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春季北极臭氧异常低值监测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维和 张艳 +3 位作者 李晓静 张兴赢 郑照军 刘瑞霞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7,共8页
利用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FY-3A)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连续监测全球臭氧总量分布的遥感数据,分析后发现,自2011年3月初开始,北极地区臭氧总量急剧下降,形成一个臭氧低值区,3月中旬低值区中心部分... 利用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FY-3A)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连续监测全球臭氧总量分布的遥感数据,分析后发现,自2011年3月初开始,北极地区臭氧总量急剧下降,形成一个臭氧低值区,3月中旬低值区中心部分臭氧总量日平均值只有同期的一半左右。分析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及国外卫星1979—2011年北极地区春季臭氧监测结果与北极平流层低层极涡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春季北极臭氧总量异常低值是极冷的极涡引起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极春季臭氧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北极春季臭氧总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取决于北极极涡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卫星 北极臭氧异常 极涡 臭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圈中强震前波速比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岳晓媛 武安绪 +3 位作者 冯刚 武敏捷 李红 李腊月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8-697,共10页
选用首都圈测震台网观测报告,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首都圈地区2002~2014年小震波速比值,系统分析首都圈地区2002年以来中强地震前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中强震孕震过程的前兆信息。为了保证多台波速比计算结果的精度及可靠性,对其计... 选用首都圈测震台网观测报告,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首都圈地区2002~2014年小震波速比值,系统分析首都圈地区2002年以来中强地震前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中强震孕震过程的前兆信息。为了保证多台波速比计算结果的精度及可靠性,对其计算条件进行了合理限制。计算结果表明,首都圈中强地震发生前,出现了多次波速比低值异常,在震源区附近存在显著的波速比低值异常区,发震地点多为异常区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比 多台和达法 时空演化 低值异常 首都圈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前后南北地震带北段面波速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严珊 杨立明 +2 位作者 周龙泉 张辉 王芃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3-430,共8页
基于南北地震带北段94个固定地震台站2013年1—9月的连续波形资料,利用背景噪声方法和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该地区在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后不同时间段、两个月相同时间窗长的瑞利面波速度结构与波速演化。相速度成像结果表... 基于南北地震带北段94个固定地震台站2013年1—9月的连续波形资料,利用背景噪声方法和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该地区在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后不同时间段、两个月相同时间窗长的瑞利面波速度结构与波速演化。相速度成像结果表明:岷县漳县地震前5—6月相对于3—4月,临潭—宕昌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波速降低的现象,而震后8—9月相对于5—6月波速逐渐恢复升高,这说明在岷县漳县地震前两个月出现了波速低值异常,并且在低速异常区域的边界处发生了此次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北段 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 背景噪声 层析成像 速度结构 临潭—宕昌断裂带 波速低值异常 祁连山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桩基岩石抗压强度检验方法
4
作者 陈小平 何平 +3 位作者 薛尚铃 汤启明 陈希昌 李成芳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8-43,共6页
重庆地区嵌岩桩岩石地基承载力通常采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确定,现有单轴抗压强度的检验方法是将检验时所取单桩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与设计提供的标准值进行比较,进而判定其是否合格,该方法在重庆市建筑与市政工程的桩基承载力... 重庆地区嵌岩桩岩石地基承载力通常采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确定,现有单轴抗压强度的检验方法是将检验时所取单桩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与设计提供的标准值进行比较,进而判定其是否合格,该方法在重庆市建筑与市政工程的桩基承载力检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为此,提出一种嵌岩桩承载力检验新思路,即将比较单桩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检验过程转化为复核岩石强度标准值的桩基设计过程,其主要观点:一是勘察阶段标准值和施工阶段检验标准值之间天然存在差异,不应比较标准值大小作为判定标准;二是勘察和施工检验取样试验都是认识岩体特性的过程,通过检验取样在勘察的基础上增加了样本数量,合并统计提出的标准值作为设计依据,提高了样品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靠度;三是满足统计规律的低值无需处理,异常低值孤点或异常低值区域需进行处理,并应以异常低值作为设计依据。该检验思路合理地解决了嵌岩桩检验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和争议,提高了设计的可靠度和经济性,缩短了工期。研究中的理论方法对山地岩石地基检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重庆地方标准的修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承载力检验 抗压强度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