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轧机自动位置控制系统混沌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瑞成 柳晓东 陈至坤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7,99,共5页
针对轧机自动位置控制系统(APC)控制后的钢板不能准确停车,出现类似振动的现象,在考虑轧辊与钢板间的阻尼力、弹性力和轧辊偏心力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轧机自动位置控制系统停车后的非线性模型。阐述了Lyapunov特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将Lyap... 针对轧机自动位置控制系统(APC)控制后的钢板不能准确停车,出现类似振动的现象,在考虑轧辊与钢板间的阻尼力、弹性力和轧辊偏心力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轧机自动位置控制系统停车后的非线性模型。阐述了Lyapunov特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将Lyapunov指数作为APC系统非线性运动的混沌的判据,给出了Lyapunov指数与APC系统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并用Poincare截面图、分叉图和最大Lyapunov指数方法分析了参数波动对轧机APC系统非线性参激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实用性,为进一步分析、诊断及控制此类系统的振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 自动位置控制 混沌 LYAPUNOV指数 混沌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径向基神经网络在冷轧液压自动位置系统的优化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立新 郑翠红 +1 位作者 李莹 王洪瑞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2,共6页
针对冷轧液压自动位置控制系统多变量、强耦合、高阶次和时变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引入记忆因子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线自适应调节PID参数的系统。为提高网络精度,利用改进的混洗蛙跳算法离线全优化记忆径向基神经网络,在获得网络结... 针对冷轧液压自动位置控制系统多变量、强耦合、高阶次和时变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引入记忆因子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线自适应调节PID参数的系统。为提高网络精度,利用改进的混洗蛙跳算法离线全优化记忆径向基神经网络,在获得网络结构的同时得到初始参数,避免网络模型训练的繁琐,并利用测试函数证明优化后的网络具有良好的逼近能力。然后利用优化后记忆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自校正功能在线细调PID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跟踪快、超调小、适应性强,控制品质优于传统PID和普通径向基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混洗蛙跳算法 记忆因子 参数寻优 PID控制 自动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PI轧机位置闭环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志旺 李建雄 王洪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77-1280,共4页
基于模糊控制对模型要求不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模糊逻辑在线调整PI参数的模糊PI控制算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冷带轧机液压缸位置控制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超调,使系统响应速度较快,且系统的动态和静态特性得到明显改... 基于模糊控制对模型要求不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模糊逻辑在线调整PI参数的模糊PI控制算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冷带轧机液压缸位置控制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超调,使系统响应速度较快,且系统的动态和静态特性得到明显改善。该方法还可应用于难建模并需快速响应的复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厚度控制 自动位置控制 智能控制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液压型位置控制在热轧工艺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凌 《控制工程》 CSCD 2006年第S2期21-23,共3页
位置控制是轧制工艺中一项重要控制内容,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材如厚度、宽度等的尺寸精度要求。为了提高位置控制的精度,一种新型的全液压型位置控制技术开始投入应用,它从控制方法和执行机构两方面入手,尽可能地杜绝位置控制过程... 位置控制是轧制工艺中一项重要控制内容,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材如厚度、宽度等的尺寸精度要求。为了提高位置控制的精度,一种新型的全液压型位置控制技术开始投入应用,它从控制方法和执行机构两方面入手,尽可能地杜绝位置控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产品的控制精度有了明显提高,在类似的生产控制领域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位置控制 伺服阀动态响应特征曲线 零漂补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模糊PID在推床APC系统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许永民 于瑛 +1 位作者 薛岳钊 邹德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8-244,共7页
为解决以往PID控制器对非线性、时变的推床位置自动控制(Automatic Position Control,APC)系统控制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钛合金轧制精度标准的问题,提出将PID位置调节器改进为模糊PID位置调节器的方案。同时为解决模糊控制中量化因子和... 为解决以往PID控制器对非线性、时变的推床位置自动控制(Automatic Position Control,APC)系统控制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钛合金轧制精度标准的问题,提出将PID位置调节器改进为模糊PID位置调节器的方案。同时为解决模糊控制中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取值过度依赖专家经验的问题,引入粒子群算法寻找参数最优值。针对粒子群优化模糊PID算法难以在工程中应用这一现状,提出一种解决方法,并在实验平台中采用该方法对改进后的推床APC系统进行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实际可行。仿真与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推床APC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几乎无超调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钛合金轧制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床 位置自动控制 模糊PID 粒子群算法 工程应用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an网络预测的神经网络控制器在冷轧APC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魏立新 林鹏 王利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134,139,共6页
为解决冷轧自动位置控制(APC)系统的非线性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lman网络动态辨识的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利用改进的Elman网络建立APC系统的辨识模型,对系统的非线性特性进行动态辨识;采用一个前馈神经网络输出控制量,并根据Elman网... 为解决冷轧自动位置控制(APC)系统的非线性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lman网络动态辨识的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利用改进的Elman网络建立APC系统的辨识模型,对系统的非线性特性进行动态辨识;采用一个前馈神经网络输出控制量,并根据Elman网络的辨识结果相应调整控制策略;借鉴预测控制中柔化设定值和反馈校正的思想提高系统响应性能。MATLAB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控制速度快、响应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位置控制 冷轧 ELMAN神经网络 辨识 神经网络控制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机液压APC系统的自抗扰控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至坤 镇维 张瑞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9-121,124,共4页
考虑到液压APC系统存在不确定负载干扰和未建模动态的特点,首先建立了液压APC系统的模型,将不确定性负载扰动和未建模动态视为一个综合扰动项,然后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其进行观测和补偿,并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一个不依赖于... 考虑到液压APC系统存在不确定负载干扰和未建模动态的特点,首先建立了液压APC系统的模型,将不确定性负载扰动和未建模动态视为一个综合扰动项,然后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其进行观测和补偿,并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一个不依赖于对象模型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不仅有效地抑制了不确定负载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同时对受控对象模型参数的变化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自动位置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自抗扰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元件自动分选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桂珍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6-57,共2页
以电子元件自动分选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取物机械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控制方法,充分利用了模糊推理和传统控制方法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某电子元件自动分选系统的设计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机械手 模糊规则集 模糊控制 自动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厚钢板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顺序控制子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沈记全 吴敏飞 鞠志刚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中厚钢板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繁琐,且具有独特的生产特点,因此开发中厚钢板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依据鞍山钢铁公司厚板厂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发经验,主要介绍中厚钢板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顺序控制子系... 中厚钢板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繁琐,且具有独特的生产特点,因此开发中厚钢板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依据鞍山钢铁公司厚板厂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发经验,主要介绍中厚钢板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顺序控制子系统的功能、特点和系统程序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钢板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 生产工艺 自动位置控制 顺序控制 自动厚度控制 自适应自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踪微分器在PIDNN改进策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立新 曾重阳 孟宪腾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针对冷轧液压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中,PID神经网络(PIDNN)控制器在系统控制的初始阶段存在输出超调、输入信号被干扰时无法学习的问题,提出了将跟踪微分器(TD)与PIDNN融合组成TD-PIDNN系统,对输入信号设置过渡过程和滤除噪声干扰。TD-PIDNN... 针对冷轧液压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中,PID神经网络(PIDNN)控制器在系统控制的初始阶段存在输出超调、输入信号被干扰时无法学习的问题,提出了将跟踪微分器(TD)与PIDNN融合组成TD-PIDNN系统,对输入信号设置过渡过程和滤除噪声干扰。TD-PIDNN控制器与常规PIDNN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TD-PIDNN的控制效果较PIDNN有明显提高,在输入存在峰峰值为0.1的随机干扰情况下,TD-PIDNN的输出超调仅为0.24%,证明该方法可应用于生产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神经网络 跟踪微分器 液压位置自动控制系统 冷轧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液压APC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飞 童朝南 +1 位作者 王寅虎 靖森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5-76,共2页
在液压APC(Autom atic Position Control)系统中,由于存在控制干扰和测量噪声,为了达到控制精度,通常采取低通滤波,但效果不甚理想。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时域上的递推算法进行数字滤波处理,通过... 在液压APC(Autom atic Position Control)系统中,由于存在控制干扰和测量噪声,为了达到控制精度,通常采取低通滤波,但效果不甚理想。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时域上的递推算法进行数字滤波处理,通过仿真和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使APC系统运行平稳,大大提高了APC系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 自动位置控制 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频器的APC系统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颖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0,共2页
介绍了一种在钢铁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基于变频器与PLC的高精度自动位置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控制原理。
关键词 变频器 自动位置控制系统 PLC 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Smith prediction monitoring AGC system based on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浩宇 孙杰 +2 位作者 张殿华 陈树宗 张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492-3497,共6页
The performance of Smith prediction monitoring automatic gauge control(AGC) system is influenced by model mismatching greatly in strip rolling process. Aiming at this problem, a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 The performance of Smith prediction monitoring automatic gauge control(AGC) system is influenced by model mismatching greatly in strip rolling process. Aiming at this problem, a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which learned unknown modeling error by using previous control information repeatedly, was introduced into Smith prediction monitoring AGC system. Firstly, conventional Smith predictor and improved Smith predictor with PI-P controller were analyzed.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of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improved Smith predictor, process control signal update law and control error were deduced, then convergence condition of this strategy was put forward and proved. Finally, after modeling the automatic position control system, the PI-P Smith prediction monitoring AGC system with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was researched through simul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system remains stable during model mismatching. The robustness and response of monitoring AGC is improved by development of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PI-P Smith predi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gauge control Smith predictor monitoring automatic gauge control (AGC)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learning control automatic position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strategy for pneumatic rotary position servo systems based on feed forward compensation pole-placement self-tuning method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新涛 杨庆俊 +1 位作者 吴晋军 包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08-613,共6页
The pneumatic rotary position system, in which an electro-pneumatic proportional flow valve controled a rotary cylinder, was studied, and its mathematical model was built. The model indicated that the controlled pneum... The pneumatic rotary position system, in which an electro-pneumatic proportional flow valve controled a rotary cylinder, was studied, and its mathematical model was built. The model indicated that the controlled pneumatic system had disadvantages such as inherent non-linearity and variations of system parameters with working poi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feed forward compensation self-tuning pole-placement strategy was adopted to place the poles of the system in a desired position in real time, and a recursive least square method with fixed forgetting factors was also used in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ady state error of the pneumatic rotary position system is within 3% and the identified system parameters can be converged in 5 s. Under different loads, the controlled system has an excellent tracking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of anti-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eumatic servo system adaptive contro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POLE-PLAC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