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BA“位置模糊”球员年龄与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雷 姚应祥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3-96,共4页
NBA“位置模糊”球员的年龄、身高要优于世界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而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却与世界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相当;东西部赛区“位置模糊”球员在年龄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东部大于西部,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上差异不具有... NBA“位置模糊”球员的年龄、身高要优于世界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而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却与世界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相当;东西部赛区“位置模糊”球员在年龄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东部大于西部,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在后卫/前锋位置上东西赛区在体重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东部明显大于西部,其他3项指标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而在前锋/中锋位置上东西赛区在4个指标上差异都不具有显著性意义;为了适应现代篮球“位置模糊”的发展趋势,应注重年龄在25~34岁、身高在196~205cm、体重在95~105kg、克托莱指数在530以下的后卫/前锋运动员和年龄在20~29岁、身高在206cm以上、体重在106~115kg、克托莱指数在530以上的前锋/中锋运动员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篮球职业联赛 位置模糊 年龄 身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例位置模糊的空间co-location模式挖掘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欧阳志平 王丽珍 周丽华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2年第12期1144-1152,共9页
实例位置模糊在许多领域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比如生物医学图像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研究了实例位置模糊的空间co-location模式挖掘问题。定义了实例位置模糊的空间co-location模式挖掘的相关... 实例位置模糊在许多领域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比如生物医学图像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研究了实例位置模糊的空间co-location模式挖掘问题。定义了实例位置模糊的空间co-location模式挖掘的相关概念,包括实例位置模糊、位置参与率等;给出了基本算法来挖掘实例位置模糊的co-location模式;提出了两种改进算法,即基于网格的距离计算和减枝候选模式,以提高挖掘性能,加快co-location规则的产生。通过大量的实验,说明了基本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的效果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挖掘 co—location模式 实例位置模糊 位置参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NBA2006-2007赛季“位置模糊”球员比赛能力的实证分析——“前锋/中锋”球员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迎乒 孙自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64,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NBA2006-2007赛季前锋/中锋位置排名前10位球员的身高、年龄、体重进行了分析,同时选取前锋/中锋20项攻防技术指标,分别与中锋、前锋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和优势比较。结果表明:前锋/中锋球员身高、体重特征...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NBA2006-2007赛季前锋/中锋位置排名前10位球员的身高、年龄、体重进行了分析,同时选取前锋/中锋20项攻防技术指标,分别与中锋、前锋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和优势比较。结果表明:前锋/中锋球员身高、体重特征既不同于传统中锋球员,也不同于传统的前锋球员,它由传统的中锋转化而来,传承了优秀中锋的基本技能,但具备了前锋的近、中距离进攻技术,其攻击的范围及能力有向外围扩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 前锋/中锋 位置模糊 身体形态 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高水平男子篮球比赛“位置模糊”理论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孙自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71,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确立了现代高水平男子篮球比赛“位置模糊”的定义;提出“位置模糊”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经历了4个历史阶段;结合运动员职能综合化、新的位置称谓,对...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确立了现代高水平男子篮球比赛“位置模糊”的定义;提出“位置模糊”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经历了4个历史阶段;结合运动员职能综合化、新的位置称谓,对高水平运动员“位置模糊”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运动员高大化”、“小球化”、“技术全面化”、“全方位立体化”方面阐述了高水平篮球队“位置模糊”的特征。“位置模糊”的理论研究建立在系统科学方法论——协同学基础上,为现代篮球运动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 比赛 男子 位置模糊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机进给伺服系统的自适应模糊位置控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江 苏志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文章针对电机引入的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及对位置伺服系统快速定位和无超调的要求问题,采用一种新的位置控制方法,即基于ITAE最优控制的对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进行在线寻优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模糊位置控制... 文章针对电机引入的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及对位置伺服系统快速定位和无超调的要求问题,采用一种新的位置控制方法,即基于ITAE最优控制的对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进行在线寻优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模糊位置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和动态响应,与传统比例位置控制的伺服系统相比,具有良好的动态、稳态性能以及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自适应模糊位置控制 进给伺服系统 永磁直线伺服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预测位置反馈的钢带纠偏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洁明 魏晋宏 +1 位作者 靳宝全 熊诗波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5,共2页
针对退火涂层连续生产线活套段钢带运行易发生跑偏、对纠偏控制系统性能和可靠性要求高等现场特点,采用基于模糊控制理论与预测位置反馈相融合的控制策略,在线动态调整预测位置反馈的PPF参数,提高了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与稳... 针对退火涂层连续生产线活套段钢带运行易发生跑偏、对纠偏控制系统性能和可靠性要求高等现场特点,采用基于模糊控制理论与预测位置反馈相融合的控制策略,在线动态调整预测位置反馈的PPF参数,提高了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与稳定性,增强了鲁棒性,优化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带纠偏控制 模糊预测位置反馈 PPF参数 冗余容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机器人双臂捕获航天器操作的力/位置控制 被引量:8
7
作者 艾海平 陈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47-1853,共7页
针对漂浮基空间机器人双臂夹持捕获航天器过程的冲击效应及其后镇定运动的力/位置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源性理论的模糊控制方案。依据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获得了捕获前双臂空间机器人及目标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应用系统动量... 针对漂浮基空间机器人双臂夹持捕获航天器过程的冲击效应及其后镇定运动的力/位置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源性理论的模糊控制方案。依据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获得了捕获前双臂空间机器人及目标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应用系统动量守恒关系,捕获后闭链系统运动几何关系及力的传递规律,分析了捕获接触、碰撞过程对闭链系统产生的冲击效应,并进而建立了捕获操作完成后两者形成的闭链混合体系统动力学方程。以此为基础,针对非合作航天器带来的系统建模误差及扰动,基于无源性理论并结合速度观测器,设计了捕获操作后闭链混合体系统夹持操作的镇定运动力/位置模糊滑模控制方案。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无需实际测量相关速度信号,并具有基于无源性理论所设计控制方案本身秉承的良好动态特性及较强的鲁棒性;可以有效抵御捕获操作引起的较强冲击效应对控制系统的干扰,快速实现闭链混合体系统的运动镇定。系统数值模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基空间机器人 双臂夹持捕获航天器 闭链混合体系统 无源性理论 冲击效应 速度观测器 力/位置模糊滑模控制 镇定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阻抗控制的车辆液压主动悬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培培 赵相君 +2 位作者 姚立健 侯英岢 余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9-1116,共8页
为更好地权衡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建立了一种模糊阻抗液压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通过建立的1/4车辆主动悬架模型和液压作动器模型,设计了带有位置闭环、力闭环的阻抗控制器,阻抗控制跟踪车轮动载荷,位置闭环采用模糊控制以跟... 为更好地权衡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建立了一种模糊阻抗液压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通过建立的1/4车辆主动悬架模型和液压作动器模型,设计了带有位置闭环、力闭环的阻抗控制器,阻抗控制跟踪车轮动载荷,位置闭环采用模糊控制以跟踪由阻抗控制确定的车身期望垂直位置,力闭环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以追踪控制器的期望力,同时分析了阻抗参数与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利用Matlab20116/Simulink搭建了带有0.1 m高凸起的B级路面输入及液压主动悬架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被动悬架,液压主动悬架的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及车轮动位移分别下降了39.97%,49.46%和23.63%,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主动悬架 液压作动器 阻抗控制 模糊位置控制 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人工蜂群算法在加工中心组成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吕聪颖 赵刚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2-346,共5页
研究成组技术中加工中心的组成问题。在满足各中心机器间相似系数最大的情况下,寻求最优组成方案。针对人工蜂群算法搜索缓慢、易出现早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人工蜂群算法。该算法采用模糊位置矩阵表示问题的解,重新定义了候选解产... 研究成组技术中加工中心的组成问题。在满足各中心机器间相似系数最大的情况下,寻求最优组成方案。针对人工蜂群算法搜索缓慢、易出现早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人工蜂群算法。该算法采用模糊位置矩阵表示问题的解,重新定义了候选解产生公式,并设计了新的选择概率公式。建立了模糊位置矩阵与问题可行解的映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技术 人工蜂群算法 模糊位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GEO SAR模糊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志扬 王涛 +1 位作者 董锡超 胡程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7-1103,共7页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具有短重访、广覆盖等优势。分布式GEOSAR由多个GEOSAR同时收发形成多个相位中心,具有可降低合成孔径时间、提高信噪比等优点。模糊度是雷达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指标,传统SAR的模糊度计算通常在距离时域...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具有短重访、广覆盖等优势。分布式GEOSAR由多个GEOSAR同时收发形成多个相位中心,具有可降低合成孔径时间、提高信噪比等优点。模糊度是雷达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指标,传统SAR的模糊度计算通常在距离时域、方位频域进行。然而在分布式GEOSAR中,通常无需进行全孔径成像即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分辨率,因而点目标的方位向信号带宽低于场景瞬时多普勒带宽,使得基于方位频域的模糊度计算方法失效。此外,双基地配置以及地球球形表面也给地面模糊区位置的计算带来困难。本文首先给出考虑地球球形表面的双基地GEOSAR模糊区位置的近似计算方法,然后给出分布式GEOSAR模糊度的计算步骤。仿真对比分析了传统频域方法与本文所提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单基地GEOSAR、双基地GEOSAR和多基地GEOSAR的模糊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分布式地球同步轨道SAR 模糊位置 时域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OAs与GROAs的多信号源被动定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郝本建 李赞 +2 位作者 任妘梅 司江勃 刘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74-2381,共8页
为提高感知节点位置模糊条件下多目标被动定位结果精度,提出基于TDOAs与GROAs的混合定位代数闭式解算法,该算法联合估计未知信号源位置与带误差感知节点位置,利用TDOAs与GROAs所包含的相同感知节点位置误差信息提升定位精度,并推导得到... 为提高感知节点位置模糊条件下多目标被动定位结果精度,提出基于TDOAs与GROAs的混合定位代数闭式解算法,该算法联合估计未知信号源位置与带误差感知节点位置,利用TDOAs与GROAs所包含的相同感知节点位置误差信息提升定位精度,并推导得到基于TDOAs与GROAs多目标混合定位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较好的达到CRLB,并且GROAs信息的引入给多目标定位精度带来明显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到达增益比 多信号源 被动定位 感知节点位置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杯对现代足球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秦勇 林闯 李小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6-68,共3页
世界杯足球赛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足球赛事,对引导世界足球的发展方向有重要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回顾了历史上对现代足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世界杯比赛,着重指出第19届南非世界杯对现代足球发展的影响:使"整体足球"理... 世界杯足球赛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足球赛事,对引导世界足球的发展方向有重要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回顾了历史上对现代足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世界杯比赛,着重指出第19届南非世界杯对现代足球发展的影响:使"整体足球"理念、球员场上位置的有序模糊化、位置颠覆和多核心球员正成为现代足球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杯 整体足球 位置模糊 多核心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wer loss reduction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using BFO based optimal reconfiguration along with DG and shunt capacitor placement simultaneously in fuzzy framework 被引量:1
13
作者 M.Mohammadi A.Mohammadi Rozbahani S.Bahmanya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90-103,共14页
In distribution systems,network reconfiguration and capacitor placement are commonly used to diminish power losses and keep voltage profiles within acceptable limits.Moreover,the problem of DG allocation and sizing is... In distribution systems,network reconfiguration and capacitor placement are commonly used to diminish power losses and keep voltage profiles within acceptable limits.Moreover,the problem of DG allocation and sizing is great important.In this work,a combination of a fuzzy multi-objective approach and bacterial foraging optimization(BFO) as a meta-heuris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simultaneous reconfiguration and optimal sizing of DGs and shunt capacitors in a distribution system.Each objective is transferred into fuzzy domain using its membership function.Then,the overall fuzzy satisfaction function is formed and considered a fitness function inasmuch as the value of this function has to be maximized to gain the optimal solution.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much more than other meta-heuristic algorithms.Simulation results found that simultaneous reconfiguration with DG and shunt capacitors allocation(case 5) has 77.41%,42.15%,and 56.14%improvements in power loss reduction,load balancing,and voltage profile indices,respectively in 33-bus test system.This result found 87.27%,35.82%,and 54.34%improvements of mentioned indices respectively for 69-bu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 capacitor banks fuzzy framework bacterial foraging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