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三极磁轴承位置自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光耀 李月洁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34-1038,共5页
提出采用卡尔曼滤波器的方法来实现主动磁轴承的位置自检测,该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来解决转子的偏心问题,并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三极磁轴承,实现其转子径向位移和速度的估算。所设计的卡尔曼滤波器利用经过滤波的线圈电压和控制... 提出采用卡尔曼滤波器的方法来实现主动磁轴承的位置自检测,该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来解决转子的偏心问题,并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三极磁轴承,实现其转子径向位移和速度的估算。所设计的卡尔曼滤波器利用经过滤波的线圈电压和控制器的输入作为计算转子位置和速度估算值的输入信号。卡尔曼滤波器的估算值通过检测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数字模拟,其中,不可观测的偏心问题可以当作未知状态。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位置自检测方法可以成功估算磁轴承的偏心位移值,且位移估算值和实际检测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自检测 磁轴承 卡尔曼滤波器 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定子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的转子位置角自检测 被引量:7
2
作者 周云红 孙玉坤 袁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0-257,共8页
以一种双定子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为研究对象,该电机的悬浮力绕组和转矩绕组分别绕制在内、外定子上,两绕组独立控制,可以减小系统的控制难度。针对其安装传统位置传感器容易导致系统体积、成本和复杂度增加,适应性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以一种双定子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为研究对象,该电机的悬浮力绕组和转矩绕组分别绕制在内、外定子上,两绕组独立控制,可以减小系统的控制难度。针对其安装传统位置传感器容易导致系统体积、成本和复杂度增加,适应性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该文研究了基于转矩绕组动态电感模型的转子位置自检测方法,并且利用转矩绕组电压脉冲激励法确定电机起动时转子的初始位置。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适用的转速范围宽,对处理器实时运算速度的要求也不高,比较容易工程实现。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估计该双定子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电机 开关磁阻电机 双定子 位置自检测 电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插式永磁无轴承电机转子位置/位移综合自检测 被引量:16
3
作者 年珩 贺益康 黄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2-58,共7页
为实现无轴承电机的低成本与实用化,解决运行控制中电机转子位置/速度及径向位移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动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的转子位置/位移综合自检测方法。通过从转矩绕组注入脉动高频电压信号,利用电机空间凸极效应和转矩绕组与... 为实现无轴承电机的低成本与实用化,解决运行控制中电机转子位置/速度及径向位移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动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的转子位置/位移综合自检测方法。通过从转矩绕组注入脉动高频电压信号,利用电机空间凸极效应和转矩绕组与悬浮绕组间的互感特性,同时实现对转子位置/速度和径向位移的有效观测。电磁场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位移检测信号在水平、垂直方向的解耦以及转子位置和位移检测信号间的解耦。应用该检测方法构建了内插式永磁型无轴承电机无传感器运行的矢量控制系统,系统仿真运行表明,该自检测方法能在全速范围内准确观测出转子的位置/速度和位移,并能在大负载扰动条件下实现无传感器方式的稳定悬浮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插式永磁型无轴承电机 转子位置/位移综合自检测 脉动高频电压信号 空间凸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提取近似分类支持向量机灰色预测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磊 李颖晖 +2 位作者 祝晓辉 朱喜华 张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97-102,共6页
针对单一灰色预测方法下磁特性曲线建模对电机不同运行状态区分能力差、概括性不强,由此导致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细化特性曲线区,提高用以灰色GM(1,1)预测建模数据指数光滑度,改善转子信息估计精度的灰色近似支... 针对单一灰色预测方法下磁特性曲线建模对电机不同运行状态区分能力差、概括性不强,由此导致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细化特性曲线区,提高用以灰色GM(1,1)预测建模数据指数光滑度,改善转子信息估计精度的灰色近似支持向量机分类预测算法。将此预测方法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当中,数值仿真结果证明,引入先期近似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后的转子位置灰色预测法可以在较少测试数据集上达到较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位置自检测 灰色近似支持向量机分类预测算法 无传感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及速度提取灰色预测法 被引量:9
5
作者 祝晓辉 李颖晖 陈玉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4-189,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及伺服运行状态具有较强周期性与规律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灰色系统预测理论的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自检测方法。通过相关因子序列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转子位置及速度的有效预测因子:即磁链—电流—转子位置角...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及伺服运行状态具有较强周期性与规律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灰色系统预测理论的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自检测方法。通过相关因子序列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转子位置及速度的有效预测因子:即磁链—电流—转子位置角关系曲线及反电势—电压有效值—转子速度关系曲线,转子位置的预测采用等间隔的5条关系曲线,建立了等间隔GM(1,1)预测模型,而转子速度的预测根据低速及中高速范围确定为非等间距的8条关系曲线,建立了非等间隔GM(1,1)预测模型。将此预测方法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当中,仿真及实验表明状态估计准确、参数变化鲁棒性强,控制系统具有优良的静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位置自检测 灰色系统预测理论 无传感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轴承转子位移自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军 徐龙祥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29,共3页
研究一种无传感器磁轴承转子位置自检测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专用的位移传感器,因为线圈的电感是转子位移的函数,故其两端的电压也为转子位移的函数,在磁轴承系统的线性功放的输入端注入一高频信号作为转子位置的测试信号,将线圈端电压... 研究一种无传感器磁轴承转子位置自检测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专用的位移传感器,因为线圈的电感是转子位移的函数,故其两端的电压也为转子位移的函数,在磁轴承系统的线性功放的输入端注入一高频信号作为转子位置的测试信号,将线圈端电压经过谐振电路来提取含有位置信号的高频电压信号,再将电压信号进行精密半波整流后得到脉动的直流信号,最后,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平滑的转子位移直流信号,经由PID控制器和功放对转子位移进行闭环控制,测试结果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无传感器 位置自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频信号注入法无传感器运行分析对比 被引量:15
7
作者 樊生文 李雷 郑春雨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93-2098,共6页
介绍了两种高频信号注入法的应用场合,分析了二者转子位置检测的原理,指出了二者的不同与实现技术的关键,通过仿真和实验的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在低速下有效地实现转子位置的自检测,不依赖电机的参数与工况,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采... 介绍了两种高频信号注入法的应用场合,分析了二者转子位置检测的原理,指出了二者的不同与实现技术的关键,通过仿真和实验的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在低速下有效地实现转子位置的自检测,不依赖电机的参数与工况,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采用旋转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的系统,难点在于对不同速度下对转子位置估算角进行补偿,结构虽然复杂,但易于实现与调试。采用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的调速系统结构简单,但对调节器参数敏感,如何根据系统参数整定调节器参数是该系统实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旋转高频电压注入 脉振高频电压注入 转子位置自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ion-based long-distance lane perception and front vehicle location for full autonomous vehicles on highway roads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欣 徐昕 戴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454-1465,共12页
A new vision-based long-distance lane perception and front vehicle loc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decision making of full autonomous vehicles on highway roads,Firstly,a real-time long-distance lane detection approa... A new vision-based long-distance lane perception and front vehicle loc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decision making of full autonomous vehicles on highway roads,Firstly,a real-time long-distance lane detection approach was presented based on a linear-cubic road model for two-lane highways.By using a novel robust lane marking feature which combines the constraints of intensity,edge and width,the lane markings in far regions were extracted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Next,the detected lane lines were selected and tracked by estimating the lateral offset and heading angle of ego vehicle with a Kalman filter,Finally,front vehicles were located on correct lanes using the tracked lane lines,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lane perception approach can achieve an average correct detection rate of 94.37% with an average fals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0.35%,The proposed approaches for long-distance lane perception and front vehicle location were validated in a 286 km full autonomous drive experiment under real traffic conditions.This successful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approaches are effective and robust enough for full autonomous vehicles on highway r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e detection lane tracking front vehicle location full autonomous vehicle feature line section autonomous driving v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