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Guelph法研究南方低丘缓坡地不同坡位土壤渗透性 |
于东升
史学正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3
|
|
2
|
宜丰县低丘缓坡地宜建性评价研究 |
高洁纯
张军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13 |
6
|
|
3
|
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地区生产建设项目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保水效果研究 |
李华斌
贾洋海
李健
|
《亚热带水土保持》
|
2017 |
0 |
|
4
|
宣州区低丘缓坡地改良利用探析 |
赵国安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2 |
1
|
|
5
|
梅州市低丘缓坡地林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讨 |
刘展彬
邹庆生
钟清辉
袁思宏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3 |
0 |
|
6
|
低丘缓坡地空间拓展的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 |
尤笛
蒋金豹
郭海强
尤倩
|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
1
|
|
7
|
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效果研究 |
王忠禹
贾洋海
李华斌
李健
毛伟华
牛振华
|
《中国水土保持》
|
2024 |
0 |
|
8
|
基于OWA的低丘缓坡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
刘焱序
彭建
韩忆楠
魏海
杜悦悦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8
|
|
9
|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以四川省泸县为例 |
王旭熙
彭立
苏春江
徐定德
陈田田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9
|
|
10
|
基于元胞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
李红波
张慧
赵俊三
袁磊
|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9
|
|
11
|
基于GIS的重庆低丘缓坡土地产业转移适宜度评价 |
杨伟
廖和平
潘卓
李晓华
李涛
李靖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2
|
基于惩罚型变权的低丘缓坡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 |
杨俊
廖和平
庄伟
潘卓
李涛
时仅
褚远恒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3
|
统筹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研究 |
袁磊
张洪
包广静
张静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4
|
浙江省开化县城关工业区低丘缓坡开发的评价方法与利用策略 |
黄杉
陈前虎
梁影君
姚宏平
|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0
|
|
15
|
浙江省舟山群岛新区海岛型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的方法与应用 |
黄杉
董越
华晨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6
|
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以云南省宾川县为例 |
周豹
赵俊三
袁磊
杨宏瑞
张慧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3 |
9
|
|
17
|
喀斯特地区低丘缓坡资源适宜性评价与研究 |
吴海燕
刘方
杨莉
易志坚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8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
王小兰
彭立
苏春江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9
|
基于GIS的仁怀市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潜力评价 |
蔡广鹏
郜红娟
张帮云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0
|
基于GIS的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大理市为例 |
张洪
曹京
董世杰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