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低倍率病例特征、形成原因和政策优化
1
作者 潘雪冬 彭美华 +5 位作者 钟艳红 杨松 顾强 李希 李悦 肖远会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低倍率病例特征,探究低倍率病例形成原因,提出规范医疗行为、优化支付政策的建议。方法:以M市为研究场域,获取159 065例低倍率病例信息,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低倍率病例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疾病特征、费用... 目的:分析低倍率病例特征,探究低倍率病例形成原因,提出规范医疗行为、优化支付政策的建议。方法:以M市为研究场域,获取159 065例低倍率病例信息,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低倍率病例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疾病特征、费用特征、个体特征、分布特征、行为特征均对低倍率病例的医疗费用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低标准入院、不规范医疗行为、诊断和编码升级、分组与支付缺陷是低倍率病例的主要形成原因。结论:为减少不合理低倍率病例,应优化监管规则、完善考核机制、强化院内质控、完善分组与支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倍率病例 医疗行为 特征价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P支付下地市级医院低倍率病例管理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海燕 于拥军 +3 位作者 李卫东 靳珂 吴越 张雨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总结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下三级综合医院低倍率病例的特征,探索低倍率病例管理方法。方法:统计2022年1-10月样本医院DIP结算的低倍率病例中Z51.病例及其科室分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分析Z51.低倍率病例组和正常费率组在DI... 目的:总结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下三级综合医院低倍率病例的特征,探索低倍率病例管理方法。方法:统计2022年1-10月样本医院DIP结算的低倍率病例中Z51.病例及其科室分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分析Z51.低倍率病例组和正常费率组在DIP拨付比、住院天数、治疗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样本医院低倍率病例占18.44%,其中Z51.病例占57.56%,手术科室Z51.低倍率病例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Z51.正常费率组例均费用及DIP拨付比明显高于低倍率组,单日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IP支付下,医院可通过提高病案首页编码质量、规范临床路径、加强医疗行为监管、开展成本核算、开设肿瘤日间病房等措施,加强低倍率病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倍率病例 DIP拨付比 运营管理 肿瘤日间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方式下公立医院特殊病例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方秀斌 周典 +8 位作者 田帝 周苑 吴烨 王浩宇 刘瑶瑶 吕曼辰 张钰 薛同斌 刘雪珍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DRG支付方式下,包括高倍率病例和低倍率病例在内的特殊病例费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和完善DRG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甲综合医院2022年全年所有特殊病例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描述性分... 目的:分析DRG支付方式下,包括高倍率病例和低倍率病例在内的特殊病例费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和完善DRG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甲综合医院2022年全年所有特殊病例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对特殊病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和影响程度。结果:纳入高倍率病例1281例(占总病例2.78%),其中治疗费用花费最多(占16.29%),费用最少的是诊察费(占0.79%);低倍率病例3266例(占7.09%),其中手术费用花费最多(占31.51%),费用最少的是诊疗费(占1.61%)。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科室类别、医保付费方式、并发症均是特殊病例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科室类别对费用的影响最大,性别对费用的影响最小。结论:调整医疗费用结构,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合理使用DRG支付方式,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疗效率,实现总体控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公立医院 高倍病例 低倍率病例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DRG入组病例的费用倍率特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丁敬美 韩磊 杜进兵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2,共5页
目的:分析DRG入组病例的倍率分布特征,推测非等倍率病例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方法:以武汉市某三甲医院2022年1—9月DRG入组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费用消耗指数分组,描述不同倍率病例的基本特征,采取帕累托图法分析不同倍率病... 目的:分析DRG入组病例的倍率分布特征,推测非等倍率病例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方法:以武汉市某三甲医院2022年1—9月DRG入组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费用消耗指数分组,描述不同倍率病例的基本特征,采取帕累托图法分析不同倍率病例的主要诊断分类(MDC)和DRG病组构成。结果:16418例病例中,低倍率、高倍率、极低倍率和极高倍率病例分别为8319例(50.67%)、5410例(32.95%)、1698例(10.34%)和830例(5.06%),不同倍率病例在MDC分布、前10位DRG病组构成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样本医院DRG入组病例中,低倍率病例占优势,MDC分布体现了以收治老年患者和优势学科患者为主的特点,优势DRG病组的权重整体不高,存在权重与费用倒置的现象;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DRG支付体系,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费用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高倍病例 低倍率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付费下特殊病例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若宁 任晓红 +2 位作者 廖藏宜 周宁 张敬华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49,共6页
目的:分析DRG付费下特殊病例的影响因素,为优化DRG分组、完善医保政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以样本医院2022年DRG入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特殊病例及其分布进行统计描述,与正常病例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特殊病例... 目的:分析DRG付费下特殊病例的影响因素,为优化DRG分组、完善医保政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以样本医院2022年DRG入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特殊病例及其分布进行统计描述,与正常病例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特殊病例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主操作是否为中医技术操作、药占比、耗占比、医疗服务项目与设施占比、RW值、离院方式、合并症并发症伴随情况,是发生特殊病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医院应借助DRG支付工具,加强院内特殊病例费用超支风险管控;医保部门应完善支付政策,最大化保障分组方案公平性,减少特殊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特殊病例 高倍病例 低倍率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