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8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1
作者 于凡 郭莹莹 +5 位作者 李娜 代心悦 朱文嘉 姚琳 江艳华 王联珠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6,共7页
以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及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得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和F-2。通过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F-1和F-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解析,探究... 以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及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得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和F-2。通过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F-1和F-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解析,探究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构效关系。结果表明:F-1和F-2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分子质量分别为2790 Da和23510 Da,硫酸基质量分数分别为(27.05±0.95)%和(34.73±0.08)%,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5.39±0.33)%和(6.76±0.38)%。F-1和F-2的糖苷键构型均为α型,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乙酰化和硫酸化。综合比较不同质量浓度F-1和F-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发现二者均可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对铁氰化钾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分子质量较小的F-1糖链上的糖醛酸、半乳糖含量相对较高,在相同剂量条件下其抗氧化活性优于F-2。该研究结果可为将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化学组成 结构特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低分子肽双重乳液体外模拟消化吸收特性研究
2
作者 郭晓琳 杨文 +6 位作者 林海生 陈忠琴 曹文红 高加龙 谭明堂 章超桦 郑惠娜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3,94,共14页
牡蛎低分子肽(low molecular weight oyster peptides,LO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存在腥味及易于被胃肠消化液降解的缺陷,采用双重乳液包封LOPs可显著改善其腥味,然而其消化吸收特性相关研究较少。以LOPs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界面性质,采... 牡蛎低分子肽(low molecular weight oyster peptides,LO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存在腥味及易于被胃肠消化液降解的缺陷,采用双重乳液包封LOPs可显著改善其腥味,然而其消化吸收特性相关研究较少。以LOPs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界面性质,采用W_(1)/O/W_(2)型双重乳液封装LOPs,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及单层Cac o-2细胞模型研究LOPs的消化吸收特性。研究结果显示:LOPs具有较好的亲水性但不具有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的能力。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LOPs双重乳液平均粒径由最初的(725.5±25.4)nm先增至(944.6±21.8)nm,最后降低为(772.8±21.4)nm;包封率由88.35%逐步降至30.01%;光学显微图像显示,乳液在胃消化模拟阶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聚集,并于肠道消化阶段出现破裂。单层Cac o-2细胞模型的体外模拟吸收实验结果显示,LOPs的转运方式为被动扩散,而LOPs双重乳液的转运机制为外流效应。LOPs双重乳液能有效提高LOPs的生物利用率,对LOPs具有良好的保护与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低分子 双重乳液 界面张力 模拟消化 单层Cac o-2细胞模型 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降解法制备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马冬月 刘海迪 +3 位作者 汲晨锋 辛国松 李文兰 郭守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81,共10页
岩藻聚糖是一类天然硫酸化修饰的主要由L-岩藻糖(6-脱氧-L-半乳糖)连接而成的多糖,该类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过去几十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数聚焦在岩藻聚糖,而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 岩藻聚糖是一类天然硫酸化修饰的主要由L-岩藻糖(6-脱氧-L-半乳糖)连接而成的多糖,该类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过去几十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数聚焦在岩藻聚糖,而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具有更好的水溶解性和生物活性。通过降解岩藻聚糖获得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方式有多种,酶降解法因具有水解条件温和、选择性好和副产物少等优点而倍受关注。该文对岩藻聚糖降解酶的分类、来源和制备,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制备工艺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酶降解法制备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及其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转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聚糖 酶降解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降解岩藻聚糖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岩藻寡糖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海迪 马冬月 +3 位作者 汲晨锋 辛国松 李文兰 郭守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5-395,共11页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 岩藻聚糖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褐藻和海洋软体动物的硫酸酯化多糖。岩藻聚糖的结构复杂并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备受关注,但其分子量较大难被吸收。相比较而言,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和寡糖更易于被吸收且具有同等或更优的生物活性。因此,岩藻聚糖的降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降解岩藻聚糖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和生物降解法。化学降解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工业化推广应用等独特的优势。当前,化学降解方法主要包括酸降解法和自由基降解法。酸降解法使用的试剂主要有盐酸、硫酸和三氟乙酸,而自由基降解法则主要利用过氧化氢产生的自由基对岩藻聚糖进行降解。本文主要针对化学降解岩藻聚糖的机制和条件进行综述,为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和寡糖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聚糖 酸降解 自由基降解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 岩藻寡糖 本文网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刘卫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对需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需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对需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需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2.68±0.21)g/L低于对照组的(3.34±0.20)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5.14±4.50)s、凝血酶原时间(PT)(13.64±1.09)s均长于对照组的(29.23±4.44)、(12.38±1.17)s,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5.83±0.54)mPa·s、全血低切粘度(3.74±0.54)mPa·s、血小板聚集率(57.06±3.12)%均低于对照组的(6.52±0.65)mPa·s、(5.18±0.62)mPa·s、(63.64±3.20)%,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需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凝血功能得以改善,同时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整体安全性得以保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预防 深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朱娟 杨春芳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8例儿童腹型HSP病例资料,依据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将其分为观察组(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8例儿童腹型HSP病例资料,依据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将其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3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饮食管理、护胃及液体基础治疗,对照组以静脉滴注甲泼尼龙联合口服抗凝剂双嘧达莫或者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以静脉滴注甲泼尼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待消化道症状消失2~3天后改口服抗凝剂序贯治疗4~6周。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住院期间原有消化道症状、皮疹改善情况、住院时长以及出院4周内再入院率、皮疹反复情况。结果 住院期间,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腹痛、便血及皮疹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4周随访中,观察组因消化道症状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腹型HSP在缓解急性腹痛及降低短期再入院率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型过敏性紫癜 低分子肝素钙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肺功能、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宋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的肺功能、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2021年2月至2024年3月诊治的肺癌合并AECOPD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6...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的肺功能、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2021年2月至2024年3月诊治的肺癌合并AECOPD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6)、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 d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炎性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就各组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及对比。结果:患者经7 d治疗后,检测指标FEV_(1)、FVC、PEF、PT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而检测指标FIB、hs-CRP、IL-6、TNF-α对比,则是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肺癌合并AECOPD,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低分子肝素 肺功能 凝血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牛金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张家港澳洋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78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试验组(n=39)。对照...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张家港澳洋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78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试验组(n=39)。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与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3)。治疗后,两组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增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且试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纠正动脉血气紊乱,下调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乙酰半胱氨酸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谢陈锐 刘琼珍 +2 位作者 朱烽 徐勋盛 李洋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胞磷胆碱钠的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5月,将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以抽签法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 目的:研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胞磷胆碱钠的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5月,将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以抽签法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为前者实施常规疗法+低分子肝素+胞磷胆碱钠治疗;为后者实施常规疗法+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Banhel指数(B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用药后安全性高,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异常的情况,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低分子肝素 胞磷胆碱钠 超氧化物歧化酶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席富强 常昕 董向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目的 讨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治... 目的 讨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无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分表(Padua)评分]、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注射部位皮肤变化、肝肾功能异常、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7.08±1.29)分低于对照组的(11.24±1.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dua评分(2.28±1.02)分低于对照组的(4.40±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7/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2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以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中取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对脓毒症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亚 白思怡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2期141-143,147,共4页
目的:对比小剂量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脓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例(16.0%),观察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目的:对比小剂量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脓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例(16.0%),观察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2.0%),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凝血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急性生理与健康评分(APACHEⅡ)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相比小剂量肝素钠治疗脓毒症更加可行,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小剂量肝素钠 低分子肝素钙 凝血系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嘧达莫与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功能、肾功能、内皮功能及β_(2)糖蛋白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的影响
12
作者 林勇 孟立锋 +2 位作者 覃柳菊 李鹏 许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目的 研究双嘧达莫与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功能、肾功能、内皮功能及β_(2)糖蛋白Ⅰ(β_(2)-GP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复合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肾病综合征患... 目的 研究双嘧达莫与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功能、肾功能、内皮功能及β_(2)糖蛋白Ⅰ(β_(2)-GP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复合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A组(30例)、对照B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A组给予甲泼尼龙+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B组给予甲泼尼龙+双嘧达莫治疗,观察组行甲泼尼龙+低分子肝素+双嘧达莫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三组治疗效果;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及β_(2)-GPⅠ/ox-LDL复合物;观察组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A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B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PT水平长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D-D、FIB、BUN、Cys C、Scr、24 h尿蛋白定量、ET-1、vWF、β_(2)-GPⅠ/ox-LDL复合物水平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嘧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疗效,改善凝血功能及肾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嘧达莫 低分子肝素 肾病综合征 β2糖蛋白Ⅰ/氧化密度脂蛋白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糖对肉制品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根生 李思锦 +2 位作者 田阳 韩冰 祝传海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279-286,共8页
低分子糖又称寡聚糖、寡糖,由2-10个单糖单元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可将其分为普通性低分子糖和功能性低分子糖两大类。较之高分子多糖具有特殊的结构,可以有效改善肉制品感官品质和理化品质。本文主要综述了低分子糖通过美拉德反... 低分子糖又称寡聚糖、寡糖,由2-10个单糖单元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可将其分为普通性低分子糖和功能性低分子糖两大类。较之高分子多糖具有特殊的结构,可以有效改善肉制品感官品质和理化品质。本文主要综述了低分子糖通过美拉德反应、抗氧化反应等对肉制品色泽、风味、保水性、嫩度的影响,以及低分子糖在肉制品保藏中的应用,旨在为低分子糖在改善肉制品品质方面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低分子 感官品质 理化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亚热带地区典型土壤磷吸附的影响
14
作者 张苗苗 黄鑫星 +3 位作者 罗沛 刘锋 宫殿林 肖润林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为探索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亚热带地区典型土壤磷吸附的影响,采用批处理法研究了柠檬酸和草酸对旱地土、水稻土磷素吸附特征的作用,重点探讨了不同浓度有机酸和柠檬酸钠、有机酸加入顺序等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和草酸显著... 为探索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亚热带地区典型土壤磷吸附的影响,采用批处理法研究了柠檬酸和草酸对旱地土、水稻土磷素吸附特征的作用,重点探讨了不同浓度有机酸和柠檬酸钠、有机酸加入顺序等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和草酸显著降低了土壤磷吸附动力学的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度,减弱了磷素在土壤颗粒内部扩散过程。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对有机酸存在下土壤磷吸附等温数据均有较好的拟合效果(R2=0.863~0.996)。有机酸降低了土壤磷素最大理论吸附量。土壤磷吸附量与有机酸浓度呈指数函数关系,0.1~5 mmol/L有机酸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最大。有机酸浓度小于1 mmol/L时,柠檬酸对土壤磷素吸附的抑制程度大于草酸;而当浓度大于5 mmol/L时,草酸的抑制程度更大。在相同浓度时,0.1~5 mmol/L的柠檬酸钠比柠檬酸对土壤磷吸附能力抑制程度更大,先加入有机酸进一步降低了土壤对磷素吸附量,说明阴离子竞争吸附是低浓度柠檬酸降低土壤磷吸附能力的主要原因,而柠檬酸浓度为5~50 mmol/L时,有机酸与土壤铁铝等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吸附 土壤 柠檬酸 草酸 低分子量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TNF-α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张艳丽 《北方药学》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病发急性胰腺炎以高脂血症为病理特征的患者运用血液灌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及对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发急性胰腺炎以高脂血症为病理特征的患者共计80例,均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病发急性胰腺炎以高脂血症为病理特征的患者运用血液灌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及对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发急性胰腺炎以高脂血症为病理特征的患者共计80例,均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采用随机数表法做分组处理,对照组(40例)常规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40例)行血液灌流+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总有效率、症状恢复时间、炎性因子水平、肠道黏膜屏障指标、血清甘油三酯及血清淀粉酶检测值、生理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腹痛改善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即TNF-α、CRP、IL-6,肠道黏膜屏障指标即L/M、DAO、D-LA,血清甘油三酯及血清淀粉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状况量表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病发急性胰腺炎病理类型为高脂血症的患者,在常规血液灌流基础上,联用低分子肝素,可提高总有效率,缩短症状恢复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血脂、血清淀粉酶水平,且可改善生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血液灌流 低分子肝素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法制备富锌低分子牡蛎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佳蔚 曾珊 +6 位作者 杨君扬 陈忠琴 谭明堂 高加龙 郑惠娜 苏伟艺 曹文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4,共7页
以香港牡蛎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富锌牡蛎酶解产物并对其相对分子量图谱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经过蛋白酶筛选、超声预处理后应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及时间曲线优化酶解工艺,提高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生物锌释放量。采用超声功率50... 以香港牡蛎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富锌牡蛎酶解产物并对其相对分子量图谱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经过蛋白酶筛选、超声预处理后应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及时间曲线优化酶解工艺,提高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生物锌释放量。采用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10 min进行预处理,选择动物蛋白酶进行酶解。最佳酶解工艺为加酶量1.6%、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50℃、料液比1∶4、pH 6.5,得到牡蛎酶解产物水解度为49.581%。酶解产物的锌含量(以干基计)为680.831 mg/kg。牡蛎肽相对分子量小于1000 Da的组分达到81.87%,富含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香港牡蛎酶解产物中含有丰富的小分子肽,氨基酸组成较完善,锌含量较高,可为后续富锌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牡蛎 富锌 牡蛎肽 超声辅助酶解 低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酶解灵芝硒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楠楠 刘静 王汉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92-303,共12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灵芝硒多糖对肠道菌群紊乱小鼠的改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生物发酵法培养富集灵芝硒多糖,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灵芝硒多糖,并进一步酶解为低分子量多糖,以水解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基础上,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条件。随...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灵芝硒多糖对肠道菌群紊乱小鼠的改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生物发酵法培养富集灵芝硒多糖,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灵芝硒多糖,并进一步酶解为低分子量多糖,以水解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基础上,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条件。随后使用超滤膜截取10 kDa以下多糖,以头孢克肟诱导建立肠道紊乱小鼠模型,灌胃低分子量灵芝硒多糖,并测定小鼠体重及肠道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灵芝硒多糖的富硒量为(327±26)mg/g,多糖含量为(6.14±0.18)%,低分子量多糖的酶解最优工艺为温度50℃、pH 5.5、时间121 min,该条件下的水解率为62.8%。研究表明低分子量多糖对小鼠体重无影响,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低分子量灵芝硒多糖能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症状,调节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显著上调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上调产酸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链球菌(Streptococcus)、样棒菌属(Allobaculum)、颤螺菌属(Oscillospira)等丰度,增加乙酸、丁酸含量,下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梭菌属(Clostridium)、粪球菌属(Coprococcu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丰度,抑制丙酸分泌。结论低分子量灵芝硒多糖具有改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整菌群组成来影响短链脂肪酸分泌达到保护肠道健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硒多糖 低分子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相对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在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志向 刘忠国 《北方药学》 2024年第5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在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实际效用,旨在更全面地了解低分子肝素在降低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风险方面的实际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在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实际效用,旨在更全面地了解低分子肝素在降低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风险方面的实际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髋部骨折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用阿司匹林预防,试验组用低分子肝素,并辅以足底静脉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指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凝血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
19
作者 杜学芳 马尚超 +3 位作者 张利利 张超群 姬娟娟 张彩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215-3219,共5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HLAP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禁食、营养支持、抗感染、抑制...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HLAP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禁食、营养支持、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低分子肝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和腹痛缓解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脂肪酶、载脂蛋白B及凝血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入住ICU率和28 d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苯扎贝特治疗HLAP可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尿淀粉酶,改善凝血功能,降低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苯扎贝特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血脂代谢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昕媛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20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4000 IU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治疗,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20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4000 IU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治疗,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75mg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1次/d。两组患者均从孕5周开始用药,持续至孕12周。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活产率91.00%高于对照组的79.00%(P<0.05),治疗后的APTT、PT、CD4+、IFN-γ水平皆低于对照组(P<0.05),TT、FIB、PLT、CD8+水平皆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活产率,改善凝血功能与免疫功能水平,临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阿司匹林 复发性流产 凝血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