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接枝率低凝胶含量的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的制备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明 章长明 +2 位作者 黄风华 李超勤 张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4-46,共3页
研究了亚磷酸二苯酯对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接枝率及凝胶含量的影响 ,发现其有很好的抑制交联的作用 ,在体系中添加亚磷酸二苯酯可以使产物的接枝率下降到 0。同时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接枝物的影响 ,通过采用亚磷酸二苯酯并控制其投料时间 ,... 研究了亚磷酸二苯酯对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接枝率及凝胶含量的影响 ,发现其有很好的抑制交联的作用 ,在体系中添加亚磷酸二苯酯可以使产物的接枝率下降到 0。同时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接枝物的影响 ,通过采用亚磷酸二苯酯并控制其投料时间 ,制备了高接枝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接枝 马来酸酐 亚磷酸二苯酯 接枝率 低凝胶 改性 制备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凝胶剂和金属颗粒对JP⁃10凝胶燃料流变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徐一清 杨卫娟 +2 位作者 张帆 刘建忠 樊建人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6-846,共11页
为了研究铝粉粒径和凝胶剂浓度对含能凝胶燃料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双丙酮-D-甘露糖醇为低分子凝胶剂,改变凝胶剂浓度、铝粉粒径及添加量,制备了系列JP-10基含能凝胶燃料。采用旋转流变仪系统测试了凝胶的稳态剪切特性、触变回复性能... 为了研究铝粉粒径和凝胶剂浓度对含能凝胶燃料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双丙酮-D-甘露糖醇为低分子凝胶剂,改变凝胶剂浓度、铝粉粒径及添加量,制备了系列JP-10基含能凝胶燃料。采用旋转流变仪系统测试了凝胶的稳态剪切特性、触变回复性能和动态振荡特性等,分析了凝胶剂浓度、铝粉浓度、铝粉粒径、温度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体系流变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凝胶具有显著的剪切变稀特性,当剪切速率从0.01 s^(-1)增至100 s^(-1)时,表观黏度下降约4个数量级。提高凝胶剂浓度可同步增强凝胶的剪切黏度、触变回复率及屈服应力,使模量的频率依赖性增强。添加铝粉会明显增加凝胶黏度和松弛时间,且纳米铝粉的影响较微米铝粉更明显,并随着铝粉浓度的增加而提升。此外,表面活性剂和温度对凝胶流变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凝胶体系的黏度、储能模量及耗能模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燃料 分子 流变特性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研究进展
3
作者 管学茂 李根深 +2 位作者 李思玫 张臣 侯贵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0-1100,共11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水泥行业需降低碳排放并规模化消纳CO_(2).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固碳胶凝材料,具有节能减排、碳化活性高和产物稳定等优势,可有效推动水泥行业低碳转型.本文系统归纳了不同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体...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水泥行业需降低碳排放并规模化消纳CO_(2).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固碳胶凝材料,具有节能减排、碳化活性高和产物稳定等优势,可有效推动水泥行业低碳转型.本文系统归纳了不同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体系的配料组成、烧成制度、矿物组成和碳化硬化性能等研究进展,展望了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低钙硅酸盐胶凝材料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硅酸盐材料 碳化养护 材料组成 烧成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聂松 周健 +1 位作者 徐名凤 李辉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水泥作为构筑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巨大需求的同时,自身生产伴随着CO_(2)排放高的问题。近年来,为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CO_(2)排放,实现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人们提出了一系列CO_(2)减排措施,包括提高能源效率、... 水泥作为构筑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巨大需求的同时,自身生产伴随着CO_(2)排放高的问题。近年来,为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CO_(2)排放,实现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人们提出了一系列CO_(2)减排措施,包括提高能源效率、使用替代原燃料、使用辅助胶凝材料、采用CCUS技术以及开发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等。从长远来看,低碳胶凝材料将在水泥行业CO_(2)减排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低熟料水泥、低钙水泥、固碳水泥和碱激发胶凝材料四类低碳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类低碳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基本性能,对比分析了传统硅酸盐水泥与低碳胶凝材料的CO_(2)排放,最后指出了低碳胶凝材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CO_(2)排放 材料 CO_(2)减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矿渣基多元固废低碳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水化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曾亮 胡彪 石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163,共10页
以矿渣为基体,采用石膏和碱性激发剂为主要材料可制备无熟料水泥,由于它减碳效益显著又称为低碳胶凝材料。分别研究了粉煤灰、钢渣、锂渣等工业固废对石膏矿渣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TG-DTG等表征方法研究掺入固废后的胶... 以矿渣为基体,采用石膏和碱性激发剂为主要材料可制备无熟料水泥,由于它减碳效益显著又称为低碳胶凝材料。分别研究了粉煤灰、钢渣、锂渣等工业固废对石膏矿渣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TG-DTG等表征方法研究掺入固废后的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硬化性能。结果表明:三种工业固废都会不同程度延缓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和降低早期抗压强度,但单掺20%以内的粉煤灰和锂渣对后期抗压强度会有一定提高。在脱硫石膏和碱的激发下各组材料和矿渣相互促进水化,早期水化产物以钙矾石(AFt)和水化硅酸钙(C-S-H)凝胶为主,后期水化产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针棒状的AFt晶体穿插在C-S-H凝胶内,使硬化浆体的结构更加致密,强度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矿渣 碱性激发剂 固废 材料 水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非活性掺合料对低熟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宋少民 刘子仪 +1 位作者 刘静 卢超琦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56,共7页
为了解大掺量非活性掺合料对低熟料胶凝材料混凝土性能影响,将非活性掺合料以30%、40%、50%掺量掺入混凝土,探究大掺量非活性掺合料混凝土中水胶比对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的影响,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大比例掺入非活... 为了解大掺量非活性掺合料对低熟料胶凝材料混凝土性能影响,将非活性掺合料以30%、40%、50%掺量掺入混凝土,探究大掺量非活性掺合料混凝土中水胶比对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的影响,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大比例掺入非活性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减少减水剂用量;随着水胶比的减小强度不断提升但增幅逐渐降低,水胶比对强度的影响随非活性掺合料掺量增加而减弱;大比例掺入非活性掺合料对耐久性无不良影响,对中低强度混凝土单位立方米成本可以节省21.7~29.5元,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可以减少混凝土碳排放量,符合低碳型混凝土发展方向,利于混凝土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掺量 非活性掺合料 熟料材料 工作性能 力学强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尾砂充填采矿低成本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研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国胜 杨晓炳 +2 位作者 郭斌 陈彦亭 涂光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共9页
全尾砂充填法采矿是创建绿色矿山和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提高充填采矿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安全效益,是充填采矿研究与技术发展永久追求的目标。首先,概述了低成本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固... 全尾砂充填法采矿是创建绿色矿山和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提高充填采矿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安全效益,是充填采矿研究与技术发展永久追求的目标。首先,概述了低成本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固废作为水泥掺合料的混合胶凝材料、高水充填胶凝材料以及近数十年来利用冶金工业固废开发的低成本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然后,概述了全固废胶凝材料研究与关键技术,在分析全固废胶凝材料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固废胶凝材料研发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低成本全固废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方向。结果表明:①在分析全固废胶凝材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全固废胶凝材料研发应由钢渣基向多固废低成本绿色充填胶凝材料方向发展,注重全固废胶凝材料复合水化机理研究以及胶凝材料配比优化决策方法研究;②重视与全尾砂充填矿山采矿方法与充填工艺密切结合,走技术、产品和商品化的全固废胶凝材料的新产品研发路线,以创建全固废充填材料和低成本充填采矿技术和工艺的示范矿山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低成本全固废新型充填胶凝材料在技术研发和工业化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全尾砂 成本材料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用低胶凝材料用量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林香 谭盐宾 +1 位作者 李化建 谢永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
通过调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配制了胶凝材料用量为390~580 kg/m3的自密实混凝土,对比了不同胶凝材料用量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耐久性能,推荐了最佳配合比,并进行了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胶凝材料用量为420~5... 通过调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配制了胶凝材料用量为390~580 kg/m3的自密实混凝土,对比了不同胶凝材料用量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耐久性能,推荐了最佳配合比,并进行了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胶凝材料用量为420~520 kg/m3时,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黏聚性达到和谐统一;胶凝材料用量>420 kg/m3时,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均能满足《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TJ/GW 112—2013)要求;从体积稳定性看,干燥收缩受胶凝材料用量和用水量的双重影响,宜尽量选择胶凝材料用量小且用水量小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不同胶凝材料用量自密实混凝土的电通量差别不大。从自密实混凝土综合性能来看,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推荐胶凝材料用量为470 kg/m3的3#混凝土配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用量 自密实混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含量对低盐猪肉凝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卢琳 张振环 +2 位作者 王路 孙高军 陈从贵 《肉类研究》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以未添加磷酸盐的低盐猪肉凝胶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脂肪添加量(0~20%)对猪肉凝胶保水、质构和色泽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肪添加量在15%~20%范围内,凝胶保水性显著增加(P<0.05);添加5%以上的脂肪,可显著提高猪肉凝胶的L*值(P<0.05);... 以未添加磷酸盐的低盐猪肉凝胶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脂肪添加量(0~20%)对猪肉凝胶保水、质构和色泽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肪添加量在15%~20%范围内,凝胶保水性显著增加(P<0.05);添加5%以上的脂肪,可显著提高猪肉凝胶的L*值(P<0.05);在脂肪添加量不高于5%条件下,猪肉凝胶可形成良好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和咀嚼性,并能保持较好的红度值(a*值),利于开发低脂猪肉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添加量 盐猪肉 保水 质构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用低pH胶凝材料及其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路威 赵卫全 +3 位作者 陈亮 张金接 周建华 王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919,共11页
pH值小于11的低pH胶凝材料是高放废物处置库建造所需的关键材料。为支撑我国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和未来处置库的建设,本文采用破碎溶出法,研究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不同矿物掺合料后硬化体pH值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低pH胶凝材料... pH值小于11的低pH胶凝材料是高放废物处置库建造所需的关键材料。为支撑我国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和未来处置库的建设,本文采用破碎溶出法,研究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不同矿物掺合料后硬化体pH值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低pH胶凝材料的配比。通过渗透、浸泡和极限溶出试验评价了低pH胶凝材料的可靠性,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结合室内试验,测定分析了其水化产物、抗压强度和流变参数,并评估了其对北山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凝材料中CaO/SiO2(质量比)与硬化体pH值呈线性关系,低pH胶凝材料的基础配比为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40%的硅灰,硬化体渗透水和浸泡水的pH值分别在约28 d和90 d降低至11以下,在万年尺度分解为松散颗粒时的最大pH值约为11.2,满足处置库要求。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低pH胶凝材料150 d水化产物中不含氢氧化钙,胶砂体28 d抗压强度更高,但相同水胶比时注浆浆液的黏稠度更大;按照水固比1∶1浸泡硬化体,浸泡水的主要离子浓度变化幅度不大,对北山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pH材料 水化产物 抗压强度 流变参数 地下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微粉对低熟料胶凝材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宋少民 陈泓燕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57-2566,共10页
以铁尾矿微粉和低熟料胶凝材料体系为对象,主要研究了基准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组成的低熟料胶凝材料体系在铁尾矿微粉不同掺量下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压强度、体积稳定性、耐久性,以及早期水化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相同流动... 以铁尾矿微粉和低熟料胶凝材料体系为对象,主要研究了基准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组成的低熟料胶凝材料体系在铁尾矿微粉不同掺量下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压强度、体积稳定性、耐久性,以及早期水化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相同流动状态下,掺20%的铁尾矿微粉不会增大混凝土减水剂用量,28 d混凝土强度满足强度等级要求。掺15%的铁尾矿微粉能延长净浆和胶砂体系首次开裂时间,能够减小混凝土的后期干燥收缩。将铁尾矿微粉控制在20%的掺量以内时,不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通过水化热试验发现,低熟料胶凝材料体系能够明显降低浆体早期水化热和最大放热速率。即便在大掺量下,铁尾矿微粉低熟料胶凝材料混凝土长龄期强度仍可以满足要求,具有应用的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微粉 熟料材料体系 抗压强度 体积稳定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品质骨料的低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少民 包文忠 靳冬民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利用新疆地区水泥产业存积的大量石灰石尾矿加工混凝土骨料对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混凝土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工艺加工的石灰石尾矿,具有较低的空隙率、良好的颗粒级配和粒形。研究了高品质骨料所配制的混凝土... 利用新疆地区水泥产业存积的大量石灰石尾矿加工混凝土骨料对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混凝土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工艺加工的石灰石尾矿,具有较低的空隙率、良好的颗粒级配和粒形。研究了高品质骨料所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氯离子扩散系数等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集料和水泥石的界面。结果表明:采用高品质骨料在配制C25-C70等级混凝土时,所配制的混凝土用水量低,和易性好,水泥及胶凝材料用量低;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低,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好。SEM试验表明:高品质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界面处水膜层厚度减小,使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过渡区得到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骨料 材料 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碳低钙胶凝材料碳化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程 刘松辉 +3 位作者 畅祥祥 赵松海 房晶瑞 管学茂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036-12042,共7页
低钙胶凝材料体系作为一种新型体系,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稳定的碳酸钙和高聚合度的二氧化硅凝胶,符合目前水泥行业要求减少碳排放的政策方针。为了更好的了解低钙胶凝材料体系,综述了低钙胶凝材料的碳化反应过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该... 低钙胶凝材料体系作为一种新型体系,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稳定的碳酸钙和高聚合度的二氧化硅凝胶,符合目前水泥行业要求减少碳排放的政策方针。为了更好的了解低钙胶凝材料体系,综述了低钙胶凝材料的碳化反应过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该体系固碳能力的影响,以及碳化硬化体的相关性能,并对后续低钙胶凝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固碳能力 碳化 硬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A低固相高黏胶凝酸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龚蔚 李建忠 +3 位作者 欧维宇 张震 吴雅莉 王东权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3期84-86,共3页
以碳酸盐岩油层的高温深井酸化增产为切入点,从提高胶凝酸液体系抗温抗盐性、溶解性以及减少地层伤害等实际应用性能出发,研究出了由DMC和AM共聚合成的胶凝剂PDA并由其配制出了新型低固相胶凝酸PDA。对PDA低固相胶凝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 以碳酸盐岩油层的高温深井酸化增产为切入点,从提高胶凝酸液体系抗温抗盐性、溶解性以及减少地层伤害等实际应用性能出发,研究出了由DMC和AM共聚合成的胶凝剂PDA并由其配制出了新型低固相胶凝酸PDA。对PDA低固相胶凝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胶凝剂PDA具有较好的耐盐性,在酸液中具有较好的抗温耐水解性能,与常规胶凝酸相比,PDA低固相胶凝酸能明显延缓酸岩反应速度,而且将体系中聚合物含量从3%降到1.0%,减少了聚合物的用量,从而减小了酸化过程中聚合物残渣对储层造成的潜在伤害。PDA低固相胶凝酸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固相 增产措施 高温深井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pH胶凝材料pH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增增 赵卫全 +1 位作者 陈亮 张金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133,共9页
低pH胶凝材料的开发对pH测试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论述了水泥基材料pH的测试方法——孔溶液压取法PFE、原位浸出法ISL和磨碎溶出法ESL,在对比、分析各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种方法对... 低pH胶凝材料的开发对pH测试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论述了水泥基材料pH的测试方法——孔溶液压取法PFE、原位浸出法ISL和磨碎溶出法ESL,在对比、分析各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种方法对低pH胶凝材料的适用性,研究认为磨碎溶出法更适合低pH胶凝材料的测试。针对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常规磨碎溶出法R-ESL的不足,在不考虑测试过程中样品和溶液碳化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测试方法S-ESL,用两种方法测试了硅灰等量替代40%普通硅酸盐水泥硬化水泥浆体孔溶液的pH,同时对S-ESL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ESL比R-ESL测量结果低0.16左右;S-ESL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较好,重复性值r均小于0.1;S-ESL测量结果在10.84以下可以认为满足胶凝材料的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对低pH胶凝材料的pH测试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材料 pH测试方法 孔溶液压取法 原位浸出法 磨碎溶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固相胶凝酸对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储层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蔚 方泽本 +2 位作者 欧维宇 王鹏 施杨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6-108,共3页
酸化作业是川东北碳酸盐岩油气藏增产措施之一,目前常规的酸液体系在川东北深井高温条件下不能形成较长和具有一定支撑能力的酸蚀裂缝。文章考察了低固相胶凝酸液体系的适应性及酸压工艺的选择,实验表明低固相胶凝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酸化作业是川东北碳酸盐岩油气藏增产措施之一,目前常规的酸液体系在川东北深井高温条件下不能形成较长和具有一定支撑能力的酸蚀裂缝。文章考察了低固相胶凝酸液体系的适应性及酸压工艺的选择,实验表明低固相胶凝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缓速性能好;低固相胶凝酸酸液体系在川东北碳酸盐气藏条件下能形成较长和具有支撑能力的刻蚀裂缝;改变酸压工艺也能显著的提高其在油藏条件下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完全能够满足酸压施工要求,对川东北碳酸盐油田资源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碳酸盐气藏 固相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熟料胶凝材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少民 张鹏飞 邝云辉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110,共4页
低熟料胶凝材料混凝土通过组分优化设计和高效减水剂可以实现良好工作性,并满足混凝土工程对强度等级的要求,缓解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但利用低碳胶凝材料制备的混凝土耐久性如何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低熟料胶凝材料混... 低熟料胶凝材料混凝土通过组分优化设计和高效减水剂可以实现良好工作性,并满足混凝土工程对强度等级的要求,缓解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但利用低碳胶凝材料制备的混凝土耐久性如何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低熟料胶凝材料混凝土的抗碳性能、电通量、抗冻性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自然碳化和强制碳化结果显示,低熟料混凝土比基准组的碳化深度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其抗碳化性能提高。低熟料胶凝材料混凝土的电通量显著降低,致密性良好。抗冻性研究表明,低熟料胶凝材料混凝土比基准组好。初步研究表明,低熟料胶凝材料混凝土耐久性能整体上优于目前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料材料 碳化 电通量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活化拜耳法赤泥制备低碳胶凝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幸非凡 严金生 +7 位作者 冯庆革 王东波 韦倩兰 田月晖 丁合琨 黄潇潇 张庆年 古洪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为了探究热处理对拜耳法赤泥胶凝特性的影响,采用对比强度法评价不同温度煅烧下赤泥的胶凝特性;并将赤泥与水泥熟料、石灰石粉、石膏按比例混合制备低碳胶凝材料,探究赤泥的热处理温度对低碳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分析赤泥的热处... 为了探究热处理对拜耳法赤泥胶凝特性的影响,采用对比强度法评价不同温度煅烧下赤泥的胶凝特性;并将赤泥与水泥熟料、石灰石粉、石膏按比例混合制备低碳胶凝材料,探究赤泥的热处理温度对低碳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分析赤泥的热处理温度对物相变化和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赤泥胶凝特性逐渐增强后减弱,在600℃时达到最佳;所制备的胶凝材料早期强度较高,但后期强度增长缓慢;胶凝特性好的赤泥在的水化反应中消耗更多的CH,同时会生成少量的单碳铝酸盐;利用热处理活化的赤泥制备的低碳胶凝材料每吨可减少约30%的CO_(2)排放和20%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热处理活化 对比强度法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浓度对低钙固碳胶凝材料性能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黎帅 周凤娇 +4 位作者 谭新宇 张宾 林永权 陶从喜 黄明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09-3116,共8页
为了实现建材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使用工业钙质原料和硅质原料在1350℃制备了一种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研究了不同CO_(2)浓度养护对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碳化程度和碳化后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为了实现建材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使用工业钙质原料和硅质原料在1350℃制备了一种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研究了不同CO_(2)浓度养护对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碳化程度和碳化后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等测试手段进行了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碳化后的产物分析、微观分析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O_(2)浓度的提高,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的碳化程度和抗压强度显著提高,当CO_(2)浓度为99.99%(体积分数)时,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碳化8 h后的抗压强度为132.2 MPa,与CO_(2)浓度为25%时相比,抗压强度提高了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固碳材料 CO_(2)浓度 碳酸钙 碳化程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钠胶凝奶的生产和流变学性能
20
作者 董晓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4-86,共3页
低钠胶凝奶的生产和流变学性能Y—NAKAZAWA等1.前言胶凝(胶凝化)奶外观呈白色近似弹性体,其组织状态紧密,具有一种甜奶滋味,胶凝乳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低热高蛋白膳食的组成部分。无机盐(例如:Na、K、Me、Ca、... 低钠胶凝奶的生产和流变学性能Y—NAKAZAWA等1.前言胶凝(胶凝化)奶外观呈白色近似弹性体,其组织状态紧密,具有一种甜奶滋味,胶凝乳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低热高蛋白膳食的组成部分。无机盐(例如:Na、K、Me、Ca、Fe和Zn)在膳食中被取代或者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学性能 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