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Guelph法研究南方低丘缓坡地不同坡位土壤渗透性 被引量:23
1
作者 于东升 史学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利用 Guelph入渗仪研究了我国南方低丘缓坡地不同坡位的土壤渗透性。对第四纪红色黏土和红砂岩发育土壤的研究结果表明 ,坡地上不同坡位土壤的渗透性差别显著 ,0— 5 cm表层土壤的饱和入渗率Kfs值总是下坡最大 ;草地上植被覆盖度越高 ,... 利用 Guelph入渗仪研究了我国南方低丘缓坡地不同坡位的土壤渗透性。对第四纪红色黏土和红砂岩发育土壤的研究结果表明 ,坡地上不同坡位土壤的渗透性差别显著 ,0— 5 cm表层土壤的饱和入渗率Kfs值总是下坡最大 ;草地上植被覆盖度越高 ,表层土壤的 Kf s值也越大 ;而旱耕地上表层土壤 Kfs值与坡位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 :下坡 >上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渗透性 Guelph法 坡地利用 低丘缓坡地 坡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丰县低丘缓坡地宜建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洁纯 张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通过建立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江西省宜丰县低丘缓坡地的宜建性进行了评价,旨在为该县重点区块及重点项目选址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低丘缓坡地 建设用地 适宜性评价 宜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地区生产建设项目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保水效果研究
3
作者 李华斌 贾洋海 李健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7年第3期12-16,共5页
目前水土流失主要侧重于土壤侵蚀方面的研究,而对水的流失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地区生产建设项目为对象,通过设置监测小区观测降水量及水的流失量,对比分析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及综合措施的保水效果。实验结果显... 目前水土流失主要侧重于土壤侵蚀方面的研究,而对水的流失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地区生产建设项目为对象,通过设置监测小区观测降水量及水的流失量,对比分析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及综合措施的保水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综合措施均具有保水效果,以植物措施效果最好;临时措施保水效果差,呈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丘缓坡地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措施 保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州区低丘缓坡地改良利用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国安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7期107-107,112,共2页
宣州区低丘缓坡地资源丰富、有较高生态价值,该文分析研究其分布与土壤性状,并提出合理的改良措施及开发利用策略。
关键词 低丘缓坡地 土壤改良 理化性状 自然分区 利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州市低丘缓坡地林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讨
5
作者 刘展彬 邹庆生 +1 位作者 钟清辉 袁思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201-201,206,共2页
介绍了梅州市低丘缓坡地林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详细阐述了其规划现状和目标任务,为该市低丘缓坡地绿化美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丘缓坡地 林木资源 综合开发 绿化美化 广东梅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丘缓坡地空间拓展的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尤笛 蒋金豹 +1 位作者 郭海强 尤倩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土地资源紧缺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低丘缓坡地是解决人地矛盾、优化土地配置的有效举措。以福建省邵武市为研究区域,从空间区位、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和RS技术,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 土地资源紧缺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低丘缓坡地是解决人地矛盾、优化土地配置的有效举措。以福建省邵武市为研究区域,从空间区位、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和RS技术,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邵武市低丘缓坡地进行适宜性综合评价,并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K-means clustering analysis)将建设用地适宜性分为4类。结果表明,福建省邵武市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19 512.71 hm^2,占邵武市总面积的41.83%;其中最适宜、较适宜面积达44 529.57 hm^2,占低丘缓坡资源的37.26%,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附近,涉及主要乡(镇)有城郊镇、水北镇等。该评价结果与规划文本相吻合,不仅能为邵武市开发低丘缓坡地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还能为各乡(镇)制定区域规划政策指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 适宜性评价 主成分分析 K-均值聚类分析 规划文本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效果研究
7
作者 王忠禹 贾洋海 +3 位作者 李华斌 李健 毛伟华 牛振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2期4-7,共4页
开发利用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区土地可缓解浙江省土地供给紧张的状况,然而该区属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抗蚀性差,易发生水土流失。在属于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区的浙江省丽水市石牛水文站石牛坡面径流场设立原状小区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小区、植... 开发利用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区土地可缓解浙江省土地供给紧张的状况,然而该区属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抗蚀性差,易发生水土流失。在属于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区的浙江省丽水市石牛水文站石牛坡面径流场设立原状小区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小区、植物措施小区、临时措施小区、综合防护措施小区5个径流小区,以实地试验的方式对比分析水土保持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的水土流失防护效果,结果表明:(1)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植物、综合防护措施的径流小区土壤流失量分别减少了78.24%、98.58%、83.11%,而采取水土保持临时措施的径流小区土壤流失量增加了11.21%;(2)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可有效减少土壤流失量,其中植物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最好,而临时措施的控制效果不佳,甚至会造成土壤流失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缓坡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WA的低丘缓坡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48
8
作者 刘焱序 彭建 +2 位作者 韩忆楠 魏海 杜悦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88-3197,共10页
山区城市在城镇化、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的多重要求下,有必要探索将基本农田以外的低丘缓坡山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可行性和限制性。研究选取涵盖景观风险和灾害风险的共12个空间化指标,基于有序加权平均(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OWA)... 山区城市在城镇化、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的多重要求下,有必要探索将基本农田以外的低丘缓坡山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可行性和限制性。研究选取涵盖景观风险和灾害风险的共12个空间化指标,基于有序加权平均(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OWA)方法,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进行低丘缓坡区域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通过设置不同位序权重表征评价者偏好,结果表明:在指标风险程度的可信度较高的情况下,农用地、城镇、断裂带、河流等高风险指标权重被加大,空间特征明显;在指标风险程度的可信度较低的情况下,评价结果的空间均质性增强。通过模拟城镇建设导向、维持现有政策、风险控制导向3种适宜性分区情景,得出在城镇建设导向下应优先开发中小城镇,在风险控制导向下应优先保证大城市合理扩展。评价结果可以描述在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如何构建政策权衡后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满足了不同决策思路下的建设用地开发布局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 建设开发适宜性 有序加权平均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以四川省泸县为例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旭熙 彭立 +2 位作者 苏春江 徐定德 陈田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46-3654,共9页
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是缓解人地矛盾、优化土地配置的有效途径。以四川省泸县为例,首先界定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范围,提取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面积共计331.71km^2。然后基于Arc GIS空间分析模块,以生态用地保护为目的,选取土地覆盖类型... 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是缓解人地矛盾、优化土地配置的有效途径。以四川省泸县为例,首先界定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范围,提取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面积共计331.71km^2。然后基于Arc GIS空间分析模块,以生态用地保护为目的,选取土地覆盖类型与地形坡度为阻力因子,应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建立泸县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通过与泸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现状的叠加分析,对位于不同景观安全水平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进行分类,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分为优先开发型、适度开发型、限制开发型、禁止开发型4种类型,其面积分别为108.72、97.03、68.36、57.60km^2,并分析各类型特征,提出了相应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旨在为研究区生态安全策略以及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等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 景观安全格局 最小阻力模型 土地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红波 张慧 +1 位作者 赵俊三 袁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29,F0003,共8页
研究目的:评价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研究方法:以GIS为系统环境,通过元胞自动机模拟地理空间过程,"生态位"确定元胞邻域之间的转换规则,构建元胞自动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研究结果:模型运行得出了安宁市低丘缓坡土地... 研究目的:评价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研究方法:以GIS为系统环境,通过元胞自动机模拟地理空间过程,"生态位"确定元胞邻域之间的转换规则,构建元胞自动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研究结果:模型运行得出了安宁市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的等级图谱,适宜建设区域主要分布在低丘缓坡区域的东北部,模型运行有效。研究结论:元胞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运行结果生态意义明确,适用于生态保护为目的的同质性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为评价、优化和编制低丘缓坡专项规划方案奠定了很好基础,也为类似的山地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缓坡 建设适宜性评价 元胞自动机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重庆低丘缓坡土地产业转移适宜度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伟 廖和平 +3 位作者 潘卓 李晓华 李涛 李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4-252,F0003,共10页
为了高效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科学构建低丘缓坡土地产业转移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该文以GIS技术和实证研究为手段,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建立了包括3个评价目标共计13个指标的评价... 为了高效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科学构建低丘缓坡土地产业转移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该文以GIS技术和实证研究为手段,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建立了包括3个评价目标共计13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以置信区间为基准的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方法,采用了动态权重的方式对评价指标权重予以修正,利用加权平均模型对适宜度进行了测算评价。研究结果可靠、信度较高、方法可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提供了方法借鉴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 产业 土地资源 适宜度评价 缓坡 两江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惩罚型变权的低丘缓坡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俊 廖和平 +4 位作者 庄伟 潘卓 李涛 时仅 褚远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3-119,共7页
为了解低丘缓坡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的可行性,缓解城镇扩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选取自然生态适宜度、经济社会适宜度2个维度13项指标,引入惩罚型变权理论,探讨低丘缓坡评价指标的权重... 为了解低丘缓坡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的可行性,缓解城镇扩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选取自然生态适宜度、经济社会适宜度2个维度13项指标,引入惩罚型变权理论,探讨低丘缓坡评价指标的权重修正方法,构建集"基础权重设定"、"权重修正"、"层次分析"等于一体的综合测度模型.结果显示:研究区西南部经济发达且自然环境基础好,低丘缓坡普遍适宜于开发建设;东北部低丘缓坡分布广泛,因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任务重,开发建设适宜性较差.研究表明,基于惩罚型变权的综合评价方法能有效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 开发建设 适宜性评价 惩罚型变权 两江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磊 张洪 +1 位作者 包广静 张静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124,158,共5页
立足于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的划分,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厘清各地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城市经济圈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城... 立足于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的划分,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厘清各地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城市经济圈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城镇经济带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社会经济限制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生态经济制约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4个一级和九个二级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并根据不同类型区低丘缓坡土地禀赋与社会经济情况,具体阐述了其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 土地利用 类型区 聚类分析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开化县城关工业区低丘缓坡开发的评价方法与利用策略 被引量:30
14
作者 黄杉 陈前虎 +1 位作者 梁影君 姚宏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8,共8页
研究目的:探索浙江省开化县城关工业区低丘缓坡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法、GIS和土地整理工程计算法则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低丘缓坡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体... 研究目的:探索浙江省开化县城关工业区低丘缓坡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法、GIS和土地整理工程计算法则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低丘缓坡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体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策略。宏观层面建立用地选择评价基准模型和用地可建评价修正模型,确定低丘缓坡开发的用地评价分区;微观层面采用工程精算的方法,精确修正边界,控制时序容量,把握建设细节。研究结论:必须将用地选择评价和用地可建评价相结合,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才能实现基于生态安全、工程经济与社会和谐价值目标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缓坡 土地评价 开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舟山群岛新区海岛型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的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杉 董越 华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9-886,895,共9页
针对海岛生态结构单一脆弱,低丘缓坡是海岛最主要的土地资源的特征,以浙江省舟山群岛新区为例,提出适用于海岛型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层次分析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进行数理统计和... 针对海岛生态结构单一脆弱,低丘缓坡是海岛最主要的土地资源的特征,以浙江省舟山群岛新区为例,提出适用于海岛型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层次分析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进行数理统计和空间测度研究,从宏观视角分析资源总量与分布,提出生态、状态、形态的三态适宜性分析;从微观视角分析水土安全格局,调查分析岙间地规划管理单元的坡地、土壤、水文.结果表明,低丘缓坡土地利用需要综合考虑宏微观2个层面的分析,得到海岛型低丘缓坡建设适宜性,并基于用地适宜性分布,从宏观与微观上分别编制规划管理指引,以保证海岛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准确性、生态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 海岛 用地适宜性 宏观总量 微观水土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以云南省宾川县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豹 赵俊三 +2 位作者 袁磊 杨宏瑞 张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8期11528-11531,11535,共5页
针对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特征,引导低丘缓坡土地进行城镇建设开发,构建低丘缓坡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首先,通过评价因子的"弹性/刚性"性质的界定与处理,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然后运用ArcGIS进行单因子评价以及叠加综合分... 针对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特征,引导低丘缓坡土地进行城镇建设开发,构建低丘缓坡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首先,通过评价因子的"弹性/刚性"性质的界定与处理,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然后运用ArcGIS进行单因子评价以及叠加综合分析,生成适宜性评价图;最后通过综合考虑用地成本等现实因素修正评价成果,确保评价成果的科学合理性。并以云南省宾川县为例,探讨了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这套评价体系对于低丘缓坡土地的开发建设具有针对性强、评价结果较合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 适宜性评价 评价体系 刚性因子 弹性因子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低丘缓坡资源适宜性评价与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海燕 刘方 +1 位作者 杨莉 易志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目的】通过对喀斯特地区金沙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适宜开发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能为该区的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特尔菲法对金沙县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评价因子进行筛选,构建评价指... 【目的】通过对喀斯特地区金沙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适宜开发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能为该区的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特尔菲法对金沙县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评价因子进行筛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相关因子的权重值,并采用DTM模型分析确定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坡度值,依此建立低丘缓坡适宜性评价模型,然后在GIS软件平台上通过叠加分析的方法,得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宜农、宜林、宜建区的空间分布和数量。【结果】在金沙县低丘缓坡资源中,宜农地所占面积相对较少,勉强、不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土地面积占绝大部分,高度适宜仅占总体面积的8.12%,中度适宜占总体的26.52%;宜林地所占面积较多,高度、中度适宜开发为林地总共占宜林地总量的63.33%;宜建地总体面积不多,高度、中度适宜占总体的21.14%、24.59%,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结论】金沙县低丘缓坡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利用可以为金沙县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提供土地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 土地适宜性 评价体系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小兰 彭立 苏春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4,共8页
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能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建设用地的供给瓶颈.该研究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角度出发,选取10个评价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低丘缓坡... 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能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建设用地的供给瓶颈.该研究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角度出发,选取10个评价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适宜、比较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建设4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龙马潭区现有低丘缓坡土地资源18 552.51 hm^2,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55.69%;其中适宜建设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龙马潭区南面的极少部分区域,占龙马潭区适宜、比较适宜和勉强适宜建设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2.43%;比较适宜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宜建区域的周边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50.30%;勉强适宜区域则零散分布在中部区域、与泸县接壤的西部区域以及与江阳区接壤的东南区域,所占面积比例为17.27%,其余部分均为不适宜区域.该评价结果可为龙马潭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作为建设用地的潜在资源进行开发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 适宜性 GIS 龙马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仁怀市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潜力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广鹏 郜红娟 张帮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8-150,共3页
为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影响作物种植的自身性状和开发难易程度等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对仁怀市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仁怀市低丘缓坡土地具有开发... 为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影响作物种植的自身性状和开发难易程度等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对仁怀市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仁怀市低丘缓坡土地具有开发潜力的有7 710.41hm2,其中,高、中、低、极低开发潜力土地面积分别为535.93hm2、2 453.06hm2、4 184.94hm2和536.48hm2,占参评土地总面积的6.95%、31.81%、54.28%和6.96%。高、中开发潜力土地主要分布在中部,低、极低开发潜力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开发潜力 缓坡 仁怀市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大理市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洪 曹京 董世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212-217,共6页
选择大理市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大理市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相关研究和区域特点,从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空间区位、地质条件、社会经济5个方面选择了18项相关性因子构建起一套适应研究区... 选择大理市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大理市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相关研究和区域特点,从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空间区位、地质条件、社会经济5个方面选择了18项相关性因子构建起一套适应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在利用传统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引入CA模型的原理进行适宜性模拟,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级,按照适宜性分值划分为不适宜、一般适宜、中等适宜、高等适宜4级,并以适宜性结果为基础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研究,将评价区域划分为优先建设区、选择建设区、建设保障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研究结果可为低丘缓坡地区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及区域新型山地城镇建设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 GIS 建设 适宜性评价 大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