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和助孕治疗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孟昱时 马兰 杨晓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HH)性闭经的临床特征和助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1例HH患者(闭经组)和月经规律妇女1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 目的: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HH)性闭经的临床特征和助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1例HH患者(闭经组)和月经规律妇女1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催乳激素(PRL)、睾酮(T)水平以及用尿促性素(HMG)促排卵的疗效。结果:闭经组血FSH、LH、E2、PR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闭经组促排卵所需时间延长,HMG诱导排卵成功率100%。促排卵后5例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例行人工授精,5例指导性生活。临床妊娠6例(54.5%),其中1例为双胎妊娠。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促排卵治疗后行辅助生殖技术,可获得较高受孕率,但应注意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多胎妊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激素水平 治疗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助孕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江抒恬 匡延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3,共6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HH)是一种以低卵泡刺激素和低黄体生成素为特征的罕见疾病,常见表现为无青春期启动、第二性征发育缺失、闭经和不孕等,HH女性患者多需由激素替代建立月经周期、促使生殖器官发育,并于有生育要求后行促排卵... 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HH)是一种以低卵泡刺激素和低黄体生成素为特征的罕见疾病,常见表现为无青春期启动、第二性征发育缺失、闭经和不孕等,HH女性患者多需由激素替代建立月经周期、促使生殖器官发育,并于有生育要求后行促排卵治疗。目前常规的促排卵方案包括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治疗。对于反复促排卵失败或合并其他不孕因素的HH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该文就HH患者的促排卵治疗及IVF-ET治疗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排卵障碍 排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进展
3
作者 吴庆华 史惠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63-966,共4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是一种因垂体功能异常或下丘脑功能障碍导致性腺功能减退或缺失的疾病。早在1975年,就将不明原因的HH称为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是一种因垂体功能异常或下丘脑功能障碍导致性腺功能减退或缺失的疾病。早在1975年,就将不明原因的HH称为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性腺功能减退 不明原因 丘脑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或重复曲普瑞林兴奋试验对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和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鉴别诊断的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茅江峰 伍学焱 +1 位作者 卢双玉 聂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讨单次和两次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曲普瑞林)兴奋试验在鉴别诊断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和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CDP)中的作用。方法对133例(IHH 86例、CDP47例)14岁后仍无青春发育表现的男性患者,进... 目的探讨单次和两次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曲普瑞林)兴奋试验在鉴别诊断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和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CDP)中的作用。方法对133例(IHH 86例、CDP47例)14岁后仍无青春发育表现的男性患者,进行曲普瑞林兴奋试验,并随访24~48个月直至确诊。其中,有9例IHH患者和13例CDP患者在初诊1年后再次进行曲普瑞林兴奋试验,以评价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的动态变化。通过分析曲普瑞林兴奋试验黄体生成素(LH)峰值和诊断的相关性,以及两次兴奋试验中LH峰值的变化,评价单次和两次曲普瑞林兴奋试验在鉴别诊断IHH和CDP中的作用。结果单次曲普瑞林兴奋试验中,IHH患者LH峰值(1.9±1.2)U/L显著低于CDP患者LH峰值(13.7±8.3)U/L(P<0.01)。有75例(87.2%)IHH患者,LH峰值<4 U/L,而CDP患者只有2例(4.3%)LH峰值<4 U/L。以曲普瑞林兴奋试验LH峰值<4 U/L为IHH的标准,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95.7%、阳性预测值为97.4%。随诊1年后第2次曲普瑞林兴奋试验中,9例IHH患者的LH峰值从(4.7±2.5)U/L升高到(5.1±3.3)U/L(P=0.78),而13例CDP患者的LH峰值从(10.7±3.3)U/L增加到(24.5±5.7)U/L(P<0.05)。结论单次曲普瑞林兴奋试验可对90.2%的IHH和CDP患者作出有效鉴别诊断。对部分诊断困难的青春发育延迟患者,间隔1年后行第2次曲普瑞林兴奋试验,有助于评价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的动态变化,为IHH和CDP的确诊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普瑞林兴奋试验 特发性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 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SS1R基因突变所致的一个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家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庆菊 杨利 +6 位作者 赵红燕 何丽 陈晓 李岱 敬媛媛 吴凡 李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收集一个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的家系成员资料,通过基因检测确定其突变位点,丰富疾病突变谱。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生化及影像学检查。应用高通... 目的:本研究旨在收集一个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的家系成员资料,通过基因检测确定其突变位点,丰富疾病突变谱。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生化及影像学检查。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先证者突变位点,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型验证。结果:该家系为近亲结婚家系,先证者为25岁女性,表现为青春期发育延迟、原发性闭经、不孕、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低下,先证者妹妹及弟弟也存在明显青春期发育延迟,父母为表兄妹关系且临床表型正常。基因检测结果示先证者KISS1R基因5号外显子上,第983号碱基胞嘧啶突变为腺嘌呤(c.C983A),使第328号氨基酸丝氨酸突变为终止密码子(p.S328X),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父母为该突变位点的杂合子,妹妹为纯合子。结论: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了KISS1R基因上的一个新的致病突变c.C983A(p.S328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基因突变 无义突变 KISS1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与垂体柄阻断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娜娜 魏会刚 +2 位作者 沈涵 白瑜 周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734-2736,共3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与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SI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IHH患者及15例PSIS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和影像学特点。结果:IHH患者表现为性发育... 目的:分析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与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SI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IHH患者及15例PSIS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和影像学特点。结果:IHH患者表现为性发育不良。PSIS患者表现为身材矮小及性发育不良。内分泌检查:IHH患者均为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不伴其他垂体激素缺乏。PSIS患者均为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伴生长激素缺乏。Gn RH兴奋试验:PSIS患者的LH及T峰值均低于IHH患者。磁共振检查:IHH患者中13例垂体MRI未见异常,12例垂体体积小,10例垂体微腺瘤。PSIS患者垂体MRI均显示垂体体积小,垂体柄纤细或显示不清,垂体后叶异位。结论:IHH与PSIS均表现为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对于身材矮小的患者,应考虑到垂体柄阻断综合征可能,垂体MRI有特异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生长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脉冲治疗与男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生育力保护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定明 蒋小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6-418,共3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是由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神经元功能受损,GnRH合成、分泌或作用障碍,导致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引起性腺功能不足导...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是由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神经元功能受损,GnRH合成、分泌或作用障碍,导致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引起性腺功能不足导致的一组疾病。HH造成性激素合成减少,青春期前起病的患儿表现为青春期延迟或缺失,成年生育期的患者则表现为性腺功能减退和不育。目前为恢复男性HH患者生育力常用的治疗方案是GnRH脉冲式治疗(微泵脉冲)、绒促性素(HCG)单用或联合尿促性素(HMG)。GnRH脉冲治疗通过便携式微型泵定时定量皮下给药,连续的脉冲式给予戈那瑞林等GnRH类似物,使得低下的垂体功能重建后产生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导性腺的发育,合成性激素并促进生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实现成熟精子的生成。GnRH脉冲式治疗方案最接近于正常生理状态,适用于垂体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在男性生育力重建的治疗过程中,同时重点关注生育力保护,本文就GnRH脉冲治疗与男性HH患者生育力的保护进行探讨,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功能 性腺功能减退 垂体分泌 青春期前 皮下给药 男性生育力 青春期延迟 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特发性促性腺激素低下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一例
8
作者 王春芝 李华建 杨乃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56-356,共1页
关键词 性腺功能减退症 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ANOS1的突变 被引量:3
9
作者 曾旺 李家大 +2 位作者 王新颖 姜芳 门美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47-857,共11页
目的: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CHH)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由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分泌或信号转导缺陷引起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CHH以青春期发育延迟或缺乏、性... 目的: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CHH)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由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分泌或信号转导缺陷引起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CHH以青春期发育延迟或缺乏、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为主要表现,同时可能伴有其他临床表型。一部分CHH患者伴有嗅觉丧失或低下,被称为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ANOS1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CHH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突变可导致X-连锁隐性遗传的CHH。本研究拟通过分析CHH患者中ANOS1的基因突变图谱以及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为CHH的遗传学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的方法筛选来自中国的165名男性CHH患者中ANOS1基因的罕见变异(rare sequencing variants,RSVs)。利用Polyphen2、Mutation tastaster、SIFT和CADD(Combined Annotation Dependent Depletion)4种常见的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编码区变异的功能,基于神经网络的剪接位点预测(Splice Site Prediction by Neural Network,NNSPLICE)软件对检测到的内含子区的RSVs进行注释,并利用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判断ANOS1 RSVs是否具有致病性。初步建立中国人群CHH患者ANOS1的遗传突变谱,通过收集部分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建立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WES分析显示165名CHH患者中17例患者发生了ANOS1突变,突变频率为10.3%。在17名CHH患者中共检测到13个ANOS1 RSVs,包括5个无义突变(p.T76X、p.R191X、p.W257X、p.R262X和p.W589X),2个剪切位点突变(c.318+3A>C和c.1063-1G>C)和6个错义突变(p.N402S、p.N155D、p.P504L、p.C157R、p.Q635P及p.V560I)。在17名携带ANOS1 RSVs的患者中,很多同时伴有其他临床表型,其中最常见的为隐睾(10/17),其次是单侧肾脏发育不全(3/17),牙齿发育不全(3/17)和联带运动(3/17)。利用ACMG对上述检测到的ANOS1 RSVs进行分析,8个RSVs包括p.T76X、p.R191X、p.W257X、p.R262X、p.W589X、c.318+3A>C、c.1063-1G>C和p.C157R被预测为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的罕见突变,且携带这些突变的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全部伴随其他临床表型;然而,在携带其他被预测为非致病性(不确定性或可能良性)的ANOS1 RSVs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同时伴随其他临床表型,且这些患者中大部分同时伴有其他CHH致病基因的RSVs。结论:初步建立了中国人群CHH患者的ANOS1基因突变谱及基因型-表型相关性。携带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ANOS1 RSV的CHH患者往往伴随其他表型。单纯非致病性ANOS1 RSV可能不足以引起CHH,但它们可能与其他CHH致病基因突变一起发挥作用,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ANOS1 卡尔曼综合征 隐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合并骨密度异常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冀雯 徐又佳 +1 位作者 吴绍花 张弘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是由下丘脑病变导致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青春期无第二性征出现,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受阻。发病率在男性约1/10000,女...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是由下丘脑病变导致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青春期无第二性征出现,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受阻。发病率在男性约1/10000,女性约1/50000,男∶女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功能减退症 激素 特发性 文献复习 女性 骨密度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障碍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GnRH脉冲治疗对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青少年期男性患者垂体⁃睾丸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斐 龚艳 +4 位作者 许丽雅 刘庆旭 李妍 郭盛 李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3,共8页
目的·探讨短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脉冲治疗对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CHH)青少年期男性患者垂体及睾丸功能的作用。方法·回顾... 目的·探讨短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脉冲治疗对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CHH)青少年期男性患者垂体及睾丸功能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2021年6月接受GnRH脉冲治疗的CHH青少年期男性患者2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为皮下持续脉冲泵给予戈那瑞林治疗1周(20例),其中5例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剂量为每个脉冲8~10μg,脉冲间隔90 min。于GnRH脉冲治疗前及治疗1周、1个月和3个月时,检测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睾酮水平;治疗3个月时测量睾丸体积变化。20例CHH患者均进行了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结果·20例CHH患者就诊年龄为14.35(14.08,15.31)岁,临床均表现为幼稚型睾丸、小阴茎,其他还伴有肥胖(12/20)、嗅觉障碍(9/20)、胰岛素抵抗(4/20)、隐睾(4/20)、身材矮小(3/20)等。患者身高为161.79(154.90,173.25)cm,体质量指数为23.80(20.51,27.46)kg/m2,睾丸体积为0.91(0.55,1.25)mL。抑制素B为39.67(11.29,64.97)pg/mL,LH基础值为0.20(0.10,0.30)IU/L,FSH基础值为0.87(0.23,0.89)IU/L,睾酮基础值为0.92(0.38,1.49)nmol/L。持续GnRH脉冲治疗1周后,20例患者LH、FSH的基值和峰值以及睾酮峰值均显著升高(均P<0.05)。其中接受3个月治疗的5例患者治疗1周、1个月、3个月时,LH、FSH的基值和峰值均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3个月时LH、FSH基值和峰值,以及睾酮峰值均比治疗前显著增高(均P<0.05),睾丸体积也显著增大(P=0.004)。20例患者中仅14例检测到基因突变,分别为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突变7例、anosmin 1蛋白基因(anosmin 1,ANOS1)突变4例、前动力蛋白2受体(prokineticin receptor 2,PROKR2)突变2例、前动力蛋白2(prokineticin 2,PROK2)突变1例。GnRH脉冲治疗1周对FGFR1突变和ANOS1突变患者垂体-睾丸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期男性CHH患者接受持续GnRH脉冲治疗1周后垂体-睾丸功能出现应答,治疗3个月有助于该类患者青春期第二性征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脉冲治疗 青少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SOX10基因缺失所致的Waardenburg综合征2型合并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和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思琪 陈阳 +5 位作者 罗宽宏 史宁杰 肖康丽 崔振海 曾天舒 黎慧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58-1166,共9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是以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轴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可致性激素水平低和生育能力受损。伴随嗅觉丧失/减退的HH被称为Kallmann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W...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是以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轴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可致性激素水平低和生育能力受损。伴随嗅觉丧失/减退的HH被称为Kallmann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以及色素沉着异常为主要特征。本研究收集1例不明原因的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和先天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进入青春期后无明显第二性征发育,在22q13.1区域(Chr.22:38106433-38525560)存在杂合缺失,至少419 kb,此区域覆盖了SOX10基因。患者父母、妹妹基因测序分析未见异常。通过总结分析该病例特点,分析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与Waardenburg综合征2型在分子生物学上的病因关联,丰富后续遗传学研究的临床资料,同时为此类疾病的诊疗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KALLMANN综合征 SOX10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R基因突变的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一家系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青 李辛 +3 位作者 李娟 丁宇 王剑 王秀敏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IHH)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IHH患儿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先证者为7岁男性患儿,因阴茎和睾丸小而就诊;其弟5岁,也有阴茎小并曾有隐睾。两兄弟睾酮... 目的探讨孤立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IHH)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IHH患儿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先证者为7岁男性患儿,因阴茎和睾丸小而就诊;其弟5岁,也有阴茎小并曾有隐睾。两兄弟睾酮、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低下,且GnRH激发试验无反应。患儿父母非近亲结婚。Illumina测序发现兄弟俩均存在GnRHR受体(GnRHR)基因C.806C>T纯合突变,父母为C.806C>T杂合突变。明确诊断后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6周后睾酮及双氢睾酮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结合临床表型、生化特征分析,以及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I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IVF助孕宫内妊娠1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婧 侯振 +5 位作者 郭小芹 韩文权 燕敏 吉别克·瓦提别克 夏拉帕提·阿布都外力 乌丽太·沙德尔伙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03-1405,共3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是由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或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缺乏或不足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是由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或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缺乏或不足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s-ing hormone,LH)水平异常低下,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低下,卵泡发育停滞,原发性闭经,女性第二性征缺如,嗅觉减退或丧失,但女性内生殖器分化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排卵 人绒毛膜性腺激素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FGFR1与CEP290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姗姗 赵琬怡 +4 位作者 吴慧潇 舒梦 袁嘉欣 方丽 徐潮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7-949,共13页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缺乏或作用缺陷引起以性腺发育不良为特征的内分泌罕见病。依据是否并发嗅觉障碍...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缺乏或作用缺陷引起以性腺发育不良为特征的内分泌罕见病。依据是否并发嗅觉障碍可以分为嗅觉正常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normosmic isolated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nIHH)和嗅觉障碍的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本研究收集并分析了1例nIHH散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全外显子测序证实患儿同时携带FGFR1基因变异(c.2008G>A,p.E670K)和遗传于其母亲的CEP290基因变异(c.964G>A,p.D322N)。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FGFR1基因突变(c.2008G>A)改变FGFR1蛋白TK2结构域,影响FGFR1受体的功能及下游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CEP290基因(c.964G>A)可能影响GnRH神经元的正确迁徙途径导致IHH,CEP290蛋白与FGFR1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扩展了IHH致病基因表达谱,为探究IHH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并为该类疾病的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FGFR1 CEP290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单纯性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伴发糖尿病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浩泳 包玉倩 贾伟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9-660,共2页
关键词 性腺激素 糖尿病 性腺功能减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促性腺激素性功能减退两种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池荪 李玉兰 陈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66-167,共2页
目的:观察低促性腺激素型性功能减退(IHH)患者应用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5例IHH患者使用GnRH脉冲式给药或hCG+TP肌注,定期测定血清中FSH、LH、T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血清FSH、LH、T均有所提高;治疗结束时,hCG组血清T比... 目的:观察低促性腺激素型性功能减退(IHH)患者应用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5例IHH患者使用GnRH脉冲式给药或hCG+TP肌注,定期测定血清中FSH、LH、T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血清FSH、LH、T均有所提高;治疗结束时,hCG组血清T比治疗前增加4.3倍,GnRH组增加1.9倍;睾丸容积比治疗前分别增加2.2倍和1.9倍。结论:两种疗法对改善IHH症状,提高血清T值水平均有效,hCG+TP组短期效果优于GnRH,但GnRH脉冲治疗更符合生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 男性 功能减退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机能减退症与kiss-1/GPR54系统在动物体内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志强 徐尚荣 张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6期49-50,共2页
本文着重从原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机能减退症(IHH)的病因、临床症状;kiss-1/GPR54的概述及在动物繁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及原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机能减退症与kiss-1/GPR54系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原发性性腺激素性腺机能减退症(IHH) 动物繁殖 kiss-1/GPR54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养血疏肝法对功能性低促性腺激素继发性闭经患者卵泡发育及排卵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倪爽 李佶 +3 位作者 陈应超 伍睿昕 韩小丽 戴煜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4-926,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养血疏肝法对功能性低促性腺激素继发性闭经患者卵泡发育及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应用补肾养血疏肝法治疗功能性低促性腺激素继发性闭经患者,疗程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卵泡发育、排... 目的:观察补肾养血疏肝法对功能性低促性腺激素继发性闭经患者卵泡发育及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应用补肾养血疏肝法治疗功能性低促性腺激素继发性闭经患者,疗程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卵泡发育、排卵情况、月经来潮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41例患者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疗后基础体温(BBT)双相行经组的E2、P水平与疗前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疗后BBT单相行经组的FSH、LH、E2水平与疗前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73%。本次研究发现,对于功能性低促性腺激素继发性闭经患者,病程越短,及时用药治疗后月经的恢复也越早,从性激素水平角度来看,治疗前FSH、LH及E2值的高低决定着治疗的效果,值越低,尤其是FSH、LH<2 IU/L,E2<30 pg/m L,疗效越不理想。结论:本研究表明补肾养血疏肝法治疗功能性低促性腺激素继发性闭经,可以促进患者的卵泡发育,可以使部分患者恢复排卵,促进月经的来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 继发性闭经 补肾养血疏肝法 卵泡发育 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治疗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对血清总睾酮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强 邱明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3-1005,1009,共4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对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患者血清总睾酮(TT)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8例LOH病例按照血清TT水平差异分为A组(TT<8 nmol/L)与B组(8≤TT<11.5 nmol/L),将B组随机均分为B1、B2组,采取个体化睾酮... 目的观察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对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患者血清总睾酮(TT)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8例LOH病例按照血清TT水平差异分为A组(TT<8 nmol/L)与B组(8≤TT<11.5 nmol/L),将B组随机均分为B1、B2组,采取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SHBG水平明显降低(P<0.05),TT水平明显升高(P<0.05),B1组TT水平高于B2组(P<0.05);3组E2、FSH水平明显降低(P<0.05),P水平明显升高(P<0.05);3组ADA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B1组与B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2组低于B1组(P<0.05)。结论睾酮补充治疗LOH时,TT<8 nmol/L建议选择常规剂量,8≤TT<11.5 nmol/L可选择小剂量睾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 睾酮替代疗法 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总睾酮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