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川-黄龙地区低丰度气藏成因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朝兵 冯炎松 +5 位作者 汪淑洁 胡薇薇 朱玉双 王超 陈江萌 叶葱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2-430,共9页
从"生、储、盖、圈、运、保"6大油气成藏要素出发,结合地震、测井、试气、生产曲线等动静态分析,探讨宜川—黄龙地区低丰度气藏的成因。结果表明,该区低丰度气藏主要受"储、保"两大因素控制。研究区储层整体致密,... 从"生、储、盖、圈、运、保"6大油气成藏要素出发,结合地震、测井、试气、生产曲线等动静态分析,探讨宜川—黄龙地区低丰度气藏的成因。结果表明,该区低丰度气藏主要受"储、保"两大因素控制。研究区储层整体致密,孔渗相关性差,有效储集空间有限,导致原始气藏含气饱和度偏低,是低丰度气藏形成的内因。致密砂岩储层形成的岩性-物性圈闭能有效降低或隔绝后期裂缝带对气藏的破坏,对残余气藏的保存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地震、岩心及成像测井等资料表明,该区断裂及裂缝普遍发育,是低丰度气藏最终形成的主控因素。构造运动对原始气藏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早期断裂带将储层孔隙改造为双孔介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另一方面,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破坏了原始气藏的保存条件,天然气发生逸散并重新分布。同时,外围地层水涌入裂缝带及周围储层,形成地层水富集区,造成气井普遍产水。从目前完钻井的试气效果来看,试气效果与断裂发育程度相关,距离裂缝边界越远,试气产量越高,产水现象越少。因此,钻遇储层中部且距裂缝边界较远是研究区获得工业产能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川-黄龙地区 低丰度气藏 油气成要素 烃源岩 油气运移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丰度致密砂岩天然气分布特征及充注过程半定量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上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小菊 邓虎成 +6 位作者 伏美燕 王付斌 段博瀚 徐争启 雍洋 李泓运 卢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为天然气运移路径上的滞留气藏,气藏充注程度低、丰度低、产气量低、气水关系复杂,天然气是否有效充注、充注程度如何均不明确。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地震、...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为天然气运移路径上的滞留气藏,气藏充注程度低、丰度低、产气量低、气水关系复杂,天然气是否有效充注、充注程度如何均不明确。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地震、生产动态等资料,厘清了天然气分布特征,并综合烃源岩、砂体以及断裂分布空间组合关系,确定了天然气充注方式,再根据充注点、充注动力和阻力,确定了优势充注路径,最后开展了不同充注路径下的气水分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主要为下二叠统太原组2段第2层(太2-2层)、第3层(太2-3层)与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1段,同时存在气层、气水同层以及水层,气水关系复杂,气井产量差异大,存在局部高产气井;(2)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充注点可分为源储邻近充注点、近源充注点以及远源充注点3类,天然气充注方式可分为砂体源内充注、砂体叠置纵横扩散充注、储集体内断裂沟通跨砂体充注以及复合充注4类;(3)建立了天然气充注路径评价参数充注动力(P_(M))和充注阻力(P_(D)),P_(M)越小,充注动力越强,P_(D)越小,充注阻力越小,P_(M)大且P_(D)小,则充注动力损失小,从充注点到井点的充注动力最强、阻力最小,为天然气优势充注路径;(4)确定了4大类11小类气水分布类型和4类充注方式下气水分布规律,其中研究区西部源内充注、近源充注、断砂有利配置充注均可形成较高丰度的天然气富集,东西部远源充注和断砂较有利配置充注可形成较低丰度的天然气富集。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该区目的层寻找充注程度更高的天然气富集区提供依据,也能够在低丰度气藏区的天然气充注优势区进行有效评价,较传统方法更加精细,更适合单个气藏的精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定北地区 上古生界 太原组 下石盒子组 低丰度气藏 天然气充注 半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