑫 黄斌 郑瑞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中使用小剂量尿激酶(UK)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早期脑复苏的疗效。方法通过对40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在复苏中有无使用小剂量UK和低分子肝素钙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即刻及存活1、3、5 d格...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中使用小剂量尿激酶(UK)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早期脑复苏的疗效。方法通过对40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在复苏中有无使用小剂量UK和低分子肝素钙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即刻及存活1、3、5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数及存活30 d的情况;观察治疗组是否有出血或出血致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复苏即刻及存活1、3 d 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6、0.584、0.209,P>0.05);两组存活5 d 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4,P<0.001);对照组30 d存活率为10%(2/20),治疗组为40%(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对照组未见皮下出血或其他脏器出血,治疗组有1例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部位出现皮下局限性瘀血,未见其他脏器出血。治疗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8,P<0.001),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9、1.449,P>0.05)。结论心肺复苏中使用小剂量UK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方法安全,可提高患者GCS评分,减轻复苏后早期脑损伤,保护脑功能,最终改善脑复苏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剂量尿激酶 分子肝素 脑复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红霞 陈丽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8期169-169,共1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2500u皮下注射,每天注射2次,间隔12h,连续应用10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2500u皮下注射,每天注射2次,间隔12h,连续应用10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33例中,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9%。对照组25例中,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83例,总有效率6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分子肝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飞 乔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171-172,共2页
目的对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 目的对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分子肝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血栓通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成勇 吴春虹 吴晓庆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3期78-80,8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血栓通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1例确认为LEDVT的患者给予尿激酶2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应用输液泵经患肢足背静脉注射,于半小时内滴完,每天一次,连续5~7d。...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血栓通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1例确认为LEDVT的患者给予尿激酶2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应用输液泵经患肢足背静脉注射,于半小时内滴完,每天一次,连续5~7d。同时应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0.5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100U皮下注射,1次/12h,连续5d。第3天加用华法林钠片2.5mg,每日一次,并根据PT调整药量。结果本组51例,痊愈8例(16%),有效34例(67%),无效9例(17%),总有效率为82%。治疗前后HCT、Fg都有所降低,自身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延迟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血栓通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尿激酶 分子肝素 血栓通 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雨 董巧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9期144-145,共2页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剂量尿激酶 分子肝素 治疗效果 疗效观察 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内蒙古自治区 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斌 张月兰 姜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6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大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随访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波倒置导联数目(2.08±0.47)个少于参照组的(3.92±0.86)个,T波倒置深度(1.51±0.34)mm、ST段下移深度(1.14±0.28)mm均小于参照组的(2.89±0.53)、(2.51±0.4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复发率、Ⅲ级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6.98%、0,参照组患者复发率、Ⅲ级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23.26%、13.9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Ⅲ级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为轻度不良反应,在停止用药后自行改善、消失。结论 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应用大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均更好,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常规剂量 剂量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